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发布时间:2020-05-06 12:08: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四节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第一部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比较方法,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2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缓慢发展。明清专制主义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3清朝时期的闭关政策,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重点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闭关政策的内容。

难点摊丁入亩对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教学方法 讲述法、文献法、对比法

授课:

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从我国封建社会整体的发展趋势上看,明清时期处于衰落阶段。

 2、明清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使封建经济还在继续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具体表现:

、边疆地区获得开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②、适应农业商品化趋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③、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商业空前繁荣,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基础

⑤、明清闭关锁国,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日益落伍。

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一条鞭法

A、实施:1581年张居正改革,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嘉靖八年即1529年在局部地区已开始实行)

B、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改革赋税制度

C、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役,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把从前按户、丁征收的役银,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D、意义: ①、将部分力役摊入田赋,把户丁银的一部分摊入田赋征收,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②、纳银代役的规定,使农民摆脱了一部分封建国家的徭役束缚,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③、赋役征银的办法,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货币地租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总之,一条鞭法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2.更名田

A、内容1669年,康熙帝宣布的“更名田”, 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

B、意义:是清初恢复农业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更名田”的实行,对于鼓励农民从事生产及开垦荒地,具有积极作用。

 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

A内容: 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丁税额数作为定额,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1723)开始,在全国逐渐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B、意义: ①、丁随地起,把固定下来的丁税摊到地亩上,使得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废除。

②、摊丁入亩与地丁银的实施,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逐渐减少,有利于人口统计和人口增长。

封建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康乾盛世因此出现。

例:(2003年全国文综)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答案:A

例:清朝建立之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人丁为主转为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简述产生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明朝(或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

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消弱

影响: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和部分农产品的商品化。

例: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及其沿革特点:

A、主要赋税制度:

初税亩、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其中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为主。

B、特点:

1 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转为以土地财产为主

2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发展

3 征税时间由不定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4 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

5 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

1.明清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不可分。

 2.农业生产的发展情况:第一,经济作物品种的增加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棉花由江南推向江北。

第二,从国外引进了高产作物和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玉米和甘薯。

第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还形成了一些农业专业生产区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3.特点:①、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促进手工业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②、农业商品化趋势增强。

例:(2004年全国文综) 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四、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1.手工业的进步

表现: ①、生产工具的革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②、生产技术的提高,增加了产品种类。

③、分工日益细密,促进了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④、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

、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资本主义萌芽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是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的生产关系

(1)、基本条件:一方面有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另一方面有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力。这样才有可能把劳动力作为商品,才会出现与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同的、带有雇佣性质的生产关系。

比较: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市场、原料、资金、技术、劳动力)

①原有的社会基础(市场、原料) ②洋务运动的诱导(技术) ③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劳动力)

④利润的刺激(资金)

比较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地点

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

(2)、时间、行业:明朝中后期的棉纺织业

(3)、史实:“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所得报酬是按照“计日受值”的方式付给的,说明机户与机工之间的雇佣关系,实质是商品货币关系。

(4)、发展状况:

A、明朝中后期:仅在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清朝前期:在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后,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表现在:

①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②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分工细密;

③一些大商人向手工业生产投资。

④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也诞生了早期的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5)、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A、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表现:

第一,封建土地所有制下的小农经济束缚着新的生产力发展。

具体表现:其一是农民受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商品。

其二是场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盖房买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第二,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等政策,约束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

其一是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其二是封建国家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影响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发展。

对重农抑商的认识:

(1)含义: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或轻视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认为只有搞好农业才能实现国家统一;只有把农民固着在土地上,才能使他们致力于农业生产,易于接受统治。

(2)、产生的原因:①、小农经济是基础。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②、是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的反映,地主靠土地剥削农民;防止商业经济威胁地主经济;防止农民劳动力流失。

③、封建国家政治需要。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特别重要,必须通过这一政策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重农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富国强兵,完成统一;封建国家需要稳定的税源、役源、兵源,只有固着于土地的农民才符合这一要求。

(3)、积极作用:①、保证了农业的劳动力,稳定了粮食生产,推动了经济发展。

②、促进封建性的小农经济的发展,保证了国家的税源、役源、兵源;

③、统治者注意减轻农民负担以稳定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

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巩固了封建制度

⑤、使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时期农业发展,国力强盛,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消极作用:

①、政治上:a地主阶级疯狂的兼并土地,导致土地集中,农民大量破产流亡,影响农业生产,激化阶级矛盾,引发农民起义;

b由于地主官僚疯狂兼并土地,使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采取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最后都归于失败,地主官僚集团更加腐朽。

②、思想上:压制商品经济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发展,不利于民主思想的产生,使封建顽固思想长久得不到冲击,使闭关自守政策顽固的推行下去。

③、经济上:a由于地主官僚把主要资金用于购买土地,使工商业资金短缺,严重影响了工商业的发展,妨碍了资本的积累;

b导致农民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下;

c它维护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妨碍了农民的分化和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d它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加以压制,用极端的办法遏制工商业的发展,打乱了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内部平衡;

e它过多运用政治强制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f它阻碍了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使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无力冲垮封建土地制度,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例:(2003年江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写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致数百万,初缙绅毕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则是计,不问非类。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揖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的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这种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答案:(1) 拜金、重商、倡奢 (2) 冲击传统等级观念,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助长统治阶级的腐朽倾向(或激化阶级矛盾)

