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2-11-10 13:46: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作者:李丹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36
中图分类号:D923.4 一、知识产权人才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知识产权的人才却是凤毛麟角,我国知识产权人才严重匮乏。保护知识产权,除了要提高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外,还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人才。
继中国人民大学开办知识产权专业之后,北京大学、上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20多所高校纷纷开办知识产权专业。有关专家测算,全国每年培养的知识产权人才也不过千余人。另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对11所重点高校的调查表明,上过知识产权选修课的学生不到学生总数的5%
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应按技术人员的4%比例设立知识产权人才,我国目前有200多万技术人员。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总需求量是8万人。
著名知识产权法学家郑胜利教授推算,国内专利方面的律师供不应求,按照发展需求10年内需要1万人,而国内每年的产出量只有200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良好发展前景与我国目前的人才现状形成鲜明的反差。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加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知识产权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一)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知识产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这种综合性决定了知识产权人才的专业素质应当是具有多门学科知识融合交叉的知识结构,即文理交叉、科技与法律并举,并兼有国际贸易、金融、情报、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当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知识都是英语记载,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也不例外,包括早期的法律、相关成果,当前各种专利、商标的申请,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该领域的贸易谈判等。
(二)思想品德有待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知识产权领域的一些工作涉及国家或企业的机密,比如专利发明、商标权的注册使用等,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国家或是企业带来巨大损失,因此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很强的职业操守,严格按照知识产权相关规章制度办事,始终严于律己。 (三)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素质应包括;计划、组织、协调、沟通、谈判等多个方面。任何工作的展开都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因此组织中知识产权人才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有明确的中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配合其他部门来实施组织的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人才要具有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协调各种资源和各种关系的能力,既要能协调好内部的关系,又要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今国内知识产权人才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先进国家的经验表明,专利代理人要通过与长期跟踪相关技术的公司人员交流才能对该技术有更深的了解,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专利文件,达到较大保护力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因此知识产权人才要善于开发其沟通能力。此外,知识产权领域中会经常遇到纠纷处理及知识产权相关谈判,因此拥有一定的谈判能力从企业层面来说有利于企业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合法权益,增强其经营能力。
(四)实践经验有待加强
一个合格的知识产权人才,绝不只是懂得若干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能够协助专利的申请,而必须是一个具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张平认为,我国一些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存在偏重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的学习,欠缺实务操作训练的问题,一些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与此同时,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仍有待加强,一些企业并未设置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岗位或部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知识产权毕业生的培养定位
专家认为,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首先是必须具备跨学科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除了熟知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及相关知识以外,还必须至少成为一个行业里的行家。很多专利代理人都具有工科学历背景或者有企业研发部门的工作经历。其次,还必须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跟上某个领域知识的最新变化发展。另外,丰富的从业经验也同样重要。例如,专利代理人在撰写专利文献时要想做到游刃有余,需要经过数年实践的磨炼。 三、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途径
知识产权重要性的日益提高呼唤大批的知识产权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依据当前的时代特点和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现状,结合知识产权人才所需的素质结构,同时借鉴国外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先进经验,为我们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强化高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目前高校是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已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体系。其培养方式一定程度上符合知识产权人才的知识结构,但仍然存在问题。高校应加强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计,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进行持续的适应性调整,使知识产权人才重视科技、国际贸易、外语等的学习,注重沟通、谈判、协作等能力的培养和政治素质的提高。
由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高校应该为知识产权专业的人员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增强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统一起来,也为未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实务准备。 (二)重视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科研院所是我国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产生大量的知识产权成果。科研院所从业人员大多从事与知识产权领域相关的工作,这为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对于相关人才缺口,科研院所除了外部引进,其依据自身长期从事科研的条件,通过有效的培训制度,也可培养所需的知识产权人才。首先是进行培训的需求分析,比如在专利申请及其流程中,科研院所中知识产权工作者的水平较高。但是,在专利侵权分析(特别是出口技术项目专利侵权分析)的理论与实务、专利发展战略、法律基础知识、外语等方面则比较薄弱。通过有效培训分析,明确知识产权人才素质结构中有待提高的方面,从而使知识产权培训更系统,更具有针对性。其次是坚持培训的连续性,培训的过程和效果并重,并且和工作业绩挂钩。科研院所的知识产权部门应树立市场化的培训意识,做好投入与产出分析,对从事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的相关人员定期考核,井将考核的结果反映在薪酬及职位晋升等显性指标上,切实发挥培训的功效。
(三)其他机构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企业知识产权部门面对跨国公司举起的知识产权战略大旗,国内企业务必组建自己的知识产权部门,培养吸纳优秀的知识产权人才,为企业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和避免有关产权纠纷做好储备。其培养方式多种多样,知识产权部门内部可以成立学习型团队,设置共同的奋斗远景,借助于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手段实现内部成员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和其他能力渐进提升;当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实力足够强大时,还可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通过企业自身资源来进行。 综上所述,对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要分阶段、多模式、多途径培养,同时探索符合知识产权人才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和激励考核机制,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知识产权人才的潜能,壮大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以适应科技信息时代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fba9ed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b.html

《浅谈知识产权人才培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