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发布时间:2020-04-06 01:42: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教师学科教案

[ 20 – 20 学年度 __学期 ]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掌握重点字词“拙”“荫”“暧”“樊”等。

过程与方法:从“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去何处?”“归去如何?”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田园生活喜爱的悦心情。

2、教会学生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来赏析诗歌(考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流露出的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和田园生活喜爱的悦心情。  

【教学难点】  

1、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

2、教会学生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来赏析诗歌(考点)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探究、赏析  

【教学工具】多媒体 粉笔 黑板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中国诗歌史上有很多诗人写过描绘田园风光的诗篇,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诗人被后人视为无法逾越的高峰,他在诗的题材上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开拓,诗的语言上达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以致盛唐山水诗人不得不有所回避,他是谁呢?他就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今天我们将通过对他的作品《归园田居(其一)》的学习,感受他独特的魅力的同时提高在诗歌鉴赏方面的能力。

2、知识积累

1、作者简介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陶渊明等诗人形成了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眺等诗人形成了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2、背景材料:“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

三、朗读本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注意字音和朗读的节奏和感情(教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读准字音

拙zhuō 荫yìn 暧ài 樊fán

3、感知诗情

《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

4、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1>网:罗网,意指庸俗污浊的官场犹如罗网。

<2>一去三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初做江州祭酒,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3>守拙归园田:固守住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

<4>嗳暧:昏暗,模糊。

<5>依依:轻柔而缓慢的飘升。

四,合作探究

(1)“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那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标题告诉我们作者要回到田园生活;题眼是“归”。

过渡语:标题只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二)再次朗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去何处?

4、归去如何?

学生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比喻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了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归来?

明确:性本爱丘山(本性)

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其实,这一个“误”字,一“误”多年又何尝不是带着期望的去“误”。几经坎坷,在官场中碰的头破血流,看透了官场卑污之后,一个“误落”发出了陶渊明无限的人生心酸。这是人生幡然醒悟后的绝唱,是一位哲人看透世界后的箴言。于是,在他的心目中,恬静悠闲的农村是唯一的干净乐土了,环境之劣,时间之久,催促着他确实应该归向园田了!

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

提示:点题的诗句是哪一句?

明确: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

明确:明确:守拙,即守住“正直善良”的本性。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官员皆是尔虞我诈左右逢源,没有这种本领就无法得意于仕途。所以,正直良善之辈就会感到压抑束缚,为了守住自己的本心,归园田是他最好的归宿。(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有哪些?请找出诗歌中的意象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提问:为什么看起来普通常见的乡村风光,在陶渊明的眼中显得那么美好?

明确:陶渊明开创了将农村生活作为题材的田园诗,农耕、农家的景象第一次被写入诗歌中。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有了深刻的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对于田园生活更增添了感情。从诗歌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感情相互交融,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描述他归隐之后生活的诗句及蕴含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

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凸显出一种睽违已久的喜悦、闲适和自由,表达自己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与自由。

小结: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里”的缘故。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5、分析鉴赏

1、分析鉴赏“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明确:诗人描绘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近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等景物。描写时很有层次感,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树颠得意的啼叫。狗吠鸡鸣一如榆柳桃李那样普通而常见,但较之“尘网”来说,却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美好景物。

2、分析鉴赏本诗的艺术特点

(1)白描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的与诗意合拍,

(2)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纯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景——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境,但更是心境——陶渊明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3生动形象比喻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4)语言朴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

六、能力提升,直击考点

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陶渊明把平常的农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而这些景物一经入诗,便和他的思想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会觉得诗意盎然,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这就是情景交融的手法。情景交融的手法是诗歌鉴赏的重要考点。

考题印证: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注]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解析:本题的分析角度已经明确了,那就是“情与景”的角度。可从景中找情,景有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给人的感觉是凄迷的,表现在情上则是伤感的。为什么伤感?是因为“离家今几宿”。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解答“情景交融”类题目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相关的术语。如抒情方式常见的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2.要看清题目的要求。若题干中明确了从何角度去鉴赏,则由此分析相关语句即可。如上面的题目就明确规定了鉴赏的方向是从“景”与“情”的角度。

3.解答时,一般要分两步走:(1)明确指出使用了何种表现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写了什么景,并从中分析出诗人的思想情感。上面的题目就可运用这两步来完成。

七、本课小结: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陶渊明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选择一种不违背本心的,能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不管你居高位,还是处低位都要活得真实,能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块净土,让自己的心态非常的健康!

8、作业设计

1、课后背诵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

2、阅读《归园田居》其他的几首诗,并尝试翻译鉴赏。

9、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方宅

清幽 草屋 近景 情语 恬淡

优美 榆柳 舒畅

安定 见 桃李 静

和谐

和平 (景语) 村庄 远景

宁静 白描 炊烟

衬托 对田园生活

热爱

狗吠 (远闻)

听 鸡鸣 (近闻) 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4a9d1747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0.html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