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打击乐团十周年庆专场音乐会侧记

发布时间:2018-09-15 22:55: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打击乐团十周年庆专场音乐会侧记

  彭瑜 上海音乐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副教授,音乐教育系打击乐团艺术指导、教研室主任,中国民族打击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打击乐协会理事,上海市打击乐协会理事,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师从民族音乐理论家、演奏家、作曲家李民雄教授,是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第一位打击乐硕士研究生,曾出访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音乐节、艺术节演出,前往美国藤珀大学、新英格兰音乐学院、伯克利音乐学院等多所高校公派访学,并应德国院长委员会和巴伐利亚对华高教中心邀请,赴德国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埃森音乐学院、科隆大学等举办中国打击乐系列讲座和个人专场音乐会,还曾应邀在马来西亚ISME国际音乐教育会议、美国AOSA奥尔夫音乐教育会议等演出讲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打击乐团 成立于2003年初,创建宗旨是将打击乐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媒介,承袭中西经典,发扬传统,展现创意,演奏曲目包括京剧锣鼓、西安鼓乐、山西鼓乐、四川锣鼓、潮州锣鼓、新疆鼓乐、朝鲜族打击乐、土家族打击乐和西方古典打击乐、非洲打击乐、拉丁打击乐、爵士乐等中外打击乐名曲及中西方作曲家为乐团量身创作的现代作品。李民雄教授曾亲临乐团指导,江民??、夏飞云、黄白、Marianne Steffe-Wittek(德)、Julia Gaines(美)、Wolfgang Mastnak(奥)、江赐良(马)、Ralph Bateman(英)等多位专家、顾问、作曲家都曾给予乐团大力支持与帮助。

  乐团由余丹红担任团长,彭瑜担任艺术指导,成员均由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组成,其表演以活力、清新、热情、互动及乐、舞、歌、剧相结合为特点,将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融入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打击乐演奏之中。乐团自创建以来,参加的国内外音乐节和演出活动主要有“上海之春”、上海国际音乐节、中美学生交流音乐会、马来西亚ISME国际音乐教育会议“SHANGHAI SIX”专场音乐会、美国AOSA奥尔夫音乐教育会议“CHINA STYLE”专场音乐会、纪念贺绿汀诞辰一百周年合唱与打击乐音乐会、音乐教育国际会议打击乐与形体律动音乐会、庆祝上海音乐学院建院八十周年暨音乐教育系建系十周年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响宴Ⅰ、Ⅱ――音乐教育系综合音乐会”等。

  记者:此次音乐会曲目十分丰富,

  我们在现场真切感受到什么叫“眼花缭乱”,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每首曲目从演奏形式到音乐内容都很不一样,能跟我们谈谈你们是怎样做到与观众良好互动和沟通的吗?

  彭瑜:打击乐是最原始也是最现代的音乐,它本身具有节奏感强、震撼力大、直指人心的特点,而且其演奏形式多样,乐种丰富。音乐会的节目设计首先力求从形式和内容上做到变化多样、不雷同,其次我们积极发掘观众的节奏本能和表演天赋,自然地引导他们参与到音乐和表演中来。例如,在极富动感的拉丁乐曲《La Vida Es Un Carnaval》之前,我们以身体节奏、人声(西班牙语)与打击乐相结合、多声部合奏等方式循序渐进地引领观众跟我们一起演奏,并在全场观众的热情参与和倾情表演中引入乐队的正式演奏,之后又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再次带领观众参与表演,进行互动。事实证明:观众的反响十分热烈,现场气氛十分活跃。歌、舞、乐的结合以及音乐的参与性和合作性,正是现代音乐教育理念与打击乐紧密结合的重要表现。

  记者:我注意到整场音乐会有一半曲目是您改编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是学生的自编曲目,都很精彩,能介绍一下你们的编曲思路吗?

  彭瑜:师生自编曲目的表演是我们打击乐团近年来的有益尝试,在积累丰富演出曲目的同时,拓展出更为自由、广阔的演出形态和空间,进一步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学科精神。我们编曲的思路主要在于广泛吸收好的乐种、乐曲和表演形式,充分发挥打击乐的音色、技巧等特点和音教系同学全方位的表演才能,既要学习和尊重传统,又敢于尝试和探索。比如,四物打击乐是朝鲜族的经典打击乐形式,《四物锣鼓乐》这首乐曲是将最具代表性的几个朝鲜族传统锣鼓点进行整理、改编、组合而成的;《La Vida Es Un Carnaval》原曲是古巴salsa女王Celia Cruz演唱的歌曲,这次音乐会演奏的是专门为打击乐队与独唱改编的版本,还加入了乐队成员的伴唱、合唱和观众的互动;《彩虹糖的梦》是我们乐团首次尝试音乐剧表演形式,它充分发挥了我们音教系同学能歌善舞、能打能演的特长,这个节目特别受现场小朋友们的欢迎;《CupsYamko Rambe Yamko & 匈牙利舞曲新编》挑选自音教系节奏与打击乐课结业考试曲目,由本科二年级的七位同学自己编曲,融电影音乐、印尼民歌、古典音乐和拉丁节奏等多个音乐素材为一体。

  记者:您带领同学们在台上的演出十分精彩,看得出他们每个人都很认真、很投入,能跟我们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做到跟学生如此融洽交流和合作的吗?

