钗头凤

发布时间:2022-11-10 21:53: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北京版高一必修二《钗头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感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感情美。 2. 从两首钗头凤的紧密联系理解两位作者间的挚爱真情。 二、作品简介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 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琬,以至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唐琬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

几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依然很深 。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面对唐琬的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琬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

世情恶,人情薄,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个,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写此词后, 唐琬不久便郁闷成病而死。 陆游得知唐琬的死讯,痛不欲生。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隐痛,他后来曾多次来到沈园题词怀念唐琬。 三、问题设计

1.语言美

提示:这两首词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 2.意境美

提示:“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三句:美人、美酒和美景当前。“满城春色宫墙柳。”——园内一片柳绿烘托出满城的春色,在这样美好的时光,同日夜思念的人相会,自然是十分欣喜的。写自然界的春意,又暗含荡漾在词人心中的春意,说明陆游见到唐琬时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2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心情愉快的一面。

3.形象美

提示:“红酥手”——那一双红润而细嫩的玉手点染出了唐琬的美丽。 4.情感美

提示:这两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心上人深深的爱恋与思念之情,感人肺腑,催人泪下。陆游词中写道:“春如旧,人空瘦”——一个“瘦”字写尽唐琬的相思之苦,也道尽了作者心中之痛。你怎么瘦成这样了呀!都是我害苦了你。“泪痕红浥鲛绡透”一句加浓悲伤气氛,更加重了作者心中之痛。本来看见自己的心上人因相思的折磨瘦成那样心里就十分难受,她这里再一哭,词人的心就象刀绞一样。

唐琬诗中写道:“角声寒,夜阑珊”——多少个夜里,我默默地思念着你。每每此时,我以泪洗面,直到天亮了,脸上还留着泪痕;多少个夜里,我梦中醒来,斜依着阁楼上的栏杆,看着我们当年共寄双栖的地方;我多么想给你再写一封信,倾诉我对你深深的思念,可真正做起来太难了。相思难,相见难,没有你的岁月里,我度日更难!

5.唐琬的《钗头凤》与陆游的《钗头凤》比较分析

唐琬的《钗头凤》词为和陆游的词而作,写出一个被封建礼教迫害的妇女的痛苦,情感真挚,字字血泪,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的魅力。