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

 1.商业的繁荣

表现:1.国内市场扩大了,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市商贸城市,全国还出现较大的商贸城市几十座。

   4.商品经济延伸到农村,特别是江浙地区,工商业市镇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

2.清朝的闭关政策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1)闭关政策的内容

A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B原因: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的限制

②、害怕引来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为抵御、防范外国侵略者的侵扰,保卫国家主权

④、统治着妄自尊大的心态

(2)闭关政策的影响

A积极:延缓了西方侵略者侵占、瓜分中国的进程,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主权。

B、消极:

①、限制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影响了一些经济部门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

②、限制了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学习、掌握世界先进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

③、消极防御不能从根本上抵御殖民势力的侵略,相反由于清朝脱离世界潮流,闭关自守、愚昧自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与西方的差越来越大,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例:(2004年四川) 清代广州的“公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机构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答案:C

例:下列各项是对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评述,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是:

A、一方面禁止了国人出海贸易 B、另一方面限制了外商来华贸易

B、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 D、暂时防备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答案:D

第二部分:课堂学案

知识结构:

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581 一条鞭法 张居正

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669 更名田 康熙帝

1712 摊丁入亩 康熙帝

棉花种植

农业生产的发展 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甘薯

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

手工业进步和发展

手工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时间、地点

资本主义萌芽 行业

规模

缓慢发展的原因

明清商业繁荣

商业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 清实行闭关政策

听、思备录

一、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二、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1.一条鞭法

2.更名田

3.摊丁入亩与地丁银

例:(2003年全国文综)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例:清朝建立之前,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完成了两次重要的转变:一是收税的依据由人丁为主转为以财产为主;二是收税的形式从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第一次转变发生在唐朝,第二次转变发生在什么朝代?简述产生这次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例:归纳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及其沿革特点: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

例:(2004年全国文综) 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四、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

1.手工业的进步

2.资本主义萌芽

(1) 条件:

比较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市场、原料、资金、技术、劳动力)

比较2: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时间、地点

(2)、时间、行业:

(3)、史实:

(4)、发展状况:

(5)、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原因:

对重农抑商的认识:

例:(2003年江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写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致数百万,初缙绅毕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则是计,不问非类。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揖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的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指出这种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五、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

1.商业的繁荣

 2.清朝的闭关政策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

 A、闭关政策的内容

 B、闭关政策的影响

例:(2004年四川) 清代广州的“公行”是:

A、政府的外贸管理机构 B、官营贸易机构

C、政府特许的外贸机构 D、外商设立的贸易机构

第三部分:追踪练习

一、选择题

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是由于统治者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注意调整生产关系,封建经济正在继续发展。据此回答1-9题。

1、明代张居正赋税制度改革的最大影响是

A、按财产的多少征税 B、把赋税分摊到田亩上

C、用银两征税 D、基本完成了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的过程

2、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是

A、废除了人头税 B、以田亩数计征

C、赋税折银征收 D、按照资产交纳

3、明代后期开始以白银为交纳赋税的主要形式,这一作法的主要影响是

A、废除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使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D、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4、清代征收“地丁银”是指

A、只征土地税,废除人丁税

B、土地税、人丁税一律只收白银

C、按土地与人口的多少征收白银

D、将丁税平均摊入田赋统一征收

5、清前期实行的“摊丁入亩”赋役改革有利于

A、人口自由流动 B、土地兼并

C、稳固自然经济 D、减轻地租

6、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加强经济掠夺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7、清政府实行“地丁银”制度,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这是因为

A、废除了人头税 B、减轻了田赋

C、实行按财产征税制度 D、农民可以弃农经商

8、我国封建社会的赋税改革和征税标准由人丁到田亩,由实物到银两的变化,反映了

①农民对国家的依附关系松弛

②国家征收的土地税加重

③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④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封建政府进行赋税政策调整或赋税改革的出发点是要解决

①地主与农民的矛盾②封建国家与农民的矛盾③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④政府财政危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使中国封建经济继续向前发展。据此回答1013

10、某地发现了一座古墓,随葬文物有丝织品、景德年间的瓷罐、唐三彩、活字印刷品(已残)、玉米和甘薯残渣等,请推断这座古墓的朝代为

A、唐朝 B、宋朝 C、明朝D、元朝

l 1、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目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⑧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

化程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12、促成清代前期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②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③国家赋税征收银两 ④政府对商贸实行税收优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⑦③④

