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及其捕食行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1 05:46: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螳螂及其捕食行为的研究

螳螂——一个奇怪的名字!可是,它的模样就更加奇怪了!粗略看上去,它就像一个窈窕淑女,具有尖尖的脸型和秀气的嘴,紧束的少女一般的腰和胸部,身着维多利亚时代的嫩绿色长裙,还保持着优美的裙撑。

不过,看一下螳螂的一对前足,就没有那么浪漫了。这对前足犹如刀斧手高举的大刀,所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也称它为“刀螂”。螳螂是行动缓慢的昆虫,比起蝗虫、蟋蟀那样灵活跳跃,或者蝴蝶、蜻蜓展翅飞翔的昆虫来是很逊色的。不过,螳螂捕捉其他昆虫的本领是很高明的,尤其堪称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它的食量大,苍蝇、蝴蝶、蛾子、青虫等是它的主食,而蝉和蝗虫更是它喜吃的美餐。此外,科学家还发现过有能杀死小鸟、蜥蜴和老鼠的螳螂,因此被称作“世界昆虫之虎”。

螳螂是一类古老的昆虫类群,曾经同恐龙生活在一个时代,在大自然的生存斗争中,庞大的恐龙在地球上消失了,而小小的螳螂却历尽劫难,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螳螂的分布很广,地球上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广大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全世界现存的螳螂约有1500多种,我国有112种左右。它们的模样同 4000 万年前的螳螂化石没有多大变化。它们的体长一般都在510厘米之间,而最大的是分布于非洲的一种螳螂,体长可

16.5厘米,力大惊人,能举起相当自身体重20倍的物体。

螳螂有一个上宽下窄的三角形的头,头顶上生有一对多节呈丝状的触角,苗条的身躯披着浅绿色透明的长翅。它的脖子和前胸,生得又细又长,占体长的一半,可以和长颈鹿的长颈相媲美。脖子的两旁还有锯齿状的硬刺,这是对脖子的保护性“装甲”。它的脖子非常灵活,可以左右、前后自由地摇摆转动,有利于观察猎物的方位,监视昆虫的行踪,以防备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偷偷溜走。螳螂常用两对足着落在植物上,高高举起长臂的前足放在自己的胸前,昂首慢行,酷似一匹漫步的战马。螳螂摆出这种端庄文雅的架势,并不是为了装门面,而是作好随时就要进行的战斗准备。

螳螂的捕食手段各有不同,但都是拟态的高手。所谓拟态,就是某些动物的颜色或形态很像树枝、树叶、石头等。依靠拟态,它们不但可以躲过天敌,而且在等候或接近猎物时不易被察觉。如果有昆虫在草丛中遇到了螳螂,毫无疑问那是大祸临头。

螳螂喜欢栖息在植物丛中,经常漫步在草丛与树林之间,它们虽然行动缓慢,却是一流的伏击手。它们的螳螂身体呈绿色、暗绿色、褐色,常常隐身在植物丛中,把自己伪装得同环境相一致,体形可像叶片(绿叶或褐色枯叶)、细枝、地衣、花朵、蚂蚁:有的螳螂头部长有一块扁平突起,前端微凹,在阳光折射下仿佛一滴晶莹的露珠和花蜜,有的在胸节的两旁、前肢的腿节都有色泽美丽的薄膜张着,伏在花丛之中,就像一朵鲜花,能够诱骗昆虫飞来自投罗网。

身穿“伪装服”的螳螂,一动不动地趴在树叶丛中,静观在绿树花丛中飞舞的昆虫。当它们发现猎物时,利用拟态慢慢地接近猎物身边,然后竖起上半身,抬起那对镰刀似的前足,耐心地静待,等到猎物接近了,它先作瞄准,然后一跃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攻击,“足”到擒来。

螳螂为什么有这种正确而又快速扑击的本领呢?原来,螳螂主要是靠着两个“秘密武器”来传递信号的,一个是它的复眼,另一个是它颈前的几丛感觉毛。

螳螂的两个很大的复眼,由上百个晶体状单眼组成,是它的视觉器官,也是个特殊的速度计。螳螂的双眼虽然不会转动,可是它的头却能朝任何两侧方向转动。当眼睛发现猎物后,就将信号传到大脑,使头部的正面对准猎物。在螳螂跟踪猎物时,头部的转动压缩着一丛感觉毛,由于形状改变,从感觉毛传到大脑的是另一组信号。大脑的神经系统得到两种互有别的信号后,立即做出决定,包括双臂应该朝向什么方向,用什么速度去袭击等等。螳螂为什么不根据一侧复眼的视觉信号去直接袭击,而还要转动头部呢?这是因为螳螂在捕猎时,不仅要知道猎物所在的方向,而且还得掌握它们之间的距离,而距离的察觉,就要靠双目的视觉用来完成。只有距离算准了,才能精确地命中目标。

螳螂伏击的时候总是抬起头,举起两个长长的前臂收拢在胸前,神情温柔。这个姿势,就像虔诚的教徒祈祷的模样,仿佛请求上帝原谅它的罪过或无辜,因此也引发出许多神话与迷信。在欧洲,人们都叫它“会祈祷”的昆虫。在德语里,“螳螂”就是“祈祷的信女”。在美国,至今还有不少人认为看见螳螂会有“好运气”。其实,螳螂哪里是在“祈祷”,它是摆开阵势,作捕猎前的准备!不过,在我国,螳螂自春秋时代便开始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这缘于螳螂的两次“错误”,即臭名昭著的“螳臂挡车,不自量力”事件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事件。

