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发布时间:2018-03-21 13:57: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401班何銮丽

20109

1 我们的国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在欣赏和学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二:能用庄重坚定和清晰准确的声音演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达一个中国人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目标三:学会模拟鼓号队的演奏,并能用其中的几件打击乐器编配节奏型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伴奏活动。

教材分析与教法

(一)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作于1935年。随着影片的放映,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很快传遍了全国。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深切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曾多次演唱《义勇军进行曲》并灌制唱片,使这首歌的影响遍及全世界。19499月被定为代国歌,198212月被定为正式国歌。歌中那号角式的音调激越高昂,鼓舞人心,催人前进。层层推进的六个乐句一气呵成。歌曲中的弱起节奏、四度跳进、同音反复以及三连音的运用很有特色,使乐曲产生了很大的推动力。歌曲结尾连续三个上行四度音程构成的“前进”,音区虽低,却显得那么顽强有力,有如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坚定有力的壮阔步伐。

教学方法:

1.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经在感性上积累了欣赏和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初步经验,因此,他们都认为自己会唱《国歌》了,其实学生只是凭听觉上的经验进行哼唱而已,往往学生在演唱《国歌》时,歌词唱不清楚、节奏不准确、情绪懒散等等。这些演唱中的问题在学校每周的升国旗、唱国歌活动中尤其明显。本课是学生首次正式地学唱《国歌》。因此老师可以开门见山地交待本课学习的主题——“我们的国歌”。

2.欣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用语言相互交流心中对国歌的印象。播放《国歌》,老师请学生仔细欣赏,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议论:了解国歌歌词及国歌的作者。请学生参考课本或根据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信息讲讲《国歌》的由来及创作花絮,老师也联系当今日本政党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中国的丑行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国歌歌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比较:用比较法学唱歌曲,从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学生都认为自己已经会唱国歌了,老师便可以先录下他们的声音,再与原音比较,让孩子们自己一句句找对错,找差距。

5.提高:《国歌》的难点是要唱准歌曲中的三连音,附点节奏,弱起小节,重音记号,渐强记号。教学中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在歌曲的节奏、情绪上下功夫,唱出坚定勇敢的气势,唱出中国人的精神。

6.鉴赏:最后再次录音,并与开始的演唱录音进行比较,还可以请个别学生上台学做小指挥,指挥大家演唱。让孩子们享受演唱能力提高后带来的自信与成功,把《国歌》唱得更好。

(二)欣赏军乐等多种形式唱(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习用打击乐器参与乐曲的演奏;

教法:

1.听:老师提前收集各种形式的国歌资料,如:军乐(吹管乐)、管弦乐、童声齐唱、成人齐唱、男声独唱等,能配上画面更好,让学生比较欣赏。

2.奏:选择用大小军鼓、钹和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军乐《国歌》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没乐器的同学可演唱。

3.创:依照上面的谱例模拟一支鼓号队。在我们的课堂上要做到人手一个军鼓、钹是不现实的,并且音响也不美。所以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先用嘴巴、身体发出声响来代替乐器,这是一个十分可行的方法,也注重了人人参与的原则。声响可让学生来设计。比如:

i i 5| i 0 | i 3 | i 0 |

小军号: 嘟嘟| 0 | | 0 |……、

小军鼓: 哒哒哒 哒哒| 哒哒哒哒|哒哒哒 哒哒| 哒哒哒哒|

钹: 咣咣| 0 | 咣咣| 0 |……

大军鼓: | 0 | | 0 |……、

4.练:在节奏分声部练熟后,可挑选几位同学用以上几件乐器进行合奏,全体同学用自创的音响进行配合,自信而骄傲地进行本班的“鼓号队”表演。

5.演:模拟学校的升国旗仪式。鼓号队奏乐→学生出旗→全体起立→唱国歌→结束本课。

2 秋天的联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本课汇集了关于“秋天”的六首作品,引导学生在欣赏与歌唱活动中尽情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二:与姊妹艺术相结合由秋天的色彩联想到乐器和人声的色彩,初步了解人声分类的音乐常识,感受人声的美妙音色,激发自己的歌唱兴趣。

