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吃野菜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9-02-25 20:36:2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写吃野菜的散文

【篇一:写吃野菜的散文】

每当春暖花开之时,田野的各种野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憋闷了一冬的人们,在去野外踏青的同时,会专门带上挖野菜的工具,如剜铲、起子、竹篮、网兜等,沐浴着灿烂的春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或步行或骑车或开车,选择田间地头,沟边菜园,蹲下去半天一晌,然后满载而归,既赏春踏青,又收获了新鲜的野菜,一改往日的口味,调剂了生活,那是多么地惬意啊!

我出生于农村,从小长在黄淮平原,特别是那温饱不及的年代里,我曾经经历过半年粮食半年瓜菜的饥荒岁月,对填饱肚子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孩提时是人民公社,1959年,由于吃食堂闹饥荒,本来我已经会走了,据大人说,后来饿的皮包骨头又不会走路了,差一点儿把命都送了。后来,记忆在大集体时代,粮食不够吃,就以瓜菜来充饥。在夏秋冬季,生产队大种地瓜(红薯),以此为主食,吃的多撑肚皮,就是不挡饿,当年曾经流行的顺口溜是: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有一部分人因受不了而长年得胃病(俗称离心)。除此,还大种南瓜(俗称窝瓜)、冬瓜、笋瓜、丝瓜、茭瓜等蔬菜,以瓜代粮。可是到了春季,就出现富正月,贫二月,最难过的是三、四月。本来歇息了一冬养精蓄锐,在春天到来忙于春耕生产人们更需要体能时,却因吃不饱肚子变成了荒春。不过,大自然会及时地馈赠人们以食物——野菜和树叶充饥,只要你勤劳,就不会被饿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学会了识野菜、挖野菜和吃野菜,至今落下了好吃野菜的口味,在今天的孩子们看来,我是多么地没口福哇!

早春二月,春寒料峭,大地复苏。最先给人们报春的是荠菜。这种野菜,生命力极其顽强,沟壑边,大路旁,田野里,地头上,不管你是肥田还是瘦地,只要是有野草生长的地方,就会葳蕤滋生,它就像一棵棵毫不起眼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你在意不在意,它都会骄傲地生长着。而且它比较好辨认,刚出土时它恣意地向四方伸展着对生叶片,牢牢地趴在地皮上,若土壤肥沃,它叶大根肥;若土壤贫瘠,它叶小萎缩。它的叶有时是青青的,绿绿的,嫩嫩的;有时伴有褐色的花叶,仿佛是在与万草争容,显摆一草独秀。别看它貌不惊人,可是它有大萝卜似的白色的根系,深深地扎根于厚厚的泥土之中,只有用剜铲或起子,才能斩断它那纤细的根须,这个时候挖的荠菜鲜嫩嫩的最好吃。每逢此时,我都会和母亲一起,拿上工具,一棵又一棵,一把又一把, 慢慢地边寻找边铲挖,半天的功夫不到,就可满满当当地挖一提篮,只是挖的时间一长,会感到蹲的腿痛,弯的腰痛,你会兴高采烈地送回家,待来日再挖。整个农历二月,有半个月是荠菜采摘的最佳期。过了这段时间后, 荠菜会变老,开始从中间起苔,亭亭玉立,顶上开出洁白的小花儿,被风一吹,就像是无数个银星在闪烁。

荠菜挖回家之后,还要一棵一棵地重新去杂叶杂草,用清水洗净晾干,连根带叶剁碎,可拌玉米面蒸着吃,也可以包素馅饺子或包子,口感好吃极了!最简单的吃法,是把它当青菜,下面条一块儿吃,还有拌稀糊糊熬汤一块儿喝。荠菜性温凉,没有毒性,男女老少皆宜,所以,是大众化素菜,人人都喜爱。即使到了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仍很喜爱,百吃不厌,可见它是国人最喜爱的野菜之一。

除了荠菜,在春天里,我挖过吃过的野菜不下十多种。比如:麦十六毛妮子棵灰灰菜择蒜狗儿秧麻食菜田梯芽豆芽菜老过眼猫儿眼野茼蒿”{都是俗名)等,这些大多都是采摘叶吃的,吃法大致和荠菜相同。而择蒜就像是蒜苗,不但吃叶,还要吃根。为了充饥,我还和母亲一起在沟边用钉把刨茅草根吃,形状像藕,一节节的,比藕要要缩小许多倍,用水洗净,可填到嘴里生吃,像嚼甘蔗似的,甜甜的,饥饿得很的时候嚼嚼就可以狼吞虎咽下去,因为饥不择食啊,在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不是有吃草根啃树皮吃皮带的历史记载吗?