秋天,是螳螂“结婚”的良辰吉日。“结婚”对大多数动物来说都是欢乐的喜事,可是在螳螂的世界里,“结婚”就意味着雄螳螂要大难临头了。螳螂为肉食性昆虫,性情凶狠残暴,除了捕杀其他小昆虫之外,还会自相残杀。最令人不解的是,雌螳螂是个很有名的谋害“亲夫”的“胭脂虎”,当螳螂交配时,体型较大的雌螳螂往往会吃掉体型较小的雄螳螂,而且往往把自己的“丈夫”从头部吃到腹部,所剩下的只不过是一段生殖钩而已。这段故事成为昆虫生态学中一个非常有名的插曲。

关于螳螂交配过程中的“食夫”之说,有人认为由于雄螳螂比雌螳螂成熟早,求偶时遭到雌螳螂的强烈反抗所致;另一种是认为雄性的咽下神经节可以分泌一种激素促进它的侧向运动和腹部外生殖器的抱握运动,因此雌性吃掉雄性的头部,可以破坏雄性的咽下神经节,有利于双方交配成功;还有的认为,螳螂是食欲旺盛的食肉性昆虫,不论雄螳螂或其他昆虫,只要落在雌螳螂的捕食视线之内,不管是“亲朋好友”,也不论是否有“夫妻之情”,都会成为“刀”下之鬼。有时,雄螳螂好像深知其“妻”的残酷性,在性爱时小心迂回到它的背后,突然扑到雌螳螂背上,以避免被雌螳螂的“大刀”触及,成为交配后的牺牲品。因此,只要善于在交配后使用合理的脱身之计,雄螳螂能够幸免于难的,数量也不少。

不过,大多数学者认为,雌性吃掉雄性可以为卵的成熟补充营养。如果雌螳螂攫取的食物中含有极为充分的蛋白质的话,雌螳螂本来并不一定要把雄螳螂吃掉,可是,在自然环境里,雌螳螂生理上所需的蛋白质,光依靠它所能捕捉到的小虫,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雌螳螂在交配、繁殖、产卵之际,必须消耗大量体能,因此交配时的雄螳螂就成为最方便的食物了。雌虫常会咬死雄虫以摄取能量。为了避免有身孕的雌螳螂外出觅食遭到天敌的袭击,雄螳螂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生命。实际上,雌螳螂为了产出饱满的卵,培育出健壮的后代,至少要吃掉四至五只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才能满足它所需要的养分。尽管雌螳螂是那样“身强力壮”,但产了卵以后,也是精疲力竭地死去。可以说,它们都是为了下一代而献出了生命!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从基因的角度对雄螳螂常被逮而食之的现象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是一种基因在主宰着它们的行为。因为雌螳螂受精后,胚胎发育要大量营养,所以每当交配时,“自私基因”已开始指导它们要不顾一切地搜集营养品,以免自己受孕后的健康受损而使“胎儿”得不到顺利发育。实际上,这种“自私”是指经过自然选择后保持的遗传物质,并不是指一个物种和个体、乃至群体在意识上的自私性。凡是经过自然选择而存在的基因,都是自私的,是一种客观存在。由于它的存在常会导致个体间表现出的残酷

性,去争夺食物甚至残杀配偶。

而雄螳螂面对这种“雌食雄”的行为能够做到“视死如归”,是因为雄螳螂在交配后,与其他雄性昆虫一样,生理机能随精子的排出,体能已衰极,行动也失去活力,已经无力逃遁。同时雌雄螳螂在围绕求偶、交配、营养等活动中产生了进攻性行为,在此行为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同种的雌性个体明显大于雄性个体,从而占有进攻优势,所以雄螳螂在无奈之下只能被吃掉了。

这种生物学上的解释,是从褒扬角度对雄螳螂的无私精神予以肯定。但是,仍然会有人恶毒地说,谁能保证雄螳螂不是在情欲高潮中丧失了起码的理智呢?痴情汉为了薄情女倾家荡产、丢了性命的例子还少吗?事实上,人们仍然不知道雄螳螂的真实想法,人们只是知道生命中有两件事最神秘、最令人震撼,那就是爱情和死亡,勇敢的雄螳螂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加以体验,实在是令人赞叹不已。

螳螂是肉食的昆虫,也就是专门吃其他虫类的昆虫。螳螂追铺小虫的时候,就像猎人追踪野兽一样,猛追不放。有时候又像渔翁垂钓,静待鱼儿上钩。当它藏在暗处聚精会神地监视要捕捉虫类的时候,就把细长的中足和后足缓慢移动,轻手轻脚接近 小虫,连它站立的叶子,也毫不颤动,使小虫无从察觉,真是“神出鬼没”。有时距离要捕捉的虫类稍微远些.蝗螂不等小虫接近,也会一跃而上,把小虫捉住。

当蝗螂准备捕捉蜂类和蝴蝶的时候,采取的“战术”是隐藏在花朵的背后,摆成“伏击阵势”。这时,它竖起上半身,抬起那对像镰刀似的前足,耐心地 静待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等到蜂类蝴蝶接近,才一跃而起。煌螂伏击时候的姿势,就像虔诚的教徒祈祷的模样。因此,德语把膛螂也叫做“祈祷的信女”。膛螂捕虫的时候,它那三角形的小脑袋,不停地摇动,目不转睛地监视对方,绝不让对方乘机逃跑。当膛螂捕捉蝉和炸猛等身躯较大的昆虫的时候,就使出浑身的招数,猛然挥动那对镰刀似的前足,竭力向对方狠狠砍去,这一手实在使对方难以招架,不等挣扎,就一命呜呼了,膛螂则马上进行一顿丰盛的美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07dba5c941ea76e59fa042d.html

《螳螂及其捕食行为的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