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精神气质

发布时间:2019-03-17 14:54: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长征》的精神气质
作者:杨杰
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6年第06

        “一个没有精神的人,是心灵荒凉的人;一个没有精神的民族,是前程暗淡的民族。精神的质量可以改变个人与世界的命运。这是著名作家王树增写在其《长征》一书前言中的名言。如果说第一句话是当代中国最好的警策,那么第二句话则是对红军长征最好的总结。

        20世纪上半叶那风雨如晦的岁月里,面对山河破碎的国难家难,长征表现了一种极其刚毅坚韧的精神品格,它是对黑暗和不公的反抗、是对正义和理想的坚持、是对智慧和勇气的表达、是对挫折和苦难的超越。这种精神品格在王树增的《长征》一书中,得到了最典型、最淋漓尽致的展现。

        1934年的长征被认为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重要事件之一。80年来,无数的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和诗人分别从政治、军事、历史和社会等各个角度研究和讴歌了长征的意义,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甚至带着他的全家重走了这条漫漫的长征之路。在《长征》这本满含热情的书中,王树增以他独到的视角和精准的眼光,完整而细致地描述了长征过程中的曲折和艰难。最为难能可贵和独树一帜的是,这本书并不仅限于对长征史实的考证和描述,而是进一步提炼了长征所集中体现的精神气质,其中又特别突出地展现了中国军人的灵魂、本事、血性和品德,并将这些精神品格提升到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和理解,从而说明长征所展现的绝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不屈与顽强,因而代表了人类精神的一种高度。

        超越现实的理想之光

        理想源于对现实苦难的抗争。个人的苦难能够激发个人的理想,而时代的苦难则往往能激发一个民族的理想。

        近代以来,从清政府、北洋政府到国民政府,中国一步步分裂沦陷,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连年不断的天灾已经把整个国家逼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南方的洪水和北方的地震,先后导致近30万人丧生、5700万人赤贫。与此同时,军阀内战又波及大半个中国,许多城市陷入战火和混乱,加之巨额的战争开支使纳税人的生活无以为继,农民所担负的军费数目是本来就已经十分沉重的田赋的四十倍以上,而且各种税收已经提前征收到了193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ca5478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9.html

《《长征》的精神气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