片写被迫离异后无限痛苦的心情。“世情薄,人情恶。”开篇两句,由陆词“东风恶,欢情薄”演化而来。陆游以“东风恶”来暗喻他母亲的专制暴虐,对唐琬被遣他敢怒而不敢言,所以措辞也比较委婉。唐琬则不加隐饰,她的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这是她的处境和遭遇决定的。“雨送黄昏花易落”一句与陆词 “满城春色”和“桃花落”相呼应,她以“花”自喻,“黄昏花落”是说她遭遇不幸,被婆母休弃,离开了陆家。“晓风干,泪痕残”自述她被休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3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以后的生活。“晓风”即“晨风”,晨风吹干泪水,脸上残留泪痕,说明她夜晚经常哭泣。陆词中有“泪痕红浥鲛绡透”,唐琬即以此相和应。“欲笺心事,独语斜栏”,她想写下自己的心事,又有诸多不便,只好倚着栏杆自言自语。以下连用三个“难”字,这是她对生活的总结,她觉得活在世上做人难,想对不公平的待遇抗争难,甚至想对人一吐心中的苦衷也难。这三个“难”字是她与陆游分手后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下片紧承上片,围绕“难”字,具体叙写与陆游分手后的境遇和心情。“人成各,今非昨。”自从她被婆母驱遣以后,与丈夫各奔东西,她就成了孤单一人了,这日子与从前大不相同了。“病魂常似秋千索”,这句与陆词“一怀愁绪”和“人空瘦”两句相对应,说明她身体不好,又常常生病,加上心情不佳,生活如“秋千索”,摇摆不定。本句用形象的比喻,写了她的身心状况。“角声寒,夜阑珊,这两句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说明每当夜深人静,城上响起清冷的号角声的时候,也是她最痛苦的时候。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一方面痛不欲生,一方面还要强作欢笑,为的是“怕人问”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写“难”“难”的程度也更进一层。内心的苦楚写不得,说不得,甚至不能让别人知道,这就更难了,她无可奈何,就只有“瞒!瞒!瞒!”和上片结尾一样,全词收尾是三个独词句,连用三个“瞒” 字,与上片的三个“难”字相呼应,更突出了“难”需知要把痛苦深埋心底,“瞒”住周围所有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钗头凤》教学设计 昌平实验中学 张琳琳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4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诗歌的思想内容,并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课程标准》中语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部分对诗歌的总体要求是:1.强调提升人的文化品味,构建人的精神世界;2.陶冶性情,涵养心灵;3.学会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北京市《语文学科指导意见和模块学习要求》对此具体解释为:阅读活动应该落实到语言层面,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有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力求对优秀作品能够做到常读常新,从中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新课标更加重视感性层面,更加重视诵读,在美读中,体会“联想”“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基于此,这节课以感受和鉴赏为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想象,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共鸣,从而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情感,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为陆游的作品《钗头凤》,高一年级的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读诗的热情与兴趣,在涵咏诵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这首《钗头凤》常常是随着陆游和唐琬的旷世绝恋一起在民间流传的。也就是说,在学习这首词时,学生的起跑线可能是不一样的,而且差距有可能很大。因此我安排小组同学课前整理故事背景准备上课讲解,这样既为前面的无背景品读提供了一个可深化的契机,又为后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5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面鉴赏方法的介绍提供了事实的、实践的支持。
对于语文,特别对于古代文学作品,“诵读”是很重要的。诗歌,在反复的吟咏玩味的过程中,才能领悟得深刻。我给自己的课堂设计了几“读”:教师范读,教师启发式诵读,师生齐读,学生单独读,拓展阅读等等,这一读的目的是揣摩朗读技巧,学会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同时自然解读诗歌蕴蓄的感情元素。
这首诗,读起来很流畅,也很感人。但是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这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之一。我主要从鉴赏人物形象、鉴赏景物、鉴赏抒情语句三个角度入手,帮助学生锻炼品味古典诗词的能力,达到能力目标,从而体味陆游渗透在词作中的真挚哀婉的感情,思考人生,达到德育目标。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刚刚升入高一,初中的诗歌教学,多停留在读读背背的水平上,阅读的层次比较浅,而且阅读量小,再加上考试不考,学生在诗歌阅读上的知识、能力储备还不是很丰富,因此,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规范诗歌阅读,在教学中学习诗歌阅读的方法,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式:诵读式、探究式 (四)教学手段:黑板 课件 (五)技术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词,透过字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七)教学难点:透过字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学习如何赏析诗词。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了解爱国诗人陆游情感的另一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词,学习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6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抓诗歌意象的方法赏析诗词,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诵读、多媒体展示及讲述等手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赏析诗词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理解词中的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本首词,使学生更好理解诗人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一)创设情境
浙江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旅游景点,就是沈园。看这几幅都是沈园的美丽风景图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刻在墙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陆游的词《钗头凤》。时过境迁,沈园景色已异,但这记载着二人凄婉爱情的诗词,却流传至今,使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动容。请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故事背景。

【教师播放课件,学生介绍故事背景】 (二)诵读
1.满腔热血的爱国诗人旅游,原来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教师配乐范读诗词。 2.学生单独朗诵诗词,用自己的朗读,把自己对词的独特理解表达出来。
3.元好问有一句话说得好“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教师播放课件】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生命是一项随时可以中止的契约,而爱情在最醇美的时候,却可以跨越生死”。师生齐读诗歌。 (三)鉴赏

我们鉴赏诗词,知人论世是很必要的。另外,我们要了解、把握、品析词中的意象,从而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7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体会诗人的情感。这些意象包括景物、人物。它们能恰如其分地、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值得我们好好玩味。
下面我们从这些方面具体看一看,在这场八百年前的重逢里,作者记录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1. 鉴赏人物形象
【学生举例并加以分析,教师指导,体会诗人的感情】
如对于“空”字的分析,一个人不一定是形态上的瘦了,而是精神上的瘦,那叫空,就叫思念。
2. 鉴赏景物
【学生举例并加以分析,发挥想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如分析“闲池阁”“闲”是空,人走了,唐婉走了,剩下孤独的陆游独守一份无奈与无聊。 3. 鉴赏抒情语句
【教师引导,用追问法帮助学生分析体会诗人情感】
如对“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分析,认为这句诗表达诗人一种无奈的心情,知道不能在一起,还在思念她。正所谓“明明在爱,可是又不能去爱;明明不能去爱,可是又剪不断这种情思。
又如“错、错、错”“莫、莫、莫”一句是作者情感的喷发,是点睛之笔。教师追问“谁错了”,学生可能会讨论“错在人生,变化无常”“错在当年自己的举动”“错在这次相见”等等。教师总结归纳,作者没有说清楚谁错了,感情也没有完全喷发出来,还有一些不可言传的东西,就像一枚多味的橄榄,让我们含在嘴里慢慢把玩。 (四)拓展阅读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8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1.既然不能在一起,就把爱深藏心底。唐婉何尝不是如此。 【教师播放幻灯片,学生满怀感情地诵读唐婉《钗头凤》
2.读这两首词,可谓字字血、声声泪,谁能不说这才是坚贞的、生死不渝的爱情。事实上,陆游在他758185岁的时候都写下了关于沈园的诗句,而这些诗歌无一不是在悼念唐婉。 【教师播放幻灯片,师生齐读陆游《沈园》,通过拓展阅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

