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8会计继续教育入口

发布时间:2021-04-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8会计继续教育入口

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近两个多月来,通过的学习网络和下载课后自学等形式,我认真完成24学时公需科目及48学时专业科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期间要我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自己专业,按时完成作业,认真总结归纳,结合本职农村水利工作开展理论研究,拟写心得体会,现将学习收获总结如下: 一、所学知识概括和总结。

在公共科目中,通过《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课程的学习,重点学习了创新及其基本理论、创新能力及其领域,重点掌握理念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团队创新、学习创新等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点,涉及的背景案例的分析,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深入分析背景案例的内在架构,使我系统地对创新及创新能力深度和广度的理解,在培养创新思维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在水利专业知识中,学习了水文与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管理、农业水利等课程,通过学习,加深对水行业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了解,掌握本行业发展动向,提高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更新知识,更新理念,提 1 5

高专业工作水平,扩展实际工作的思路,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后收获和体会主要有: 结合本职工作,我主要从事农村水利管理工作,在学习中我系统地了解灌溉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用水和缺水现状及21世纪用水预测,了解我国传统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了解国内外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领域的发展态势、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掌握节水灌溉技术的基本知识及我国近期节水灌溉发展方向。学习之余,我对**市农业节水发展进一步理论研究,分析全市节水型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发展节水型农业的紧迫性,发展节水型农业的设想。 1、节水型农业发展建议 为了实现国家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建设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市水土资源的地质属性、时空分布、气候气象以及社会经济、人文等综合条件和地方的综合生产力,农业节水应该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发展观,进一步确定科学合理的各种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布局、规模,用新思路、新观念谋划和部署节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行喷微灌,采取工程、农艺、生物以及管理等综合节水措施,将现代节水农业 2 5

技术与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新技术,实现大量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 1)、建设节水型农业,须从根本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建设节水型农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建立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相适应的水利工程体系。当前**市农村水利基础条件的现状是水利设施较少,配套差,质量低,致使一些地方不能用上水,即使能用上水但损耗大效益低。今后要通过工程措施,解决农业生产用水过程中输供水过程的损耗,提高用水效率。搞好现有8个万上灌区的改造、扩建工程及节水工程建设,提高工程配套率;通过渠道清淤、衬砌,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搞好建设、**、和平、主星四个灌区的改造维修,减少水的损耗流失,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进一步改善以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条件,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由原来0.4以下提高到0.6以上,实施工程措施的节水。 2)、建设节水型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新技术。 建设节水型农业,引导水资源向效益高的农业产业配置流转,发展低耗水、高效益的种养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坚持的方向和原则。根据“低耗高效”原则和**市农业产业实际,大面积调减高耗水的作物,增加耗水低、效益高的大豆、沙棘林果、药材、牧草等种植面积。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3 5

采用抗旱保水、耕地整理、减免耕等措施,充分拦蓄天上水,优化配置地上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持利用土壤水;积极推广深耕深松、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的高效种植技术和耐水性强的农作物品种,扩大节水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快节水型现代农业建设。节水灌溉是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增加农业产量,发展农村经济,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项根本措施,是田间用水的一场革命。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用水在社会总用水量中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而农业灌溉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灌溉发展适应农业增长的需要,除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不断提高供水能力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即用喷灌、滴灌、微喷灌和管道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对传统、粗放的灌溉方法进行改造,形成“输水管道化、防渗衬砌化、**喷灌化、果树微喷化、大棚滴灌化、管理现代化”的模式,从而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和灌溉效率。 4)、大力推广地膜覆盖、秸秆覆盖保水等保墒措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将作物秸秆归还土壤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增加有机质的办法,同时能大幅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 4 5

耕地的蓄水保水性能。因此要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配方施肥为主的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技术;以地膜覆盖和生物覆盖为主的增温保墒技术,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5 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695392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6c.html

《[专业科目继续教育心得体会] 2018会计继续教育入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