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暨2020备考指导(2)

发布时间:2020-06-27 17:39: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选材集中识方向,题型稳定明重点

——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暨2020备考指导

【考情概览】

2019年全国高考共有8套语文试卷,其中全国课标卷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省自主命制五套。8套语文试卷中共有古诗鉴赏试题8道,涉及古代诗歌10首(含比较阅读文本)。

下面拟就古诗词鉴赏命题选文特点、考点分布、题型新变三方面试作扼要梳理、分析。

一、选文特点——青睐唐宋诗歌,偏重名家作品

  列表中的7套试卷,所选用的诗歌,唐诗5首,宋诗3首,从格式看,律诗3首,绝句3首,长诗2首。朝代都是唐朝和宋朝的诗人,都是课文中出现过的诗人。诸如杜甫、韩愈、杜荀鹤、刘禹锡、王建、陈与义。选择重要作家的非常见作品作为古诗鉴赏命题文本,是今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在文本选择上的一个鲜明特点。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卷在古诗鉴赏文本选择上不拘泥于格律诗,也涉及五言古诗以及五言古诗的节选。从题材看,涉及咏物诗、田园诗、即景咏怀诗、家国情怀诗等。

二、考点分布——侧重诗句分析、情感态度、人物形象概括,重视表现手法和语言

A.分析和理解是考查高频点,语言鉴赏需关注。

纵观出现的7套卷的诗歌题,有5套卷考查了选择题,题干要求多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全国1卷)”“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全国2卷)”“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天津卷)”“对两首诗的理解(北京卷)”。“赏析”“理解”“分析”这样的关键词,就是提醒考生,必须对诗歌的整体内容必须要掌握,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诗句的内涵。

再看 “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  ’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浙江卷)”,是对重点字的考查;“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全国1卷)”,这是要求考生立足全篇,对重点语句的考查;“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全国3卷)”,明确点明考查的对象。无论是单个词,还是句子,考生在答题时,必须从整体内容的把握上,对考点内容进行细化,方可答题完整、思路清晰的。

B.对情感态度理解和分析,是古诗命题的方向。

7套试卷中,4套试卷都考查到与情感态度、认识评价有关的考点。“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全国1卷)”“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全国2卷)”“请指出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天津卷)”“诗歌后六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江苏卷)”这类试题的命制,不仅要求考生解析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情感内涵,还要结合具体诗句赏析这些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这样设题更要求考生具备整体感知文本,具体分析文本的能力。

C.概括人物的形象,考查相关表现手法是重点。

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这是近年考查的知识点。比如“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浙江卷)”“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江苏卷)”,这两个题,都是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概括,区别是浙江卷的命题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江苏卷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不同的命题角度,相同的人物形象考查。这都是需要考生对不同的表现手法及其该手法的作用,要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做得更好。

三、题型变化——比较阅读命题多角度

比较阅读,在考题的命制上,形式多样化。“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全国2卷)”,这是考查一首诗里面,各联之间的比较;“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全国3卷)”,是把考查的诗歌跟课文中选用的诗歌来对比;“比较两首诗题咏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北京卷)”,选用陈与义五首绝句中的两首。全国3卷和北京卷均是同一作者的诗歌对比,这对考生而言,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触,便于从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情感上来甄别,提升考生的分析鉴赏能力。

小结:随着使用全国卷省份的增多而分省分省自主命题省份锐减的大趋势,可以预见2020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演变将可能更多地体现为全国卷古诗鉴赏试题的演进走向:选文方面可能体现名家作品与体裁多样化,但选文还是侧重唐宋时期的作品;设题指向强调诗歌文本的整体感知,突出诗意理解与思想情感分析,着眼于手法与语言的鉴赏,注重比较阅读及与教材关联;试题设问角度与形式更灵活等。这些因素预计在2020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中仍会继续凸显。

【备考指导】

通过梳理、概述与分析2019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的命题特点,下面对2020年高考古诗鉴赏复习备考提出三点建议:

一、立足课文,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在近年的考题里,选材与课文有着密切联系的,不仅仅是课本中出现的诗人,更要有课本有关的内容。比如全国3卷“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比对”,直接把课文和选文做对比,设置命题角度。而全国1卷的第15题“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其尾联是“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诗人借此来表达对许道宁画的赞美,这与陶渊明《饮酒》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对课文中诗歌的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踏实做好,才能在考场上做到胸有成竹。

为此,对于课本(包括选修与必修教材)中所选的古代诗歌,尤其是唐宋诗、词,元曲中涉及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如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等,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欧阳修、陆游等名家的作品,要力求熟读成诵。尤其是考试大纲规定要求背诵的初高中古诗名篇,更要做到滚瓜烂熟。

古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家、风格特色等,也要胸中有数。课本中的古诗名家名篇,应做到从诗意、主旨、情感、手法、语言等方面能够准确而熟练地予以解说。对于古诗体裁、韵律方面的基本常识,也要做到能简明地复述,并能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准确调用这些知识来帮助解读与赏析。

二、情感态度,分类清晰心里明。对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要懂得从家国情怀、思乡怀人、亲朋送别、战争边塞等方面进行梳理,不同的诗歌内容,有着不同的主要表达方式。对相应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夸张……)表现手法(用典、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相应的术语,要熟记。对不同的手法的表达效果,需要进行梳理,从而在答题时,可以从容应对,做到答题有关键词眼,分析概括到位。

能否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判断考生是否理解整首诗词的重要考量标准。从古诗词的教学来看,“读懂”古诗词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而“读懂”最直接的尺度就是看考生是否把握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而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分析就成了命题者命题时的常规思考,成为考查重点。

高三学生在备考时,要懂得如何去读懂诗词,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把握诗词的内涵,发现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句,从而洞彻诗词的所要抒发的情感。在答题的过程中,就会有的放矢,找到合适的切入角度。

三、诗歌内容,多层级的赏析。 鉴赏诗词,首先要懂诗词,要明确诗歌写了什么内容,诗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这既是高考命题原则,又是实实在在的具体题目。另外,高考命题专家重视考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即便是切口很小的某一句、某一联的题目,也会让你联系全诗。因此,阅读诗词,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力求整体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在备考时,对诗歌的内容要做到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诗歌言简意赅,却内涵深厚。面对一首诗词,要尽量的深入发掘诗歌的内涵,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考虑“诗眼”或是关键诗句,对其进行思考提炼。从重点字、词、名句,到整体的内容,都要懂得欣赏理解,细化诗句所蕴含的情感或是人生哲理,才能在答题时考虑周全。

 四、强化答题,条理清楚简明。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考生往往要接触不同类型的很多诗歌题。每次答题都是一次训练,每次训练都是一次查缺补漏。在做题时,发现哪方面出现问题时,要及时回顾相关考点的内容和答题的习惯,进行针对性的补救,可以对常出现的错误进行思考总结,确定是属于哪一方面的失误,从而不断的改过、修正,起到强化记忆的效果。

一般而言,要建构起古诗阅读鉴赏所应具备的知识网络图,熟悉各常见考点的设问形式及应答的基本思路或答题格式(包括常式与变式)。诸如古诗各种类型表现手法的特点、表达效果与答题表述的基本格式等,这些知识可以采用列提纲、配图表、编口诀、写札记或随笔、写赏析短文等方式,来强化识记。还可以借助《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等工具书,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赏析文章,领会名家赏析诗歌文本的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c99707f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7.html

《2020高考2019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分析暨2020备考指导(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