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

发布时间:2012-09-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4.5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探究点及其教学要求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能力训练点及其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实验指导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实践能力
(2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及其要求
结合升华和凝华的教学,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施教策略
重点: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
施教策略,通过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讨论来加深理解. 2.教学难点及其克服策略
难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的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学生易误认为需通过液态这过程.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过程。
克服策略;加强实验观察指导、教师启发点拨和师生共同讨论来克服难点。 教学方法
以直观为主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
(供教师演示实验用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烧杯、萘粉、树枝、樟脑丸、用久的灯泡等
(供学生分组实验用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烧瓶、玻璃片、碘、火柴等.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课题引入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它们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那么,自然界中是否存在固态和气态间的直接变化过程呢? 演示实验;“人造雪景”
在一个烧杯内放人少量的萘粉,然后加热,再将一根细的枯树枝放人烧瓶口内,经片刻轻轻拿出枯树枝,便可看到在树枝上布满了“雪花状”的萘.
这是由于固态的萘吸热直接变成气态的萘,气态的萘遇到冷的树枝又直接变成固态的萘.这个“人造雪景”就是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形成的.由此引入课题。 新课教学
1.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
一、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板书

二、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板书j 它们果真是直接变化的吗?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用实验来进行探索研究. (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①按课本图421实验的要求,在烧瓶内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瓶口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对烧瓶缓慢加热,仔细观察瓶中有什么现象发生(注意看有无液态碘出现
②停止加热,在烧瓶、玻璃片冷却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又有什么现象发生(注意看有无液态碘出现
(2各组代表汇报实验观察的结果.
①给固态的碘加热后,纬瓶内出现了紫色的碘蒸气,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烧瓶壁和玻璃盖片上出现了紫色的碘颗粒,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3在师生共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归纳小结. 实验表明;
①固态的碘受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 ②气态的碘蒸气遇冷后又可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2.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
(1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实例.(例如,霜的形成,冷冻食品表面会出现冰晶等
(2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图4-20所示的实例,并在全班交流各组的解释、看法.
(3引导学生对以下3个问题,进一步开展讨论:
①冰花是如何形成的?冰花是附着在窗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 ②分析用久的白炽灯泡为什么会发黑?用久的日光灯管为什么在两端也会发黑? ③对于生活中常说的“下霜”,能不能理解为霜是自天而降的? 3.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
(1教师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碘的升华和凝华的实验,并由分析总结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规律。
(2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由于固体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而可以用来致冷.这在食品冷藏和有关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介绍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一段课文,进而分析指出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凝华——→熔化.
再以用升华方法干燥食品和舞台上“白雾”的形成为应用事例,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三、当堂巩固
1 本节知识小结( 2.分析霜形成的原因.
3.在0℃以下的冬天,把刚洗过的衣服放到室外很快就结冰了,这样的衣服能否变干?什么? 四、作业布置
1,课外完成课本第61页的小实验:“你能制霜吗? 2复习本节教材内容,完成本章知识小结.(可用不同形式进行本章知识的整理,为下一节复习和习题课作好准备 板书计划

45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二、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三、实验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 四、升华吸热(致冷作用和凝华放热.
人工降雨:升华——→凝华——→熔化;

教学设计讨论
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的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因此,教导中应有足够的重视,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现对本节教学设计作一些讨论.
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因此,教导中应有足够的重视,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对本节教学设计作一些讨论.
1.为了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本节课一开始就安排了“人造雪景”的实验演示,然后在学生惊叹之余自然引入课题,使教学过程有一个好的开端.因萘蒸气的气味较重,演示时宜注意容器的密封性。
2.由于碘升华演示实验可见度较小,尤其是学生对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常持将信将疑的态度,因此,本教学设计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实验训练和总结训练都得到了加强.在指导学生做这个实验时应注意:①控制碘量——只需少许碘粒:②控制温度一需要缓慢加热;③强调观察无液态碘的出现:④玻璃片要和烧瓶口密封。
3.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本节教学设计中安排子对课本图420所示实例的讨论.教师要在如下几方面加强对学生表述:物理问题的训练:①准确性.例如,冰花的产生是凝华现象,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不是空气的凝华.②思维的全面性.例如,灯泡内壁发黑是先发生钨丝的升华,再发生钨蒸气的凝华.③语言的逻辑性i即回答、解释物理问题要做到表述的流畅简明和用语的规范、科学.
4.对于升华吸热问题,学生较易认识,但对凝华放热问题,则常不易理解.这可在学生做碘的凝华实验时,先在玻璃片的上表面抹上一层水.这样,在碘蒸气凝华时,便可看到玻璃片上的水会冒“热气”(或这时用手迅速摸一下玻璃片加以体验
5。为了拓展学生知识面,可在课上适当介绍“升华干燥食品”和“舞台白雾”的形成等原理、方法.下面作简要说明,供参考
(1利用升华“干燥食品”:先把新鲜食品放到急冻冷库里进行速冷,然后再把速冻过的食品放到真空干燥机中.由于水在低温、低压下升华,便把食品中残余的水分蒸发掉.食用时,只要把这种食品放入水中一泡,就能还原成新鲜食品,并仍保留原来的味道和营养.这种经升华干燥的食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和保存,在军事、野外勘探、登山、航天等领域广为有关人员使用。
(2舞台“白雾”的成因:把干冰倒在大盘里,由于干冰的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迅速降温.用风扇把冷空气缓缓吹向舞台,于是一路上冷空气便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通过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形成了“白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05ad2a2af90242a895e516.html

《升华和凝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