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感人小故事

发布时间:2020-01-21 10:23:4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父爱感人小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篇一: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

  一个令人感动的关于家长教育孩子的故事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座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他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就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尽管那是骗我的话 .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上……

  有关教育孩子的小故事 (转载)

  2014-01-08 10:24评论(1) 浏览(265)

  在一所小学校门口,看到一小女孩兴冲冲地对来接她的妈妈说我数学考了98分!她妈妈马上问谁谁考了多少,听到人家考了100分,脸上有不满,人家能考100分,你怎么就考不了?孩子原本兴奋的神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脸委屈与沮丧。

  孩子成绩好坏,并不在于家长对孩子说出了多少要求和希望,而在于怎样去说。语言不是呼出的空气,不会消散在空中无影无踪。所以不要在孩子面前信口开河,不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家长说过的任何话都会在孩子心中留下痕迹,好痕迹产生好影响,坏痕迹只能产生坏影响。

  我还在一个朋友家见过一位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她没有前面这位妈妈的严肃,看起来性情很好。朋友和他们母子寒暄,问孩子是不是放假了,期末考试好不好。孩子很骄傲地说,语文98,数学99。我们一听连连称赞孩子真棒,妈妈倒也高兴,愉快地白孩子一眼,嗔怪地说孩子:看你这臭显摆,班里有好几个孩子考双百呢,你考个双百再来吹牛!妈妈其实在内心应该是比较满意的,她这样说多半是为了谦虚。孩子听了有些不服气地做个鬼脸跑开了。

  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许多小学生家长在孩子的分数问题上,都是这样漫不经心地犯错误。上面两位家长虽然说话的口气和用意不一样,但话语中传达的价值观一样——100分才是好样的,才是令人满意的。家长就这样把学习变得功利,不知不觉把孩子往歧路上引,让孩子偏离学习的正途。尤其前一位家长,她不但让孩子对学习怀有虚荣心,还教唆孩子去嫉妒。

  当孩子第一次背上书包去上学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可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许多孩子就开始陷入痛苦。作业像山一样压在他们身上,分数像河一样挡在他们面前。尤其当他看到别的同学考了好成绩,而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或者即使成绩还不错,仍然没达到家长期望的高度时,就会感到沮丧和不自信。

  与此同时,很多第一次把孩子送进小学的家长,在这关键的时刻,并不是通过向书本学习或向他人学习,知道作为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生活,在学习上形成自信和好习惯;而是怀着掷骰子的心理,被动地等待着结果,看自己的孩子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差的。也有家长自以为是地瞎指导孩子,要求孩子考100分,以为那就叫教育孩子。这些家长共有的表现就是单纯地向孩子要成绩。

  我见过一位小学教师,她的儿子很聪明,她觉得自己所在的小学不好,特意把儿子送到市里最好的一所寄宿制小学。那所小学以考试成绩好而著称。孩子们从上一年级,每周都有考试。这位妈妈每周末接儿子,总是首先谈考试,问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班里有多少同学考了100分。她儿子尽管学习也不错,但考试卷上总会或多或少错一点,没有一次能拿到100分。她也懂得孩子需要鼓励,就总是安慰说没事,九十多分也很好,争取下次考100。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小考中,儿子终于数学拿到一个100分,高兴极了。她接了孩子回家,马上就让孩子给姥姥和奶奶打电话,汇报考了100分。姥姥家和奶奶家的人都一个劲地夸孩子,这个成绩给所有的人都带来极大的愉快和幸福,纷纷许诺说期中考试再拿了100分就给这样那样的奖励。到期中考试,她一再叮嘱儿子考试要认真,好好检查卷子,不要出错,争取考100分。考试后去接孩子,这个不到7岁的小男子汉一见妈妈就哭了,告诉她自己没考出一个100分。妈妈尽管很失望,却没批评孩子,只是又一次鼓励他争取下次考100分。

  这位妈妈觉得自己是那种总能够给孩子鼓励的家长,认为儿子没拿到100分流泪是有上进心的表现,她觉得自己对孩子的激励很有效。所以当她对我讲起这些时,也表现得很自信。但我听得却忧心忡忡。 她的错误是把学习目标定位在满分上,却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态度、方法、兴趣,以及对知识的真实把握状态没去关注。她的行为看似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实质是在追求作为家长的满足感。而她及她的家人那种共同的满分癖好,在学习动机上会给孩子误导,而他们对考出满分后的种种许诺,看似和蔼,实则粗暴,没有多少激励作用,却给孩子施加了很大的压力。

