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歌永恒的主题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死亡:
诗歌永恒的主题2002-02-1009:16:00
诗人的死亡通常是一个谜。自杀者更不待言。单是自然的死亡,也往往会撩起世人无端的感叹和想像。
如果说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那么在玩厌了这场游戏时,中途的自动退场也不失为一种选择。古代的屈原、卢照邻,近代的王国维、朱湘„„都在江河湖泊中找到了一种苍凉的美丽和刻骨铭心的诗意,也为古老的中华民族增添了几缕唏嘘和叹息。
而在国外,仅在苏联,自俄国著名诗人拉纪谢夫1802年服毒自杀以来,1925年苏联著名诗人叶赛林也自杀了,1930年苏联早期革命诗人马雅柯夫斯基也开枪自杀„„除诗人外,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师们也纷纷自杀:
美国近代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1916年服毒自杀,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1927年服安眠药自杀,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1942年携妻在巴西自杀,美国现代小说大师海明威1961年用猎枪自杀,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1970切腹自杀,也同是1970年,中国现代小说大师老舍和中国著名作家赵树理分别投湖自杀和含冤跳楼自杀„„
这几年来,中国又陆续非正常死亡了几位青年诗人,其中最出名的当数顾城、海子、骆一禾、戈麦、蝌蚪五人。他们中除骆一禾为积劳成疾死亡外,其余四人都选择了自杀这一残酷的方式。他们四人中最早自杀的是美丽的女诗人蝌蚪:
用一把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
蝌蚪自杀两年之后,在我们这个时代里,又有了三位青年诗人相继自杀了。一个海子卧轨,一个戈麦投水,一个顾城悬树。这三种姿态冥冥之中竟如此地类似于海子的长诗《传说》第四部分《沉思的中国门》中一段诗意的总结:
1/10



今天出生三只连体动物/在天之翅/在水之灵/在地之根死亡是诗歌永恒而重大的主题之
一。"而在这几位自杀的青年诗人的诗中,曾反反复复地谈到死亡,似乎已在诗歌中预支了死亡阴冷的气息:
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着疲倦、忧伤和天才----海子《土地王》我将成为众尸中最年轻的一个----戈麦《金缕玉衣》
死亡是没有的/我已在生命中行走千次----顾城《诗·生命》蝌蚪:
爱,只是你一个人的事
蝌蚪是一位美丽的女性,同时也是一位善良的妻子。可是,最后她却死了。人们对她死亡的原因有着基本一致的看法,那就是:
为了爱!
蝌蚪,原名陈洋,1954年生。与丈夫,著名的朦胧诗人江河同为新诗潮诗人,写作之余研究佛学,还写小说。
19873月早春的一天,在寓所用一把精致而锋利的手术刀割断了大腿上的静脉,血流得满屋都是,当江河归来时,发现她的眼睛还睁着。是江河替她合上了双眼。
蝌蚪至死都爱着江河,并不为江河的不忠抱有敌意。她的死,仅仅是为了爱自身。这位固执的女子直到在临死前写的文章里还固执地相信:
爱,只是你一个人的事,跟别人没有什么相干,甚至跟他都不相干。你爱,这就够了,就算他要分手,也不会使你变成心中无所爱的空心人。爱不是双边的,只要我爱就行了,也不一定要记对方知道。她原谅了江河的不忠,甚至对江河的不忠抱有相当大的理解;爱屋及乌,对江河的新情人也毫无敌意,直到临死前也对她饱含理解。
蝌蚪在她的遗作《家··太阳》一文中曾这样写道:
2/10



