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

发布时间:2020-06-24 10:37:4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江苏省姜堰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考前指导

古诗词鉴赏

一、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客之湖南

白居易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

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注】 ①趫跳:形容敏捷。②青草湖:又名巴丘湖,在今湖南岳阳,与洞庭湖相连,为湘水所汇。③湓城:即浔阳,取境内湓水为名。

1.“事事堪伤北客情”的“情”包含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答:

2.简要赏析颈联的写景艺术。(5分)

答:

参考答案: 1.①多年客居他地的感伤;②送别朋友时的伤感、留恋;③对朋友别后生活的关切和担忧。(每点2分)

2.虚写,诗人想象友人路途中的见闻和经历;(2分)通过视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2分)寓情于景。(1分)

二、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午寝梦江外兄弟

韩 偓

长夏居闲门不开,绕门青草绝尘埃。

空庭日午独眠觉,旅梦天涯相见回。

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即成灰。

如何水陆三千里,几月书邮始一来。

1.请简要赏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答:

2.诗歌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1.写出了诗人居舍幽闭、生活清闲、远离世俗的特点;(2分)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1分)为下文写诗人午睡时梦见远在天涯的兄弟作铺垫。(2分)

2.①以“雪”喻鬓角白发,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慨和对兄弟的牵挂;②“心从别处即成灰”,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失意潦倒的苦闷心境;③借描述水陆距离之遥远、书信抵达时间之久,从侧面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以及对不能归去的无奈。(每点2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杜 甫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

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

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

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注】 ①梓州、阆州、遂州、果州均位于四川境内,此诗为杜甫流寓四川时所作。②安禅:佛教语,指静坐入定。

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6分)

答:

2.诗歌最后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

参考答案:1.惠义寺清幽空寂、花开莺啼、楼阁高耸的景象。(3分)作用:为下文的叙事抒情作铺垫;(1分)以乐景反衬哀情。(2分)

2.想为国效力,希望得到朝廷重用。(2分)诗歌最后两句反问,“谁能”正是“不能”,诗人虽然一生无所得,但仍不能脱离官场去学佛,说明他仍满怀抱负,想得到朝廷重用。(3分)

四、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鄂渚除夜书怀

来 鹄

鹦鹉洲头夜泊船,此时形影共凄然。

难归故国干戈后,欲告何人雨雪天。

箸拨冷灰书闷字,枕陪寒席带愁眠。

自嗟落魄无成事,明日春风又一年。

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5分)

答:

2.这首诗蕴含着复杂的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1.照应诗题;(1分)渲染了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情感基调;(2分)交代诗人的处境,为下文具体抒写愁情作铺垫。(2分)

2.漂泊异乡、形单影只的孤寂和苦闷;故乡遭受战乱,有家难回的悲凉;光阴飞逝而自己却依然落魄不得志的感叹。(每点2分;如答“生活落魄的惆怅”等,亦可酌情给分)

五、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次韵公实雷雨一首

洪 炎

惊雷势欲拔三山,急雨声如倒百川。

但作奇寒侵客梦,若为一震静胡烟②!

田园荆棘漫流水,河洛腥膻今几年?

拟叩九关笺帝所,人非大手笔非椽

【注】 ①公实:郑公实,洪炎的朋友,靖康之变后作有《雷雨》一诗。②胡烟:指金兵南侵。③笺:写给帝王的奏疏。④《晋书·王殉传》记载,王殉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后以大笔如椽指写作大家或其作品。

1.首联、颔联的抒情别具艺术特色,请分别简析。6分)

答: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5分)

答:

参考答案:1.①首联借景抒情,运用夸张手法,渲染紧张险恶的氛围,暗示时局的动乱,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②颔联由客居他乡时寒气袭人的生理感受,想象雷雨何不把金兵赶出中原,表达了不能驱除侵略者的憾恨。(每点3分)

2.诗人虽想向朝廷上书献策,但感叹自己人微言轻,才能有限,唯恐无法补救时艰,(3分)表达了诗人渴望平定战乱但又报国无门的激愤之情。(2分)

六、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枕上作

陆 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当时陆游七十六岁,因被罢官已闲居家中多年。②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他生活贫困,嗜酒如命。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叙事,交代了诗人晚年的境况和朝中“旧辈流”的情况。

B.颔联写收复万里关河成为诗人的“孤枕梦”,“孤”字传达出浓浓的悲凉。

C.颈联运用郑虔和李广的典故,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嘲。

D.“清愁”因梦醒后的秋风秋雨而生,“清愁”之情与“清秋”之景交融。

E.诗歌由“卧”而“梦”再到“醒”,脉络分明,“吴笺着句”照应题中“作”。

2.全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参考答案:1.C、D(C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自嘲”说法有误,诗人抒发的是壮志难酬之情和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只关心国家存亡的高洁情操。D项,“因梦醒后的秋风秋雨而生”不全面,还有“万里关河孤枕梦”的原因。作者梦里仍在思虑万里关河,醒来却变为老卧孤舟,这也是“清愁”的原因。)

