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

发布时间:2021-03-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品文章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
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往往体现在哪里。是体现在他一帆风顺之时,还是体现在他为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而作出的巨大努力之中。江苏省金坛县昆虫激素研究所所长朱平仇,通过自己坎坷的经历,强不息的精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答案。
从“垃圾”到“宝贝”
朱平仇出生在“九·一八”事变后不久的1932年,他父亲,一位爱国的工商业者,“平寇复仇”替他起了“平仇”这个名字。1953年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那时,他酷爱自己的专业,热烈地向往着象镭的发现者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那样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为自己毕业后能留校从事科研而感到由衷的喜悦。可是,他万万没有料到,在19576月的一天,他由于抄写了别人起草的一张要求召开鸣放会的大字报,而不幸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押送到句容县监督劳动。1959年他总算被摘掉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但是,却没有“资格”再回到南京大学。1962年,为了继续从事化学科研事业,他离开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到无锡轻工业学院住进集体宿舍。不幸的是科研项目刚上手,又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而中断了,甚至连实验室的门也进不去。十年浩劫,更使他遭受了难言的痛苦。1970年,他再次象垃圾一样被横扫出了学院大门,头上顶着“摘帽右派”的帽子,到金坛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劳动改造。“真的是报国无门吗。“不,党和人民需要知识。”他常常暗地里这样自问自答。不久,他落户的水北大搞920农药,党委的同志有胆有识,筹措了二百元钱,要他负
精品文章
责办一个厂。结果,这个社办的简陋小厂一开张,就成了“摇钱树”当年赚了五六千元,第二年赚了五六万元,第三年又赚了二十多万元。
后来,县委的领导同志发现了这个人才,更大胆地起用了朱平仇,把他和他创建的社办小厂一起并入了县制药厂,使这位历尽坎坷、遍辛酸的知识分子能重新从事自己热爱的化学事业。一位县委副书记恳切地对他说:“有人把您当作‘垃圾’扫到金坛,我们可是把您当作‘宝贝’拾了起来啊。”朱平仇聆听着,泪花在眼眶里闪动。
走上研究昆虫激素的道路
这是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昆虫激素人工合成,朱平仇在大学读书的时候,连这个名词都没有听到过。1974年,国内有些科研单位来买他所在厂生产的一种药物,他就好奇地打听,买药作什么用。原来,他们买回去是搞人工合成保幼激素。这种激素在家蚕上合理施用,可以延长蚕的幼虫期,使蚕增加食桑量,结出大型茧子。这引起了朱平仇的巨大兴趣。他又进一步翻阅国内外资料,认识到搞合成昆虫激素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于是决心把研究有机化学的愿望转到这个方向上去。
所谓昆虫激素是昆虫体内的分泌物,一般分内激素和外激素两大类。内激素能控制和调节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外激素能引诱异性昆虫,寻找配偶交配等。昆虫激素的研究,就是利用昆虫激素作用的原理,人工合成类似昆虫激素的物质,用来控制昆虫的生命活动,从而为人类服务。对于益虫,使用它可以使其更好地发育和生长;对于害虫,可以用它扰乱其正常生活规律,促其死亡,或者用它来大量
精品文章
诱杀害虫,测报虫害等等。用昆虫激素防止虫害,用量少,效益高,又不会污染环境,被人们称为理想的“第三代农药”
昆虫激素的人工合成,是六十年代国外兴起的新科学,我国七十年代才开始从事这项研究。对朱平仇来说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新领域,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仅昆虫类就有几千种,每一种昆虫的名称,中国、英国和日本的叫法都不一样,看书的时候要一个一个地反复查对,完全搞准。
