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

发布时间:2019-07-26 00:19:1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

考号: 姓名:

摘要: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而李白其中的杰出代表,庄子、屈后中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盛唐诗坛上一颗无与伦比的耀眼明星,他的光芒映照盛唐,映照了整个古代诗坛。” 的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豪迈飘逸, “气吞万里如虎”,构建起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其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文坛、诗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李 诗歌 浪漫主义 豪迈飘逸

诗歌源远流长,当发展到唐代时,就如同奔流到海的黄河之水,云涛激荡,千帆浪,遍地风光。“唐人开阔的胸襟,不尽的语言”通过诗人的端得到了最大舒展释放,“唐人轩昂的气宇、鲜活的风采”通过歌唱得到最大限度的演绎和凸显[1]。李白则是这诗唐帝国中最耀眼的明珠。他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奇幻,语言清新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屈原之后,他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中吸取精华,加以锤炼而形成他独特个性语言,他是屈原以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我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李白的诗歌今存900,诗歌题材广泛,以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杜甫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选《寄二白十韵》)[2];他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的情思,“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就是最好的写照(选自杜甫《春日忆李白》)[2];他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贺知章赞其为“谪仙人”。李白的诗作,不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其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李白诗歌总的特点,人论述为“飘逸”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论发展史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正式确立了“飘逸”的审美范畴:“落落欲往 ,矫矫不群。缑山之鹤 ,华顶之云。”[3]“飘逸”呈现的是疏落不群 , 豁朗大度 ,矫健高举 ,不流于俗的审美品格 ,像王子乔在缑山乘鹤登仙 ,又如太华山顶上的云 ,舒卷自如 ,是生命赋予艺术品格的自由意象。杜甫评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到了宋代,王安石、苏轼、严羽都用“飘逸”一词来概括李白的诗风。如<<渔隐丛话>>引王荆公的话说“白之诗歌,豪放飘逸”,苏东坡也说“太白诗飘逸绝尘”,严羽则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可见,“飘逸”是前人公认的李白诗风的总特点。

而我认为,李白的诗歌还应该加上“豪迈”二字。因为读李白的诗歌,好像被一阵清风吹进了蓬莱仙境,铺在你眼前的是前所未见的雄奇景色,到处是壮美,遍地是奇丽,感受到的是高朗出尘,飘洒闲逸,胸无蒂芥,意趣清远,不为名利所累。他的诗中始终有清远飞动之境 ,体现出飘摇无迹、清新纵逸、跌宕自由、势若凌空的风格。这种美感,概括起来就是“豪迈飘逸

李白是怎样表现出“豪迈飘逸”的呢?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有哪些?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豪迈飘逸志高远———李白诗歌中浪漫主义体现

(一)以诗言志传情

李白率真豪放的精神品格是决定其诗歌飘逸之美的首要元素。李白天性狂放不羁,无拘无束。《旧唐书文苑列传 》中说李白“少有逸才 ,志气宏放 ,飘然有超世之心”。失意时 ,他大喊 :“大道如青天 ,我独不得出 ! 得意时 ,他“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 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拘束、隐晦 ,真性情展露无忌。

他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寄自我于诗的形象之中,侧重于抒发个人炽热的内心情感,他以强烈的主观色彩与浪漫主义情调,表现出自己的鲜明的独创性。比如他在批判黑暗政治时,愤怒地斥责“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古风》其四十);在批判安史叛乱时,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在抒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而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接着转入描写登楼所见所感,酒酣兴发,飘然欲飞,似乎所有的烦忧一扫而空。然而现实的黑暗依然存在,感情也未平静。所以,后面的诗句反跌入更大的苦闷,希望在消极避世中寻求解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诗人就是这样抒写自己内心苦闷、抑郁以及追求与希望。

李白的主观感情色彩,往往也表现在叙事或写景的诗篇中,让人感到有诗人的形象活在其中。他的《蜀道难》是他最富于浪漫主义奇情壮采的山水诗。这首诗以神奇莫测之笔,凭空起势,从蚕丛鱼凫说到五丁开山,全用渺茫无凭的神话传说,烘托奇险的奇氛;高标插天可以使“六龙回日”,然后又用黄鹤、猿猱、悲鸟、子规作夸张的点缀,最后才叙述正题;在诗的开头、中间、结尾处三次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回旋往复,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整首诗蕴藏着李白豪放的性格和激昂的感情色彩,使人读后精神振奋,想去迎接和征服这大自然的艰险。