  满分是一个成绩极限,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孩子根本达不到。家长对100分的爱好,只是不断制造儿童的失落与内疚感——孩子从偶尔的好成绩中,虽然可以获得暂时的愉快,但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内心是不安与痛苦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下一次考试会怎样,会不会让家长满意,他心里没有把握,惴惴不安,一心惦记着分数,真正的学习目标迷失了。

  前些天在聚会中遇到一个老同学,他儿子上初中二年级,学习成绩一直平平,他为此有些发愁。那天我们正吃饭中,他收到儿子的一条短信,说数学考了97分。看来孩子非常高兴,都来不及等爸爸回家,急于告诉他这个好成绩,并问他高兴不高兴。我这位老同学当然高兴,当即对大家宣布了这个事,说他儿子已有两年数学没上过90分了。他当即给儿子回了短信,合上手机时,他有些得意地说,我告诉儿子我高兴,但你要考100分我更高兴。他还陶醉在自己很会鼓励儿子的良好感觉中。我不客气地对他说,你这样说真是疯了,这不仅破坏了孩子眼前的快乐,他刚刚建立起的一点自信,也足以被你这句话击碎。

  假如家长提出什么要求孩子就能实现什么,那么天下所有的孩子都会成绩优异、习惯良好、多才多艺、品貌出众——那样的话做家长真是件轻松惬意的事。

  可上帝似乎有一种不公,分数越要越少这个现象很残酷但确实存在。一些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上费尽心血,孩子却成绩差、习惯坏;另一些家长看起来做得轻轻松松,孩子在学习上却又自觉成绩又好。这让许多对自己孩子失望的家长感叹自己命不好。其实这些命不好的家长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是改变不正确的成绩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上,成功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好,一是对学习不利;二是对保持不利。庸俗目标只能给孩子带来庸俗的刺激,不会产生良好的内在动力。从上小学就追求分数,会使孩子形成畸形学习动机,变得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反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考试成绩。就像一个跳高运动员,如果在训练

  中或赛场上他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助跑、起跳、跃过横杆,而总是考虑场上观众如何看他,如何评价他,他跳过去了会得到怎样的奖赏,跳不过去会如何难堪。这种想法会让他顾虑重重,甚至装腔作势,那么他在赛场上将不会取得好成绩。

  分数成绩其实并不完全对等,分数可以反映成绩,但分数不等于成绩。如果家长从孩子一上学就只是着眼于每次考试得了多少分,而没有培养起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那么优秀成绩注定只是一时的梦幻彩虹,让那些没有远见、没有踏实心地的家长最终失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感到很奇怪:我的孩子在小学时很优秀,经常考90多分或100分,为什么上了中学就不想学也不会学了?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这之中一定有很大一部孩子是因为从小形成不良学习动机,其结果,一是败坏了学习胃口,二是动机的低下束缚限制了他们的视野和能力,使他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

  家长引导孩子面对知识本身而不是完美的考试分数,孩子在学习上的潜力才会慢慢喷发出来。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会愈挫愈勇,他们需要成功体验。成功体验不是偶尔得到的高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后的喜悦。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现代生活最突出的一个心理特征是,许多为实现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及活动,已越来越篡夺了目的的地位,而目的本身却成为模糊的、非真实的存在……我们已陷落在手段之网中,经常忘记了我们的目的。

  篇二:故事明理:一个父爱的故事

  一个父爱的故事

  她爸爸是个哑巴,有的小孩儿买了她爸爸的豆腐不给钱就跑了,她爸爸伸直脖子也喊不出声,她伤心地看着,不恨那孩子,只恨自己的爸爸是个哑吧,她从来没有给他叫过爸。有的孩子骂她小哑巴,她骂不过人家就跑回家去,骂正磨豆腐的爸爸,她爸爸停下手里的活儿,呆呆地流泪。