除了研究工作起步的艰难外,当时人们还不了解这门新兴科学的意义,加上朱平仇仍然是个“摘帽右派”,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说他“立场反动,能搞出什么名堂”。也有人骂他“不是右派,也是骗子”,说他政治上不可靠,技术上不可信,是想骗取个人荣誉。朱平仇又面临着“人言可畏”的困难境遇。可是,他想:“研究昆虫激素,能支援农业生产,减轻环境污染,党总会了解我的,怕这怕那还怎么搞科研。我要把知识献给这项伟大事业。
在省、地、县委和科委的领导同志鼓励下,朱平仇带领几个青年人迅速投入了研究工作,并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利用简陋的设备,很快合成了保幼激素。朱平仇高兴地带着保幼激素的样品到有关领导部门汇报,谁知接待他的那位同志用怀疑的眼光瞧了瞧,冷冷地说:“我知道你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啊。”这样的冷漠无知,使朱平仇真是哭笑不得,只有让实践做出回答了。结果应用这种保幼激素,使蚕丝增产1520%。喜讯鼓舞着朱平xx他的同伴们,他们又满怀激情地投入新的昆虫激素人工合成的研究了。

精品文章
然而,头三脚毕竟难踢。物质条件的不足,给探索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当他按照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的方法人工合成棉红铃虫性诱剂时,合成过程中“液氨反应”的最后一道难关,需要在摄氏零下四十度的条件下进行,由于缺乏必要的设备,他们试了很多办法,花了近半年的时间,一直没有突破。具有强烈事业心的朱平仇不甘坐等。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独自跑到县化肥厂,见到液氨在贮槽的玻璃管里一上一下波动。他说明来意,要求工人放一点液氨下来,结果放下来的液氨掉在地上很快就挥发掉了。这个平凡的现象,引起了朱平仇的强烈兴趣。他想:液氨挥发,要吸收大量热量,可以使温度下降。如果让液氨流进反应烧瓶,外面再裹上一层厚厚的木屑,不是可以使瓶内温度达到零下四十度的要求了吗。朱平仇欣喜若狂,立即赶回厂里,找到同伴,去几十里外拖回液氨钢瓶。晚上开始试验,他们干了一个通宵,终于完成了合成棉红铃虫性诱剂的“液氨反应”,突破了难关。
从青年中培养人才
1978年,研究所成立初期,技术力量不足是一个很大的困难。没有一个懂得专业知识的科技队伍,怎么搞科研呢。但是这些人才到那里去找呢。向国家伸手,肯定不行,国家一些重点科研单位尚缺人,哪有人向这里派呢。俗话说:事在人为。朱平仇决心自己动手,从所里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中培养人才。他办起了业余技术学校。贪黑起早亲自编教材,亲自讲课,并经常用金坛出生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刻苦自学的精神,鼓励青年,奋发学习,艰苦奋斗,为国争光。他还聘请外地的专家、教授来所作专题讲座。除了自办“昆虫激素”期刊以外,
精品文章
他还在国内外订购了大量科技资料,开办了图书室和阅览室,为青年人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为了督促青年刻苦自学,他对学员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考核,学习成绩优秀的发给两元的图书资料费,还选送优秀学员到外地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作短期培训。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来,一大批有志气、有理想、有专业知识的青年人健康地成长起来了。目前,全所八十多名青年大部分专业知识都达到了中专水平,其中有二十名青年达到或接近了大专水平。些青年不仅能独立承担科研或生产任务,还在科技人员指导下,写出了有质量的学术论文。全所十五名班组长中,就有十二名是青年。现在这个所不依靠国家投资,自力更生,合成了昆虫激素三十多种,积累了近百万元资产,为我国研制昆虫激素的新兴事业作出了宝贵贡献。
朱平仇,这位曾经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饱尝辛酸的知识分子,就是这样怀着对党、对人民的一片赤子之心,忍辱负重,带领一批当初仅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人,创办了一所研究和生产人工合成昆虫激素的专业机构—江苏省金坛县昆虫激素研究所。他自己也提高了业务水平,被晋升为副研究员。什么是一个人的真正价值,这其中的精髓,在朱平仇身上不是得到了生动而又具体的体现嘛。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51164a6ab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b.html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人物事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