  彭瑜:跟同学们磨合是个长期的过程,其实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你们看到的那样配合默契。我在每一次排练的过程中,都会十分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这个过程有时候会让我很头疼,但是随着每一次排练和演出,打击乐团师生的默契、友情都会更近一步,同学们在演奏技术、舞台表演,特别是在合作意识上都扎扎实实地成长了一大截,大家非但没有因为批评疏远我,反而经常因为从中得到触动和帮助而感谢我。我曾问过他们为什么,他们说:第一,虽然我有时也会发脾气,但我会讲道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前因后果和事情的严重性;第二,他们的不足甚至是纰漏,我总会当面跟他们讲,也会给他们改正的机会;第三,我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及时的帮助和鼓励。

  记者:刚开始时,学生有哪些合作上的问题呢?

  彭瑜:担任主要声部的学生会无故缺席,等他过两周再来时,我们已经换了同学、经过了数次排练,而他还大言不惭地问:“这个声部不是我打的吗?”压根就想不到要提前请假,因为如果主奏声部不到,整个乐队声音会很不平衡。类似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两件,太自我和缺乏合作意识是一些8090后学生的通病,参加打击乐团给了他们一个学习与人合作的平台和机会。一个学生在乐团聚餐的时候走到我面前说,感谢老师给他机会,他很庆幸自己参加了这场音乐会。   记者:有没有善于协作的学生?

  彭瑜:当然有,能够进打击乐团的都是在全系挑选的优秀学生。例如,有个同学从去年起就开始协助我做打谱工作,她主动承担乐谱夹的购买,前后分三次才把全部谱夹从家里搬到学校;还有几个同学长期担任乐团的通讯、协调和乐务等工作,十分认真负责。我们的每一场音乐会从搬场、乐器定位、舞台设计、服装、道具到节目简介、字幕、主持稿等,都是打击乐团师生自主完成的,大小事务和工作程序非常多,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家密切配合。经过不断的磨合,我想我们的团员学到最宝贵的东西是做人的道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收获了深厚的友情和喜悦。

  记者:记得您当时在主持的时候

  还介绍了乐团的老团员。

  彭瑜:是的,这次音乐会是我们新老团员的一次大聚会。打击乐团很多老团员现在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说打击乐团的经历使他们受益匪浅。有个很有意思的例子,当天参加演出的老团员小号(化名)后来在微信中写道:“彭老师,太感谢您了,音乐会结束后的一周就有两个区的教研员来‘挖’我。”

  当然,这些老团员对我个人和我们乐团给予了很大支持和帮助,如这次担任整个音乐会多媒体制作的电视台音乐编辑钥匙(化名)、担任儿童音乐剧前期排练的少年宫艺术指导成成(化名)都给予了我们很大帮助。下半场我自己担任主持的一大目的就是要对这些台前幕后的团员们表示感谢,因为只有我最清楚他们的真诚付出。钥匙后来坚决不收系里给的劳务费,他说他做这一切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对这个团有感情。音乐会当天还有很多即将毕业和正在继续深造的老团员在台前幕后帮忙。

  记者:能谈谈您对乐团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和对将来的期望吗?

  彭瑜:那天音乐会结束后,德国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沃尔夫冈?哈特曼教授对我说:“音乐会很精彩,体现了现代音乐教育理念和精神,我要预订你们演出的DVD。”上海市打击乐协会的陈少伦会长和邹文灏老师跟我说:“音乐会很成功,这个路子是对的,现在中国最需要打击乐师资的培养,全国有相当大的打击乐师资空缺。”

  音教系打击乐团过去的教学、排练都是在集体授课的情况下实现的,同学们从对打击乐一无所知到达到今天的演奏、合作水平实属不易。现在,音教系可以招收打击乐专业的学生了,我希望能通过音教特色打击乐学生的培养,让打击乐团的演奏水平更上一层楼,希望通过音教系打击乐团这个平台,培养出更多、更全方位的音乐教育人才。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系主任余丹红教授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史明阳书记、副系主任杨燕宜教授、前院长和前系主任江明??教授,感谢我的好朋友和合作伙伴奥地利音乐教育家、钢琴家Wolfgang Mastnak教授,马来西亚籍作曲家江赐良先生,感谢系里对我个人的培养和对乐团的支持,让我们在这十年里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绩和十周年音乐会的圆满成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2dc7d8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b.html

《上海音乐学院音教系打击乐团十周年庆专场音乐会侧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