  她爸爸辛辛苦苦地做豆腐供她读书。可是,她出了车祸,人们都以为她已经死了。他爸爸赶来时,冒着被车撞到的危险站在马路中间,硬是拦住一辆大汽车,从衣袋里摸出一大把卖豆腐的钱塞到司机手里,不停地请求司机把女儿送到医院。

  她的脑袋被撞得像个血葫芦,医生说已经不能救了。她爸爸扯碎了乡亲们买来的丧衣,比划着说:她不会死的!医生说要救的话,花好多钱也不一定救活。她爸爸一下子跪在地上,比划着种地、喂猪、割草、推磨各种姿势,意思是说:求你们救我女儿,我们会挣钱交医药费的。医生还是摇头。她爸爸急了,指着满屋子的亲戚朋友紧

  紧握起拳头,意思是还有他们,我们一起努力。他又指指屋顶,低头跺跺脚,把头枕在双手上闭起眼,意思是我有房子可以买,我可以睡在地上,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女儿。听着乡亲们的翻译,看惯了生生死死的医生泪流满面地点点头。

  做手术时,她爸爸不安地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十几个小时不吃不喝,起了满嘴大泡! 她活了下来,但却昏迷了半个月,人们都已失去了信心。只有她爸爸守在她的床边,坚定地等她醒来!他粗糙的手小心地为她按摩,他不会发音的嗓子一个劲儿地对着她哇啦哇啦地呼唤着。

  半个月后,她终于睁开了眼睛,她看到一个瘦得脱了形的老头。她爸爸半个月前还是满头黑发,现在头发全白了。

  吃饭的时候,她给爸爸夹上一块肉,流着泪说:爸爸您吃肉。她爸爸听不到,但眼睛里放出从未有过的光亮,泪水流到了脸上。十几年了,他从来没见过女儿喊爸爸的口型啊!

  篇三:一个女孩找爸爸的感人故事

  一个年仅14岁的小女孩,为了看望正在服刑、六年未见的父亲,千里迢迢赶到了监狱,但因为手续问题,她未能如愿。为了让父亲感受到女儿久违的亲情,她围着监狱,隔着高墙连续8天声声呼唤父亲,从而演绎了一幕催人泪下的人间悲情故事! 思父心切,小姑娘千里迢迢去探监

  19947月,安徽省怀远县梅桥乡大岗村农民沈传芝,因犯抢劫罪,被判刑10年。他曾经是一个能人,做过养殖专业户、鸡仔贩、裁缝等。后来,他在蚌埠姐姐家附近投资开餐馆,因经营不善,导致巨额亏损。19945月,他伙同另一罪犯实施抢劫,被警方捕获。

  一开始,女儿沈小敏并不知道爸爸是去坐牢,后来从大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从此,她常常独自一人坐在门槛上发呆。8岁那年,她随着母亲一起前往安徽巢湖监狱看望了在那里服刑的爸爸。从此,爸爸的身影就深深地刻在了她的脑海里。 13岁那年,表姐偷偷带着小敏来到山东省东营市一家酒店打工。尽管小敏每天工作十来个小时,累得精疲力竭,但晚上她还要读自带的课本。她有一个心愿:学会给爸爸写信。不久,小敏就给远在安徽巢湖监狱的爸爸写了一封信。

  很快,爸爸回信了,信中写道:小敏:我的孩子,爸爸想你……”看到这里,她的泪水一下涌了出来。从那以后,来自高墙内的信件一月一封。她把所有的信珍藏在自己的小箱里,这是她最大的安慰!

  我要到巢湖去看爸爸!小敏写信告诉了爸爸自己的心愿。其实爸爸也想见久违的女儿,但考虑到路途遥远,路上无人照应,而且自己也刑期将满,便没有应允。

  然而,小敏探父心切,尽管父亲没有答应,她还是决定去看父亲。从东营到巢湖,要近200元的路费,可她手上只有百来元钱。由于她的工钱是半年结算,小敏便找到老板要

  求提前支付工资,却遭到了拒绝。她思父心切,决定不要工资了。她想:爸爸快要刑满了,见着爸爸后,就在监狱附近打工,等着和爸爸一起回家。

  20039月的一天,小敏利索地把简单的被褥捆好,直奔东营市长途汽车站。在济南下车后,她在事先约好的老乡的餐厅里打了一个月短工。这期间,她在商店精心给爸爸挑了件98元的羊毛衫。