在李白的诗歌里,或爱、或恨、或兴会淋漓、或嘻笑怒骂 , 种种强烈炽热的感情,汇成一股豪迈而奔放的气势,震动着读者的心弦。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

二)平易自然,抒胸臆

“平易”,大家都会想起白居易的诗歌,平易到“老妪能解”,被传为千古佳话。如果把李白的诗和白居易的诗相比较便会发现,青莲居士诗歌的平易处并不逊色于香山居士。李白的诗很少用生僻字,所用的典故绝大部分是人们熟知的,组句口语化,思路很清晰,读者容易理解。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说这样的诗明白如话,完全不是夸张。任何一个大诗人,找出几首这样平易的诗来都不是困难的事。但李白这样平易的诗歌简直多得不胜枚举,连诗文如“行云流水”的苏轼竟说李白的诗歌“伤于易”。但在李白诗歌中,平易却让人觉得抒情自然,情真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自然畅,如常人之口,细细品鉴,而又韵味无穷。

李白追求自由、热爱自然的美学思想深受道家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点的影响,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自然无为”、“以天合天”、“天人合一”,提倡自然 , 反对人为。诗歌中表现为清质朴,追求自然美,“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放夜郎》,是他对诗语言自然着力追求目标追求的理想诗句就像刚刚露出水面的芙蓉一样保持天然的姿色;诗歌的语言,大丽天然,具有朴素纯真的自然美。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首诗的普通的景物普通的比喻显示了李白与朋友间的依依惜别的深厚友情,语意极其真挚自然。

他努力向古今的民歌学习,特别是向乐府民歌学习。他的诗歌很有民歌风味,“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大子夜歌》),表现出诗人的天真与兴致。《秋浦歌》、《江夏行》、《妾薄命》、《子夜吴》等,极富民歌风味语言质朴醇厚,而人寻味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 》)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文辞如行云流水,富有魅力,发人深思,体现出李白诗歌清新俊逸的风格。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石门流水遍花,我亦普贤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下途归石门旧居》)这些诗都是脱口而出,很少典故雕饰,朴实无华,纯乎天籁,已达到了“大巧自然,人力何施”(曾巩《代人祭李白》)的地步。就连押韵也不肯汲汲以求,怎么合适便怎么押。这就使得读他的诗,就像和一个胸怀坦荡、文采非凡的朋友谈天,无拘无束,如沐春风,文思飞扬,飘飘欲仙。因此,自然平易,是李白飘逸诗风的重要元素。

三)鹤,志凌云

李白的诗歌中许多动人的形象光怪陆离寓意深刻。既有人的,也有物人物形象有作者自己的形象,有现实中他人的形象,有古代人的形象,也有神传说、审议故事中的形象。这些形象的共同特点是高洁,即高尚,热情,达观,坚强,如振翅的大鹏、高飞的仙鹤,不为尘世所污浊,不为尘网所束缚,不为荣辱所动摇,永远向着高远的目标奋飞。

他在《梁父吟》一诗,把“我”置身于鬼怪纵横、天门关闭、天神震怒、雷雨交加的险恶环境中,但李白却“我欲攀龙见明主”,在“阊阖九门不可通”的时候,竟要“以额叩关”,这是何等的气势!再看他和友人的情谊“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挥手再三别,临歧空断肠”;李白诗中塑造的自我形象,就是这样的高洁达观和血肉丰满。

李白笔下的孟浩然是个“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迷花不事君”的高人。李白笔下的“扶风豪士”是一个“作人不倚将军势,饮酒岂顾尚书期”的义侠。

李白还把我国历史上建立了不世之功的人物裁剪入诗,如鲁仲连、屈原、诸葛亮、谢安等等。李白把这些历史人物写进诗中,却有他独特的视角。看他写鲁仲连 “意轻千斤赠,顾向平原笑”。写谢灵运,则写其客散时的情景:“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头上青天朗月,脚下水碧山空,谢公独立其间,看着佳宾远去,是何等的潇洒雍容。

这些例子可以说明,李白笔下的形象,无论今人古人,都是李白化了的,无不具有豪迈飘逸的性格和风姿。

物的象有时表现在自然景物、山水风光的描摹中。他下的大自然洗尽人间污秽丑恶,处处表现得圣洁明丽;有时则表现为仙境,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片光明,体现诗人摆脱一羁绊、追求精神解放的强烈愿望。例如,诗人在诗歌多对“松”进行描写:

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古风》其十二)

苍苍云松 ,落落绮皓。(《山人劝酒》 )

太华生长松 ,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富 ,岂为微飙折。(《赠韦侍御黄裳》 )

