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法 无明行识色 处触受贪爱 执取有生死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色处触受贪爱执取有生死

编辑第一章: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色处触受贪爱
执取有生死从被人称乎外道,到听到外道一词而无任何反应,是一个十二因缘周期,由无明到老死的过程。我听闻到别人称呼我外道而麻木,这个心来自我听别人称呼我外道不悦的心。我之所以听闻到别人称我外道产生不悦,是源自我见到了对方的留言。我为什么会见到对方的留言?这是因为取了其留言或语言。但是我取得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对方的意思。也就是说,就算对方根本没有说我是外道的意思,只要我取了,我同样会认为对方在说我是外道,同样会产生不悦。我为什么会有取见?这来源自我对某事物的执着。比如某一岁小朋友,用自己撒尿的杯子喝水,这是源自他的执着。我是这么认为的;而另一贤友认为是这个小朋友没有对杯子产生执着,所以才用撒过尿的杯子喝水。这是我们各自的执着。而那个小朋友可能自己说,因为尿总比毒奶粉好的多。我为什么执着?这来源自我对我是正道不是外道的爱。好比你打了一个二岁小朋友的妈妈,结果那个小朋友不会管你为啥打她妈妈,他都会打你,因为你打了他爱的妈妈。我为什么爱?这是源自我的修行感受,这些感受中即有悲伤也有喜悦,有

舒畅也有挫折,充满了人生的沧桑感。我总会认为自己才是受苦最多的,其实我这点苦真不算什么。我感受则源自我的触,我通过接触才能对某宗教、某法师、某尊者、某牧师、某阿訇等产生感受。我的触来源自我的六处,比如说我需要用眼睛才能观察某宗教、我用耳朵才能听到某教徒唱的福音,我只有通过六处才能接收到他们。我的六处则源自色,那些由不同色聚组成的形形色色的物质。比如五台山和麦加清真寺,即使我没有六处,它们依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处于何种色境,来源自我对其的认识;比如藏传佛教有藏传佛教的风格,哈达是藏传所特有的,我去西双版纳,法乐禅修园,那里的接待者并不会送给我哈达。而拉卜楞寺的僧人又不会念萨度。之所以有这些不同,是因为这两个地区的人,对佛教的认识有所不同。而我本人和某某贤友对同一法器又有不同认识。比如说我们大家一起去阿育王观看释尊的顶骨舍利,那舍利上有光,那光有的是人看到的是红的、有的人看到的是蓝的,大家看的颜色各有不同,认识也各不相同。而识则来源自行,行和行为有所不同,把行理解我发展更为确切,行为能受我们的意识支配,可是发展则是我们不能主导的,世界一直在发展中,我们身体内外的每一个相续的色聚组合都有所不同。而识是在不断的行中所积累的,如几千年前的人和今人的认识绝不相同。行的来源则是十二因缘的起点也是终点,那就是无明。无明是什么?好比一天深夜,

我们被敌人追杀。见到前面有一片森林,我们也不知道,森林中有什么东西,有蜘蛛?还是毒蛇?但我们必须前进,冒险而行。这就是无明!每天早上起来,有些人常问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做现在的工作?我们能给予自己合适的答案吗?如果我们不能,但是我们又必须要完成生活中的工作,无论穷人富人都是这样。因为你也不知道,那片森林中有什么?你也没走过,而那片森林中确实充满危机和杀机的,正如出了交通事故的人,他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今天会残疾!会死!因此读到这里你有没有感觉到危机感!我们的生命就好像悬在半空中的钢材!我们就如同一条在水池中等待水干涸的金鱼!无明使我们身处无尽的苦难之中!第二章:同而不同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
罪福如幻起亦灭现在已经是我研究宗教哲学的第二十个年头,我的今生出生在一个中产阶层家庭,我居住的地方是一个世界宗教中心,不同宗教都在这里有相当的规模。教堂、寺庙、清真寺、道观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而且非常和谐。和谐到什么程度?一所寺庙的隔壁就是清真寺,四种宗教的道场只相隔一条大街。我身处在这个大环境中,使我充分的感受了各大宗教的魅力,使我能站在一个宏大的角度看待各种宗教。当我站在高山上俯视教堂、清真寺、佛寺所组成的

文化建筑时,我发现他们无非是些不断变化着的色聚,同而不同,既对立又统一!严格来说,如果你对外道的含义是只皈依本门宗教的人的话。我的身份应该是五教外道,什么叫五教外道?我不光是佛教的外道、还是基督教的外道、天主教的外道、伊斯兰教的外道、道教的外道。对于我来说,这些宗教其实说的是一回事,只不过是识不同而已。因为识不同后面的都不同。各宗教之间的争执,其实是各宗教教徒对自己爱的倾诉。在天启宗教中,大家常常认为佛就是真主、就是上帝。佛这种偶像怎么能取代上帝呢?这不是以物配主的行为吗?而在佛教、道教中,大家常常把真主、上帝、理解为人物,人格化的神。认为那些宗教其实有神我意识,迷信神灵造人。其实这都是识的不同造成的不解,上帝、真主有点类似佛教中的因果规律。上帝、真主,根本不是人,更不是人格化的神。佛陀也从来没有等于过真主,佛陀是个活生生的人,他是觉悟者,他并不等于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真主上帝是两回事。第三章、神不外泻邪欲自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本来是一,虽然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我绝不强加别人也这么认为,还是因为识不同,所以以后的全不同。即使我是出于好心去帮助人,他反而打骂我,我也不会生气,

