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在中国古诗词中觅“炊烟”

发布时间:2019-08-17 09:12: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穿越在中国古诗词中觅炊烟
作者:谢英杰
来源:《新高考·语文学习(高一高二)》2018年第07

        偶然读到一篇表达思乡之情的美文《跟着炊烟回家》,那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的农村情景不禁浮现在眼前,想那作者或许是以此文对即将逝去的农村炊烟美景表示一种惋惜吧。

        这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炊烟就这样走进了这篇美文,这让我想到古诗词中许多写到炊烟的诗作。在古诗词里看炊烟,像看穿越剧一般,看遥远而孤独的古代小村庄,自然、娴静、美好,袅袅升腾起炊烟……有水井处必有炊烟,有炊烟处必有生命和生活演绎出的种种故事抑或传奇。这些古诗词的作者又想借这些炊烟表达什么感情呢?细细琢磨这些诗作,可以发现他们表达的感情有以下几种:

        一、表达对农村美景的欣喜与热爱之情

        唐朝贯休的《春晚书山家屋壁》描写春天傍晚的山家景色: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头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诗人作为佛门人士,也不免寄托了诗人自己对这种自给自足农耕生活的理想和情趣。

        “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庭珪所作的《移居东村作》。全诗写得娴静自然,语言质朴,通俗易懂;表現了诗人对东村山景的格外欣赏,以及对远离闹市的乡野村居生活的特别喜爱。

        还有元代诗人王冕的《雨后》也颇堪玩味。雨后千山净,炊烟处处新。世情殊不足,风俗岂能淳?老棘余生意,槁花空悟春。相逢非古意,在我着乌巾。这是一首遣词述怀的词作,词中首句写景,无数绵延相连的青山如洗,僻静山村人家渐次袅娜起炊烟。寥寥数语,干净利落,由远及近,不着一尘,言简意赅地描绘出了雨后山村的美丽景色,流露出对乡村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是在发感慨,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最后点明题旨,阐明心迹;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2c5e69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4.html

《穿越在中国古诗词中觅“炊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