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

发布时间:2015-02-02 21:09: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概论

九十年代初期,余秋雨以一本《文化苦旅》风靡全国,成为一时当红的散文作家。

文化散文,他以独特的学者散文风格,沧桑的文化历史背景,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诗意盎然的语言特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题材上,特别是语言特色上,突破超越了中国当代,尤其是文革以后的散文创作。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知名的戏剧理论家和散文作家,八十年代末开始散文创作,她的文化苦旅散文系列最初在《收获》杂志上一专栏连载的形式发表。他的《文化苦旅》出版以后,他又陆续地写了《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等继续“与秋雨散文热”。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文学成就最高的一部。其闪光点在于其语言特色独具一格,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语言工丽,典雅,婉约灵动,充满诗意,讲究遣词造句,常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饱含感情,注重情调氛围的营造,无论抒情写景还是叙事说明,都有极强的表达能力。

特色:1:诗意盎然

2:多用修辞

3:气势磅礴

表现手法

余娴熟地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还采用了戏剧的笔法、小说笔法、镜头特写等多种手法,这对于烘托主题,使文章内涵更深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1)散文中的剧场效果
余秋雨在创作文化散文之前是从事戏剧理论创作,对于戏剧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因此在他的文化散文中,他融会贯通地运用了戏剧效果。他也曾说:我在散文中追求的场景,会使有些段落写法上近似小说,但小说的场景是虚构的,而我的散文中的情景,则力求真实。这些话我们可以从《文化苦旅》中找到印证,如《都江堰》那久久伫立的仪态,复杂的心理情绪都可作为剧场的一个场景。还如《白发苏州》、《信客》等篇章,只要略改一下就可搬上舞台。因此,这些经过艺术处理的文章,充满了阅读张力,常能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与境界。
2 叙事的小说化特点。
传统的散文一般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一般都是为了体现某一主题而截取某一故事片断,把他们结合起来,使之突现主题。而余秋雨的散文则不同,他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并且做得非常好。《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从外国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整个故事完整生动,让人如身临其境。尤其是某些精彩场面的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信客》、《柳侯祠》、《遥远的绝响曲》、《漂泊者们》、《华语情结》等篇也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生动的故事。秋雨散文的小说化艺术形态使得散文具有小说的强烈感染力。

4、语言风格独特
余秋雨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读余秋雨,品《文化苦旅》,独特的语言风格,深刻的理论思想以及独到的分析见解是我们需要用心收获的一个层面,然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开始走出市俗的狭隘,走向另一个高度,思考文化,思考人生,领悟生命的微妙与境界,开始学会成就全新的自我,在用了一生去承担的苦里静静地享受那份只属于自己的甘甜!

学习之处

.绝对创新的文体模式

中国的古典散文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简约短小的审美规范散文,曾有“小品文”之称。并且在现代写作教程(基础写作)学科中给散文下的定义是:散文是指以记叙,抒情,描写为主要方式的篇幅短小,取材广泛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文学体裁。但是,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篇幅比较宏大,最短小的也有3500字左右,最长的更是达到了16000字之多。林语堂曾经说过:好散文必须具有容纳充分发挥才能的篇幅和轮廓,必须改变迫于生产力落后而形成的简约,削足适履的旧观念。可见,长篇散文的出现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余秋雨篇幅宏大的散文创新便是迎合了这一散文发展的趋势。

.新颖鲜明的创作主题

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作者览尽中国历史,看遍中国传统文化,观尽人生,借助山水之灵秀寻求文化底蕴与历史真谛,给予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艺术以现代的体会和阐释。他指出:“我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保存,注释,讲解,评论。而是指从现代意义上重新大规模地寻找,选择,破解古典,挖掘出埋藏在那里的某个人某种曾经有过的美学尊严,而这种美学尊严又恰恰可以塑造未来。”

纵观余秋雨先生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苦旅,迈着沉重的步伐,感情悲壮而又浓烈,略带一丝苦涩。但不显消极,而是让读者感觉有一种雄浑深沉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余秋雨说:“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视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站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去寻找自己与民族的精神寄托,大声的呼唤文化人面向现实生活“文化人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大家完成一个世纪性的精神引渡。”作者从纷繁的中华历史文化的脉络中,触及了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的文化人格,在对文化人格的渴望和探索中,也感觉到了文化人格不健全的隐痛。还有对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的思考,从各种文化现象上窥视中国文化人独特的心灵世界和人格家园。

余秋雨在不断地坚持塑造和健全文化人格的同时,也批判了人格被扭曲了的丑恶灵魂,对于不健全的中国文化人格,毫不遮掩自己的不屑与鄙夷。他的散文主题思考一种宏大的文化目标,对个体与群体的人格思考中,他渴望建立独立的人格。

.灵活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苦旅》散文集的创作中,余秋雨娴熟的运用了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采用了戏剧的笔法,小说的笔法等多种笔法,烘托文章主题思想,使文章内涵更深刻。余秋雨曾经从事过戏剧理论工作,并且其妻子是一个戏剧艺术工作者。所以在他的散文中,他融会贯通的运用戏剧表达效果。他曾说:“我在散文中追求的场景,会使有些段落写法上近似小说,但小说的场景是虚构的,而我散文中的情景,则力求真实。”如在《文化苦旅》中,《都江堰》:那久久伫立的仪态,复杂的心理情绪都可以作为剧场的一个场景。再如:《白发苏州》,《信客》等文章中也能找到例证。这些艺术的处理,很容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外,在《文化苦旅》中,在表达方式上,总是有叙事的小说化特点。在传统的散文中,很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顺序性。而余秋雨的散文则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如《道士塔》中,给我们呈现了敦煌文化沦丧的整个过程,吧王道士如何愚昧地将壁画刷白,与外国人进行廉价的交换,中国官员如何对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视之不理,最终敦煌的研究者只能高价从国外买来文献的胶卷进行研究。展示的栩栩如生。整个故事,让人如临其境。更有一些精彩的场面描写,更是让人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王道士频频点头,深深鞠躬,还送出一程。”在《信客》,《漂泊者们》等文章中也包含着许多生动的故事。栩栩如生。使余秋雨的散文表达方式充满了叙事性的小说表达方式,充满了感染力。

.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

在散文创作中,特别是《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对语言的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深深地让人折服,他的散文创作,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透露着生命哲理。他的语言恰如其分,富有诗意,表现力极强,又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的深刻的历史思想和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平易通俗,可理解性强。

另外,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张力,富有文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7c088efab069dc50220183.html

《文化苦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