(五)再读诗词
【师生齐读诗词,体会诗人心境。
全词如果我们用味觉来形容作者这种感情的话,是什么样的?
【教师归纳】这是一种酸涩的心情,心隔得很近,实际上又很远。同学们已经体会到了陆游那一生都无法排遣的愁苦,老师看这首词,将诗人的心情归纳为三重苦:第一重,“为伊消得人憔悴”之苦;第二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之苦;第三重,“隔花阴,人远,天涯近”之苦。 (六)成果展示
爱情,一个不老的话题,让我们听听同学们讲述的爱情故事,感叹这爱的篇章。 【学生研究成果展示】 第一组:主题“爱的悲戚”
爱情,是美丽的、纯洁的、高贵的。是天下苍生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产物。它可以造就一个人的新生命,也可以彻底毁掉一个人宝贵的生命。古往今来,但凡是被众生传颂的经典爱情赞歌,大都以悲剧收场。让人心生无限的遗憾、感慨,凄然泪下。但在流泪的同时也要引起我们的思考,悲剧是教科书,告诉我们不能走其老路,食其苦果。这样的爱情,是我们无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9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法承受的。

第二组:主题“爱的无奈”
作品一: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作品二: 江城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作品三: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泰戈尔
v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v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v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知道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0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而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v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v (七)总结
好的诗词总能给人留下无尽的感悟,读罢陆唐二人的缱绻爱情和劳燕分飞,除了感叹人生无常,我们更应好好珍惜人生光阴。最后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一齐诵读这首千古绝唱《钗头凤》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诗词
2.请以“____的陆游”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语文课堂是学生充分施展才能、取得成果的场所新课标更加重视感性层面,更加重视诵读。这节课以感受和鉴赏为目标,只要学生能听得会意,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并能进行高效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学就是优质的。学习效果评价就以学生的朗读和小组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衡