  1012日,小敏来到了巢湖监狱。她排队来到监狱接见室窗口,怯生生地说:我爸爸叫沈传芝,在这里坐牢,我要看爸爸。接见室的狱警问:证明呢?”“什么?狱警看她是个孩子,简单介绍说:身份证、单位或者乡村证明都行。”“没有。”“没有证明,不允许接见。小敏急了:我从好远的地方赶来,让我见见爸爸吧! ”“我理解你的心情,但这是监狱规定,不能违反,谁也不能破这个例。求见的人很多,排着长长的队在办手续。恍惚间,小敏被后面的人挤了下去。她抱着一线希望,又重新试了几次,希望能通融一下,可是都被拒绝了。

  失望的小敏这时发现顺着监狱的高墙下有一条路,她想前面是不是还有一个门呢?于是她抱着侥幸的心理,顺着高墙跑起来。这条路可真长啊!她不知道这堵高墙一圈下来足足有6公里。高墙外有汽车穿梭的公路,更有坑坑洼洼的土坡、弯弯曲曲的水沟,还有泥泞窄细的田埂。她跑着跑着,摔倒了;爬起来,再跑。她知道爸爸在里面,她感觉爸爸就在身边。可大约一个小时后,她又转回到了监狱大门,看着门前武警肩上发亮的枪刺,她蒙了……

  就在小敏无可奈何的时候,这时她突然发现前面有一个小土坡,土坡离高墙不足100米,似乎要高出围墙一些,于是她一口气冲上坡顶。站在这里,监狱大部分区域都呈现在眼前,她急促地张望搜索,视线中,有冷冷的高墙和一排排监舍,还有行走活动的犯人。一个穿蓝底白条杠囚服的犯人推着水车走过去,她瞪大了眼睛,仔细辨认,却发现那人不是爸爸。一队犯人走进了宽阔的球场进行队列训练,她一个一个地辨认,然而还是没

  有父亲的身影。一阵阵悲伤失望涌上心头,情急之中,她放声对着监狱呼唤起来:爸爸……爸爸……”

  当晚,小敏在监狱附近找了一家每晚5元钱的旅社住下。 第二天,她吃了碗1元钱的素面就外出找工作,在市区里一条街一条路地询问,一直到下午3点,也没有找到活。接着,小敏又一路小跑赶到监狱,她围着高墙时走时跑,不停地对着高墙内大喊:爸爸,爸爸……爸爸……女儿从山东来了,爸爸……你快出来看看女儿啊!

  此后的几天里,小敏每天都要绕着监狱围墙走几遍,边走边喊,她坚信高墙外的呼唤,一定会飘进囚禁爸爸的高墙深处,爸爸一定会听到!

  罪父心碎,乞求身披脚镣手铐找女儿 起初,小敏的呼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她的声音传到监狱里如丝丝微风,时隐时现。有一些犯人听见了,趁狱警不注意的当儿,还会戏谑地回应,引得其他犯人窃笑不已。可是,随着这声音顽强地不断出现,犯人们开始沉默了。后来,他们悄悄地议论:这是谁家的孩子,好可怜!

  在狱中服刑已近10年的沈传芝,不经意中,也听到了别的犯人议论墙外有个小女孩呼叫爸爸的事,不禁心头一震:该不会是小敏吧?其实,几天前他也听到过这游丝般的声音,只是没有引起他的注意。

  刚好那天晚上,是监狱里的亲情热线电话日,沈传芝赶紧打电话到家里问情况。妻子告诉他,小敏已经离开山东多日,说是去看望爸爸,后来一直就没有给家里打电话,现已失去联系。沈传芝一听,联想到这个月女儿反常地没有给自己来信,更坚定了他的判断。

  孩子在高墙外呼喊的一幕,还被许多住在离围墙较近的四楼犯人看见了。晚上,在狱警的帮助下,犯人们向沈传芝讲述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犯人王永民说:这个女孩每天从早上9点一直喊到下午4点半,喊声时隐时现,她在土坡上时能看到她面对高墙一会儿站一会儿坐一会儿喊,大概有一个星期了。沈传芝的老乡李方册也回忆道:我在

  窗边看见这个女孩穿着红衣服,沿着监狱墙边的路一边跑一边喊,听不清喊的是什么。听完了狱友的讲述后,沈传芝更是心急如焚。

  次日,他终于听到了女儿的呼唤!