你知道他在爱着一个女人,那是什么样的感情你不想弄清。你对那人宽容,因为你知道这个世界很大,人的心是没有边际的。你爱不爱你这无关紧要,你关心的只是自己爱不爱他。当你把他的一切都抛开不想时,当他只作为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时,你知道你需要的就是爱他,至于他如何动作,这无关紧要。你关心的只是你的心。你需要的只是形式。你把形式当作内容,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
蝌蚪是青蛙的童年,青蛙是春天的象征,纯洁因而成为蝌蚪的禀性。她在春水中游戏过,也歌唱过、爱过----然后死去,也是在美丽而忧伤的春天,用汩汩的鲜血代替春水作最后的洗礼!
爱是否值得人们用鲜血和生命作代价,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蝌蚪的死,这爱的存在提供了一条偏激的完成方式:
这种方式从前就存在过,将来也未必会断绝。只是作为一个女诗人而选择这种方式,更让人感受到这种方式的份量和爱的沉重。
而蝌蚪的丈夫江河呢,这位当年与北岛、舒婷、顾城、杨炼四人名噪一时的著名朦胧诗人,这位写下了《星星变奏曲》、《纪念碑》、《太阳和他的反光》、《祖国啊,祖国》待一系列优秀诗篇的诗人,面对妻子为情而尽的自杀方式,他的灵魂深处会剧烈地颤栗么?
据说顾城曾对蝌蚪的死作过很高也很动人的评价:
她死得真美丽。不知这句话能否为他自己六年后的自尽找到了一条注脚?
海子:
喜欢那句话----生活在别处时隔两年,
1989326日,第三代诗人中的怪杰海子怀揣《圣经》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死时胃中只存几瓣橘子。
3/10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1977年年仅13岁时便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至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时在校刊工作,后转至哲学教研室。死后留下了近两百万字的作品,他作为诗人,其声誉是生前已发表的五十首诗所奠定。
正像其自称的那样,海子是个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无论他走向何方,来自乡村的记忆总是占据着他的心。这种潜记忆一次又一次地经过诗歌的升华,浮现为海市蜃楼般的乡村乌托邦;他以其对乡村人物、境况的诗意命名和纯朴抒情,完成了一个乡村知识分子的使命。海子的家乡在乡间,江南的柔情和丽色使其笔下诗意的乡村楚楚动人。他以描写土地与麦子而闻名诗坛。
泉水白白流淌/花朵为谁开放/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吐着芳香/站在山岗(《黎明》之一)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村庄》)
当朴素的花草与纯朴的女性在名称和形象上进行巧妙的置换后,整个南方的乡野变得如花般的妩媚了。海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纯粹为诗歌殉葬的人。他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为诗歌烈士,其实更可以看作是他的自谓。他还很喜欢兰波的那句名言:
生活在别处。所以海子死后,整个诗歌界为之震动。他的许多朋友们为免去海子被埋没的危险,到处想方设法为他出版诗集。《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土地》(长诗)待诗集的出版,为人们认识海子的死亡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海子对自己的死早有预感。他曾多次在诗中吟叹:
我走到了人类的尽头。他为了给自己寻找解救之路,从遥远的古代,一直追索到现代以至可预期的未来:
从根基不稳,充满欲望的土地追索到轰轰燃烧的太阳和赤道,但他绝望了,他发现自己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抓住。再加上几年来疯狂的阅读和写作,身体已经彻底垮了,这一切都促成了山海关惊心动魄的一幕。
4/10



海子疯狂地追求崇高,他唾弃所谓的后现代主义,他认为后现代主义者是背弃了神的人。但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把生命看得过于崇高,势必会使之滑向悲剧的深渊。的确,海子也追求着悲剧,他那饱含忧伤、疲惫和天才的灵,他浓厚的浪漫主义天性使他无力自拔地走向了深渊,最后轰然倒下。
有位哲人说:
诗人不仅如此写,更应如此做。海子就是这么一位诗人。他天真地、固执地要找一条解放自己灵魂的路,注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但是他的意义也许正在这里:
他的早死,给人们永远留下了一个青春的形像,也为后世的诗人树立了言行一致的楷模,虽然他的具体方式并不一定获得所有人的赞同。
海子是中国诗歌史上难得的优秀诗人之一,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有才华的青年诗人,而在海子所有的诗作中,最杰出的一定是他在山海关用生命写下的最后一首。因此,海子的死不是无谓的死,而是别有一番意义在其中的。
xx
以拒绝死亡来塑造人生
如同梵高在画布上发现了向日葵与太阳的深沉联系一样,海子与骆一禾发现了麦子与生命的对应关系。人们称他们俩为孪生麦地之子。这是相当准确的评判。海子死后,骆一禾陷进了巨大的悲伤之中。他是海子短暂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而且是海子诗歌的坚决捍卫者。海子死后,他为海子的丧事四处奔波,为海子诗集的出版奔走呼号,终于积劳成疾,在海子死后两个月,于
1989531日患脑溢血逝于北京天坛医院,时年28岁。
骆一禾,1961年生,北京人,随父母在河南长大,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3年毕业后分配至《十月》杂志社作编辑直到临终。骆一禾是位兄长式的人物,在他任《十月》杂志诗歌编辑时,为推出青年诗人的力作做了大量的工作。
5/10