讵知凌寒松 ,千载长守一。(《感兴八首》其四)

松寒不改容。(《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

松柏虽寒苦 ,羞逐桃李颜。(《颖阳别元丹丘之淮 阳》 )

讵知南山松 ,独立自萧瑟。(《古风》其四十七)

诗人笔下的这些“松”的形象 ,形成一个个颇具个性色彩的意象 ,它们是硬直不弯的 ,是高洁鲜亮的 ,是不怕严霜侵凌、狂风摧折的 ,是本性难移、长守如一的 ,当然也是傲岸孤独的。我们不难体会 ,诗人这每一种对“松”的意象的描写 , 无不浸透着他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想。

(四妙笔生花,巧修辞

李白很少对生活细致如实的描绘,而是驰骋广阔的想象空间,穿插以历史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表面上看来盥洗室同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运用独特的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表现自己跌宕起伏的感情如梦如幻,出人意外,使读者仿佛进入了神仙境,处处耳目一新,浮想联翩“恍恍与之去,贺鸿凌”的感觉,达到了“精骛八极, 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境界。正像巴尔扎克所描绘的: “他的心灵飞 翔在高空, 他的双脚在大地上行进, 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李白自身的那种“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 那种“安能催眉折腰事权 贵”的独立人格, 都使他能够受世俗的束缚, 充分发挥其想象才能。他以其丰富的想象艺术创造了无数不朽的艺术珍品。

李白诗歌中的比喻十分精彩,不论描述重大事件,还是抒发个人情怀,都运用得自然贴切、形象生动。例子不胜枚举,如《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是李白出蜀初游楚地时的诗篇。它以清新飘逸的妙笔,描绘了沿江东下时所见的开阔形势和新奇景象,抒写了诗人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宽广胸襟。末联鲜明地反映了诗人“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时的乐观向上精神。此诗中的五、六句写江中所见,以天镜喻月之光明,以海楼喻云之奇特,这一比喻,使江上月色云影跃然纸上,十分形象、生动、贴切

在李白的诗歌中,与比喻竞相生辉的是大胆而极度的夸张。李白的诗 , 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诗人往往通过极度的夸张,既表现了大自然磅礴的气势和内在跃动的生命抒情力,又表现了诗人自己热情豪放的个性特征。他的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善于用生花妙笔自由挥洒,点染出各种富于艺术魅力的意境。如《蜀道难》一诗通过艺术夸张所构成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形象,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的奇险景色,不仅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山河的壮美,而且在富于浪漫主义的描写中,处处流露着他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突出表现了诗人那种宏伟的气魄和豪放不羁的性格,因而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其中“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句,笔势奇崛,夸张大胆,形象地描绘了山高路险之情况以及诗人深沉焦虑之心情。

除了以上修辞手法之外,强烈的对比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燕昭延郭隗》,《古风五十九首》之十五)诗句将朝政颠倒的作法做了鲜明的对比, 控诉了当朝权贵对人才的践踏。“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送祝八之江东赋得纱石》)等时间后的巨大差异,给读者心灵造成巨大的震撼。又《玉阶怨》描写宫女的哀怨, 全诗却无怨字, 而是用幽雅的环境与华丽的衣着同人物的怅恨相对照, 很巧妙地表现了寂寞幽居之怨。

(五绚丽飞动,呈意象

李白的笔下,他的诗起了一座座彩虹桥。如“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红肥花落白雪霏。”“荷花初红柳条碧”“赵女长歌入彩云,燕姬醉舞娇红烛”“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诗句里中素、白、绿、红、紫、碧、丹、彩等表示色彩明丽的词,金、月、竹、湖、涛、雪、草、残霞、积翠等有鲜明色彩的物,使得读者读到这些诗有春风拂面、满眼生机的感觉。再如《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他在四句诗中就用了绿、素、青、红、白等五个颜色字 , 出现了光彩照人的多种意象,人物形象便从光彩中走出来。

古代诗人喜欢使用叠词,李白也不例外的很多诗中就可以发

词可使诗的音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耳。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之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山白鹭满,涧白猿吟。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诗的前四句分别用叠领起,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运用得恰到了处,就能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或人物特征更中形象。如“杨花茫茫秋杀人”、“碧水浩浩云茫茫”、“大江茫茫去不还”、“忆君迢迢隔青天”、“飒飒芦花复益愁”等。无论是自然景,还是人物心理,在这些叠词帮助不仅富有韵味,而且造成了滚滚东去的气势,使诗的意境更为深邃。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处处体现了豪迈飘逸诗风,他的诗中豪迈飘逸之美,是清刚之壮美中蕴涵着轻灵飞动,可谓“千载独步 ,唯公一人 ”(李阳冰《草堂集序》),用司空图的话来讲就是 :“体气轻扬,志向凌云。形影砚忽,派落不群。风姿洒脱,神情闲逸。李白之诗,足以当之。” 这种特质介于可意会、可领略却不可言传强取之中。