六、教学反思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1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在上完陆游的《钗头凤》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些千百年前的文学作品,被收录到现代中学生的课本中来,让十五六岁的孩子们学习,它的目的何在?或者更确切地说,通过学习这首词,学生要获得的是什么?
首先,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一篇能让他们进行有效阅读和再创作的文学作品,首先是它的内容要能够被他们理解;其次是它的情感要能够被他们接受和认同;再次,是他们进行再创作以后,这个成品要具有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他们通过作品要了解的,不仅仅是当时的社会,更应该是一些贯穿人类社会千年而不衰的东西,应该是跨越时空的人性和人类社会本身。而一篇好的作品,要能得到他们的赞赏,必是在这些方面达到了他们平时无法企及的高度,他们感同身受,却又不能像原文那样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于是由衷地赞同。因此,在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学生经历的,首先是一次情感上的体验,再就是一种人生哲学层面的探寻和讨论。如果学习这篇作品后能够感慨良多,那么本课在这方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其次,诗歌阅读毕竟不同于散文小说等其它类文学作品的阅读,诗歌因其凝练性跳跃性而给学生以很大的遐想空间和想象余地。这节课把学生在初中已初步形成的能力作为鉴赏诗歌的基础,也是有意识地做好初高中的衔接过渡。把诵读当做感受鉴赏的一条主线,通过朗读能重复、深化、丰富学生对文本的个人体验,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不断回归文本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对话与诗歌反复对话的过程。教师示范性地读,启发式地读,师生齐读,都是在给学生创设朗读的情境、审美的氛围。而学生全体或个体的参与,配乐或不配乐地吟咏,一句一节或几节反复地诵读,都是教学活动中依托的一种手段,使得诗歌教学在“授与学”“感与品”“积累与升华”中完成,最终追求“读书声不断,诗味更浓郁”的语文课堂教学。从课堂实录来看,学生深情地朗读着《钗头凤》,他们的神情专注,多数学生从始至终沉浸在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2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诗歌的审美愉悦中。虽然没有安排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学生活动,但整节课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随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的不断深入,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也在不断进行,并逐渐生成新感知,获得新体验。
再次,古诗词与现代的孩子毕竟是有距离的,但我们要把古诗词的文化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由衷地被中国古代文学所吸引,就需要为他们架设一个桥梁,这个桥梁就是鉴赏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如果在鉴赏过程中渗透鉴赏方法的介绍和运用练习,那么相信学生会在不久的将来,不需要我们从旁辅助,就能主动涉猎一些古典文学作品。学生的接受能力是很快的,如果他们能够在老师的引领下,能够选择适当的角度切入,体会出这篇作品中相应的情感,那么本课在方法训练方面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学会运用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这是本课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只是,这种鉴赏方法,是在鉴赏完之后再进行归纳,还是在鉴赏前提示给学生呢?如果鉴赏过后再归纳,那么学生在鉴赏本词时就会比较盲目,没有抓手,效率会降低;如果一上来就提示给学生,又会将学生的思维固定在框架之中,很难再展开。因此,我采用了“先放后收”的方式,先让学生自由表达,结合文本体会词作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学生自觉地运用鉴赏方式,学生也易于接受。在此之后的词句分析中,再像做练习一样进行类似的鉴赏活动,学生就会觉得有章可循,进步得会更快,分析得就会更有深度了。比如有孩子分析道:陆游说“满城春色”,后面又写“东风恶”。春色本来是很美好的,但是他却认为“东风恶”,他自己的感情在影响他所看到的景色。后面“春如旧”,就是说春天像以前的春天一样,也是很美好,但是呢,只是因为人空瘦——他的精神由于思念而感觉不到春天的美好,就是对这些春天的景色,由于他自己的伤感而无心欣赏了。课堂进行到这里时,我知道这个学生已经能够把鉴赏方法融会贯通地加以运用了。
最后,高一的学生正值青春期,对爱情比较敏感,而讲述《钗头凤》,也恰恰为他们提供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3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了一个品味情感、反观自身的契机。一份深挚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最后自己归纳出来的味道是酸涩,是那种相爱又不能爱、想见又不能见的无奈。陆游和唐琬忠贞纯洁的爱情,无疑给了他们深深的触动,他们为之感慨而又赞叹不已,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爱情的理解无形中得到了升华。
本节课还有很多有待提高的地方。本人再一次观看课堂实录,觉得对《课程标准》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课堂上教师的角色定位还不够准确,教师的讲解有些繁琐,整体设计也显细碎,留给学生的空间还不够大。希望自己能在日后更多的磨砺中逐渐改进之。

七、教研员评析
评张琳琳老师的大赛课《钗头凤》
一首词,让一座楼台、一个亭子、一所庭院,成为一个旅游热点,名扬四海,进而带动一方经济,这首词就是记载陆游与唐婉千古情殇的《钗头凤》。这篇美文,意境凄美,文字简炼、感人至深,值得教师和学生深入研读。
张琳琳老师的《钗头凤》一课是一节成功的大赛课,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 (一)美文,美读
本课采用多种诵读形式,能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优美意境,进而体会作者的深挚情感,尤其是教师的范读,在“错、错、错/莫、莫、莫”的余音绕梁中,使感受与鉴赏达到一个高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帮助学生对关键句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学生无论是个别朗读,还是齐读,自始至终神情专注,沉浸在鉴赏诗歌的审美愉悦中,达到了以诵读带理解,以诵读带分析的目的。如在鉴赏诗歌塑造的意象之后,张老师请学生再读文本,思考“如果我们用味觉来形容作者这种感情的话,是什么样的”,以诵读帮助学生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4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体会到了陆游对爱的那一生都无法排遣的愁苦。

