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前景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8 18:54: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肉牛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发展肉牛业是畜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发展较快。其中,养猪和养鸡业发展较快,而牛、羊发展相对较慢。猪和鸡属食粮型畜禽,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人均产量较低,不可能无限制的发展养猪、养鸡业。近几年,猪、鸡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说明鸡、猪的发展已经接近饱和状态。而牛和羊是食草型家畜,能够利用人类所不能利用的草和作物秸秆。我国主要农作物为小麦、水稻、玉米,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特别是玉米秸秆是牛、羊的优质饲草,目前的有效利用率不足50%。因此,今后畜牧业重点发展的方向应是,充分利用粗饲料资源,大力发展养牛、养羊业。
二、发展肉牛业符合人们的消费时尚。
牛肉与猪肉、鸡肉相比,高蛋白,低脂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肉的消费量会逐渐增加。1999年我国牛肉、猪肉和鸡肉的人均产量分别为3.95千克、31.46千克、915千克。日本分别为4.07千克、10.14千克、9.41千克。印度分别为2.84千克、0.43千克、0.55千克。美国分别为43.62千克、31.8千克、57.98千克。由此可知我国肉食结构以猪肉、鸡肉占绝对优势,牛肉所占比例过低。这一方面和我国的消费习惯有关,同时也说明我国的总体消费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食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牛肉的消费量将逐渐增加,肉牛业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三、发展肉牛业是中国加入WTO后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依照“中美农业协议”的有关条款,以2004年,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从目前的24%~32%下降到17%,其中牛肉的关税要从目前的45%下降到12%。目前,我国牛肉的生产成本低于国外,产量位居世界第3,但出口量很小,我国2000年牛肉产量535万吨,出口量仅占产量的0.32%,占世界出口总量的0.29%。另一方面,我国的牛肉价格存在较大的比较优势,我国牛肉价格与猪肉、鸡肉的比例约为2∶1,而国外约为3~10∶1。因此,只要我们能生产出符合世界消费潮流的高档牛肉,即使关税降低到12%,仍然存在较大的出口机会。加入WTO可以享受到互惠的贸易政策,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牛肉出口。
四、欧洲疯牛病的发生为中国肉牛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欧洲疯牛病的发生,一方面使欧洲的肉牛存栏量大大下降,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的心理影响则是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的,因此欧洲的养牛业在近几年内很难恢复。2001年9月10日,日本报道也发现了一头怀疑为疯牛病的患牛,并在几天后被英国的兽医研究所确诊为疯牛玻更为严重的是被怀疑为患有疯牛病的牛竟然被加工成饲料而流向市场,这对日本肉牛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对中国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五、发展肉牛业的关键问题。
1、首先抓好屠宰加工这个肉牛业发展的龙头我国目前畜产品加工相对落后,畜产品加工量仅为生产量的5%,并且加工增值甚少,产品附加值低,市场适应能力差。而发达国家加工比重已达60%~70%,并且其加工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产品的延伸和继续,也不是一般的农业产业,而是发展到了具有制造工业的性质。屠宰加工是将肉牛转化成牛肉商品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根据消费市场的不同要求,来进行不同的分割和包装,并进行各种深加工,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不同需求。现代化的机械加工方式不仅提高了生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14d0cc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f.html

《肉牛养殖前景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