挖野菜要分有毒和无毒,辨别不清,会把毒素吃进肚子里,轻者拉肚子生病,重者要命。比如:狗儿秧的外形叶状和半夏相近,假如不辨真假,吃错了会啦肚子生病。有些野菜可入中药,长期吃对身体有好处,如荠菜、灰灰菜;有些野菜只能短时吃,吃长了对身体有害处,如麻食菜、田梯芽。所以,不是春天里所有的野菜都可以吃。凡能吃的野菜就像是明代著名药学家著述《本草纲目》那样,是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尝百草”“辨药性实践才得出的结论,故野菜不是随便乱吃的。

到了香椿榆树发芽、洋槐花盛开的季节,我们不仅挖野菜吃野菜,还要吃香椿叶、捋榆树钱子、洋槐花吃。香椿的嫩叶最好吃,既可香椿炒鸡蛋超高级的营养菜,又可专门把香椿叶切碎,添加油盐当菜吃,美味极啦!洋槐花采摘后和捋下的榆钱子(榆树的嫩叶)一样,都需要拌面蒸蒸吃,浇上蒜汁,尽管有别别的味道,还是很可口的,这样在荒春岁月, 就可代替粮食裹腹充饥,不至于挨饿。

从生活方面看,每逢春天来临,我都和妻一起到郊外赏春踏青的同时,去挖荠菜等野菜,吃野菜,我把此举当作自己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一部分。平时, 我和妻总爱买芹菜吃,每次我们都把芹菜叶蒸蒸吃,不像有些人只吃茎,不吃叶。昨天我随踏青的一车人到郊外,这不,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在田野里手掐灰灰菜一塑料兜,晚上妻立马拌面蒸蒸吃。这种挖野菜吃野菜的习惯已保持了30多年,也给孩子们留下艰苦奋斗过日子的良好家风,一代一代传下去!

光阴荏苒,似水流年。经过改革开放这30多年的社会发展,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人已解决了温饱奔向了小康,举国上下正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往日半年粮食半年瓜菜的饥饿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物阜粮丰,国泰民安,用不着再挖野菜充饥了。可是,从苦水中走过来的我们这代人,对挖野菜吃野菜有着特殊的记忆,有着忆苦思甜情结;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两首《悯农》古诗的主题思想和意境有着更深邃的理解和体会。

伟人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时时牢记伟人的谆谆教导,当我吃着白面肉食佳肴、穿着西装革履自感衣食无忧时,我没有忘记13亿多中华儿女还有7000多万同胞仍需要精准扶贫、攻坚扶贫,我没有忘记中国虽说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是按人均gdp中国还排名在世界80多位,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开国领袖毛泽东告诫的: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我是靠半年粮食半年瓜菜长大的。只有亲自挖野菜才会保持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有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只有亲自吃野菜才会永远忆苦思甜不忘本,我是这样想的, 也是这样做的,挖野菜让我产生了写作此文的灵感,吃野菜让我品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这就是我写作此文的目的所在!(文/千里马)

