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绘画作品图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国庆节绘画作品图片

篇一:国庆节绘画作品比赛
xx小学国庆节绘画作品比赛简讯
为庆祝祖国64岁华诞,xx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在国庆放假前倡议全校学生以“国庆节”“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完成一幅节日小报,其中一、二年级学生以绘画的形式送上对祖国的祝福。
节后,六个班共上交近60份优秀作品。同学们用稚嫩的画笔和纯真的心态描绘出了自己对“中国梦·我的梦”理解,也歌颂出了给祖国妈妈无限的爱。最后,在美术老师及少先队辅导员的认真评选下,选出了七幅绘画作品为本次活动的获奖作品。
通过本次活动,让低年级的小朋友了解了国庆节的重大意义;同时为他们日后树立远大理想奠定了基础。
xx小学少先队大队部二○一三十月十四日
篇二:20xx年庆国庆学生绘画作品评比结果20xx年庆国庆学生绘画作品评比结果20xx10
110

篇三:美术第十一册(六年级上册)1课基本形体的切挖【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点】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教学难点】
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实例、制作材料
生:萝卜、橘子、苹果、肥皂、花泥、小刀教学过程
1、导入阶段(4分钟)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帮助学生理解)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210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8分钟)
⑴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⑵请大家根据课本范图尝试制作一个凯旋门,留意小结制作方法,师总结。
⑶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
3、本课练习
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23分钟)5、作品展示(5分钟)
作品摆在展示台上,生评价,师总结。6、拓展
纸虽然是一种平面的材料,但在纸上进行切挖以后,用折、卷等方法使它成为立体的形体,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大家可以回家尝试着制作。
板书
310

基本形体的切挖课后反思:2课:点的集合教学目标:
1、了解美术中点的概念,知道点是造型元素中最基本的。学会用点构成精彩的画面。
2、认识“点彩派”的绘画典型特征。尝试体验点的不同排列规律、疏密变化,注意整体画面色彩和谐关系。
3、感受点的艺术魅力。利用儿童的个性特征,通过欣赏、分析、创作、指导、评价,激发其探究、创造、表现的欲望,提高艺术修养。
教学重点:明白点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及其在各类画种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点的组合规律、疏密变化,使画面呈现和谐的色彩。教师:多媒体课件,作画工具。学生:水粉或水彩颜料、彩笔、画纸。教学过程:
一、引入请你猜猜我是谁?看看谁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么?你能猜到那是什么吗?那么你看到了什么?(各种颜色的点)再退远一点,现在看到什么了吗?(是人物画)点是造型的基本要素之一,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大家先来欣赏几张世界名画。
410

欣赏比较:1、《大碗岛的塞纳河之春》修拉法国新印象派(点彩派)画家。学生比较欣赏,分析不同作品中画面效果的不同之处。学生回答:点彩派不经调和的颜色经过重叠形成丰富的色彩,画面给人朦胧的效果,与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效仿自然、清晰而真实的画面是完全不同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点点的奥秘,出示课题——《点的集合》
二、发展阶段
1、解读图形,讲述概念。通过欣赏教材和学生思考可以得出:金钱豹的身上有斑点纹;彩色的鹅卵石可以拼成火车的点;马赛克上三角形、正方形是点;花园里开放的小花是点;树叶是点;夜空中的星星也是点;距离足够远的话人是点,汽车是点,甚至房屋也是点??
出示图片,清学生再次辨析点。通过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点的分析,可以看出:点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只要在相对空间中比较小的事物都可以看成点。欣赏图片,看看色点在绘画作品中的表现。欣赏图片,了解点的排列方法与效果。
2、欣赏作品,感受点的魅力。1)《殉教者》希腊马赛克镶嵌壁画小块的马赛克由点及面,追求绘画的效果。2《蜡染》苗族民间工艺民间工艺中利用点的组合作为自己画种的表现手法,生动灵活。3)《黑屋顶》吴冠中中国当代
510

艺术大师把房屋屋顶、窗户概括成不同形状的点,组成一幅形式感很强的画面。
《山水》黄宾虹中国当代国画大师中国画中的点点墨迹不仅墨色变化万千,还概括的表现了各种物象。4)《构成》维克托·瓦萨里法国由圆圈圆点组成具有惊人视错觉的瞬间效果。5)《星月夜》梵·高法国后印象派画家点进行方向组合,形成线化的感觉,增强流动效果。《午夜和晨雨中夜莺的歌声》法国米罗通过点的奇妙形状产生有趣的画面效果。
3、学生创作练习用点的集合创作一张作品。以不同的点为造型元素,采取各种工具和材料,完成一幅有创意的作品。不同的工具可以表现不同的点。
欣赏课本P4技法点击,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形式,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题材不限。
作业要求:用点的画法进行临摹或创作。注意整体效果的变化,把握色彩的关系。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三、展示与评价
1、将完成的作品按小组张贴到展示板上。2、小组内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
3、各小组优秀作品大比拼。优秀作品的作者说说自己的创意与绘制过程中的感受。
610

4、评出最佳作品四、拓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3课:远去的路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时:2课时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中难点:
重点: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难点: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具准备:
师:范图、教学VCD、学生作业用纸生:绘画工具
710

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二、过程设计:1、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生:近大远小。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去的路》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去的路)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810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4生作业,师巡视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5、作业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4线与造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910

掌握普通棉线的作画方法,学习拉线压印的基本技法。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思考、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感受“线”之神奇,体会拉线压印之乐趣,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审美修养。教学重点
拉线压印中棉线的摆放、首次拉线压印后的观察方法、观察后如何进行添加,使之成为完整的作品。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赋予画面更准确的内涵教学资源
教师方面:普通棉线、水粉颜料、画笔、调色盘等示范工具、范例数张学生方面:普通棉线、课本、颜料、画笔等作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
1老师提问学生交流回答:同学们,你们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上有没有学习过用线作画?
2出示“线描画”一张及“拉线压印”作品一张,用对比的方式请同学分析判断其中“线”的不同含义。

101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68422333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a.html

《国庆节绘画作品图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