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党委书记关于加快古镇旅游开发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1-21 21:32: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乡党委书记关于加快古镇旅游开发的调研报告


  按照县委《关于认真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和xx作为旅游古镇的实际,我们采取个别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我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镇旅游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及背景条件
  资源优势
  xx镇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西连四川省青川县,北邻甘肃省武都县、康县,素有“鸡鸣三省”、“脚踏三省”之誉,西边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边是白龙湖风景区西去227公里即是九寨沟自然风景区。一是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xx自然风光秀美,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森林覆盖面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稀野生动物和红豆杉、楠木等名贵树种,被专家们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木耳、香菇、天麻、核桃、生漆、蜂蜜、腊肉等山货土特产从古至今享誉盛名。二是悠久深远的古建筑群。xx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曾是羌汉杂居地区,明朝时始称草XX,后建回龙寺,遂改称回龙场;清同治年间称永宁里;民国时称凤凰乡;解放初期称xx。境内古建筑保存完好,古祠、古庙、古街、古栈道处处皆是,有秦陇古栈道、摩岩石观音、邓艾将军石、二郎神脚印、XX关、金缸峡等,尤以魏氏庄园、唐世盛、辅友社、荣盛昌、荣盛魁、辅仁中学最负盛名,这些建筑依托魏辅唐本人的传奇经历,极具人文内涵和保护价值。三是历史悠久的文化。三省交界的特殊地理方位使xx成为秦蜀文化荟萃之地,当地文化风俗亦川亦陕,并带有部分陇南文化特色。羌族文化及民国时期形成的“乡绅文化”对xx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各种文化并行碰撞、交相辉映是xx文化的最大特色。尤其是傩戏表演、唱川剧、山歌、吼秦腔、赶场、逛庙会、正月闹春、跳关公、过刀山等民俗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三月三庙会、七月十五鬼神会、牛王会、马王会、文昌公庙会等地方特色浓郁。加之古镇悠久古朴的农耕文化历史,纯正的自然文化和灵动的生态文化交相呼应,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四是独具特色的地方饮食。xx的饮食文化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兼具南北风味,丰盛的“十三花”加上地道的“凉粉”、“米豆腐”、“野生鱼”,让外地客人回味无穷,“辅唐宴”、“回龙鱼”等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响亮招牌。
  背景条件
  近年来,xx镇不仅进入省级重点镇、文化旅游古镇和生态镇、最美小城镇行列,而且还相继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最具潜力十大古镇、全国最具潜力十大乡村游目的地之一。XX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8700万元,工业产值9126万元,招商引资完成XX万元,财政收入完成3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13元,为古镇加快发展旅游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随着我镇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周边交通条件的进一步改善,特别是随着兰海高速、兰渝铁路的贯通,古镇与外界的交往更为便捷,加之各级对xx古镇旅游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县委、县政府对旅游大发展的科学决策,这些都为我们加快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二、xx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旅游综合效益不断提升,旅游名镇地位已经奠定
  xx镇的旅游业起步于XX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特别是灾后重建大量资金的注入,目前已初具规模。XX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XX万元以上,XX1-5月份来青游客逾7万人次,旅游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当地农家乐、小旅馆、旅游商品经营户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坚定了全镇上下对“旅游兴镇”的信心和决心,xx作为省市县旅游名镇的地位已经奠定。