教学目标三:能用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音色唱歌曲《红叶》和《土风舞》,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秋天漫山遍野红叶的赞美之情,表现出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景象。

教学目标四: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体验音色、情绪、速度、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能完整地填充并创作《秋天》这首儿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材分析与教法

本课的主题是“秋天的联想”内容较多,建议整合成四部分来设计课堂教学。

(一) 学唱并创作歌曲《秋天》

秋天是色彩斑斓的,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她会带给人们许多的喜悦和遐想。《秋天》这首儿歌旋律短小精干,虽有七段歌词但都很简洁,十分上口。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容易。因此建议本节课可以把学生在户外寻找到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带到课上,结合演唱和创作《秋天》的教学内容,将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生活现象、大自然的景象、美术色彩充分融为一体。

教法:

1.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们共同分享在户外寻找到的代表秋天景色的素材,如:树叶、果实等,结合课本上的四幅色彩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比如说“金色的秋天稻麦飘香”即参与第八页的活动。

2.找一找、唱一唱:

有条件的学校可在老师提示下,走出课堂到教室的户外去找一找秋天。老师带上自己的口琴或口风琴或竖笛或一只小铃鼓及“我们迎接秋天到,秋天来到了”的歌词卡片,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秋景:秋高气爽、树叶变黄了、风一吹满地落叶……积累创作素材。然后师生围坐在草地上开始学唱《秋天》,老师以小乐器伴奏或清唱,十分简单的两句“同头异尾”的旋律,学生很容易上口。注意最后两小节 4 2 1 7 | 1 — |”的音准。

3.编一编、演一演:

采取室内与室外结合的办法学习和编创歌曲。后面几段歌词由学生自己分组填词演唱,再互相给予评价。唱会后还可以借鉴“丢手绢”的游戏方法来做“找秋天”的游戏,巩固这首歌曲。把“手绢”丢在同学身后,改成把“秋天”带到你的身边……

为拓展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可以变换主题如“冬天”“春天”“夏天”进行创作。这一练习可作为家庭作业来安排,请爸爸妈妈参与评价。

(二)学唱歌曲《红叶》、《土风舞》

这是两首异国风格完全不同的歌曲。《红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日本歌曲,降E大调44拍子。歌曲结构为a+a+b+a,第二、四乐句为第一句的变化重复,而在对比句加上二部和声更加衬托出漫山遍野的枫树红叶的多姿多彩。歌曲表达了人们对红叶的欣赏、对秋日美景的赞美和留恋。歌曲演唱速度平稳,使人联想到身穿和服、脚穿木屐、典雅含蓄的日本女性在缓慢行走观赏美景的形象。

《土风舞》是一首热烈欢快的捷克民歌,F大调24拍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农民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它由六个乐句组成,第一、二、三乐句是严格地向下模进;第四、六乐句是完全重复;第五乐句是歌曲的对比乐段。歌曲中使用“特啦……”这一很有特点的衬词,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

教法:

1.听、想:复习歌曲《秋天》引出这两首歌的教学。倾听两首歌曲的录音或老师的范唱,划分乐句并大致明白演唱的内容。

2.议、填:说说这两首歌曲唱的是什么,再比较歌曲的不同之处,把两首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节拍、节奏等填入下表。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拍

演唱形式

《红叶》

优美

44

合唱

《土风舞》

热烈

24

齐唱

3.唱、析:建议用两到三课时来学唱这两首歌曲。

歌曲《红叶》:这首歌要重点把握一个“美”字,歌曲用简单的旋律和节奏烘托出“秋风、夕阳、枫树、红叶、山坡、河流”这一美丽的画卷,可让学生在歌唱中找一找这些关键的词,体会美的意境。生源差的学校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演唱的要求,只唱单旋律不唱二声部,要以“情”感染学生,以“美”引领学生走进音乐。

