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

发布时间:2016-05-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诗二首》教学实录

执教:卢崇斌 点评:程韶荣


时间:2010527
地点: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中校区)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是课内的,请读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生齐读) 师:“酬”是什么意思? 生:以诗相答。
师:你从哪儿知道的? 生:书下注释。
师:很好,我们一定要用足注释啊。那“乐天”是谁? 生:白居易。
师:还有一首是课外的,我们一起读题: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学生齐读)
师:我发现一些同学已经有想法了。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学呢?“刘二十八”又是谁? 生:当时,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酒席上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刘禹锡便也写了《醉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两首诗一赠一酬。
生:这两首诗有联系,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比如情感、手法等。
师:说得很好,这个问题我们待会儿再来深究。再来说说,“刘二十八”又是谁? 生:刘禹锡。
师:为什么叫他刘二十八呢?
生:古人常以兄弟排行来称呼。刘禹锡在他们家族里排行第二十八,所以称他为刘二十八。 师:谢谢。刘禹锡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吗? 生: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
生:他和柳宗元等人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不仅没有成功且遭贬长达二十多年,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哀叹,一直保持着乐观奋发的战斗精神。
生:被贬期间,他也曾被调回过,但他并没有屈服,去讨好那些权贵们,反而写诗进行辛辣讽刺,结果他和他的战友们又一次受到打击和报复,再次被贬,我觉得他是一个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学生鼓掌) 师:是啊,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刘禹锡正是这样一位不屈的斗士。让我们从朗读开始,走近诗人的文字,去感受诗人伟大的精神魅力。(板书:朗读 二、朗读
(一)读准字音
师:读诗,我们首先要读准字音。预习时,你都发现有哪些要互相提醒的字词。 生:刘禹锡一诗中“沉舟侧畔”的“畔”读“pàn”而不读“bàn”。
生:白居易诗里“满朝文武独蹉跎”的“蹉跎”一词不常用,容易写错。 生:我觉得刘禹锡一诗,尾联“暂凭杯酒长精神”中 “长”应读“zhǎng”。 师:因为它指——
生:振奋、振作,用作动词。
师:同学们很用心。我们快速读读两诗,看看还有没有补充。(学生自由读诗) (二)读好节奏
师:读诗,我们不仅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还要注意停顿,读好节奏。拿出笔来,我们边读边划,找出需要特别注意节奏的诗句。
生:白居易一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一句,也可这样读:举眼/风光//寂寞,满朝/官职//蹉跎。
师:节奏把握得很好。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生:我想,最主要的是不能把句子音节读“破”了。 师:对,音节与音节间有短暂的停顿,继续交流。