  旅游规划建设成效初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根据xx实际,邀请省内外专家多次实地调研,提出了建设“明星大镇、旅游重镇、文化名镇”和“传奇古镇、羌人故里、休闲天堂”的旅游发展定位,编制了《xx城镇建设总体规划》、《xx旅游发展总体规划》、《xx镇旅游区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xx文化旅游古镇建设规划》、《金溪新区规划》、《xx“一河两岸”规划》和《xx影视文化基地总体规划》等,城镇规划区面积由0.5平方公里扩大到了3.6平方公里。在规划编制和修编过程中,积极从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和地方优势等方面总体考虑,对全镇旅游资源类型、区域划分、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旅游线路等作了分析和规划,为古镇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指导依据。旅游软、硬环境不断优化,水、电、绿化、交通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了回龙场老街、魏氏宅院、烟馆、旱船房、辅仁剧社、关帝庙、辅仁中学等宝贵的明清古建筑,建成了景区入口牌楼、金溪河亲水景观、回龙寺等景点,实施了金溪大道综合配套工程、南坝段综合配套及青石板铺设工程、回龙场老街管线地埋工程、回龙桥工程、古镇河堤防护工程、生态停车场及星级厕所建设等,完成了新街162户房屋仿古改造工程、集镇路网改造、滨河路综合改造及景区绿化工程,高标准建成了金溪新区,规划了“一河两岸”工程。
  资金投入逐年加大,旅游开发进展顺利
  资金是推进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建设过程中,xx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多渠道融资,健全工作机制,努力破解资金难题。一是搭建融资平台。成立了宁强县xx金溪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作为土地收储、向银行贷款和招商引资的载体,提高资本的运作能力和水平,促使建设资金滚动良性发展。二是捆绑各类项目资金。为加大投入,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成效,我们结合古镇旅游开发,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出其力、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城建、交通、水利、国土、移民、旅游、代赈、扶贫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建设。三年来,共整合灾后重建、旅游、代赈、扶贫、水利、移民等各类资金1.6亿元用于旅游发展,有效保证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招商引资。对旅游开发项目进行精心包装,镇政府出台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以最大的诚意、最宽松的环境、最优惠的条件吸引外地客商来青投资开发。四是企业垫资。采取企业先行垫资修建,政府分期付款模式,邀请有实力的企业垫资建设,分年度支付工程款,花别人的钱干自己的事,用明天的钱干今天的事,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五是经营土地融资。充分发挥城投公司作用,对收储的土地进行开发,收益用于重点镇建设项目。目前已收储土地500亩。六是积极争取上级投入。发扬勤追快跑的作风,紧盯国家投资趋向,深研政策空间,精心准备优势项目,坚持经常向上跑,努力争取中省市县的财政投入和项目投入,用于旅游开发。目前古镇投资开发的势头良好。
  旅游配套服务得到加强,客源市场逐步拓展
  按照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一条龙协调发展的原则,xx镇加强了旅游服务环节的配套工作,努力推进旅游产业化。近年来,县、镇相继与周边旅行社联系,开通了汉中—xx、宁强—xx、广元—xx、文县—xx等客运线路,修建了生态停车场,扶持发展了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实施了回龙寺旅游步道、观景平台及环城路、滨河公园等旅游配套项目,按三星级标准开工建设了xx客栈,届时将进一步完善古镇的旅游宾服体系,提升xx的旅游接待档次。同时,精心策划了西沟探险游、白龙湖风情游和“篝火晚会”等特色项目,客源市场从西安、四川、甘肃等地区逐渐向外围市场拓展,XX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超过了10万人次。
  旅游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知名度不断提高
  著名作家叶广芩所写的小说《xx》的问世,加之刘健等人的《青泥河畔畔》、《羌州古镇xx》,使xx的知名度日益提升。XX年,相继拍摄了电影《xx传奇》、《风过菜花黄》,XX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对古镇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今年央视《远方的家》栏目又到实地进行了拍摄,进一步提高了xx的美誉度。近几年,xx镇又在西洽会、旅博会、中国国际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中对xx古镇的旅游开发项目进行了强力推介,加之“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的评选揭晓,xx旅游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xx镇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资金困难