歌曲《土风舞》:这首歌曲和《红叶》恰恰形成鲜明对比,整个音乐充满了欢快火热的气氛,重点则是一个“舞”字。

1)听歌曲,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旋律进行的特点。

2)找出行进规律完全相同的旋律唱一唱,即学生唱拍每一句的前两小节,老师接后两小节。老师的接唱要清楚准确,重点突出切分节奏,如“粮食呀”、“愉快呀”、“跳舞呀”、“到处呀”,这样学生对歌曲的难点节奏X X X 就很容易掌握了,再师生交换位置演唱。

3)模唱对比乐句“3 . 1 | 55 50 |”和重复乐句,整首歌就很好掌握了。

4.想、动:学会歌曲后,可让孩子们商量着完成课本中15-16页的活动练习。先“动脑”想一想,这两首歌曲因选择怎样的速度、力度和情绪来更好地演唱;再“动手”拍拍歌曲中不同的节奏带给自己不同的体验,自编动作随音乐跳起来唱起来。

3 放牧歌谣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牧童之歌》

2、听:《牧童短笛》 《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牧童之歌》和欣赏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斯洛伐克民歌《牧童》,了解牧童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学难点

1、《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2、听《牧童短笛》第一段,在每个乐句的长音处用恰当的动作参与。

教学重点

1、了解同一题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学生听音乐《梦里水乡》,走进教室。

师:音乐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耳边隐约响起了悠扬的笛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音乐,去那里寻找江南小牧童的身影吧!

二、欣赏教学

1、初听。师:乐曲是由哪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可分为几段?哪两段的音乐是相似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

2、欣赏第一段。出示A段谱例,在长音处暗示学生拍手。

师:刚才我们在每一句的长音处用拍手的方法表示,你们还能用哪些动作来表现呢?

3、复听第一段。学生边听音乐边创造性地做动作。

4、出示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启发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5、揭题并介绍贺绿汀和《牧童短笛》的影响。

师:作曲家贺绿汀给这首乐曲起的名字叫《牧童短笛》。它是一首钢琴小品,在1934年俄国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活动中获第一名,是第一首由中国音乐家创作的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独奏曲。

三、歌曲教学

1、导入。

师: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表现了小牧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一首新疆民歌《牧童之歌》同样表现了这一主题。你们想听吗?

2、欣赏歌曲范唱。

师:仔细听,歌中唱了哪些内容?

3、在《牧童之歌》伴奏音乐声中,教师简单介绍天山,学生欣赏天山的风景图片资料。

师:天山是新疆一座著名的雪山,山顶上的天池更是闻名于世。传说中,王母娘娘曾在此沐浴,所以,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瑶池。天山上的雪融化后成为甘甜的泉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滋润了美丽的草原,哺育了勤劳的牧民。

4、学生跟琴哼唱旋律。

5、教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6、填词唱歌。

师: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比较难唱(连续附点的地方)?

采用对比法,解决难点:教师范唱第九至十二小节(没加附点和加了附点两种唱法),进行对比。

7、歌曲的处理和表现(1)启发学生自主处理歌曲:怎样才能体现牧童欢快的心情?(学生讨论:情绪、强弱、速度、演唱形式的处理,打击乐器的伴奏,歌伴舞等等)

2)小组合作,上台展示,学生共同评价。

四、拓展延伸

师:无忧无虑、欢乐自在的生活人人都很向往,斯洛伐克民歌《牧童》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上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你们想听吗?

播放歌曲《牧童》,学生欣赏。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走近江南牧童,聆听了他们的心声,又来到新疆和那里的小牧童同唱欢乐的《牧童之歌》,还和斯洛伐克的小牧童一起放飞快乐的心情,最后让我们一起走上乡间的小路,唱起快乐的歌儿吧!