海子死后,xx多次对人说:
我拒绝接受他的死亡。骆一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并不惧怕死亡,但他认为活着能做出比死亡更有益的事来。他不断在诗中呼唤大生命,呼唤生命的伟大与高尚,借以抵制后现代主义的卑俗与低下。但他又是海子的同路人,深切地感受到了命运对生命的虐待和无情。
他曾写道:
这一年春天的雷霆不会将我们轻轻放过。因此虽然他拒绝死亡,但他并不是没有思考过死亡。大致说来,他与海子沿着不同的路线前进,前者以死来完成生命的辉煌,而后者则以反抗死亡来塑造人生。但是骆一禾最终还是死了,如此年轻,又如此杰出。所以有人说,海子想死,因此他死得圣洁,而骆一禾拒绝死,因此死得遗憾。他的挚友,著名青年诗人西川最了解骆一禾的价值,他认为骆一禾的死是中国健康文学的一大损失,这不能不说是真实的。
骆一禾也同海子一样,是一位雄心勃勃的长诗竞技者。死后他的友人为他出版了两部诗集:
《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和《大海》(长诗)。尤其是后者,更见功力,它真正展示了一位少年老成的诗人巨大的创造潜力。千古文章未尽才,考虑到他拒绝死亡的宣言,更让人为他的英年早逝扼腕叹息。
xx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
戈麦短暂的一生中时时在冥想死亡,也在抒写死亡。死亡如同附骨之疽一样死死地跟着他。抒写死亡的人未必都是大诗人,但大诗人大都抒写过死亡,或起码思索过死亡。在这里无意说戈麦是大诗人,也许他可能会是,但在成为大诗人之前他就辞世人。友人为他辑录的遗作《慧星----戈麦诗集》可以作证。
戈麦,生于1967年,黑龙江省萝北县人,198518岁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9年分配至中国文学出版社做编辑,
6/10



1991124日留下一纸遗书和二百多首诗稿后,在一个安静的晚上,他自沉于当年国学大师王国维溺死的北京西郊万泉河中,时年24岁。
这位来自东北的大汉却一直向往着江南,他认为在江南春天绵绵的雨季之中,有某种神秘的力量牵引着他的灵魂。他曾在自述中写道:
戈麦寓于北京,但喜欢南方的都市生活。他觉得在那些曲折回旋的小巷深处,在那些雨水从街面上流到室内,从屋顶上漏至铺上的诡秘生活中,一定会发生许多绝而又绝的故事。结果是,这些绝而又绝的故事发生在他自己身上。
麦在其死亡的1991年的诗作中,竟然接连三次出现了写方的诗:《眺望南方》、《南方》、《南方的耳朵》,这在其戈麦捉摸不定的诗歌创作中是罕见的现象,就连生于南方的海子也没有如此强硬地把地方一词打入诗歌。尤其是在其死亡的年份,戈麦如此梦幻南方,可见南方在其灵魂中的真实性和深刻性,虽然戈麦寓于北京。
xx曾经对自己进行描述:
他喜欢神秘的事物,如贝壳上的图案、慧星、植物的繁衍以及怀疑论的哲学。而对南方因陌生而神秘,因神秘而陌生的臆想恰恰迎合了他的渴求神秘的习性。诗人在《关于死亡的札礼》中写道:
如果出现一枚硬币能够将一口水井的浓度测量/那么终点一定出现在某一个不存在的位置。戈麦诗中的南方就是这样一口水井,这样一个不存在的终点。因为他的南方是梦幻,因而是不存在的;是神秘的,因而是不确定的,不幸的是,诗人因诗变得糊涂、固执,他用死来接近神秘:
死亡在最终的形象上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只曲颈瓶上的开口,它的浓度无(《关于死亡的札记》),同时他的死亡就是接近神秘的南方:
南方的耳朵/雨水中诞生的船只/雨水中失去的箱子/南方的耳朵/已经深深镌刻在我的碑文之上(《南方的耳朵》)。他认为死并不就是不再活着,而是复活:
7/10



