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历史考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4-01 00:35: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右下图的人类“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征,可以判断他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下列不符合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B、种植水稻等农作物

C、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

D、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3、有一个墓葬中的墓主,头戴玉饰冠冕,脚下有许多玉器,象征当时此人已取得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陕西半坡遗址

C、山东大汶口遗址 D、浙江河姆渡遗址

4、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其中“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的地点是

A、河姆渡 B、牧野 C、涿鹿 D、长平

5、下列对“禅让”的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原始社会人们之间相互谦让的制度

B、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民主选举制度

C、我国原始社会各部落首领之间的民主制度

D、我国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6、夏朝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标志有

①组建军队 ②制订刑法 ③设置监狱 ④建立政府机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武王伐纣”与“商汤灭夏”两大事件的根本共同点是

A、都是由许多部落联合起来推翻统治者

B、都是以下犯上,推翻残暴的统治者

C、都是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D、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统治揭竿而起

8、除青铜铸造外,西周时期比较兴盛的两个手工业部门是

①陶瓷业 ②玉器制造业 ③冶铁业 ④制漆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9、“青铜时代”介于最早的石器时代与较晚的铁器时代之间,而这个时代所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化”,“青铜文化”又成为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它包括

A、尧、舜、禹时期 B、夏、商、西周时期

C、商、西周、东周时期 D、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10、春秋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包括

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的势力 ②促进了华夏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

③加强了统一的趋势 ④有利于新兴地主势力的发展

A、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11、右图中生产工具(铁)的使用和推广最终导致了

A、奴隶主阶级的出现

B、奴隶阶级的出现

C、平民阶级的出现

D、封建地主阶级的出现

12、在商鞅变法的法令中,能够享受授予爵位和田宅的是

A、贵族 B、有军功者

C、商人 D、庶民

13、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我国最早的文字是指

A、原始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14、下列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著有《离骚》《天问》等优秀诗篇,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屈原 B、王羲之 C、孔子 D、司马迁

15、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A、频繁的争霸战争 B、学术繁荣 C、社会大变革 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

16、李白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中的秦王指的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他也是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他是

A、秦昭襄王 B、秦孝文王 C、秦王嬴政 D、秦二世胡亥

17、秦始皇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8、陈胜、吴广牺牲后,农民起义仍继续发展,其中项羽领导的一支起义大军大败秦军主力。项羽率军大败秦军主力的地点是

A、葵丘 B、城濮 C、长平 D、巨鹿

19、刘邦和项羽为了争夺天下而展开的战争是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20、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原因是

A、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B、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21、下列对汉武帝“大一统”的理解,正确的是

A、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形成中央高度集权的局面

B、强调加强对国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C、削减诸侯王势力,使诸侯王不再与中央作对

D、革除秦朝的一切弊病,沿用秦朝的政治制度

22、汉武帝时对匈奴的反击战取得了胜利,下列取胜的原因中错误的是

A、反击战顺应了人民的心愿,人民积极支持

B、西汉初期的“和亲”政策麻痹了匈奴

C、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D、卫青、霍去病等将领英勇善战

23、现今发现的匈奴瓦当上写有“单于天降”四个汉字,这种现象反映了

A、匈奴人已经全面汉化 B、匈奴人信奉上帝

C、匈奴人用汉字作装饰 D、汉匈友好相处,文化交流频繁

2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A、为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B、了解西域各族人民生活的情况

C、为了联络乌孙王国进攻匈奴 D、把先进的铁器制作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

25、如果你生活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你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是

A、大米 B、粟 C、葡萄 D、猪肉

26、下列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的人是

A、张衡 B、张仲景 C、蔡伦 D、华佗

27、东汉时期,人们能很快知道地震和地震发生的方向是通过

A、飞马传报 B、烽火传报 C、地球仪显示 D、地动仪显示

28、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持。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贵族中信奉佛教的多 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D、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9、《史记》既是后世史书的典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它是我国第一部

A、纪传体断代史 B、纪传体通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30、在某次战役中,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取得了胜利,迅速统一了北方。这次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3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曹操劫汉献帝到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官渡之战结束后,袁绍的残余力量被消灭

C、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逃回北方

D、魏、蜀、吴三政权的先后建立

32、下列著作中,曾在唐朝时被用作学校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的是

A、《神农本草经》 B、《甘石星经》

C、《九章算术》 D、《缀术》

33、我国古代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下列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

A、应抓紧农时进行耕种

B、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播种、耕耘、收割等过程

C、必须根据自然条件种植适当的作物

D、主张改良生产工具和改进生产技术

34、东晋一位画家认为人物的神态主要表现在眼睛上,画人物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吴道子 D、阎立本

3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此诗最能说明

A、南朝的寺庙最多 B、南朝的雨水量大

C、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D、南朝寺庙都浸泡在烟雨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5 BDCCD 6-10 ACDBB 11-15 DBBAC

16-20 CDDCA 21-25 ABDAC 26-30 CDCBA

31-35 DDCBC

v 复习试卷三部分习题的答案

v 三。1. 成语及人物: 破釜沉舟,项羽; 卧薪尝胆,勾践;

2.原因: 秦朝徭役兵役繁重; 秦朝赋役沉重;

秦朝刑罚严酷; 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总之,由于秦朝统治残暴,阶级矛盾尖锐, 最终引发秦末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v 四。1. 孔子; 2. 孟子; 3. 墨子; 4. 韩非子;

v 拓展训练题:

春秋无义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是谁的言论?他生活在什么时期?(孟子,战国时期)

②由材料我们可看的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主张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答: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他还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v 五。1. 皇帝: 汉武帝 目的: 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2. 道路: 丝绸之路

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大秦

3. 认识: 张骞对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贡献;今新疆地区早在西汉时期就归属中央政权;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丝绸之路是佛教和佛教艺术等传入中国的通道;

v 拓展训练: 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其标志是什么?

答: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v 六。1. 经济状况: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落后于北方

: 汉代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

2. 变化: 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原因:①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人民的辛勤劳动;④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⑤江南地区有优越的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

3. 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 启示: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0e9882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65.html

《初一历史考卷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