学生在《乡间小路》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牧羊姑娘》

,:通过欣赏器乐曲及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

1、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

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

突出(突破)方法

1、利用多种感官(听、唱、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比欣赏,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

教学具准备,自制教学挂图、曲谱若干、自制教学CD盘、白纸

准备部分新授部分,师生问好

一、导入:谈话

师:欢迎同学们和康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音乐40分,我们今天的音乐旅程是--欣赏。

请大家欣赏六段音乐,你们仔细听,哪一段音乐表现了悲伤的情绪?把答案序号记在纸上,也可以记在心里。一、听六段录音;

师:放六段音乐录音生:静听

讨论: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生:可以拿出准备好的白纸记下序号,生:听辨哪段表现了悲伤的情绪,生:

根据 自己的理解答

答案:第一段、第三段、第五段

二、复听:

师:那下面咱们再来听听这三段的音乐,你们仔细听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地方有区别?

师生问好,生:完整地听三段录音,

注:学生听不出来没关系,可以再听

导入用学生喜欢的语言,能激起学习欲望学生自己听辨,对学生听音乐的能力是一个锻炼,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小结:区别就是表现音乐的形式不一样,前两首是器乐曲,后一首是女声独唱。

相同点就是三段音乐的旋律是一样的,都表现了悲伤的情绪。

三、演唱主旋律:

师:既然同学们都说这三段音乐是悲伤的,那么咱们就来唱一唱主旋律,看看它是怎样表现悲伤的情绪的。生:可以讨论也可以独立回答(不要求学生的语言多精确,贴近意思就可以了)

(教师出示主旋律)

师:用口琴示范演奏,生:可以边听边轻声唱

师:无伴奏和学生一起唱,生:无伴奏和老师一起唱

师:口琴伴奏,生:演唱

四、 分析主旋律的音乐表现手法:

师:现在咱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音乐怎样表现悲伤情绪的?生:按自己的理解分析

板书演示分析结果:

速度:缓慢的

节奏:疏松的

旋律行进方向:下行

五、扩展:

1、歌曲欣赏: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

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生:完整地听歌曲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出示歌词)

小结--悲伤的牧羊姑娘形象

2、给歌曲取名字:

师:咱们听了器乐曲也唱了歌曲,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

师:对了咱们今天欣赏的就是由的《牧羊姑娘》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名字

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

第四课 走进童话世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演唱歌曲、欣赏音乐中的童话故事,引领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童话故事中各种人物形象,抒了美好情感,懂得善良美好终能战胜邪恶的道理。

二、能用优美和谐的歌声演唱歌曲《多年以前》,并能随旋律配唱新词;通过歌声和动作大胆表现出活泼风趣的七个小矮人形象;能与他人合作表演音乐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并能自信地用语言简单复述故事情节,锻炼语言智能。

三、认识并了解拍号的含义;通过声势感知节奏节拍;利用小乐器——口风琴在玩中掌握扩指与缩指的演奏方法。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多年以前》、《七个小矮人之歌》

二、欣赏动画片《白雪公主》

三、综合训练活动。

四、玩乐器——口风琴

教材分析:(略)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参与童话中的音乐意境和故事情节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感受。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多年以前》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打开自己的小音库找出学过的音符朋友,老师一一列举在黑板上,比比谁记得多唱得准?

1、请学生随老师的手号或手势自由指点着唱一唱,比比谁反应快、唱得准。

2、老师有目的地按歌曲《多年以前》旋律音的走向点唱,第一遍不论时值长短自由点唱,第二遍有节奏地点唱,使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个初步印象。

三、学唱歌曲《多年以前》

1、唱一唱、评一评。

1)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进行自学练唱,只要求学唱旋律部分,让学生独立学会识谱。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互相倾听,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

2、练一练,合一合。

1)铺垫练习:将学生分两组随老师手号慢速做三度音程的各声练习。如:

5 4 3 | 2— —| 4 3 2 | 1— —|

3 2 1 | 7— —| 2 1 7 | 1— —|

通过同上练习,初步建立音程的概念。

2)当学生会唱旋律后,再播放范唱录音,请学生说说有何不同?(有和声、好听、很丰富……)引导学生也来试试。

3)进入歌曲中的合唱练习,注意轻声演唱、互相倾听,尽可能让两个声部和谐统一。

3、分一分、唱一唱。

1)从听觉上划分乐句,能听出分几句?

