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训散文原创10篇

发布时间:2018-08-04 14:13: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家风家训散文原创10

篇一

个人的一生,都会打上童年的烙印。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又小又大的山村度过的。说它小,是因为当时山村面积不足30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千;说它大,是因为我的外公通过教会我阅读,让我随时进入到广阔的精神世界。那里,无边无尽;那里,气象万千。

我的外公是位小学校长,为人严厉慈祥。我跟着他长大,学会两样东西,一是喝茶,二是读书。

每天清晨,外公早起必用砂壶煮一壶酽茶,看茶色由浅变浓,端起来倒入杯中,他一大杯,我一小杯。入口极苦,外公不让吐出来。“慢慢咽下去,一会儿甜味就会上来。”外公说,这叫回甘。虽然长大后了解到空腹喝茶对身体并无益处,但清晨起床就体味先苦后甜,已成为一种习惯,也慢慢从喝茶中悟到吃得苦才能尝得甜的人生道理。

每天晚上,外公便点起灯开始读书。为了节约用电,他总是点蜡烛、煤油灯看书。有时候是竖排的繁体字,有时候是横排的现代文。他看书时,总是随手抓一本给我,从最开始带拼音的儿歌古诗到后来线装的四大名著,不认得的字、不懂的地方随时递给外公讲解。他们那一代的读书人,文学知识非常扎实,读过的书,几乎过目不忘。有时候外公来了兴致,还会把自己读的书讲一段给我听。外公特别喜欢古代将士的故事,一套《薛仁贵征西》读了无数遍,也给我讲了无数遍。“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外公虽是文人性情,却颇有侠客气概,一辈子念念不忘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外公还喜欢用书和我玩游戏,我刚认字不久他就告诉我,我的名字是他取的,取自于《三国演义》,让我自己去找。小时候的我哪里耐得住性子读半文半白、大部头的《三国演义》,粗粗读一遍蜀国的故事没有发现,再粗粗读一遍魏国的故事,还是没有。我便怀疑外公是否在骗我?想让外公给我直接指出来,他却笑而不语。直到读大学时,外公已去世,伤怀之余再细读《三国》,终于看到第四十八回曹操横槊赋诗前的景物描写“天色向晚,东山月上,皎皎如同白日。”才知道名字的出处,也明白外公并没有骗我。那一夜,在熄灭台灯后,泪如雨下,仿佛听到了外公隔空的教诲:“看书还是要仔细些。”也仿佛回到小时候的深夜,外公吹灭蜡烛或拧熄煤油灯,跟我说:“睡觉吧丫头,留点精力明天再看。”

阅读,是外公亲手为我种下的慧根,让我失意时有支撑,得意时能感恩;热闹时有所止,寂寞时有陪伴。不管身在何处,都不大为外界的环境所影响,而心一旦入了定,人在山村、人在基层,也觉得分外有味道。斯人已逝,情怀常存。每当夜色降临,打开读书灯,看到窗外的明月,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温柔闲适的时光,仿佛外公还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仿佛这时光,从来没有改变……

篇二

古往今来,有多少高贵的心灵、高洁的境界、高尚的行为在民间久久传颂,深受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如一代清吏包拯、于廉、海瑞的故事影响深远,再如人民公仆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的事迹震撼人心。但之于我,却是父亲的影响最为深刻。父亲憨厚老实,文凭不高,如今也已过耳顺之年,却仍然坚持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乡亲们谋福利,为村集体而奉献着。

父亲做事严谨,不论从生产队长、到大队会计,还是村书记,在调解纠纷、批地基、处理家庭纠纷等方面都不趋炎附势,欺压弱小,本着公心,怀着热情为村里做事,威望极高。他还经常教诲我们在外的儿女要廉洁,要公正,不贪不义之财,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父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我们几个儿女都养成了在工作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挑肥拣瘦,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在单位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父亲的“官”不算官,却是百姓的父母官,写材料、开证明、修水渠、做大堰……大事小事离不开他。父亲的“官”不算大,但找父亲帮忙的人却特别多。乡亲们都很淳朴,请父亲吃饭、给点小礼品,父亲也都呵呵一笑,“应该的,都是乡里乡亲的,咱不兴那一套”,宛然拒绝。

记得我年纪还比较小的时候,父亲任村里的大队书记兼大队会计。一天上午,突然听到房门外有“咚咚咚”的敲门声,我好奇地从门缝里偷偷看。进门的是本村四十多岁的伯伯,他谄笑着边向父亲问好,边提着大包的东西走进屋里来。父亲望了望那伯伯手中大大的袋子,心里早已明白,是找父亲“开后门”的。那伯伯笑着把那袋子拿起来,“就是那个,杨书记啊,你看我们都是乡里乡亲的,是吧……”那伯伯的话还没说完,父亲就打断他,眉毛立刻拧成了一块儿,摇摇头便一口回绝了他,跟那伯伯说“不管是什么事情,我们都得公平公正的做事”。几分钟的沉默,那位伯伯勉强地挤出一点笑容,放下手中的东西准备告辞。父亲叫住他,说把东西拿回去吧,伯伯尴尬地笑着带着东西走出门了。

年幼的我,在房间里看得十分不解。出来之后我问父亲这是怎么回事?父亲说他想吃低保。又说他家有三个儿子都能挣钱,没有资格吃低保。原来父亲是想让真正有困难的困难户吃上低保,而不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父亲的清廉,让我深受感动。他在自己的岗位上时刻保持着他的廉洁,平凡的他,做着平凡的事,骨子里却有着一颗廉洁的心。

父亲是辛劳的,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清脆的噼里啪啦的算盘珠响起来了,我知道父亲又在加班做报表了,父亲可是村里有名气的算盘高手。现在父亲岁数大了,眼睛花了,但为乡亲们做事的心却一直没变,自己配个老花镜,仍坚持自己写,自己算。用我母亲的一句话说:“三个鸡娃,也要数上一中午”,说的便是父亲为乡亲们的事情认真,执着的劲。

有人说,清廉是一棵松,在万木凋零的冬日,依然挺拔翠绿。

有人说,清廉是一株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有人说,清廉是一朵云,无论是结成冰化成水,依然晶莹、甘纯、透亮。

也有人说,清廉是苦藤上结出的果,看起来很苦,吃到嘴里却清冽甘甜。

我要说,清廉是一种官德,也是一种人品,更是一种境界,清廉使人威严,更使人崇高。

篇三

前段时间,适逢母亲八十岁生日。按照家乡的风俗习惯,凡整十岁的生日都要热热闹闹地庆祝一番。我们做儿女的也没能免俗,邀请了亲戚们前来为老太太祝寿。

为了达到父亲“简朴低调有意义过生日”的要求,我们严格控制参加祝寿人数,只邀请亲戚不邀请朋友,且不收任何人的“份子钱”。拜寿、切蛋糕、唱生日歌、致贺词、合影、子女献歌等场面热热闹闹,母亲很是高兴。

晚上,众亲戚散去,我们姐弟三人围坐在一起陪父母亲吃晚饭。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的父亲不顾我们的阻拦,再一次亲自下厨。没过一会儿,父亲的“拿手菜”被端上了桌。不用看,我们姐弟三人都知道那盘精致的“拿手菜”肯定是韭菜炒小藕。夹起小藕吃了两筷,味道虽然不如父亲年轻时做的那般可口,但父亲的良苦用心却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泪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在眼眶里打转,父亲和他的“拿手菜”的故事又再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30227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16.html

《家风家训散文原创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