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亲》演讲稿

发布时间:2018-06-30 17:18:4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敬老爱亲

——让孝与你我同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是有关孝老爱亲的一些故事。

话从一九九九年的除夕夜说起,春节联欢晚会的《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它唱出了父母深藏的心事和对子女的殷切希望,使多少父母留下期盼的眼泪。它告诉人们,父母都希望得到子女的关心和慰籍。子女对自己父母的关心和照顾,也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百善孝为先”,<孝经>里曾说过:“夫孝,德之本也。”孝敬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有反哺之意,羔羊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翻开历史,黄九香温暖草席,花木兰替父从军,元帅陈毅为母亲清洗尿裤......

孝老爱亲,佳话流传,天道人伦数不胜数。

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以称为孝。”

孝是传递“道”的载体。子贡,孔子的优秀学生之一,大儒商人。孔子过世时,子贡在外经商,那时候通讯不便,子贡不知道老师去世。后来得知消息,心中万分悲痛,他放弃经商事业,急忙赶回曲阜,到孔子墓前长跪不起,痛苦的昏天昏地,他手里握着的两根木棍,深深地插进土里,第二年长出两棵柳树。他在孔子墓旁亲手盖起一间草房,从此在孔林为其老师守孝六年,以报恩师。敬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长篇小说《李自成》的作者,九十岁高龄的著名作家姚雪垠先生一生有一个幸福的家,晚年生活舒心快乐。他的儿子,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姚海天,儿媳王淇老师都非常孝敬父母。儿子儿媳在单位爱岗敬业,在家勇挑生活重担,力尽孝心,创造出欢乐祥和的家庭气氛和亲密和睦的人间亲情。姚老先生八十岁的妻子突然中风,瘫痪失语。六年来,儿子和媳妇为老人接尿接屎,换洗尿布,按时为老人翻身,节假日还推着轮椅带母亲到楼下、河边、公园散步。后来,九十岁的父亲姚雪垠也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在他俩的精心照顾下,老人恢复的很好,连医生都说是奇迹。一九九九年春天,姚雪垠先生含笑而去。在他的桑榆暮景里,他的儿子和儿媳让他享受到了人间的最真挚伦理亲情。为人子女,修己以敬,履行责任,安乐他人,以内心能量放射人伦光芒。

我们学校的同事,“事父母,以竭其力”不乏其人。许慎飞老师,父母因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性疾病,长期卧床不起,女儿尚小,可是徐老师夫妇从未推卸过责任,每天伺候老人吃饭穿衣,擦拭身体,从无怨言,一坚持就是八年。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像韩燕老师、王俊芳老师,平时关心、照顾父母,在父亲重病与辞世期间,给予无微不至关怀。在物质方面,承担必要的生活费用;在精神方面,安慰、体贴,嘘寒问暖,陪伴老人聊天,消除心理孤独,使老人晚年幸福、愉快。这比起新闻报道中老人死在房间半月儿女不都不知的现象,不知要高尚多少倍。诚然,生命越是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能够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对自我生命力的欢呼,一种做儿女的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

由于我对生命的正确理解,我的积极向上的生命活力,我对生活的热爱,我那不求回报的真诚,感染了我敬爱的人,使他们回复了勇气和信心,产生出新爱,以欣慰给世界留言。

讲身边的榜样,也想说说自己。我的婆婆和公公,虽然已到了古稀之年,可他们仍然不肯休息,尽心尽力照顾着我们的家庭,不求任何回报。公婆常说:“家和万事兴,只要家里人都开开心心,我们苦点累点都无所谓”。是啊,老年人就是图个安安心心。他们对儿女对家庭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从心底里敬重。

我们的父母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做出过重大贡献;抚养教育子女,为家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理应感激和报答。

路不回头,水不倒流。长寿终归有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我们知道生命的仓皇和无常,如果我们内心对父母有爱,那就马上行动,尽一尽儿女的孝道。

道先万物而生,并存于万物之中。漫漫人生路给了我们众多机会,给了我们宽阔舞台,生命承载太多美丽,让爱常驻心中,让孝常驻人间。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优良品德;让天下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孝亲敬长的行列里,在“学而时习之”的同行路上,让爱以一种责任形式体现,让爱的本质在主动奉献和给予中突显;“礼用之,和为贵”,让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代代相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72e924524de518974b7d6a.html

《《敬老爱亲》演讲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