二、怀志入世,追求一生——造就李白诗风的原因

(一)政清人和的唐朝盛世

唐朝的初盛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在经历了“贞观之治”、“武周革命之后,唐朝的国推到了极盛的顶峰时,杜甫《昔》中描述的开元盛世:“稻米流脂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李白笔下所夸耀的焕赫风光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政治的清明,社会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国家的强盛,使得大唐帝国广袤的国土上呈现出一种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们包含远大的理想,饱满的激情开放的胸怀,美丽的幻想,走向政治和历史的舞台。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环境使得诗人们朝气蓬勃,充满了理想和希望。他们怀着“欲上青天览明月”的浪漫情怀,做着“致君尧舜上”和“立登要路津”的卿相之梦,实现他们安社稷、济苍生的报国理想。李白就是他们这种浪漫精神的杰出代表。李白像盛唐其他诗人一样,胸怀壮志 , 致身报国。不过他的理想更高,气魄更大,幻想更浓。他要做管仲、姜尚、诸葛亮和谢子安为帝王之师那样的宰相,建立“寰区大定、海县清一”那样的盖世功业,想通过用帝王之术,游说人主,立谈知我,顿为卿相的一鸣惊人的非常之举,来实现他政治理想。他那追求理想、反抗权贵、要求自由的精神,个性张扬的气质,高亢豪迈的性格, 雄奇飘逸的诗风,特别是他那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气势,无疑就是唐朝政治、经济全面繁荣昌盛在精神领域的真实反映。

(二)广纳百川的文化氛围

盛唐文化以中国本土文化为母体,广纳其他精华而蔚为大观,这种广泛的文化空间和自由的文化氛围对盛唐诗人的李白影响很深,他尊重传统,学习前人,又勇于创新,善于从多方面来学习并吸取精华,这不仅对他的诗歌的思想内容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他诗歌的语言风格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子昂扫荡齐梁诗风的文学改革对李白影响极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文学主张正是陈子昂文学革新的深化。所有这些李白都是兼收并包、广为接纳,并加以批判地继承,转化为自身积极浪漫主义诗风吸取不尽的给养。因而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里有一股与云天比高、与历史等量的豪气回荡着,反映出自身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三)儒道影响的复杂思想

李白思想意识的丰富复杂,龚自珍 《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极其经典地概括了这种复杂性。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使他意气风发,豪情满怀,有着“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李白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对前途充满了信心。《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南轩松》等,表明自己远大的政治思想,抒发自己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志向。

但“穷则独善其身”思想不免与道家厌世的思想合流,游侠的思想又使他重诺轻物。轻视传统,追求一种个性的张扬,养成狂傲不拘、飘逸洒脱的气质和豪迈旷达的作风。李白也深受道家“无为”、“无用”的思想,厌世、孤傲的风格在李白身上可找到影子。这种道家思想影响又有着双重作用。积极的一面是狂放不羁、大胆追求、热切的寻求个人自由与解脱。消极影响是表现颓废避世的一面,一味地求山访道、喝酒取乐、脱离现实,将道家那种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因素代入到他的诗中,无形中消弱了他的浪漫主义表现力和感染力。

李白是一位主观性极强的诗人,他纯任天心,不耐拘束,崇尚自然的个性特征也正是古代侠士洒脱飘逸,不受羁绊的性格气质的体现,是尚侠思想在诗人身上的自然流露.而这种个性特征在其山水诗,游仙诗和饮酒诗中表现的最为充分.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豪迈旷达的人生态度制约着他的审美观念,使他更喜爱壮美的景物.他的山水风景诗多表现祖国山河的雄伟奇险,泼墨如云,运笔如椽,浑洒如皴,力重千钧,浩瀚的气魄和恢宏的气象尽揽其中.所以说,尚侠思想在李白的许多诗作中都闪耀着光茫,它对李白本人的性格形成及其诗歌的思想内容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思想,而独特思想又造就了诗人独特的性格。儒、道、侠三种思想奇妙地统一于李白思想 性格和气质中,这种独特的思想使他的诗歌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和极大地批判现实力量。

