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诗词鉴赏方法

发布时间:2018-01-24 15:04: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对比诗词鉴赏方法

对比诗词鉴赏方法

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比较鉴赏古诗词。要解答好这类题目, 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知识,

在读懂诗歌主旨的基础上, 仔细地分析其异同, 准确地 同中求异 异中求同

。这种分析涉及到意象、意境、字词、句子、手法、修辞等方面。有时还要从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着眼, 做到

知人论世。比较鉴赏古诗词的命题角度总体上大致有如下几种:

1

比较意象、意境

【答题思路】

通过粗略翻译读懂诗歌后,比较诗歌的意象、意境要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去考察。

1、自然属性不外乎从三个角度去鉴赏,

1)意象间的远近关系,品味哪些是作为背景的远景,哪些是作为主体的近景;

2)意象间的动静关系,品味哪些是动景,哪些是静景,是以动衬静,还是以静衬动;

3)意象间的色彩情况。

2、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涵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征等。这四个角度便构成了意象的四品。

答题时,

第一步,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找出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诗句,指出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所表现的内容。

第三步,分析这些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最后,紧扣题目要求,整理出简练的答案。

【真题练习】

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问题]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题思路]

首先要读懂诗歌。吕本中的《木芙蓉》诗中,明确点出歌颂对象是小池的木芙蓉。借南暗示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为爱国志士的象征了。诗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开放在严霜袭来的秋季,其鲜艳的色泽显示出它不畏强暴的精神。诗中后句,诗人将无言和一生开落任春风来比喻桃李层懦软弱,听任春风摆布而自己无言,来衬托木芙蓉霜后着红的英勇气概。将两种花比喻成对的两种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窗前木芙蓉》是诗人早期作品,写秋天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没有一般花那样纤弱,动不动就是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借木芙蓉表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第二步,根据要求组织简明的答案。

[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而不改自我的形象;范诗写的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的代表。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2

比较情感

【答题思路】

诗中的情感与主旨应为一大类。比较涉及不同诗之间表达情感的比较,同一首诗不同时代的评论者对其表达情感理解的比较。古诗最难把握的是诗中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诗歌的主旨。

化难为易的方法有四:

一是将古诗歌补足翻译成白话散文;

二是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初步达到知人论世;

三是抓住题目,寻找、敏感诗中直白的情语(诗眼);

四是如果没有情语,全是景语等,要把握景语的倾向,即是哀景还是乐景,如果全是哀景,那必然抒发哀情,反之,亦然;

解答情感比较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情感的物象加以揣摩,感受的情感基调,从而达到与的情感共振。分别把握不同诗歌所发达的不同情感,这是比较情感的前提。

【真题练习】

2009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问题]词多富情趣,而宋词多理趣。请从作品中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解题思路]

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痴心儿女却想挽留春,不欲让春归去。这样写足了人们对春将逝去时的怅惘之感。为诗的后两句翻出新意,做了充分的铺垫。后两句,反振一笔,如异峰突起,醒人耳目。繁华似锦(芳菲)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那阴阴的夏木同样可人呢!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元好问的《点绛唇》词则表现浓浓的惜春恋春之情。首句说醉里春归,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连绿窗也留春,何况我呢?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留不住春,不知春归何春,竟无来由地责问落花和黄莺;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现实之春确已逝去,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参考答案]秦诗之理趣: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3

比较炼字

【答题思路】

此类也包括不同诗歌间炼字比较,同一首诗歌不同版本不同字的比较,不同评论家对炼字的评判比较等。因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形象性、凝练性要靠语言来达成,所以,品味诗人的遣词造句妙处,就是炼字。

怎样炼字呢?首先要善于识别值得炼的词语,一般说,诗句中首选炼动词,其次是副词,再次是叠词,最后才是名词。

其次要知道炼字的思维。诗歌中值得炼的词语的妙处,妙就妙在其形象和凝练上,丰富的内涵凝成一个词语,故而,对鉴赏者来说,我们炼字的过程就是凝练展开,如同将茶叶泡开一样。

最后,还有养成固定的答题习惯(模式)。所谓的比较,就是分别说出诗中各自词语的妙处即可。首先是指出该炼的词语(题干已明确的,此步骤应省略),第二步是解释该词语诗中含义;第三步是指出该词语无有活用、修辞情况;第四步,将该词语放入句中,翻译该句,最后一步(关键),结合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来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题目练习】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题]这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字都有表现力,但内涵不同,试作分析。

[解题思路]

从军行是乐府旧题,与诗歌内容无必然。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英勇无比的将军形象。首句写他过去的戎马生涯,碎铁衣,可见征战时间之长,战斗之酷烈;次句写眼前的境遇,数重围,可见危险之极;最后两句写其突破重围、奇路而归。一个独字,便是本诗的诗眼,这一个独字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柳诗写雪景而前三句不见雪字,纯用空中烘托之笔、一片空灵。待结句出雪而回视前三句,便知千山、万径、渔翁,已全覆盖于深雪之中,而那雪还在纷纷扬扬,飞洒不休。千山万径寒江孤舟鸟飞绝人踪灭皆为了衬托蓑笠翁寒江独钓,一个独字,突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寓,表现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的精神。

[参考答案]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是独自一人的意思,李诗是说此将领独自一人率领残部突破重围、奇路而归。一个独字凸显了此将领的出众,它似有千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老将军的英雄气概,竭尽了赞颂之能事。

柳诗是说在空灵雪飘的世界,万物皆退缩隐匿,只有此老渔翁独自一人寒江垂钓。一个独字一个独字,突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寓,表现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的精神。

4

比较技巧

【答题思路】

鉴赏古诗词,总的说来说是两大块:一是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写了什么),一是该诗用什么技巧表达情感的(怎么写的)。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很重要。所有表达技巧都是为表情达意服务的,都是为了达成诗歌语言形象、凝练这一本质的。表达技巧属于文艺理论知识,可惜教科书少有介绍,术语较乱,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问题。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篇章构思(结构)。

具体地说,表达方式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古诗词中表达方式通常用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议论、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少用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要特别要注意描写中的白描。

古诗词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双关、设问、反问、夸张、对偶、借代等,因篇幅原因,少用排比、顶针等修辞手法。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你得识别出来,且知道其表达效果。

表现手法范围较为广泛,常用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反写,虚实结合(想像和联想),用典故,渲染,衬托,抑扬等。这些手法的意思要知道,识记可用顺口溜--景象反常,点燃衬衣。顺口溜记住常见的表现手法很有实效,拿到一首诗,当感悟不出其表现手法时,可调出顺口溜,一一快速对照,这样,你可以马上识别出表现手法的。

属于结构方面的有句式的倒装结构,篇章中的铺垫、伏笔、照应、悬念、篇末点题、卒章显志、借古讽今等。

识别不同诗歌所用的不同艺术技巧,且能分别指出各自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比较技巧。解答此类题应按照指明技巧+表达作用的格式进行表述。

【真题练习】

2007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问题]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

吴融的《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学习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李约《过华清宫》抒写昔日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帝后升天,唯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感叹王朝的兴废。

[参考答案]

1)两首诗都不得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2)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诗今昔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7c893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c.html

《对比诗词鉴赏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