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20-02-17 15:41:3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厦门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注意:试卷由选择题(满分48分)和非选择题(满分52分)组成,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1.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面众星共之。”朱熹注解为:“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达到“不动而化、不言而信、无为而成”的效果。这表明儒家的“无为”

A.植根于道家的无为思想B.与道家的实施路径相同

C.始终以百姓的利益为重D.要求君主作为道德典范

2.汉初至昭帝(武帝之子)在位期间,政府公卿长吏等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不过10%。这反映出当时

A.世家大族操纵用人大权 B.儒卑吏尊观念根深蒂固

C.治国方略基本未做调整 D.政府审慎对待儒生参政

3.唐初,山东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仍坚持在大族内部进行通婚。高宗为此颁布“禁婚令”,中宗时曾再次予以强调,而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崇尚门第之风已然成俗B.中央对地方行政力减弱

C.皇室摒弃宗法血缘观念D.政府的禁婚令违背律典

4.据宋《图画见闻志》载:“古名士画金童玉女及神仙星官中有妇人形相者,貌虽端严,神必清

古,自有威重俨然之色…。今之画者但贵其婷丽之容,是取悦于众目,不达画之理趣也。”该言论旨在

A.批驳文人画的愉悦功能B.倡导绘画的蔡古风气

C.强调绘画应涵伦理意趣D.迎合社会的价值取向

5.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原本是单色,到元末始用朱、墨两色,继而到明末发展为流行的三色、四色。明中期以后,版画发达,刊印书籍有“传奇行于世,无不冠图”之称。雕版印刷的不断

进步折射出

A.市场经济的活跃 B.文化氛围的宽松 C.社会需求的强大 D.社会转型的缩影

6.明清之际,有人指出“以西法为有验于今,可也,如谓不易之法,务事求进,不可也”,并反对“喜立异而缺稽古之功”。这反映出当时

A.兼采中西已成为学界共识 B.对西学东渐的现象有所反思

C.西学作为夷狄思想被排斥 D.西学中源仍旧束缚民众观念

7.林则徐到广东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开始购买外国船炮,同时派人翻译外国刊物;可他怕清议派的指摘,不敢公开提倡改革。这说明

A.士大夫阶层缺乏独立精神 B.清政府加强了思想控制

C.西方侵略抑制了社会变革 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激烈

8.1836年初,广东官府搜查了澳门的一家印刷工坊,没收洋书种,并限令澳门和广州地区的居民在六个月内上缴所有教习“亚素”(耶稣)教的洋书,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广东官府

A.极力维护天朝体制B.力图收回澳门主权C.开始镇压拜上帝教D.排斥近代印刷工业

9.北洋水师的英国教官琅威理“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水师中有“不怕丁军门(提督丁汝昌),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官兵处处与这位严苛的教官作对,琅威理被迫辞职回国。此后,北洋水师“晚间住岸者,一船其半”。由此可见

A.北洋官兵自觉维护主权B.英国侵略势力受到一定遏制

C.北洋水师已经实现西化D.社会环境制约近代海军发展

10.20世纪初,清政府规定,在国外获得高中、大学、博士等学历者,分别授予举人出身、进士出身、翰林出身等功名及相应的官职。此举意在

A.推动洋务运动 B.融人现代文明 C.加快立宪进程 D.削弱革命力量

11.南京临时政府首届内中,留学出身者占83%。民国初年,国会议员中留学出身者超过

半数。南京国民政府的13届内阁中,成员留学出身者占56.88%。上述现象

A.导致了政府政策普遍脱离国情 B.有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能力

C.说明近代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功 D.体现了国家机构半殖民地化

12.1920年底,广东军阀陈明力意陈独秀主持广东教育委员会,他对除独秀提出的教育独立并不受行政干涉、以全省财政收入10%作为教育经费等要求,全部应承并兑现。对此的合理解释是,陈炯明