(四)漫游山河的豪放气质

李白生性好游名山大川,他的一生经历青年、壮年、晚年三次漫游,在其六十一年的人生旅程中,大半生都是在漫游中度过的,只有短暂的时间在某地定居。一是青年时代仰慕与效仿侠士,学剑术,漫游蜀中名山大川,与隐士东严子等同隐,表现出对仙道的向往。二是远游求仕。二十六岁以后,李白为实现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仗剑辞亲远游。游经江陵,洞庭,庐山,扬州之后留住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又以安陆为中心,西入长安,东游梁宋、齐鲁。在东鲁,曾与孔巢父等人隐居山林,号“竹溪六隐”。十几年间的漫游中,他曾隐逸学道,想走终南捷径以出仕,虽然从政愿望未实现,但漫游中遍览祖国山川,广交朋友,创作了许多气势奔放的诗歌。天宝元年,李白应诏人京,三年后因受奸侫的馋毁,李白离开长安,开始再次漫游。先途东游梁宋,接着又北游燕蓟,南返梁园,往来于宣城、金陵之间,游历山川,炼丹隐遁,狂歌痛饮,消磨雄心。这时,怀才不遇的愤懑、傲岸不屈的豪气,复杂地交织在李白的思想与创作之中。

李白因三次漫游形成其奔涌豪放的气质,其诗歌也独具浪漫主义特色,以磅礴的气势赞美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并把自己个性融化到自然景物和大好河山中。在他笔下的山水丘壑也无不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像原野上的奔驰的骏马。在诗里,诗人一扫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五)不屈己,不干人。

天宝元年,李白应诏入京,他以为可以实现理想,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便事也愿违,玄宗只让他入翰林院待诏供奉,做个御用文人。其间,他也写过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但实际上他并不得志,因而常常饮酒游乐,过着自由放纵的生活,他平交王侯,傲视群小,终于招来忌恨,遇到高力士等人的馋毁。傲岸不屈的李白,不愿谨小慎微,屈己下人,在天宝三年被“赐金放还”,离开了长安。三年的翰林生活使李白的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对玄宗后期的政治黑暗与腐朽有了清醒的认识。他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飞跃,具有了对黑暗现实强烈的批判,如表现李白这一反抗精神的诗《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的吟咏,抒发了对黑暗现实的愤懑之情,表现了诗人倔强、孤傲、清高的崇高精神,暗示出自己那种因为强烈要求个性解放,反抗封建权贵而遭馋沦落的苦闷,只有到大自然才能得到暂时的安慰和解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名为写景,实则为我们勾画了一副封建社会世态炎凉的图画。诗中以“众鸟”“孤云”暗喻诗人的独坐,传神地衬托诗人的孤独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两句,把敬亭山人格化,通过相互间的欣赏,倾慕显示了诗人人格的高洁伟岸,暗示了诗人的那种不屈不挠,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反抗精神。

综上全文,李白的诗歌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又一高峰,他继往开来,求实创新,是无与伦比的诗歌领袖。他是一个开拓者,是中国文化长期沉淀孕育出的旷世奇才。他思想自由,品格坚贞,才华绝伦.在中国五千年来滔滔的文化长河中,他无时不刻影响后世子孙,无论从哪能个方面衡量,他都是中国文化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诗人。总之,李白诗歌的“豪迈飘逸”美 , 充分显示了李诗所独有的自由性,这种自由构成了李白诗风的精髓,也契合了千百年来人类挣脱各种羁绊、追求自由的共同理想,所以太白诗歌能代代相传,长咏不弃。他矗立起了中国古典诗歌历史上永恒的丰碑,受到后人无限的敬仰,因此,李白无愧于“谪仙人”之称。

参考文献:

[1]屈小强《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人生意趣》

[2]杜甫诗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李阳冰《草堂集序》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

郭晓凤《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傅振宏《论李白的咏侠诗》

王键《调动多种感官开展想象——浅谈李白诗歌中夸张手法的》

(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本文所选诗歌出自出此)

李白研究学会编:《李白研究论丛》

左刚强 姚忠泰世界名人传记--李白》

谢楚发《李白--诗酒人生》

薛天纬主编中国李白研究》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回顾紧张但又充实的学习过程,本人在此向所有关心我的及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致以最真诚的感谢。

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从指导老师-----何宗美教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很大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在此感谢耐心的辅导。在写论文阶段,何教授几次审阅我们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没有的指导,我们就不能较好的完成课题设计的任务。

最后,我还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我要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532426ee009581b6bd9ebff.html

《论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