此后的生活就要从一家落雨的客栈开始/一片门扉挡不住青苔上低旋的寒风/我是误入了不可返归的浮华的想像/还是来到了不可饶恕的经验乐园(《南方》),诗人有理由自杀,因为他相信,从南方一家落雨的客栈开始,他在南方的梦幻中复活了。戈麦的死再一次震动了人们已经麻木的神经,但较之海子的死,已经小多了,似乎中国人在一夜之间已看透了自杀者的鬼把戏,把他们不过当作是人生失败的结果,或者厌世者无奈的最后举动。但戈麦不是厌世者。对戈麦来说,死归根结底是对爱的证,他有那么多诗可以为此作证。戈麦也不是人生的失败者,因为在他看来,这世界并没有成功者,当然他是从人生的终极去看的。他最喜欢的奥地利杰出诗人里尔克的诗句是:
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也可以为之找到证据。但戈麦最终没有挺住,虽然他自诩为是这最后一个夜晚最后一盏黑夜的灯/最后一个夜晚水面上爱情阴沉的旗帜;但他的确已挺不住了。阵地在丧失。生命的虚无从各个方向黑鸦鸦地朝他逼来,在万泉河上升起了他爱情阴沉的旗帜,也许这就是他不败的唯一旗帜?不知道。
诗人的自杀是因为给不出世界的意义,因而找不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也许这是真的。我们在深夜谛听生命的律动时,凡是有活力的人,哪一个不为之热泪满面?当我们看到生命在与死亡相杀伐,搏击而争夺共同的猎物----人生意义时,我们难道会无动于衷?我们将会站在哪一边?将会用什么作武器为它们中的一方助战?有我们当帮手,其中的一方就定然会赢吗?胜与负的界线又将在何处?胜与负最终将昭示着什么?谁知道呢?也许戈麦在沉河的那一瞬间全部明白了,但他却将答案带走了,留给我们的,唯有思考而已。不过也不用着急,对于谛听过死亡与生命的搏击声的人,迟早有一天会明白。
xx
一个追求完善的人,往往就是自私的人
世界也许很小/心却很大,这是舒婷《童话诗人----致顾城》中的诗句。顾城也承认他从来没有走出过八岁。他一直在以孩童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从他早期的诗到他最后留下的诗中,都可以明显地窥出他言下无虚。他曾在他早年的诗《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中,写下了对自己的爱人,对自己未来的向往;
8/10



画下所有最年轻的/没有痛苦的爱情/画下想像中/我的爱人/她没有见过阴云/的眼睛是晴朗的颜色/她永远看着我/永远看着/绝不会忽然掉过头去但他毕竟在
1993108日很不诗意地砍杀了妻子谢烨后悬梁自尽了,人们不禁想问:
这是一个童话诗人的作为么?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后随父母下放至山东,在胶东半岛度过了童年。后成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
1979年在京沪特快列车上见到谢烨,对她便一往情深,不久,他全不能自制,赶到上海,向谢烨求婚。
狂热地追求xx,四年后终于如愿以偿。
198385日结婚。随后出国漫游瑞典、英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诸国后,定居于大洋洲的激流岛上,过起了自耕自足的桃花源生活,这应说是一个童话诗人很好的归宿了。
谢烨,1958年生,北京人。她爱好文学,写散文,也写诗,1986年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朦胧诗选》中也收有她的几首诗。当我离去的时候/我们相信你能微笑/能用愉快的眼睛,去看鸽子/能在那条小路上/跳舞,一边想入非非地/设计着未来/我相信我是幸福的/甚至幸福得不能呼吸/不能回答你的询问/我待得太久已变成/一片山谷已变成了/山谷中泉水和云雀的歌声。(《我不相信,我相信》)。在另一首诗中,有一些奇怪的想像。今天看起来,有一种预感似的悲惨。这首诗叫《我终于转身去》:
我终于转身去/后面是一声怪异的笑。顾城是不能想像谢烨离他而去的。不过这一回,谢烨是否真的将转过身去
但是正因为顾城太天真、太童话了,所以他追求的完善在现实面前成为另一种永远不可实现的乌托邦。顾城是个已经长大的却不愿长大的孩子。他是注定了要在时间之河上伤心而焦灼地漂流。穷居小岛,顾城他们的生活是很拮据的。再加上有人追求他的妻子,使他更觉得自己的完美梦残破不堪;遂有他所爱的情人英儿----在国内诗坛小有名气的麦琪又随一练气功的洋老头私奔离他
9/10



而去,又有因夫妻间一件小小的争吵而导致用斧弑妻的恶劣行径,然后悬颈自尽的悲剧结局。
10/1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58868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a4.html

《死亡:诗歌永恒的主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