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练习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12-12 01:32: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跟踪试题】

一.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 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 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 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下列几组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B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何可胜道也哉

山不在

高,有仙则名

C.独其为文犹可识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以相之

其文漫灭

今由

与求也,相夫子

3.下面句中的“其”都作代词用的一组是:

1然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3其熟能讥之乎

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6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7云霏霏其承宇

8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A .①②⑤⑧ B .①③④⑥ C .②③⑤⑦ D .④⑥⑦⑧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三句是:

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2于是余有叹焉

3古人之观于……往往.有得

4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③⑤⑦

二. 填空题

5.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并解释: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 然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4

5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和在句中的含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0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 其求思之深而为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 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 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 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 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下列各各组加点的词解释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

此余之所得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吾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C.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_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9.对上面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托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论的力度。这一点和韩愈《师说》中开头便言“古 之学者必有师”有相似之处。

B.文中以景喻物,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某种最高成就的境界。 而这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

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D.这两段文字紧相承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0.下列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这一项的是: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四. 阅读下面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完成11-14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 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 自辨。重念蒙君实视 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 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 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上乃欲 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 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 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 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贝U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本文是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写给反对派司马光 字君实的第二次回信。两人

通信主要是争论变法改革的问题。

11.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某启:昨日蒙教/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B.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

D.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12.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 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

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 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C.“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这一一 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 的慊意。

13.下列各句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一项是:

A.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B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辟邪说,难壬人 D 。为天下理财,

14.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是向对方解说上次回信简短而这次又“具道所以”的原因。

B.第二段是取守势,针对司马光来信的指责进行辩驳。先高屋建瓴地确立了一

条双方均应遵循的议事原则:名实相符。

C•第三段转守为攻,批评当时保守势力的流弊,表明自己将大有作为。

D.第四段以自谦结尾, 不失赠答之礼。

【创新试题】

五.下面一段文言文,读后请完成 15-16

一日讲席,群臣退,帝留安石坐,曰:“有欲与卿从容论议者 ①。”因言:“唐 太宗必得魏徵,刘备必得诸葛亮,然后可以有为,二子诚不世出之人也。 ”安石

曰:“陛下诚能为尧、舜,贝U必有皋、夔、稷、离;诚能为高宗,贝U必有傅说。 彼二子皆有道者所羞,何足道哉以天下之大,人民之众,百年承平,学者不为 不多。然常患无人可以助治者,以陛下择术未明,推诚未至②,虽有皋、夔、稷、 离、傅说之贤,亦将为小人所蔽,卷怀而去尔。”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 之时,不能无四凶。”安石曰:“惟能辨四凶而诛之,此其所以为尧、舜也。若丄 四凶得肆其谗慝,则皋、夔、稷、离亦安肯苟食其禄以终身乎③”选自《宋史•王 安石传》

注:文中“皋、夔、稷、离、傅说”均为古代贤臣, “四凶”是传说中尧、

舜时代的四大坏人。慝,音te,邪恶。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

2

3

16.王安石擅长反驳论辩。如文中“帝曰:‘何世无小人,虽尧、舜之时,不能无 四凶。'宋神宗有意为王安石对自己的批评而辩解, 但王安石即以宋神宗的话题 另出新论,令人信服。这种论辩思维很值得我们学习。试以此为例,以一两句话 反驳下面两种观点。

1人人都说诸葛亮聪明而又严谨,其实他也有错用马谡失街亭的失职和愚蠢。

2冬天太冷,夏天太热,要是一年四季都是春天该多好。

【参考答案】

1. A 2.D 3. A 4. C 5.zhong 坟墓 ②yao 深远

幽暗③hua 同花

4jiu 责怪 ⑤dai 松懈

6._名词活用为动词,含义筑舍定居

2名词活用为动词,含义命名

3名词活用为动词,含义向上走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含义走到尽头

5动词活用为名词,含义见到的景象

6副词作动词,含义燃尽

7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含义弄错

8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含义照明

9副词活用为动词,含义尽情享受

1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含义用尽

7.C 8.A 9.D( 两段话各有一个结论 10.A 11.A 12.D

13.A 14.C

15.①还有想和你认真仔细商量的。

2但还担心没有人能帮助您治国的原因是因为您选择的治国方法不明确,

行的诚心还不够真诚。

3如果使四凶能够放纵他们邪恶之心,那么皋、夔、稷、离又怎么会苟且享

受奉禄而过完此身呢?

1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86f3a9b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8.html

《《游褒禅山记》练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