(二)美文,美析 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创设审美情境:以“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以“美”愉悦身心,创设与诗歌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受与陶冶。如导入环节,张老师展示了沈园的图片,并自然过渡到学习《钗头凤》一词,学生带着一种鉴赏诗歌、感受作者深挚情感的审美期待,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从而领略作品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2.研读优美语言:张老师引导学生将审美实践落实到语言层面,以感受鲜
明的形象来理解难懂语句的审美内涵,实现形象与思维的有效对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意境,享受审美的不尽愉悦。如张老师请学生回答:“在这场八百年前的重逢里,作者记录了哪些人物?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发挥想象,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回答落实到语言层面,由鉴赏关键句到鉴赏关键词语,并将一些精妙的固定短语纳入自己的语言库。
总之,本课帮助学生完成跨越时空的对话,提高其鉴赏诗歌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目标达成度高。与古典诗词的对话并未随本课的结束而结束,相信张老师总结的诗歌鉴赏方法,会帮助学生将沟通继续,将诗歌的精髓入骨、入血、入心,并将诗歌的生命信息,更鲜活地储存在世代相传的基因密码中!

——引自昌平学科资源网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5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陆游《钗头凤•红酥手》赏析
红酥手,黄酥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钗头凤》写的是封建礼教压迫下的一出爱情悲剧。陆游二十岁左右时与表妹唐婉结婚,俩人相爱很深。但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唐婉。结婚才一两年,陆游便被迫与唐婉离婚而另娶王氏,唐婉也改嫁了赵士程。陆游三十一岁时,到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沈园游玩,偶遇唐婉夫妇。唐婉派人给陆游送去酒菜致意。陆游回想往事,痛苦而又激动,就在花园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词。词的上片,回顾当年夫妻相爱的幸福生活和被迫离婚后的愁苦。下片写与唐婉偶然重逢的情景和他的复杂心情。
作者与唐婉既然是在春游中偶然重逢,很自然地,在回想过去幸福相处时,首先想起了当年两人共同赏春的情景。那时节,年轻的妻子用她那红润的、酥[sū]油般细腻的手,深情地给自己斟上一杯上好的黄縢[téng]酒,也就是官酿的以黄纸封口的黄封酒。两人举目观赏,见满城春意盎然,红色的宫墙旁边杨柳飘拂。作者只用了三句话,选择了这样一个印象最深、和今天形成尖锐对照的生活场面,就把当初俩人的感情和美满生活写出来了。接下去,作者用东风来比喻他的专制的母亲说,由于东风的冷酷无情,破坏了自己美满的婚姻,失去了欢乐。于是“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离索,就是离群独居的意思。)只落得满腔愁苦,几年来一直在孤独中度过。上片最后以“错、错、错”结束回顾,表示了他对当初屈服于封建家长的压力被迫与妻子离婚的沉痛悔恨。
今天的重逢又是怎么样不同的情景啊!春天虽依然如旧,可是“人空瘦”,那可怜的妻子比起当年已经憔悴了许多。这消瘦的容貌正同当年的红酥手相对照。“空”,是徒然的意思。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6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这个“空”字,透露了作者对唐婉的心疼和关切。我们好象听到作者在暗暗地对她说,你又何苦这样无益地拆磨自己呢!这时的唐婉,已哭得象泪人一样了。她“泪痕红浥鲛绡透”[yì],沾湿。
鲛绡[jiāoxiāo]古代神话故事中的鲛人(即人鱼)所织的精美纱绢。这里指唐婉用的手帕。陆游看到,唐婉痛哭不止,沾有胭脂的泪水,已将她的手帕湿透了。
不仅人有变化,在伤心人看来,景色也大为不同。尽管同样是春天,但桃花已经雕落,花园里的池台楼阁也很荒凉,再也不是充满“春色”的景象了。上片对昔日赏春的描写,是充满了欢乐和生意的情景交融;现在花园重逢的场面,则是充满辛酸与凄凉的情景交融了。看着此情此景的陆游,他当时心中又作何感想呢?“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古人为了表示爱情的坚定不移,常常指山为誓,即“山盟”“锦书”是指表达爱情的书信,这是由古代一个女子用锦缎织上文字给她的丈夫表示情意的典故而来。这时的陆游,内心非常矛盾:虽然他对唐婉仍然深爱在心,但是现在大家都已经各自婚嫁,为礼法所限,再也难以向她表示自己的爱情了。他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个悲剧的现实。“莫、莫、莫”“莫”,是罢了的意思。他这连声“罢了”的悲叹,和上片的“错,错,错”的悔恨相呼应,读起来好象有什么沉重的东西在一下一下地敲打着读者的心弦,向封建礼教发出了悲愤的控诉。 原载:《唐宋词选讲》