2)从视觉上分析,哪几句相同?

3)再讨论可以用几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结构?

4)如:甲组男生唱第一句+乙组男生唱第二句+女生唱第三句+乙组男生唱第四句;或:

5)甲组女生唱第一句+乙组女生唱第二句+男生唱第三句+乙组女生唱第四句。

6)请会弹这首歌曲的学生上台为大家伴奏。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动画片《白雪公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提示课题:

1、复习歌曲《多年以前》导入曲老师扮演外婆讲述故事——《白雪公主》。

2、故事接龙:四年级的学生对《白雪公主》并不陌生,让一些学生以故事接龙的形式将《白雪公主》的情节讲给老师听,吸引学生的兴致。

方法:1)挑选积极主动要求讲述的八名学生;

2)提醒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

3)每讲到一小段,老师可以叫停,下一位学生要接得准确而流畅。

3、片断联想:播放动画片《白雪公主》里的几段音乐:A白雪公主惊慌逃跑的音乐;B七个小矮人之歌;C公主和小矮人的歌舞;D白雪公主放声高歌;让学生来猜猜各段描写的是什么情节?与书中哪部分故事内容相符?

4、视听赏析:

1)完整欣赏动画音乐《白雪公主》;

2)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自己联想对了几段?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各部分音乐的变化。

3)出示相应的问题打乱后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用连线把编成的序号的音乐段落与下列问题对应连一连。

问题:序奏音乐?——公主逃跑的音乐?——在小动物们的关心下公主开心歌唱?——七个小矮人之歌?——公主与矮人的欢乐歌舞?——终曲?

5、合作表演。让学生随音乐来表演《白雪公主》。可以选择利用身边的一些物体当成镜子、毒苹果、皇冠等道具。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七个小矮人之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新课教学:

1、在歌曲声中踏步走进教室,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听歌曲录音,请学生说说歌曲中的内容以及歌曲的情绪、速度等。

3、按节奏朗读歌词:先放慢速度读准确后再渐快,老师适时地配弹音乐,形成一种有强有弱的朗读高潮。

4、有情绪地唱:

1)先慢后快的方法学习歌唱。

2) B要继续铲要继续挖,你会很快脱贫致富这一句特别要慢速练习,并作为难点处理;

3)曲中第四、五小节和第八、九小节有相似之处,提醒学生注意区别;

4)“美丽钻石闪闪亮的亮字的延长音里可以设计一些感叹词,如:啊、喔、呀……,来表达七个小矮人的惊喜、赞叹和强烈的劳动热情,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5)四个字要唱出力量、唱出精神,也可以请一组学生在大家的歌声中加上轻声对应嗨嗨的回声式的喊声,增加动感。

5、有激情地演:学会歌曲后让学生自编动作边唱边玩。

方法:七名学生为一组扮演七个小矮人,其他学生拍手加油演唱;教师提示学生变化速度来演唱,以此考验七个小矮人的智慧。慢唱你该怎么演?快唱你该怎么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反应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最后评出一组表演得最形象逼真,获得表演奖。

三、小结:

1、让学生谈谈对本课的学后感受,老师再有意识地评说。

2、作业:我们中国也有很多的民间故事和传说,请大家下去以小组为单位分头查找资料,下节课回来与大家交流。

(如:木兰从军、哪咤闹海、牛郎织女、吴刚筏树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1、综合训练活动。

2、玩乐器(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略)

二、交流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分享;

2、每组推荐代表上台来讲一讲;

