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

发布时间:2023-03-01 06:34: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 600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它主要通过山水风 物探求文化灵魂、 人生真谛、 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 构成。接下来给你们带来 4 《文化苦旅》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与 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文化苦旅,在文海中遨游 ; 文化苦旅,在学海中航行。这是一本 集历史、山水、人文的散文集。读历史,知名人名事 ; 读山水,览大 江南北; 人文,赏民风民俗。它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的心灵。
为什么叫《文化苦旅》 ?先说一个现象:中国人每当假期,总想 去名胜古迹旅游。我们向往的,仅仅是景色吗 ?当然不是,游客更想 体会的是文人曾经的情怀, 去寻觅曾经使人陶醉的诗意, 去感悟意味 深长的哲理。 当我们徜徉在古圣先贤曾流连忘返的花径绿洲时, 仿佛 瞬间与先贤们产生了穿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人们想借此对国家、 历史 产生新的理解与感悟。 余秋雨先生, 正是想借此来弘扬传承中华民族 自古以来伟大的精神。但是,这种精神并不好悟,需要不断提升思想 境界,去思考、体会,才能领悟到真谛。
“回去吧,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这意味深长的语句 出自这本书里的《阳关雪》。阳关,这个地名是那么令人荡气回肠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的真情和儒雅已在阳关 道飘荡千年,他所表达的阳关,是威武雄壮的,寄托了深深的友谊 ........................ 唐人就是这样, 再大的困难也抵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扼杀不掉他 们乐观。如果每个人都如此乐观,那这个社会将更加美好。
阳关,我觉得它是中华民族品质的象征,它屹立在黄沙之中,
昂首挺
胸,眺望远方,这不是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吗 ?它开放积极, 丝绸之路在它脚下通往西域, 向世界展现中国的风姿, 这不是中华儿 女的博大胸怀吗 ?但是几百年后,余秋雨来到阳关, 看到的只是土墩、 沙坡、荒草、石碑,还有残雪 ...................... 阳关被废弃,阳关的坍塌,使中华 民族更有骨气。阳关之后,再无阳关 !
苦,苦如开山,功成始得琼瑶 ; 旅,旅如探险,完后必获璞玉。 每每合上这本书,我的心里总是有一抹酸涩的、似曾相识的恍 惚的感觉,挥之不去。这是被作者那种怀揣天下、悲天悯人的胸怀在 抑郁中膨胀的情感所感染,夹杂着难以名状的无奈。
就拿给我印象最深得《道士塔》来说吧。 我感伤于作者所见的这座道士塔——“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 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静白” ; 感伤于王道士的彻骨的麻 木——贪图蝇头小利而将民族利益全然弃置不顾 ; 也感伤于“今天,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得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 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已经什么都没有了——物 质上的,精神上的。
就是在这座破败的塔前, 就是在这座写满了屈辱的历史的塔前, 终于有一个人用心去走过。 作为一个爱国文人, 没有什么比卖国求荣 更被他厌恶的了。在这身心俱痛的苦旅中,他用笔者杆枪,把热血洒 在纸上。
作为读者,搭载着作者的动人心弦的文字,跟着他一起笑,一 起哭,不经意间把一个个生僻的角落,变成我心目中的故乡,只是总 伴随着些许意料之外的起伏跌宕。爱国热情,被一次次地唤起 ; 心中 关于道德的防御底线,也一次次地被冲破。合上书,留下一个黯然神
伤的我,和心中念念不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782d8b7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07.html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后感6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