陆游《钗头凤》说课稿 文学院2003级中文四班 滕小伟


、教材分析:这是高二年级的一篇自读课文,是陆游这位豪放诗人(词人)少有的婉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7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约之作,而且与唐琬的钗头凤对比学习,因而除了对词作本身的艺术方面的把握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体会

1、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学习陆游的《钗头凤》了解爱国诗人陆游,引导学生了解更多陆游的作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学习如何赏析诗词。
2、重难点:理解字词的意思;透过字词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模式相结合。 4、教学时数:一节课

二、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及讲述等手段创造情景,使学生更好理解词中的感情。
2 比较阅读。参看唐琬的词作以更好理解其中的情感。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情分析:学生可能还停留于老师讲而自己记,只注重字词意思的了解,而对词的整体情感的把握不够。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去过浙江旅游?浙江有一个流传千古的旅游景点,那就是沈园(显示幻灯片)看这几幅都是沈园的美丽风景图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幅图上的刻在墙上的文字?而这些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8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首陆游的词《钗头凤》(显示第三张有《钗头凤》的幻灯片)

(二) 介绍诗人陆游:(显示第三张幻灯片)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爱国诗人。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年轻时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
陆游创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国古代作品最多的诗人,仅在他的诗集《剑南诗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所以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风格雄浑豪放。陆游生活在祖国分裂的年代,恢复中原既是他一生奋斗目标,也是他诗作中的重要内容和情感。一直到死,他念念不忘的仍是祖国的统一。

(三) 作词背景:
陆游与其表妹唐琬有一段凄丽、感人的爱情故事。
据史料记载,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因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金忧国之情,而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名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这对夫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春天,他们在沈园偶然重逢,唐琬为陆游送去酒菜,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相传,唐琬看了这首词后非常伤感,回家后也和词一首,不久便忧郁去世了。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19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朗读课文,纠正读音

(五)讲大意: 1.字词讲解: 酥:音苏,光洁细腻貌。
黄滕酒:宋时官酒上以黄纸封口,又称黄封酒。 离索:离群索居,分离也。
浥:音亦,沾湿。陶潜饮酒诗有“裛露掇其英”
鲛绡:传说鲛人织绡,极薄,后以泛指薄纱。鲛音交,传说居海之人,坠泪成珠。 琴瑟:喻夫妻之情。《诗•周南•关雎》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小雅•常棣》有“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出:休弃妻子谓出。„„ 别馆:别墅;客馆。
宗子:古宗法,嫡长子为族人兄弟所共宗(尊),故称“宗子”《诗•小雅》有“以妾代妻,以孽代宗”。孽,音聂,拿窃反,庶子也,非正妻所生之子。
褵:褵,音离,古女子出嫁所佩之佩巾。故以褵喻婚姻,如结褵、解褵。 阑珊:衰落,将残、将尽之意

