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近代史论文五邑大学-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关键字】大学
话说年例
在我的家乡茂名,有一独特的风俗——年例。它是广东省粤西地区的湛江和茂名两市所特有的风俗,在春节过后不久便有年例各个年例日期相继而至。其热闹和隆重程度丝毫不亚于别处过春节。“年例”,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一度的,个村子一年之中在一个固定的日子里做“年例”。 《茂名市志》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 “年例”实际上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下面结合我们村的年例来具体讲述其大体概况:
我们村的年例日期是和。(日期是每个村庄自定的,有的村庄是有两个年例,有的则会一个是连续两天的)。年例的只要内容有三个:一是宴请亲戚、朋友共聚,二是拜神许愿保一年之安康,三是戏班表演燃放烟花.
年例那天,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各家从一大清晨就开始杀鸡,然后到庙里拜神。接着,洗菜、剁肉,切鱼。只要是摆年例的人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有的甚至还请了专业的名厨。亲戚、朋友们一般是临近中午就从各地赶来了。只要是这家人的亲戚、朋友、亲戚的朋友、朋友的朋友都可以来凑热闹、吃年例。来客一般都带上带上水果或者空手也无所谓。在外工作、生活的人共聚一堂,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著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享受。因此年例也成为联系亲情、友情的一条纽带。吃完饭后亲戚、朋友们便开始各种娱乐节目:打牌、麻将……直到傍晚才慢慢散去。也可留下观看烟花,大戏。亲戚和主人分别时一般会给对方小孩封红包,祝愿其快高长大,聪明伶利。主人还会将客人礼物部分归还,并在其中放上大聪,花生,钱等,称作回礼,所放之物是有讲究的,一般象佂着各种祝福。
同时另一边众神出游也同开始了。游行队伍十分庞大,走在前面的一般是小学生,他们穿着统一发放的衣服,手扛着大大的庙宇旗走在前面开路。接着是敲锣的队伍,是村里专们培训出来的鼓乐队,他敲打着不同的器具组成一曲具有宏大气势的乐章,示意人们“神来了!”。紧接着是一个特殊的队伍,人们扮着众神穿着各个仙人特有的,华美的服饰,还上了类似粤剧的花旦啊、末啊那种妆,头上还带着各种饰帽,手中也拿着各种神仙杖,并不断挥动着,寓意神降于此,共享太平繁荣。其次是众神的轿子,走在后面的则是最具威严的重量级大神了。六顶轿子,抬着六位大神。透过轿子的窗棂,可以看见大神都表情严肃、着装正统、庄重,给人一种敬畏的感觉。看来,还真的有点能辟邪的味道。最后面的则是舞狮子了,敬畏的心境过后,自然要轻松一下。俏皮的狮子随着鼓声的节奏,做着舞耍动作,逗得大人小孩都十分开心。队伍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从早上一直到傍晚才结束。每到一个村庄,村民都会献给神的三牲,跟各种素菜水果等。“三牲”一般指鸡,,.素菜一般是豆腐,面等.来当然少不了的还有三杯,五杯酒.俗称“三茶五酒”,还要有白饭。以博取神的欢心,讨得一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附近一些市镇上“年例”时与保守的过年一样,也有搭彩车、挂彩旗、舞狮耍龙、看大戏等民间形式。但样式上还是有所区别,彩车的队伍很有特色,队伍中有人行队伍,车上车下都少不了人们敬奉冼太夫人的人物造型,造型中不仅有冼太夫人的雕塑像,也还有生动活泼的孩童扮装夫人的造型,这就是我们那独有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的“飘色”。他们都被高高地举在空中,在游客队伍中走过来两边挤满围看人群的整条街道,场面总是非常热闹。
吃完年例,送走宾客,戏班也准备开唱了。戏台就搭建在庙宇前面。一年一次,年例结束了就拆。戏班从十三一直唱到十六。很多村民都从自家搬来长长的凳子。摆放在台下,给自家占个座,方便每天晚上看戏。抑扬顿挫的腔调、浑圆的唱腔、还有明亮的灯光、华美的服饰、扣人心弦的剧情,无不吸引着村里老少的目光。一家老少齐齐来听戏,实在是一个休闲的好去处。除了粤剧还有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茂名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最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新编的《茂名市志》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戏曲这节如此记载:名地区的木偶戏,按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的不同,分杖头木偶戏、布袋木偶戏和提线木偶戏。杖头木偶戏,俗称鬼仔戏,南朝元嘉三年(426年),杖头木偶从中州传入化州。元朝,传到茂名、信宜、电白等地。由此可见,木偶戏在茂名地区已流传了一千多年。
劳累了一天的村民们还可以赏烟花呢。当夜幕垂落时,由庙祝主持的放烟花抢炮头比赛。抢到炮头的人,神必护佑他。炮头被加上各种名号,:生仔炮、发财炮……。随着声声巨响,枚枚烟花升天后,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样百出的烟花形状。老人和妇女孩子在惊叹,一些青壮年则奋力前进去抢夺那可能带来神庇佑的炮头。抢到炮头的人还要在下一年还炮(则须买同样的炮燃放)才可得到神护佑,愿望成真。尽管他们也知道这不一定能成真,但抢到的人还是会杀鸡、拜神来祈福,祈求来年老少平安,富贵荣华。
年例是怎么起源的,我们村老一辈的人也不怎么清楚了,大体上与祖先迁徙落脚纪念日有关,此外网上大多认为年例夫人有一定的关联,据称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洗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洗太夫人是我们那里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人物,她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洗太夫人的塑像造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停提高,年例也在不断变化着。新华网等媒体就曾报道过茂名市官渡街道坡咀村的娱乐形式朝健康向上的新变化(保守的年例的主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本质是一种迷信活动,即便是现在年例形式,也充了迷信色彩。文革时期,年例曾被当作四旧,被禁止)。但就我所在村庄附近其并没多大变化,依旧充斥着迷信、暴力(众神出游便是村力的炫耀,由此常引发暴力冲突)、色情(一此由年青人当权的村庄常会请回一此带有色情的娱乐团)等。
此外,现在的年例则更加注重门面工夫,许多人都是利用年例大讲排场,显示自己的财势、地位,以至于造成铺张浪费,互相攀比不良风气。谁家到的客人越多,谁家门前停的小汽车最多,谁的脸上就越光彩;若是门庭冷落,则要被人看不起的。有钱人家是这样做“年例”的:他们的“年例”比一般人家的婚宴还要丰盛,开销还要大,他们的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珍馐佳肴、名贵酒品。一桌花费少则上千元,多则三几千,一天下来,共摆了十多桌,就得花去数万元。一些地方的党政干部把吃 “年例”当成拉关系的一种手段,因而年例也为一些走后门,行贿受贿提供了便利。
而象我们这一些农村青年,外出读书、打工、经商者,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家乡保守的“年例”逐渐有所忽视。我们逐渐习惯于把“睇年例”变作“吃年例”,强调味觉而忽略视觉,来去匆匆。令这个极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缺失了一点什么,更加流于形式化。年例于我们已成为是可有可无的了。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但年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据网上资料显示:近年的“年例”期间,广东、广西有近百个粤剧团活跃于粤西地区各村庄演出。此外,当地独特的文艺表演形式--化州的“跳花棚”,高州的木偶戏等都齐齐出动,轮流在各镇表演;保守粤剧依然是农民最喜爱的一种文艺节目。这便为这些保守的艺术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土壤。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此外作为一种保守风俗,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年例的独特性也增强了当地人的一种乡土优越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节日,无疑是值得自豪的。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e28f737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d.html

《【大学】近代史论文五邑大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