1
生:我划的也是白居易的这首诗。尾联“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太多”,我是根据内容上来处理节奏的,“二十三年”表时间的,中间不能停顿。
师:看来,除了要注意音节,我们还要关注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也要相对完整,不能读“破”啊。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一组的同学请你们读“白诗”,第二组的同学请你们读“刘诗”,注意读好节奏。(学生分组读两首诗) (三)读出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而且还将一些词语的“音”读得重些,有的还有了拖音,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生:要注意情感,要抑扬顿挫。
师: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样式。读诗的时候,我们要有感情地读,美美地读。自由读起来,找出你读得最精彩的句子,我们一起分享。(学生自由选读,交流)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将重音放在“千帆过”与“万木春”上,这两个短语反映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赞美,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襟与积极乐观的情怀,读时我加重语气,感觉要一扫胸中堆积的压抑,“过”字与“春”字读得短促、有力量,我想让听的人也为之一振。
师:这句话,你读得很有味道,分析得也很有道理。诗人说出这两句话,心中是不是也有点儿惆怅,甚至伤心地将自己比作“沉舟”“ 病树”,该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惆怅中欣慰,沉痛中乐观的情感呢?我们再来试试——(学生低声吟咏)
生:“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柰何。”这四句诗,前两句欢快中透出伤悲,后两句称赞中透出凄凉。白居易作为刘禹锡的好友,对刘禹锡仕途上的不幸无比同情,而自己又无力帮助友人摆脱这样的境遇,只能为好友斟酒把盏,一醉以销愁。如果拖长“徒为尔”与“不奈何”,就能读出诗人对朋友的同情与叹惜。
师:谢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学生齐读“为我„„”)
生:“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长精神”三字应读得铿锵有力,显示出刘禹锡如虹的气概,虽然“命压人头”,却又不坠“青云之志”。这三个字的背后既包含了诗人对好友的谢意,又显示出自己坚毅与豁达。
师:谢谢,真是太精彩了。现在先请女同学读白诗,男同学读刘诗,把你们所理解体会到的诗人的情感美美地读出来。开始,女生读——(分男、女两组读两首诗) (四)读出创意
师:读得真好,有情有境,有的同学还配合了得体的眼神和动作。其实,诗可吟、可唱,也可表演,它是最能培养我们才情的一种体裁。如果要想将诗人的豪情、诗人的乐观浪漫地表现出来,我们就要善于去读出创意,吟咏出这些经典诗作的内在美。(板书:吟咏
师:我们可以对白:一唱一和,此呼彼应;可以吟唱:配以音乐,纵情高歌;也可以表演读:辅以体态,深情吟咏„„同学们,发挥你们的特长,尽情设计吧!(学生分组活动,分角色吟诵) 学生诵读活动展示:
第一组(男生小组):生甲、生乙、生丙、生丁
(生甲轻唱《荆轲》主题歌《红颜》,贯穿吟诵始终) 生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生乙: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生甲:剑煮酒无味,饮一杯为谁。) 生丙: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生甲:你为我送别,你为我送别。) 生丁: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生甲:胭脂香味,能爱不能给。)
生乙、生丙、生丁三人合: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折——太多„„(生甲:天有多长,地有多远„„)(掌声)
第二组(女生小组):生甲、生乙、生丙、生丁 生甲、生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生甲、生乙: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四人合: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生丙、生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人合: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学生又一次鼓掌) 师:我对“刘诗”进行朗读角色的安排,先看一看,男生读什么,女生读什么„„请生甲和生乙分别领读,现在我们读起来——

2
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生甲: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合: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生乙: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合: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长——精——神!(掌声) 三、译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书的声音,一定是世上最美的声音。它激荡在你们的心里,激荡在我的心里,也激荡在我们大家的心里。只是,我们刚才的读更多的是建立在对诗歌语言的直接玩味上,要真正走进诗作内容的深处,真正去触摸诗人的灵魂,书下的注释可是我们的好帮手。拿出笔来,结合注释,我们——准确地译。(板书:译读)(学生读中批注,读中交流)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沉船的旁边千帆经过,病树的前面已是万木逢春。 师:这句话书上没有注释,你勇于挑战,翻译得也很准确。能不能再加进一点自己的语言,或者自己的联想?
生:我就像这条沉船一样,虽然被淹没在时间的长河中,但我的周围却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年事已高,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朝气,但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人才辈出。 师:很形象,能说说你这一次翻译注意考虑了哪些内容吗?
生:首先,我把自己带进去了,想想“我”的遭遇,看看身边的情形,我就大胆地想像开来。 师:你的成功源于你真实的思考、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谢谢你。请坐。
生:刘诗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一句,我的理解是:怀念老朋友我只能独自吟唱《思旧赋》,回到家乡我就像是传说中的王质了。
师:这句话化用了两个典故,翻译起来有一定难度。你的翻译还可以再诗意一些,继续努力。 生:我来试试,怀念故友徒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已物是人非境迁时过。 师:简洁凝练,词句优美。看来优美的语言也可倍增诗意。 (板书:诗意
同学们,“诗意地译”要点有三:一是自己的语言;二是合理的想像;三是语言力求优美。 四、赏读
师:诗意的译读培养了我们的情味,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颗驿动的心。那诗人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令千百年后的我们如此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真实的心跳呢?现在,就让我们开始静静地赏读,到两首诗的内容深处去寻找——(板书:赏读
师:也许是一个词句,也许是一种手法,也许是一组意象,它们都从不同角度表现出诗歌的美,这些正是映入我们眼帘闪亮的美点啊。(板书:美点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去找寻这些美点吧!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一扫前句的伤感低沉,变得乐观奋发起来,诗人深知自己已似“沉舟”“病树”,却能够积极豁达地面对现实,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师:胸怀之美。这两句确实是全诗的精彩一笔,写出了诗人较为开朗的胸襟。诗人刘禹锡的一些酬和诗既不离原唱,往往又高于原唱。
生:这两句诗还反映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至今广为传诵。与西方巨著《天演论》中“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观念相同,有异曲同工之妙,我想一千多年前的古人能意识到这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师:这是理性之美。诗人表现出高超的见识和豪迈的气度,对人生也显示出哲理的思考。
生:我在思考,“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春”字可以改成“绿”吗?绿不也给人一种“新”的感觉吗? 生:“春”字更贴切,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是押韵的需要,古体诗是用韵的,改成“绿”后在音韵效果上就输了三分。二是“春”之较“绿”更给人一种生机之感,我们想想春天多么富有生机。“绿”更多地表示颜色等性状,与“春”相比,在意蕴的表达上也要逊色不少。所以这个地方“春”字不能改成“绿”。 师:比较中可见诗人炼词之美。
生:我想说说两首诗在情感上各有侧重,有各自不同的美:白诗多抒写了对刘禹锡遭遇的同情、对刘才华的赞美、叹息与无奈,全诗格调低沉,显得那样悲怆凄凉与无可奈何。而刘禹锡在回诗中,先抒发自己恍如隔世后的沉郁之情,之后笔调一转,“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又顿生豪情。我觉得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诗高,意义也深刻得多。
师:看来这得算是境界之美了。现在同学们再想想: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两首诗放在一起学啊? 生:这两首诗一赠一和,互相连贯。