【篇二:写吃野菜的散文】

1、卓越的散文艺术

《故乡的野菜》以冲淡平和为主要面目,整篇文字就像一位长者在静静讲述,淡泊安详,但平淡的背后却有着用心的经营。如作者开篇说道,我的故乡不止一个,凡我住过的地方都是故乡。故乡对于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分,只因钓于斯游于斯的关系,朝夕会面,遂成相识,正如乡村里的邻舍一样,虽然不是亲属,别后有时也要想念到他????”。要写故乡,却先说对故乡没有什么情分,笔调一下子荡了开去。为不使文脉过于呆滞,正话反说,倒着说,对着说,都是周作人散文经常采用的策略。作者听妻子说起有荠菜在那里卖着,我便想起浙东的事来,因为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很自然地就把话头又拉回了正题,丝毫无牵强之感。接下来由春天常吃荠菜想到另一种常吃的黄花麦果,再由它扫墓时作贡品想到另一种扫墓时常吃的野菜紫云英,表面信口而谈,内里却是一条线。但作者又不露痕迹,由看到卖荠菜,随之想起故乡,这种情思看似有意,又似无意;回想故乡,却只谈野菜,看似有意思,又似无意思,冲淡的意境跃然纸上。郁达夫在谈到周作人的美文小品时曾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千字小文之内,起承转合,写得活而不僵,独具匠心的结构艺术可见一斑。

散文,尤其是絮语式的美文,首推一个字。美文可以说是见情见性的一种文体,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和造作。作家往往用美文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以及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哲理和感悟。读者从行文中,也能看出周作人真实的内心生活,复杂的情感世界,渊博的知识修养。《故乡的野菜》首先就是一篇见情见性的真文。对于童年时候所食的野菜,作者大方自然地展示着他的热爱,没有丝毫的遮掩和伪装。比如于黄花麦果,在北京也有,但是吃去总是日本风味,不复是儿时的黄花麦果糕了。对童年时光的留恋,佳物不可再得的怅惘情绪,合盘托出,这就是周作人的真。面对读者,不故弄玄虚,不伪作高深,一腔真情慢慢流出,才使读起来觉得近,觉得亲。

在真之外,这篇散文又极美。它有着极美的意境,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莱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这是动态的劳作;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这是静态的生机。挖菜的村姑,歌唱的小儿,绿色的荠菜,紫红的花朵,分明一幅洗去铅华的江南春光图。这美还体现在语言。通篇文字,很难找到文绉绉的、艰涩难懂的语言和句子,纯属平常的白话口语,如叙家常。

2、浓郁的地方风味

周作人的美文,尤其是一些描写故乡风物的言志小品,里面总有很多童谣和民谚,使他的散文在冲淡平和的文风之外,充盈着一种俗趣,氤氲着浓浓的地方风味,这是《故乡的野菜》的另一特点。民谣是周作人一生的最爱之一。《故乡的野菜》中,引用歌谣就有四五处之多。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三春戴荠花,桃李羞繁华三月三,蚂蚁上灶等,短短一两句,语言通俗可爱,含义浅近直白,使文章生动不少。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之中的民谣,没有经过刻意的文饰和加工,有一种天然的野趣,周作人称之为民族的文学。尤其是用儿童视角和语言来表达的童谣,又添了一种稚趣在里面,就更是周作人所谓的天籁了。《故乡的野菜》散发着浓浓的风俗趣味的,这种趣味,除了上述的民谣所带来的俗趣,还体现在作者的渊博学识所带来的雅趣

周作人读书极多,每写到一个风物,他都能东征西引,左右逢源,各种趣语稗谈信手拈来。比如本文写到故乡的荠菜,便引明代文学家田汝成著的《西湖游览志》和清代文学家顾禄的《清嘉录》中的记载,这两本都是关于吴中民间世俗的书。这些引用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文章也有了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写紫云英,引用日本的《俳句大辞典》,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便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吧。仿佛不经意,但作者的学识已经跃然纸上了,就使周作人的美文与那些惟有平淡的文章天壤之别。而且,对每一种野菜的性状,以及野菜的食法,周作人都仿佛博物学家一样,能细细道来。如黄花麦果通称鼠曲草,系菊科植物,叶小微圆互生,表面有白毛,花黄色,簇生梢头。春天采嫩叶,捣烂去汁,和粉作糕,称黄花麦果糕。再如,做成小颗如指顶大,或细条如小指,以五六个作一攒,名曰茧果,等等。此类文字,是周作人一贯的风格,能让读者对绍兴地方的植物和生活习俗都有明白的认识,风俗宛然如在眼前。这些都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特别留心于野卉杂花,亲切爱抚的记其性状,文情闲静,文笔润泽。这就是周作人散文中的雅趣,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就可以得来的。有这些作底子,《故乡的野菜》中体现的地方风味方显得雅致,所用的民间歌谣也更显亲切,才不孤单。淡而有味道,不正是周氏美文的特色么。