A.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 B.支持创建中国共产党

C.试图以自治对抗国民政府 D.已经接受马克思主义

1B.我解东信说,“红军必须经转移作战地区,有时东,有时西,有时走大路,有走小路,有时走老路,有时走新路,而唯一的目的是为了在有利条件下求得作战的胜利。其中所蕴含的基本原则是

A.群众路线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党的领导

14.1951年,发生了关于戏剧发展的争论。有人主张全部继承京剧,有人认为京剧是封建主义的,主张全部取消;还有人就京剧和地方戏谁为主的问题进行了争论。对此,毛泽东提出

A.“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B.“百家争鸣,自由发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文艺为人民服务”

15.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 B.对外政策 C.世界潮流 D.科技实力

16.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杂交水稻等一系列科技成就,其主要原因是

A.政局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B.政府高度重视和科学家的爱国热情

C.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D.科研工作者坚决抵制“文革”错误

17.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

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这一看法

A.揭示了人性本恶 B.揭露了商业社会的弊端

C.强调了道德标准 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8.在中世纪的英国,最高的法律是抽象的“上帝的法律”。1534年议会制定的法律则宣布,一切宗教法规如果没得到英国实体法的承认,便没有效力,“在上帝之下,英国不承认除国王陛下以外的任何权威……而只服从本国制定的法律。”由此可以推断当时英国

A.君权神授观念动摇 B.议会作用有所加强 C.法治原则得到确立 D.王权开始走向衰落

19.一般认为,英国的启文学并不具有强烈的政治或批判色彩,而法国启蒙文学的批判性、哲理性则更强。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是

A英国民众较缺乏参政意识 B.英国并非启蒙运动的中心

C.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更迅速 D.法国专制主义传统更浓厚

20.孟德斯指出,“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彼此互相容忍。一切受到压制的,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这是一条原则。”下列最符合该原则的理念是

A.天赋人权说 B.教随国定论 C.宗教自由观 D.社会契约论

21.卫姆塞特和布鲁斯在西洋文学批评史》中,把现实主义理解为十九世纪中叶一种抵制“不现实的各种事物”的逆动。所谓“逆动“是指

A.挑战浪漫主义B.批判丑陋现象 C.否定理性王国 D.反对工业革命

22.早期印象派画家认为“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可见,这一画派强调

A.景色的虚幻特征 B.个体感受的表达 C.景物的瞬间真实 D.景物的细节描绘

23.爱迪生发明了每次只能一个人观看的“活动视镜”,并在美国注册了专利,但不愿多缴交费

用以将专利权扩展到欧洲。卢米埃尔兄弟等人改进了此技术,可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电影随之产生并不断发展。这说明

A.欧洲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赶超美国 B.美国的专利制度尚未完善

C.对行业前景的判断影响技术发展 D.专利保护促进了技术发展

24.阅读表1,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1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利用

A.美苏两大强国垄断了空间技术 B.空间技术开始应用于民用领域

C.美国的空间技术全面反超苏联 D.美苏冷战推动了空间技术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

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份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学,其风甚”。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史走卒、农夫牧人、幼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藏,不如一经。”

一据孔《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

材料二 东汉末年至两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或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玄学兴起。其仍奉我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

——据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晋之际儒学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并简析玄学兴起的意义。(1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年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开设,该馆设立源于朝廷政务与西方交往需要翻译人才,体制上属官学的一种类别补充,学生来自八旗子弟,聘请外国人为教习,由总理各国事务新门管理。1870年增设“天文算学馆”,1876年规定各馆兼习西方近代文化课

材料二 1913年中华民国正式公布《丑学制》,该学制在精神上进一步革除了旧学制中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伦理道德观。1920年在该学制进行修改的过程中,教育部通令,凡国民学校都废止使用文言教材,代以现代语体文,至1922年停止使用一切文言文教科书。

材料三 1949年新中国第一任教育部长马叙伦在教育建设上作了四个方面的努力:第一,对教育机构与学校作直接的政治清理;第二,为工农及其子女接受教育创造条件,加换场养工农出身的新望加识分子;第三,放革学制,制定试行新的中小学管行规程,形成学校教育的稳态;第四,大力推行苏联教育学理论与教育经验。

