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炼字

发布时间:2014-04-0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诗歌鉴赏——炼字
1
炼字的答题范式
1 描景象——字放在原文中描述景象 2 析效果——该词在主旨和结构上的作用 3 点情境——烘托怎样意境,表达怎样感情 练习:2008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 简析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4分)
天津卷【答案】字表现松茂鹤多,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赏析答案:
A “遍”字写出鹤巢和松树之多(事物情状1分) B 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物的喜爱(感情1分) C 同时与下句“稀”构成对比(作用或修辞1分) D 突出环境幽静(烘托意境1分)


练习2 王昌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凉”字好在哪里?
同意。1分)江风引雨入舟凉。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1分)情景交融的结合点(1分)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时深深的伤感。1分) 2“长”字妙在哪里?
“长”字状猿声相当生动。1分)借助想象(1分)写出猿猴清幽的啼声,声声入梦(1分)这虚拟的情景表达朋友行旅在孤寂环境中的愁苦,也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1分)

练习3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
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回归课本:
1《旅夜书怀》中“垂”“涌”的效果。6分)
旅夜书怀三四句写远景,是历来传诵的名联。第三句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垂”字反衬出原野广阔无边。1分)第四句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1分)“涌”字烘托出大江激荡奔流的气势。1分)这里诗人巧妙地用自然景物之间的相互映衬,来表现夜色之中原野的辽阔和江流的奔腾:星星低垂地面,才显出原野的广阔,而原野的广阔才能看见星星垂挂地面。大江奔流,月光在江中才能翻动如涌,而月光在江中翻动如涌,才能让人感到江流的奔腾湍急。1分)这两句也是景中寓情,以辽阔的原野,奔流的大江,皎洁的月光,闪烁的星星来反衬诗人孤独的形象和凄苦的心境。1分)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
【点拨】本义+语境义+修辞+效果+感情
释义+绘景+手法/修辞+感情
2、作者感情变化:
一二句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中,旅夜的寂静凄清,令人感慨伤情。三四句原野广阔,大江奔流,作者的胸襟宽广磊落,抱负远大。五六句自谦中流露出对统治阶级的不满和对御用文人的批判。用反问和反
语将自己的抱负和牢骚微妙的表达出来。七八句形象鲜明的表现了诗人一生坎坷、漂泊无依、前途渺茫。对不幸境遇的幽思,前途渺茫的悲哀。

感情变化(逐句、联、层分析)

三一般选词的效果,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还有一些虚词。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
1、动词(使意向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动词、拟人、双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同时又一语双关,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例: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表颜色的形容词、使动

“红”、“绿”用作使动词。诗人通过樱桃、蕉叶转绿的动态,既增加了画面的色彩感,又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情绪,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3、数量词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B.用确数。 C.虚数确数同时运用。例1:“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据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平添。
4、虚词: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特殊的形容词、副词——增强韵律感、节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叠词

“纷纷”二字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而且生动地描写出蜂忙蝶乱的景象。令人动情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拟声词
“萧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落木瑟瑟飘落的声音,以动衬静,突出了周围环境的凄清。“滚滚”则状写出长江汹涌澎湃之状,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渲染出沉郁悲凉的意境。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感染力。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吹绿 炼字类解答格式 1 解题格式
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答题要领1炼字类答题:2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麽作用?或与其它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⑴第二句中的“又”字
用得好,好在哪里?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谈谈你的看法。(06江苏卷)“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06上海卷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 (06辽宁卷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06四川卷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06江西卷)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的准确、形象;同时,“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关键词类答题: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 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 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 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浄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1)这首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颔联的“诗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答:怅惘 ,孤寂,抑郁的心情。
“摇”“滴”。城不会动,但“凉风发”使水摇影动,似乎城也在摇荡;月是不会滴露,但秋月如洗,仿佛会凝珠滴下。这两个字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新淡雅 平淡自然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
(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骤三
2: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
总体的语言特色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清新之风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陶潜的
诗特点主要在平淡,有时候也不乏清新,而王维,孟浩然的诗则相对比较清新。
平淡: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所以说往往平淡而有思致。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平淡首推陶渊明,能够把诗写到平淡的人不多,李煜的词绝对不是平淡,相反,有一种强烈的感发的力量。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比如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琢春泥。
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简洁又表述为洗炼(练)语言简练利落。明白如话:不雕塑饰,不加修饰。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
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还有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等,雄健 雄浑:雄壮、强健、浑厚等,这一般是用在诸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身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16a5c525f0e7cd1842536c5.html

《诗歌鉴赏——炼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