3
生:这两首诗连起来读,更能感受到刘禹锡的心境,作者被贬谪在外二十三年,受尽苦难失落自不必多说。瞧!连好友白居易也不忍提起,为之感到愤慨,而梦得虽身在其中,却能泰然自若,表现出一种大将风度,结合他在游长安玄都观时写下的两首诗,更能体会到他那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只有把两首诗结合起来看,也许才能更清晰地看出。
师:赠诗与和诗珠联璧合,互相映照,只有对照阅读,才能更好地解读其中任一首诗,更好解读诗人的不屈精神,如果单独地读其中的一首,可能很难得其精妙啊。你们看,根据这些思路去寻踪美点,我们赏析这两首诗不是很容易了吗? 五、小结
师: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我们一起来取个名字:一诗三读。(板书:一诗三读 为更好的让同学们与刘禹锡同行,这里推荐了他的两首诗作供同学们课后练习赏读。
师:同学们,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鼎盛的见证,老师衷心希望它的优美典雅能对你们的文学气质、文学素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光靠课内有限的几十首是远远不够的啊,如果你们用上今天的“一诗三读”去多读古诗、勤学古诗,那么诗意的阅读就一定能点缀我们每一位学子美丽的青春! 板书:
朗读(吟咏) 一诗三读 译读(诗意) 赏读(美点)

点评:这是我们的课题“余映潮成才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活动的第一节实验课。我们的目的是:先求形似,再求神似。作为古诗教学,余老师有他板块式的独特的教学设计,卢老师这节课也循其思路,采取了“一诗三读”(朗读、译读和赏读)的结构方式,加上教者蓬勃激情的融入,化陈旧常规为灵动扎实,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一首诗究竟采取几步来读,没有一定之规,完全可以灵活处理,与“诗”俱进。这是一堂尝试课,教者对余映潮的教学艺术心仪已久,多次到现场聆听余老师的讲课和讲座,收获良多。最近他又在博客中发表了《一诗四读,行云流水——余映潮老师<律诗二首>流程研习》,试图进一步走进余老师。我相信,只要有执著的追求,进步和飞跃就会水到渠成。

(评析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
程韶

附:《古诗二首》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附刘禹锡诗两首: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紫陌①红尘②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①紫陌之紫:指草木;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 ②红尘之红:指灰土。
背景:永贞元年(805),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他和柳宗元等再度被派为远州刺史。官是升了,政治环境却无改善。

再游玄都观①
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②,桃花净尽菜花开。③ 种桃道士归何处④,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①公元815年(元和十年)玄都观赏花诗写后,刘禹锡又被贬出京,十四年后重被召回,写下此篇。 ②百亩庭中:指玄都观百亩大的观园。苔:青苔。 ③净尽:净,空无所有。尽:完。 ④种桃道士:暗指当初打击王叔文、贬斥刘禹锡的权贵们。

4


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0bbce15ce2f0066f4332283.html

《古诗二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