  巢湖监狱虽然占地面积大,但犯人的活动空间和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沈传芝在规定时间里来到可以和高墙外土坡遥遥相望的小操场。可天公不作美,这天天色灰暗,对面土坡仅仅可见轮廓,根本无法看清人影。高墙下,凉飕飕的秋风把阔大的梧桐树叶从高墙外吹进墙内,抽打在沈传芝的脸上,他感到异常的凄凉。

  下午,墙外终于飘来声声呼唤——“爸爸……爸爸……”隐隐约约,如梦如幻。虽然声音如游丝一般,但在他耳中却如洪钟鸣响——这是女儿的声音,绝对错不了!

  这声音已经干涩嘶哑,而且越来越远,越来越轻。他猛然惊醒,发疯般地跑回监舍找到狱警,手指着墙外大叫:是我女儿在喊我!是她!是她!值班狱警跟着他向高墙跑去……可高墙内外,只有寒风呼啸。

  其实,那天已经是小敏第八天呼唤了。她在当地人生地不熟,没有找到工作,身无分文,加之始终没有得到高墙内的回应,她只得带着满腔遗憾离开巢湖。历经艰辛一路打工和乞讨,半个月后,小敏才回到山东东营。

  1022日,狱警让沈传芝提前拨打亲情热线电话。电话那端妻子告诉他,到现在还没有女儿的任何消息。沈传芝在电话里大发雷霆:你还不去找?孩子丢了怎么办?她才14岁呀!

  值班狱警感到当务之急是帮助犯人找到孩子。如果她来了多日,吃住肯定会在监狱附近,一定能找到。狱警向监狱领导汇报了情况,监狱领导深深为孩子的执著所感动,立即派人去寻找孩子。

  狱警们在监狱附近一个店、一个旅社地找,终于在一个小吃店得到消息,店主说:对,有个小女孩在我这儿吃了八天饭,每天二餐,一餐一元,说是找她爸爸,有两天没来了。狱警又与沈传芝在蚌埠的姐姐电话联系,回答是没有来过。沈传芝沮丧地回到监房,他坐立不安,就趴在床上写了封请求书交给指导员。他写道:尊敬的政府领导,我的孩子来监狱看我,没有看到,现在没有回家,下落不明,我请求给我几天时间出狱去找,就是给我上大镣、戴手铐也行。相信我,我保证会按时回监狱。这种要求显然是狱规不能允许的。指导员安慰他要相信政府,并保证会及时设法寻找。

  沈传芝一夜无眠。

  第四天,沈传芝上床不久就从梦中惊醒,煞有介事地说:我听到女儿在喊我,我去监狱大门看看!同室的狱友说:哪有什么声音?这是你没有睡好产生的幻觉!” 他疑惑地躺下,突然又从床上一跃而起,边快速穿衣,边嘴中念念有词:肯定是女儿在喊我!他从三楼跑到一楼,还要违反监规冲出一楼大门,被值班员喝住了:你着魔了,大家听听,哪有什么喊声?今天也不是接见日,哪有人看你?当晚在大厅吃饭,蹲在地上的沈传芝,突然放下碗筷,起身就往门外跑,值班员伸手抓住他,他俩争吵起来,狱警过来询问事由后,也动了恻隐之心:让他去听听也好,不要时间太长。可是,他又失望了……

  父女相见,蓦然知道亲情最宝贵 时间一天天过去,已十几天了,女儿仍然下落不明。 每个犯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临近出狱的这段日子最是漫长难熬。性格本来内向的沈传芝,偏偏此时遭遇这段亲情煎熬。他狠狠地痛骂自己:为什么这样粗心,孩子写信要来后,一个月都没有再来信我都没有警觉;为什么孩子在墙外喊了一个多星期的爸爸,我都没有注意……他失声痛哭:孩子,爸爸对不起你呀!

  那段时间,沈传芝常常走出监房在围墙内四周来回走着(远远有狱警指派的犯人盯视),不时地对着高墙喊着:小敏,你在哪里,快回来!

  《父爱感人小故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37bd5574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6c.html

《父爱感人小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