13、下列叙述,不符合清朝初年社会经济状况的是

A、许多土地重新回到农民手中

B、大量战争期间抛荒的土地被重新开垦

C、人口数量有大幅度增长

D、明末阻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取消了

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据此回答1417题。

14-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

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15、明清时期,手工业进步的最突出表现是

A、生产工具的革新 B、生产技术的提高

C、分工细密 D、出现了手工工场

16、明清时期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是

A、北京南京

C、苏州 杭州

B、北京成都

D、广州北京

17、明朝的商业与战国时期相比,其进步表现在

①封建政府放弃了轻视商业的政策②商业活动的内容更加贴近人民日常生活③盐铁贸易已经逐渐趋于衰弱④商业中心和行政中心分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8、明朝万历年间出现了“方今仕途如市,人仕者如市中贸易,计美恶,计大小,计贫富,计迟速”的现象,它直接反映了 ( )

A、当时书院兴盛,教育发达

B、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统治的矛盾

C、八股取士制的局限

D、商品货币对经济和封建统治的影响

明清时期,随着我国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一些地区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据此回答19-23题。

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出现了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制瓷行业中出现很细的技术分工

D、纺织行业中出现由“机户”开设的机房

20、康熙年间,废除了“织机不得逾百张”的限制。这项决定有利于 ( )

A、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B、实行推广植棉的措施

C、扩大棉织品的出口 D、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1(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以下各项不能正确反映材料中揭示

的社会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影响的是

A、使商业资本得以升值,有利于手工业扩大生产

B、大量资金投向土地,加剧了土地的兼并

C、影响商业资本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D、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22、下列各项,反映上层建筑阻碍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有

①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②政府下令限制海外贸易③地主商人剥削得来的钱财主要用于购买田地④广大农民无力购买手工业产品

A 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23、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理解正确的有

①总体上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②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③始终未能出现劳动力的商品货币化④长期不能改变其自然经济的性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明清时期,统治者对外推行闭关政策,据此回答2425

24、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概禁绝对外贸易和交往 B、封闭疆域国界

C、其实行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D、主导方面应该肯定 

25、明朝、清朝推行的禁海闭关政策所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妨碍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抵御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C、妨碍了正常的交往,使中国土特产滞销

D、妨碍了海外贸易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常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菲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

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

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摘自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二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太有增加、计共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板

为苛重,全国女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干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

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

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三(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洁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回答:

(1)从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的根据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与解析:

1、【解析】 C项是张居正改革的内容,AB两项不符合史实,只有D项是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答案】D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影响,应正确理解?摊丁入亩”的含义及影响,它废除了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驰。

【答案】 A

6、【解析】 此题考查从理论上把握具体政策、方针的水平,众所用知,生产关系包含三个要素,题千中三项措施

都符合生产关系的内容:“奖励垦荒”是为了增加生产资料的总量,“更名田”和“摊丁入亩”都是为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

【答案】A

7、【答案】 A

8、【解析】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到明朝时期是将丁税分摊到田亩中,不是土地税加重。由实物地租到货币地租的变化反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商品经济发展必然导致封建专制制度衰落。

【答案】C

9、【解析】 回顾历朝历代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你会发现,统治者从来没有也不可能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解决地主

与农民的矛盾。

【答案】 A

10、【答案】 C

11、【解析】 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使不适宜生长水稻的贫脊的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这对于养活众多人口腾出更多土地种植经济作物,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气候土壤市场等条件形成专业生产区域产生重要影响。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是在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纺织业逐渐兴起而导致的,与题干内容关系不密切,故而排除③,选①②④

【答案】B

12、【解析】 明清时期,政府对商业采取限制政策。

【答案】B

13、【解析】 明末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答案】 D

14、【答案】 A

15、【解析】 明清时期是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手工工业进步的最突出表现。

【答案】 D

16、【答案】 A

17、【解析】 此题属比较型选择题,①③选项显然不正确,封建政府没有放弃轻视商业的政策,盐铁贸易仍然盛

行。②④选项符合史实,明朝时,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不再像战国时期那样多为地主阶级奢侈品,而是一些贴近人民

生活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商业中心不再是行政中心,而是分离的。

【答案】 C

18、【答案】 D

1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理解历史发展阶段本质特征的能力。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

在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答案为D

【答案】D

20、【解析】政府解除对织机数目限制,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手工业生产规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答案】 D

21、【答案】 A

22、【解析】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法律、政策。题干中四个选项都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但③④两项不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答案】A

23、【解析】 劳动作为商品出现过,即“雇工”。

【答案】B

24、【解析】 项中“一概禁绝”不对,只是严格限制,作为防止殖民分力渗透着,其实行是必要和必然的。它是终

导致中国被动挨打,危害占主导方面,应予否定。

【答案】C

25、【答案】A

26、【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

本题共两问,每个问题又可区分成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在审题时,先要明确每一设问的具体含义,再看问题阅读材

料。第(1)问要求曰答雍正帝的看法和根据,侧重于考查材料的阅读能力,雍正帝的看法,亦即清朝的农工商业政

策。第(2)问前半部分仍着眼于考查阅读能力,从中概括当时重农抑商的各种做法;后半部分要求对材料所述现象

进行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前期有着稳定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的作用,但后来成为历史发展的障碍。学生解题时要

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本题容易出现的失误在第(2)问中,不少学生认为重农抑商有利于农业,说明缺乏

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

【答案】 (1)重本抑末。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

民富国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

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主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对农业生产也是不利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7505ff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ba.html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