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
时间 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后起的国家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和势力范围;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索) 萨拉热窝事件
开始:1914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同盟国 协约国 (德意奥) (英法俄) 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三条战线:西、东、南三线
三大战役:马恩河、凡尔登(转折战役)、索姆河战役。
结束:191811月,德国投降
发动国、军事集 性质 影响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①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性质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③一战后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二战胜利原因
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本主义一统天下。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①前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人口卷入,范围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也是一场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生命,无数财产被毁。 ②二战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美苏争霸、二战后到1991年的世界政治格局)
德国、同盟国集团与协约国集团
德国、轴心国集团 经济危机的影响; 法西斯的扩张; 英法美的绥靖纵容

开始:19399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459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
原因
导火线 过程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法西斯恐怖独裁反人类、反社会,违背历史潮流,威胁世界和平,遭到世界人民的反对。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改变了力量对比,为战胜法西斯国家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战的教训 1)各大国在战争开始不应推行绥靖政策,应将法西斯势力消灭在萌芽状态; 2)各大国应早一点消除因政治制度的不同而产生的隔阂,积极联合; 3)在战争初期对遭受法西斯势力侵略的弱小国家给与物质和道义上的帮助等。
二战的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团结就是力量。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②各国人民之间要加强交流,增进互信。③ 积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相同点: 1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 2 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瓜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 3 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4 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3515aa3aa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6.html

《两次世界大战对比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