——以上材料均摘自叶澜《“新基础教育”论》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京师同文馆的作用。(4分)

2)比较材料二、二,指出民国初期与新中国初期在教育变革上的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教育的主要特点。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今是贫,不是不均。在不均的社会,当然可用马克的办法,提倡阶级战争去打平他;但在中国实业尚未发达的时候,马克的阶级战争、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我们主张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不是先提出一种毫不合时用的剧烈办法,再等到实业发达以求适用;是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孙中山《民生主义》

结合材料与所学的相关知识,围绕“孙中山与马克思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8.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伊拉斯谟认为,“为了避免《圣经》的被掩盖、曲解或僵化成教条,就必须追根溯源,以《圣经》的原本(如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和希腊语《圣经·新约》)为终极标准……应该尊重的是真理,而不是权”。他还主张在翻译中讲求风格,而风格取决于读者的要求,也就是要满足普通大众的语言风格要求。一王珍《从多雷到伊拉斯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认为,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他把自己的宗教称为“基督哲学”,认为基督教应该教导信徒如何在平时过充满善行的生活,而不应该成为单纯出于赎目的的信仰教条。对他来说,中世纪宗教生活中一些外在的形式(比如朝斋戒、赎罪等)并不是很重要,真正的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在他1509年完成的名著《人颂》中,对教会人士的讽刺体现了他希望教会改革的强烈愿望。

——瘳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拉斯的翻译思想。(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伊拉斯宗教主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

8分)

厦门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历史参考答案

25.16分)(1)表现:受统治集团推崇,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是知识阶层的安身立命之道;被普通群众认可,民间影响力日益扩大。(6分)

2)原因:儒学的繁琐化、神秘化、封闭化导致自身活力丧失和影响力下降,社会动荡侵蚀了儒学信仰的政治、物质基础;佛、道思想对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6分)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人的抽象思辨能力(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文流);解放和开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学的复兴(新信学的产生)。(4分)

26.1)作用:开创了新型学校,培养了新式人才;传播了西方文化,促进了对外交往;推动了洋务运动;有利于中国近代化。(4分)

2)相似之处:改革学制;对教育做政治清理,培养新政权所需人才;注重教育普及(平民化)。

特点:以工农为主要教育对象,加强扫教育:主要借鉴苏联模式。(4分)

28..

1)重视原文文本的纯正性(早期圣经中的基本教义和教规);反对迷信教会权威;进求风格,采用民众的语言翻译。(4分)

(2)特点:突出个体意识;强调内在的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具有人文主义色彩。(4分)

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冲击了天主会的权地位,推动了宗改革运动:西方近代思想解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4

27. 下示例仅作参考,非标准答案

1:论题: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

孙中山自1894年创立兴中会以来,历次革命败屡战、屡战屡败。1917年苏俄的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的五四运动,为其指出了一条新路。同时,孙中山看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家巨大的贫富差距和尖锐的社会对立,也不愿重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老路,其民生主义原本就试图以“平均地权”的方式缩小贫差距。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孙中山一定程度上吸收借鉴了马克思主义,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扶助农工”等社会主义色彩的内容。

结论:孙中山借鉴了马克思主义,其民生主义有了新的发展。

2论题: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形成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西欧,列宁主义与十月革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相对薄弱的俄国取得成功: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与上述地区情况异,生产力水平、社会文明发展程度远远落后。照搬马克思主义,搞城市革命,消灭资产阶级,在中国不可能取得成功。作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主张“师马克思之意”,不“用马克思之法”,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革命实践中,逐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困情相结合,才取得革命的胜利。

结论:孙中山指出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应该“师其意不用其法”

3论题:孙中山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马克思主义既指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一一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也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等推动社会变革的具体要素,孙中山是伟大的爱国者,希望将来的中国如社会主义般但他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能认同无产阶级专政。孙中山是革命先行者,他看到了工农群众的力量,开启了国共合作,顺应了大革命的流,但他没有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后来的革命实践,没有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没有看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aebc5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5.html

《厦门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