2.课文大意,赏析: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红酥”形容手的红润柔软。"黄滕酒"即官酿的黄封酒。“宫墙”,泛指高大的园墙。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20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一说,绍兴曾为越王宫城所在,宋高宗又曾以此为行都,故称。对于这三句,有的说是回忆,有的说写眼前。其实是两者兼而有之。陆游平时喜欢喝黄封酒,所作《酒诗》云:“一壶花露拆黄滕”,所以唐琬特意送去这种酒。据陈鹄《耆旧续闻》载:“务观一日至园中,去妇闻之,遣遗黄封酒果馔,通殷勤。”陆游睹物思旧,触景伤情,想到从前同来沈园春游,唐碗用娇柔的手给他斟黄滕酒的情景,故而写出这三句。酒是经常喝的,景是往常见的,而人却今非昔日,相见而难相欢。他只能怀着难以诉说的哀愁,拿起酒杯朝着唐琬离去的方向遥望凝视,而看到的却只有那曾见过的满城春色和墙边随风披拂的杨柳。所以下面紧写望而不见的愁怀: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东风本来是给大地带来春天,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而诗人却觉得它在作恶。它仿佛有意吹动春柳,扰乱了他的视线,吹散了他的欢乐。有人说“东风恶”三字指语陆母,此说似乎欠妥。在森严的宗法制度下,陆游不可能以“恶”字责骂其母的。这里说“东风”并无它意,而“恶”字则纯粹是写诗人的主观意念,乃由前句所引出。如果是心情好,东风又何恶之有?心情不好,东风可恨,那是很合乎感情逻辑的。当然有人提出”恶”是个表程度的词,这种写法在古典诗词中也并非绝无仅有,诸如“何事东风又恶”“杏花落尽东风恶”“海棠正好东风恶”,均与此相同。眼前之景既无欢情可言,剩下的自然是满怀苦愁的心绪和几年离索、分散的痛苦回忆,故云:“一怀愁绪,几年离索。”往事不堪回首,已铸成大错,难有挽回的余地,所以歇拍处悔恨奇出,连用三叠字,写出了“错!错!错!”这三字,一字比一字深,一字比一字重,好象有说不尽的悔恨,说不清的懊恼。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此处换头三句,描写唐琬的形象和悲情而以“春如旧”为陪衬对比。春色还是从前见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21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过的那个样子,可是她却失去了昔日的风采。“瘦”是外在的,见于形貌的,而它所揭示的内涵则是心灵深处的离恨别苦。她在遭弃之后,朝思暮想,魂萦梦随,受尽相思的折磨,但这一切永远得不到补偿,只能是徒自容姿消损,故曰“空”。诗人看到唐碗为思念自己而憔悴枯瘦,心里已经够苦的了,再看到她“泪痕红浥鲛绡透”,就更悲痛了。此处的“红”,指胭脂红粉。“浥”乃润湿之意。“泪痕红浥”则言泪水浸湿了脸上的脂粉。“鲛绡”鲛人(美人鱼)所识的绡纱。《太平御览•珍宝部二•珠下》引张华《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又, 《述异记》卷上载:“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指鲛人)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金,以为服,入水不濡。”后以鲛绡泛指质地精美的簿纱,此则指丝织的手帕。“透”字,极写泪水之多,湿透手帕,点明唐琬悲伤难禁。唐琬的泪水,倾泻着她对陆游的思念深情,也是对无辜离弃的痛苦悲诉。她既没有大声呼号,也没有一声半语,然而却感人至深。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一、二两句,写唐琬已经离去,沈园里桃花凋零,落红满地,池塘边台阁上,空荡无人。说明刚才的片刻重逢触发了诗人无限的哀伤。三、四两句的“山盟”,指定情之夕的海誓山盟。“锦书”,用苏蕙故事。 《晋书•窦滔妻苏氏传》“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遂称妻子给丈夫的书信为锦字、锦文。如李白《久别离》“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陆游写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是说唐琬虽然不忘过去的夫妻恩爱之情,但已另嫁他人,咫尺天涯,纵有锦书也难以相寄了。对唐琬设想如此,他自己呢?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当然也无法再通音讯的了。以彼见此,意在言中。有情难寄,有信难写,强迫自己喝下爱情的苦酒,把刻骨的相思按捺下去,其悲苦之情著于笔端,溢于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22 -
交流教案 会员交流资料
言表。现实如此冷酷,既无力改变也无法改变。此种感情又当是何等强烈!故诗人到此,最后写出三叠字:“莫!莫!莫!”这三个叠字,表现出诗人绝望悲愤的心理。
相传,唐琬见到这首词,曾和作一首,有“世情薄,人情恶”之句。《历代诗馀》(引夸娥斋主人说)载有唐琬的全词,恐系后来好事者所为。南园一别之后不久,唐琬即悒郁而死,爱情既被剥夺,生命也被吞噬了。唐碗留给陆游的是温馨也是断肠。
这首词,为宋词言情名作之一。甚至提到《钗头凤》这个词牌,就会联想到它。全词写景言情,真切自然,毫无斧凿之痕。在音律方面,韵位密,短句多,又以仄声字收尾,造成一种声情急促凄绝的格调,有令人气咽难以卒读之感,艺术感染力是很强的 ( 小结: 语文教学中可以打破静态与孤立的文体的限制,从兴趣出发,用比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搞好素质教育。 ( 作业:
1. 课后阅读唐琬的《钗头凤》,并写一小篇小赏析文。2. 阅读陆游的其它作品

保护原创权益·净化网络环境
- 23 -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df77ef29e3143323968938e.html

《钗头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