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如梦令》

发布时间:2019-07-14 14:46: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清照《如梦令》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歌风格,简单了解词的相关文体知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品读字词,想象词境,领悟情感,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有感情地吟诵词,并能吟出沉醉的感觉。

3、通过对比,了解诗人诗歌创作的变化。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合作探究、对比阅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出去玩,因为太快乐而忘记回家的经历。(同学们谈经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女词人,看看她的游玩又有哪些趣事

二、读词

1、词,是古代的一种歌词,它有着很强的节奏感,请同学们拿出笔,用双斜线给词分分节奏。然后请生按照节奏读词,要求读出节奏美。

2.说说为什么这首词很顺口,让人读来朗朗上口?

——+押韵,那这首词押的什么韵?

——暮、路、处、渡和鹭的韵母都是U

请生齐读这首词。

三、品词

1、其实一首词也就讲述了一个故事,(板书:故事)自由读词,同桌交流一下,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沉醉、误入、惊起

A沉醉仅仅是因为喝醉酒了吗?还被这无限的夕阳美景给沉醉了,想想,李清照可能和谁在喝酒?

生自由回答……请生读第一句话。

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们会干些什么?品读沉醉”:还有什么也醉人呢?请生读出浓浓的醉意。

请生也来醉一次,读第一句话。

B、喝呀喝,聊呀聊,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李清照也该回家了,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兴尽是什么意思?

尽美酒、尽美景,也可以说是尽兴……

请生也来尽兴一次,请生读第二句话。

过渡:为什么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酒喝的大醉,还因为天色在逐渐变黑。

C、误入藕花深处,此时词人的心情怎样?着急,急死了,天色黑了,想回家,于是有了下文的四个字争渡、争渡意思就是怎么划呀?怎么划?我要快点找到回家路,回家路在何方?在词人着急划船的过程中,不小心惊起了谁?其实这个时候惊起的不但有鸥鹭,谁也着实惊了一大跳?惊得鸥鹭怎么样了?在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洁白的水鸟,从莲叶中腾空飞起,景象真美啊!品读两个争渡”,比较叠句,感受热闹有趣的场面,体会着急欢快的心情。抓住”:“鸟惊人也惊”,体会一滩鸥鹭带来的惊喜,朗读。

D、现在的词人还着急吗?看到如此的美景,心情变得?请生读第三句话。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来朗诵整首词。

E、你感觉对于李清照来说,这是一个怎么的经历?请生读词,回答问题。

2、是啊!这个故事让我们快乐、让我们着急、让我们高兴,让词人常常记起,因为它的美丽。所以人们说,一首词又是一幅幅流动着的画面。板书:画面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仿佛看到了那些画面?

· 溪亭日暮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溪亭日暮图”;读出溪亭日暮的美。

·藕花深处的画面:李清照怎么会来到藕花深处?抓住误入深处”,体会词人的心情。。

· 一滩鸥鹭的画面

想象一滩鸥鹭的画面: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读出一滩鸥鹭的壮观。

四、赏析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五、小结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出。

  过渡: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经历人生变故的词人,又会写出什么风格的诗词呢?

六、李清照生平简介(多媒体展示)

七、对比阅读,感受诗作的情感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 

学生自由赏读,教师不作硬性评价,只适当补充,利于学生了解诗人情感的变化。

参考赏析

      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优美,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用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沉忧郁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词的下阕着重挖掘内心感情。她首先连用了闻说也拟只恐三组虚字,作为起伏转折的契机,一波三折,感人至深。第一句闻说双溪春尚好陡然一扬,词人刚刚还流泪,可是一听说金华郊外的双溪春光明媚、游人如织,她这个平日喜爱游览的人遂起出游之兴,“也拟泛轻舟了。春尚好泛轻舟措词轻松,节奏明快,恰好处她表现了词人一刹那间的喜悦心情。而泛轻舟之前着也拟二字,更显得婉曲低回,说明词人出游之兴是一时所起,并不十分强烈。轻舟一词为下文的愁重作了很好的铺垫和烘托,只恐以下二句,则是铺足之后来一个猛烈的跌宕,使感情显得无比深沉。这里,上阕所说的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的原因,也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诗歌中用比喻,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颖,却非常不易。好的比喻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喻形容”,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非常自然妥帖,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帖,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八、作业

要想充分的理解李清照这个人的传奇人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课后继续去读她的作品。多媒体出示李清照的其他一些作品。

展开合理的想象,改写《如梦令》或者《武陵春》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0f95e3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31.html

《李清照《如梦令》.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