三、复习歌曲:

1、复习歌曲《多年同前》。

2、有韵律地吟诵《嫦娥吴刚》;

3、请学生尝试着用《多年以前》的旋律填唱《嫦娥吴刚》;

四、玩节奏游戏:

1、看各种颜色球分布的图示,随老师手指的路线做声势,看谁反应快;

2、熟悉后加上音乐《闪烁的小星》,边听边做声势练习。

3、音乐和路线不变,改变声势动作顺序玩(如:原来红球拍手现改为踏脚等 ),看谁配合得好。

五、拍号的意义:

1、了解拍号的定义、含义;

2、找一找我们学过的歌曲的左上方是不是都有这种记号?这就是拍号。

六、玩乐器:学习扩指和缩指:

按课本教材练习。

5 多彩的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体验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奏、演唱形式,并体验不同形式带来的不同风格。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知道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并喜爱民歌。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教学难点:

1、体验并接纳同一首民歌的不同演唱风格

2、上波音及切分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四川民歌特点、四川风土人情(背景音乐:《康定情歌》)

1、师生问好

2、师:刚才在课前老师给大家放了一首歌,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师:谁知道《康定情歌》是哪里的民歌?

3、师:四川是个美丽的地方,有谁知道四川有什么好吃的?

生:四川有火锅

四川有九寨沟┄┄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真想马上坐飞机去四川品尝美味。我还听说四川话特别有意思,谁能学说一两句?

师:四川的方言真有意思。下面我们就学着用四川方言来唱一句话

哐扯郎郎一哐扯哐扯

(1)师范唱

师:字在四川方言里唱che,我们来学唱一下,好吗?

(2)生学唱

(3)师:这句旋律让你想到了四川人们在干什么?大家的歌声让我想到了四川的樵夫挑着担子在山上行走的情景,我们一边唱,一边来模仿他们挑担的动作。

(4) 生边唱边做挑担行走的动作

(二)感知、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听范唱

师:大家表演得不错,四川是一个多山的地方,农民们经常在山里劳动,大家刚才唱的这一段就像他们劳动时喊的号子。(师重复唱一次)另外休息的时候,他们还喜欢放开嗓子高唱一曲山歌,既消除疲劳、由愉悦了身心,老师这儿有一段四川农民清唱的民歌,大家想不想听?

生听原汁原味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好不好听?音乐家们也觉得好听,所以他们把农民唱的民歌进行了整理与改进,就变得更好听了,大家一起来听听。

生听童声齐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一次大家的感受还和刚才一样吗?

生说自己的感受

2、学唱歌词

(1)读除衬词以外的歌词

师:请大家把书翻到28页,我们一起把歌词读一下,括号里的衬词先不读。

(2)师范读衬词

师:下面大家读第一段歌词,老师把衬词加进去。

(3)生学读衬词

(4)生连起来读第一段的词。

3、学唱歌曲

(1)随琴轻唱第一段

(2)纠正切分节奏、上波音的演唱

(3)随琴轻唱全曲

4、处理歌曲

(1)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各段

师:刚才大家唱的时候,五段的歌词都用一种速度来唱,是不是有些单调?谁能动脑筋把哪里变化一下?

(2)欣赏男声合唱团演唱的《太阳出来喜洋洋》

师:这样唱的感觉好多了,但大家唱的都是同一种声音,如果改成合唱就更丰富了。我们一起来听听。

(3)用合唱的方式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

a练习引子

b练习喊叫声

c练习歌曲中的二声部

师:刚才他们唱的二声部和我们刚开始上课时唱的旋律很相似,我们把它加进去。

5、课堂小结

师:大家的模仿能力、演唱水平都很高,老师很佩服。同一件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刚才,我们就听到了农民、合唱团的不同处理,人们还尝试用民族乐器来表现它。就让我们在中国民乐唢呐演奏的音乐声中来结束这一节课吧。(在民乐《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宣布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93cda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0a.html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