2.①年华流逝的感慨;②志同道合的朋辈逝去的惆帐;③关心国家存亡但报国无门的悲愁。(每点2分)

七、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辛弃疾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遍历楚山川。但将痛饮酬风月,莫放离歌入管弦。

萦绿带,点青钱。东湖春水碧连天。明朝放我东归去,后夜相思月满船。

【注】①不足两年,作者的官职调动频繁,官迹所至江西、湖北一带(旧属楚地)。②青钱:指荷叶。

9.上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答:

10.请简要赏析下片尾句“后夜相思月满船”的妙处。(6分)

答:

参考答案:1. ①仕途不顺、被频繁调动的苦闷:两年之内词人被频繁调动,宦海沉浮,心情苦闷。②对友人的不舍:词人只愿和朋友一起对风月而畅饮,不愿让离别的歌曲增加别离之愁。(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

2.①情景交融,(1分)月色满船实是相思满船,在写景的同时融人了词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2分)②虚写,(1分)写词人想象分别后自己思念朋友的情形,流露出对朋友的不舍之情。(2分)

八、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青玉案

吴 潜

十年三过苏台路。还又是、匆匆去。迅景流光容易度。鹭洲鸥渚,苇汀芦岸,总是消魂处。

苍烟欲合斜阳暮。付与愁人砌愁句。为问新愁愁底许。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

1.简要赏析上阕中“还又是、匆匆去”的妙处。(5分)

答:

2.词的下阕是如何一步步表现“愁”的?请简要赏析。(6分)

答:

参考答案:1.“还又”说明不止一次(次数之多),(1分)“匆匆”语意双关,既写词人奔忙的行色匆匆,(1分)也写时间的匆匆流逝,(1分)表达了词人羁旅奔忙的愁苦(1分)和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1分)

2.①第一句借苍烟、斜阳等典型意象渲染环境氛围的悲凉,烘托词人的愁绪;(2分)②第二句中“砌愁”一词,化抽象为具体,使愁具有砖石般的体积和重量,可见词人心中无限沉重的愁情;(2分)③最后四句运用设问、顶真,将词人的醉、梦与自然景物联系起来,情景交融,描写愁情更加具体生动。(2分)

九、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踏莎行

张孝祥

长沙牡丹花极小,戏作此词,并以二枝为伯承、钦夫诸兄一觞之荐。

洛下根株,江南栽种。天香国色千金重。花边三阁建康春,风前十里扬

州梦。

油壁轻车,青丝短鞚。看花日日催宾从。而今何许定王城,一枝且为邻翁送。

【注】 ①张孝祥:字安国,南宋著名词人。当时张浚出兵北伐,张孝祥被任命为建康留守。②伯承、钦夫:指吴伯承、张栻,二人均为张孝祥的好友。③洛下:指洛阳。④三阁:指南朝陈后主所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⑤鞚:带嚼子的马笼头。⑥定王城:指长沙城。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2.简要赏析词中“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答:

参考答案:1.对故土的怀念,渴望收复北国大好河山的爱国之情;报国无门的忧愁与无奈;对统治者苟且偷安行为的不满。(每点1分,答全得满分)

2.词人回忆昔日在洛阳妇女们坐着油壁轻车,男人们骑着高头大马,天天催促宾客相从赏牡丹花的情景,是虚写;(2分)如今只能在江南的长沙城欣赏极小的牡丹花,是实写;(2分)虚实结合,丰富诗歌内涵,表达了词人渴望收复北国大好河山的心情。(1分)

十、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2题。

小松

[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桧

[宋]韩琦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

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1.《小松》首句中的“刺”字用得传神,请简要赏析。(5分)

答:

2.请简要分析两首诗思想情感的不同之处。(6分)

答:

参考答案:1.“刺”准确地勾勒出小松的外形特点,(1分)而且展现了其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品质和强大的生命力,(2分)暗示了日后小松长成凌云之木的必然性。(2分)

2.杜诗:作者借对小松由小到大茁壮成长的描写,颂扬了像小松那样不甘被埋没、坚强不屈且有远大志向的人,表达了对埋没人才的世俗社会的愤懑和批判。(3分)

韩诗:作者借移植桧柏一事,表现了桧柏耐寒的特性,进而表达自己傲然挺立、坚韧不拔的高尚情操。(3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a6e4f0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99.html

《2020届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