因为识不同。我们就像难兄难弟,你缺胳膊我少条腿,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指责他怎么这样,结果只能让他更痛苦。如果他能通过指责我,称呼我为外道而减轻痛苦,那就请你尽管叫个痛快。即使你这么称呼,这么认为我也不会记仇,因为行改变认识,你当时对我的认识,是你当时对我的认识。但是你仍然要自己承担当时指责人所带来的果。那么你为什么指责我呢?因为你平时习惯了指责他人,所以才会这么做,是你无法抵抗诱惑。在我的执业生涯中,见过许多有自杀倾向的人,他们不是想跳楼、就是想跳地铁、跳河。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气血不足、也就是说他们的色不足,所以导致他们容易被外界的不良信息干扰,如果你自己内心强大,取什么的权利在你。如果你的内心不强大,没有足够支持身心的气血,你则被强取。那些跳楼的念头,通常不是患者本身的。自身精气不足则很容易分神,所以在这个论坛里充满了大家的神(中医里的神)。因此当我们做无意义辩论时,消耗的是我们的神。而做正面回复时,发正面文章时,增长的是我们的慈心。慈心对我们日后的禅定、和交际很有好处。而无意义辩论的果报却十分可怕,它能消耗掉,我们靠吃饭、喝水、禅定时所积累下来的能量。当你能量严重不足时,会怎么样?全网络到处找人辩论,这个时候你是谁!是你上网?还是网上你呢?如果这个时候你遇到邪师,那就会把你牵着走,骗的你山穷水尽。女人献出贞操和财富、

男人献出力气和财富。所以当我们遇到如《神奇的蓝色有情》这类文章时,请先不要批评是邪说,而先看看自己是否无邪,如果要批判应从头看到尾,不从头看到尾,如果遇到驳论则往往会把意思搞反。而指责又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慈心的指责,一种是有慈心的指责。真学佛者,通常是后者,他不会耗神,得到的是慈心。第四章上座部佛教邪不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佛教并不是最古老的宗教,在佛教之前印度早以有其他宗教。但是那些宗教都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导的宗教,佛陀正是广泛涉猎了那些感性认识,才产生了理性认识。而当他睹星而悟后,他把佛教提升为一种觉性认识。单单凭借理性或者感性,都无法证明三法印。觉性认识是一种能够根据不同的时机,驾驭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如数息时,你不要太理性,虽然数到250,但是感觉到了什么?并不是说,数到250就能得禅相的,这个时候要用感性。而当你见到禅相后,你被他所迷惑,则会走火入魔,这个时候必须理性,不能感性。如我在《奇妙的蓝色有情》中所述,即使那是真的,有人信吗?既然没有信,见到也没用。第六天不是我希望去的,如果我去了第六天,将破坏我希望此生证入涅槃的目的,这

时感性认识就成为一种陷阱。上座部佛教成熟的时间,不晚也不早,是佛教鼎盛时期所产生的。之所以千年未改,是因为无邪。没有添加多余的东西、又保证能有充分的时间,证明佛陀所说法并对其进行总结,衍生出来的教法,衍之有数,推之有度。效果显而易见,可以在短期内,达成许多宗派无法达成的目标。而上座部的禅法,对于固精养气又很好,修行者自身精气充足,对外邪有一定抵抗能力。邪教邪说在《阿毗达摩》面前无地自容。而在汉传和藏传中也有类似的法宝,能达成类似的作用,所以从作用上看,汉传、藏传都是佛教,都源自佛说。不能因为我们自己修的不到位,就否定其非佛说。在汉传、藏传非佛说的话题上,我们最好保持沉默,决不能主动攻击汉传、藏传。首先你修过汉传、藏传吗?如果没有,你说其非佛说,那缺少证据;如果你有,那也只能被人认为你修的不到家,那么你南传就修到家了吗?所以你怎么辩,都出不去十二因缘的圈儿,你的任何质疑都源自你的无明,你所辩论带来的任何成果,和你的解脱没有任何关系。死亡的来临是无常的!在生死面前人堆里的事情很重要吗?你认为你的法,你学到就是你的,你有你这个对象,你的法就是缘起法,和涅槃没关系。而当寂灭之时,我们谁都救不了;因为我们本自具足,所以我们也不需要人救。问题是我们怎么本自具足,如何具足,今天把经历全浪费在无意义的辩论中,即使现在是富人,到时也成穷人,自救不暇。通过

本文深深的检讨我在网上,这十年的一切不良辩论,他导致了我今天所遭遇的一切苦,使我不断在无明中轮转。今天通过十二因缘法,我已经初步看明,希望以后不要再造恶因,希望我能用慈心面对恶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3c5007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f.html

《十二因缘法 无明行识色 处触受贪爱 执取有生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