3平民化的写作立场

周作人不但在理论上第一个提出了平民化的主张,同时以自己的创作实绩践行了这个主张,《故乡的野菜》就是一个典型。文章所写三种野菜:荠菜,黄花麦果,紫云英,均是极为常见的野生植物,甚至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作者之所以对此兴致盎然,最大原因就是它们都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东西。清末的农村,也就是在周作人的童年时代,农民的生活是很清苦的,作为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收入也仅能果腹而已。春天到时采摘一些野菜,就成为乡民们甚至城里的普通市民常做的一件事情。对这些野菜,一些士大夫用审美的眼光看待,描述得天花乱坠,但浙东人却不很理会这些事情,只是挑来做菜或炒年糕吃罢了。可以看出,能否与底层人民的生活发生关系,是周作人思念这些野菜的一种情感。这种生活是普遍的事实,作者表达的是真挚的思想,平民化的写作立场于此凸显。

平民化的写作立场同样体现在对待妇女儿童的态度上。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有趣味的游戏的工作。周作人欣赏的态度溢于言表,对妇女小儿的这种工作从内心里发出赞美。周作人毕生关注妇女和儿童的命运,从没有把妇女和儿童当作男人们的附属品,不但重视采集童谣童话,也与贵族化写作把妇女看作玩偶的态度迥异。对每一个普通生命予以尊重,这样的情感称得上是大真挚。

《故乡的野菜》虽是周作人美文创作的早期尝试,但卓越的美文艺术,处处散发的地方风味与深隐的平民写作立场,使其成为周作人散文创作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昭示并影响了周作人此后言志美文的创作路向和特点。这篇美文所包含的诸种创作因子,又像一只报春之燕,预示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具有浓郁传统色彩一脉的诞生。《故乡的野菜》在絮絮漫谈之下有着精心的结构,看似平淡的文笔,却蕴藏了深厚的内涵和明妙的情趣。

【篇三:写吃野菜的散文】

【小题1】本题的关键要点不在审题,而在于学生对句子背后的深刻思想和深沉感慨的理解。表层意思想必都能说出一二,但是答全不容易。

【小题1】关于写作特色的鉴赏,一、要结合体裁特点,二、要有系统的分析,三、要以本为据。切忌空谈。一般的,写作特色分析包括以下方面:一、手法(表现手法、特出的修辞手法),二、构思(线索、照应、伏笔、铺垫),三、语言特点(平实、质朴、华美、丰赡、典雅)四、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

【参考译文】

刚下过雨,一片新绿,园里的野菜也长得十分茂密,田间小径铺满绿色。打开门看见满眼新绿,就知道一年的春天又满是生机。家人从中采摘一些做成野菜汤,差不多也能吃饱。野菜香味四处飘荡,从汤匙、筷子之间散发出来,确实像苏东坡所说的品尝了霜雪的精华和泥土的味道。

我只可惜这东西湮没在蓬蒿野草之中,和贫穷的读书人为伍,在寒窗下吃一次,甚至胜过最美味的佳肴,野菜更不能吃到那些钟鸣鼎食、每天吃芍药馔、朱砂羹的达官贵人的嘴里。如今中原饥荒,道路上满是饥饿的人群,大雁粪便、榆树皮,都成为人们赖以为生的东西。甚至和乌鸦之类争夺死人的残肢。唉,可悲呀!那些达官贵人每天都吃着浓鲜的饭菜,穿着华丽衣服,坐在华丽的垫子上享受美酒,他们睡梦中是否也曾想到老百姓连最粗糙的饭菜都难以为继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403bbff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f.html

《写吃野菜的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