  总体来说,xx镇的旅游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古镇的保护、境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交通条件等客观原因,以及开发旅游的投入大、资金回收周期长等原因,建设资金的筹措困难成为制约xx旅游发展步伐的主要因素之一。
  旅游软硬环境有待优化
  1.基础配套相对落后。xx镇的水、电、路、交通等配套基础设施相对成熟景区来比还比较落后,特别是节假日,停车难、行车难问题成为一大困扰。旅游专业市场、特色市场尚未形成,旅游商品不够丰富,缺乏本地主打产品。
  2.接待能力和接待档次问题。目前xx镇共有大小农家乐26家,共有床位400余张,总接待量300桌左右,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游客的接待需求。由于没有大型宾馆,加之多数农家乐的房间没有带卫生间,旅游接待档次偏低。
  3.旅游管理问题。旅游管理机制不健全,景区的旅游管理服务还不够规范,同时又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服务人才,不利于旅游的长期发展。
  旅游促销力度不足
  放在全国的旅游大市场来看,xx旅游显得名气不响,旅游产品的宣传促销力度不足,没有专业的旅游推介团队,没有影响力强大的旅游品牌,对外没有形成声势,客源市场还有所局限。
  四、进一步加快xx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加强党政主导,汇聚旅游业发展合力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调控、协调、引导、监督和服务职能,逐步建立起运行畅通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大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一是把旅游业作为“一把手”工程;二是每年出台一个事关旅游发展的“一号文件”;三是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出台有关政策规定,对投入旅游开发和经营的企业实行特殊政策,按照招商引资的办法简化有关手续,减免相关税费,并实行重点保护;对成功开发旅游产品者可获得科技奖励。
  设立管委会,充实人员力量
  现行管理体制已不适应古镇旅游发展需要,为此建议成立xx景区管委会,副县级建制,代表县委、县政府履行xx古镇旅游区内的保护、开发建设、旅游管理事务,并将辖区内的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归管委会管理,业务上接受上级对口部门指导。同时,设立xx古镇旅游开发公司,负责旅游开发与经营。
  出台相关优惠政策
  给予文化旅游古镇特殊政策,赋予部分县级管辖权力,如文化旅游古镇的税收全部由镇自行支配,国土、林业、城建等部门的权力下放到镇,利于文化旅游古镇的更好发展。
  加强区域协作,打造区域板块
  积极探索建立旅游合作机制,与周边兄弟省份和毗邻县区进行联合与合作,在资源整合、精品线路开发、联合宣传促销、实现无障碍旅游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联合与协作。可探索建立陕川甘旅游合作机制,签署旅游合作协议,加强旅游交流与互动,联手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合作开发,每年举办协作活动,形成互补互利的品牌旅游产品;联手开拓旅游市场,推动区域内旅游业相互开放、密切协作,建立有区无界、互通有无的无障碍旅游协作市场,形成汉中三国历史文化游、xx古镇游、曾家山生态游、剑门关探险游、陇南文化游、九寨沟品质游等协调发展、特色明显的旅游板块。
  突出宣传营销,树好旅游品牌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灵活营销方式,精心策划,实施促销策略。坚持资金、人员、手段、方式四个“捆绑”,统一策划大型活动,统一印制旅游宣传品,改变以往宣传促销“零、散、弱、小”的状况。组织省内外旅行社来xx古镇踩线,邀请有关新闻媒体前来采访。积极邀请组织上级部门会议在xx召开。科学策划有关节庆活动,引导游客层次由低端向高端扩张,旅游营销品牌由古镇观光游向生态游、休闲度假游、健康养生游转变,促销方式由单一的旅游目的地营销向区域联合营销转变。
  设立专项基金,捆绑项目投旅游
  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把新增财力全部用于旅游事业。同时,捆绑相关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旅游业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引进专业人才
  由于我县旅游专业人才缺少,要着力引进在旅游业发展策划、组织、营销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尤其是要注重引进领军人才,借助外力加强对旅游景区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水平。加强导游队伍建设,落实导游薪酬,使导游对外能“留得住”、“有用场”。
  强化优质服务,彰显古镇魅力
  牢固树立“抓旅游就要抓服务,抓服务首先抓规范”的观念,通过完善服务标准、开展经常化业务培训、严格监督检查等措施,使旅游服务从简单粗放走向规范有序,日渐规范化、个性化、人性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0bed9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db.html

《乡党委书记关于加快古镇旅游开发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