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观察物体(一)》公开课优秀教案

发布时间:2017-07-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观察物体(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 学具、教具:学生4人一组,每组一个熊猫玩偶;课件。
教学重点: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认识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教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听听下面这个故事,想想大象到底是什么样的。
教师通过课件讲述如下故事,学生看图听故事。
星期天,退休的李奶奶带着她的小孙子东东、明明和外孙女欢欢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东东他们就把李奶奶拉到了象园,李奶奶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过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3人连忙答应?然后向大象跑去。
不一会儿,3个孩子就跑了回来,争先恐后地说开了。东东说:“奶奶,奶奶,大象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明明说:“不对,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欢欢说:“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奶奶听后哈哈大笑。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奶奶为什么哈哈大笑吗?他们看到的大象真的不一样呢?
教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 1 / 5


要想看到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配以课件的演示,新颖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迅速进入学习的状态。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渗透从一个角度观察物体是片面的,自然揭示课题o
(二)实践观察,积累经验,建立表象 1.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教师:今天,老师为每组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我们看看它是谁。
教师请小组长拿出自己组的熊猫玩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 2.本位观察,初步感知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师:请小组里的四位同学分别坐在熊猫的四周,目光正对熊猫,说说你们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看来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不同的。 3.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教师:请小组中的同学都坐到熊猫的前面,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相互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画比画。
教师:请两名同学再分别说说从这个位置看到的熊猫是什么样的。 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这时看到的熊猫的样子,把它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顺次到其他三个位置进行观察。其他三个位置的观察同样按照上面的几个层次展开:看、说、想、记。
4.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教师:刚才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熊猫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我们再到这两个位置分别看一看,重点看看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进行区分,也可以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分。
教师:刚才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对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有了清楚的认识。
2 / 5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集体观察和交流,强化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的特征,并借助语言、动作等辅助方式,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看平面图时进行表象的提取作准备。
(三)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1.读懂情境图,理解位置关系 教师出示如下例1情境图: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分别站在这4名同学的位置观察熊猫,看到的熊猫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情境模拟,明确位置关系
教师:请每组的四位同学都站到小明的位置上,对照情境图,看你们站的位置对不对。
教师:看看小明看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教师:如果你是小红、小芳或者小亮,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呢?下面就请同学们亲自站一站,看一看。
3.运用表象,正确判断
教师:根据情境图,想想这四位同学看到的图是什么样子的,再说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4.游戏巩固,发展观念
教师:下面,老师任意圈出上面图中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是谁看到的,然 3 / 5


后快速站到那一面去。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并进行情境模拟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图中观察者与熊猫之间的位置关系,把学生的认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上升到“根据情境图,能判断观察者的位置”这一层次,实现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进而激活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的表象,作出相应的判断。最后通过游戏,再次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总结方法,提升认识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观察的?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最后完成如下板书: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不同
(设计意图:在学生亲身经历了观察物体的活动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和感受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形成更清晰的认识和更深刻的体会。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完成“做一做”
教师:同学们要乘上快乐大巴去秋游,出发之前有4名同学在观察大巴,们看到的一样吗?每幅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2.完成练习十六第4
教师:同学们首先来到了天安门,3名同学给天安门城楼拍了照,你知道下面右边的三幅照片分别是在哪个位置拍的吗?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4 / 5



3.完成练习十六第2
教师:同学们玩累了,一起去品茶休息。喝茶的时候,他们观察了茶叶筒。下面右边的三幅图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请你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围绕了一条主线——秋游,巧妙地把练习穿插在一起,激发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畅谈收获,评价总结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5 / 5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7d0743c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2.html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观察物体(一)》公开课优秀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