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2-06 18:17:0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四年级数学听课心得体会

  篇一:四年级数学听课的心得体会

  [四年级数学听课的心得体会

  梁海俏

  王老师的课,又给了我一次精神的洗礼。王老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让我佩服,也引起我不少的感触。她讲课时教态自然,温文尔雅、不紧不慢的课堂教学语言。显得朴实、逼真、引人入胜,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她们的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的课堂教学风格。 她讲课语言规范、严谨,她的课灵活的使用了自学---交流---练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这堂课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开始上课时,王老师首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主看书,并对重难点进行勾画。自学完后汇报交流,这时教师只在适当时候点评。交流完后教师设计了三类不同层次的练习,学生做题时,每个小组选一名学生上台板演。小组长在这个环节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不但要判阅组员的题,有错的还要督促其改正。总之这堂课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几位老师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深思与追寻。他们精湛的授课艺术,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新课程下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下面,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上板着面孔的课,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热情。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有通过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特别是新概念、新方法的学习,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3、为学生创设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但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4、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课。

  更应该注重探究的过程。一堂好课中应该有教师和学生真实情感、智慧的交流,应该有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的许多新东西。

  5、一堂好课应该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有效学习一定是有价值的学习,对学生有用的学习,是针对学生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进行的学习。

  当然,一堂好课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认为应该是真实、扎实、充实、平实的。这些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努力追求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篇二:四小听课心得体会

  四完小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201542日,我在达旗第四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新课改听课学习培训,对这次学习颇有感触:

  这次培训主要分为上下午两个时间段:上午由第四小学孟祥菲和赵彩虹两位老师分别进行了《找规律》和《圆锥的体积》的公开课讲授,第四节课由山东莘县实验小学和第四小学教师分别对上述两位老师所讲授课程进行了点评,并就课改方面进行了交流讨论;下午由山东莘县实验小学数学教研主任马秀景老师讲授了课改示范课《相遇问题》,之后由莘县实验小学的庞书记对新课程改革的数学模式进行了解读并与达旗第四小学各年级教研主任进行了互动交流和疑难解答。 对于本次的听课学习,首先,这次学习让我感到了教学模式的改革热潮扑面而来,每所学校都在进行着不同阶段的改革,对于导学案的重视也是越来越高,对于莘县实验小学马主任的课改示范课的讲授让我获益匪浅,对于如何更好的运用导学案,以及如何更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其次,在听取莘县实验小学庞书记对于课改的数学模式的详细解读后,真切了解到什么是导学案,如后运用导学案,如何让课改更加顺利进行,使我更加有信心能够带领学生们一起去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更熟练的运用导学案;最后,总体感觉这次学习培训对于我们新教师今后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更好的给学生传授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更好的教书育人。

  恩格贝中心小学张海英

  201547

  篇三:小学数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

  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跟大家交流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

  赵老师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

  赵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总之,赵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我抓住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详细记,用心去体会??以下是一点点感受,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为期一天的观摩课活动我们一共听取了来自市内各个学校5位教师的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这些参评评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各有所长,形式多样,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学习

  新课程实验教材注重了儿童心理学,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任何事物的兴趣不能具有持久性,注意力易于分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比如刘艳杰老师的《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就创设一个学生非常熟悉的小沈阳引入教学内容,这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时分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中自主地、能动地探索、发现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依托情境,在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学习内容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找规律》时,吕金颖老师利用超市、商店开业时门口悬挂的彩旗入手,引导学生去找规律,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不陌生,又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3、各课都展示了《新课标》的新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老师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不是在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而是在做数学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在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将感性的实际活动与学生的内心感受体验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4、对认识《新课标》的感受通过一天的学习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新的认识即教师重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注意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呈现方式丰富多彩,重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学生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重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5、对《新课标》的新思考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理解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单纯依模仿与记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里充满数学我们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物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收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

  20111020日,由十堰市教研室组织的全市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评比活动在房县实验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

  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十堰市外国语学校殷青平老师讲《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在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涂一涂、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再如,竹山县张振武小学讲《圆的周长》,让学生自己探究,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圆周率。另外,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十堰市五堰小学王强讲《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法时,用曹冲称象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恰如其分引入用替换法解决问题。郧西曹艳丽老师要求学生动脑筋,以解密码来打开数学广角大门导入新课:《数学广角》(猜一猜),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总之,平时一定要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授课能力,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取得好成绩.

  一、扎实的基本功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感染了我,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就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积累经验。

  二、课前准备过程很有特点,每位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赖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引导到位,注重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空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肖老师语言流畅,干脆利落,问题的指向性强,认识数和数的顺序时老师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张老师课堂教学灵活,不管她的方法多样,她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他比较有经验把平时学生常出现的或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防范于未然。练习题的设计精准并体现出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对以后的教学做好了准备。这样让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如何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必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

  一、制定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对落实课程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另外,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准确能够体现一位教师专业水准。平时在检查教案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老师在备课时虽然把教学目标写得很全面,但大部分是参考别人或教学资料的目标,考虑的中心主要是知识,大脑中很少有学生的存在,这就无从谈起目标的针对性,这时如果用三维目标来衡量的话最多只有知识目标。三维目标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但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节课三维目标都要面面俱到。应根据教学内容、班级情况、学生学情等方面来制定。

  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改革,不管怎么改,怎么创新,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这个目标和方向就是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

  二、制定教学目标应考虑的四个要素

  1.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2.学段目标

  教师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段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教学目标。如: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认识:分一分(一)》是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领域的一节课。本学段的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3.教材内容及表现形式

  新教材本身就是按三维目标设计的,除了知识点也考虑了方法、情感因素,需要教师去仔细体味,充分挖掘。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具有较大的弹性,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要进行加工处理,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需要适当展开或补充,如何取舍增补,都需要教师去深入探讨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教材,进而提出恰当、准确的教学目标,发挥好教材应有的作用。

  4.学生学情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便确定双基目标;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去审视制定教学目标;三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按照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及出发点,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心灵上读懂学生,贴近学生,以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数学基础知识。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是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

  学生建立分数这个概念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意义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学习时需要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实验操作、观察、判断等直观手段,逐步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分一分这节课,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分苹果游戏,引出分数,在活动交流中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逐步懂得分数的读法、写法以及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三、制定教学目标应遵循的五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的。尽管课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来陈述,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但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2.主体性原则

  教学目标的陈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现出教学过程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由理念到实践的真正实施的开始;体现出教师角色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由控制者变为帮助者,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的真正转变。

  3.层次性原则

  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理解能力、经验或经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国家课程标准制定的是某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的标准,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学习差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也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要求。

  4.可测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必须具有可测性,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评价功能。因此,要求目标陈述精确、标准、具体、规范。

  5.动态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通过综合考虑各因素在上课之前制定的。课堂上,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常出现偏离原来教学目标的情形,此时,把课时目标作些微调,关注学生即时表现,加以适当影响、引导,既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又保护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自主精神,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制定教学目标的方法

  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此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

  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

  正确制定三维目标的技术要领,简要地概括为如下六化:目标导学化,导学问题化,问题操作化,操作过程化,过程系列化,系列一体化。这六化为正确制定三维目标提供了具体的操作保证。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在教学中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这又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时时刻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下面我就新课改下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要全面把握教学目标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首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全面领会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掌握课标对于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安排及教学要求,了解各个学段知识之间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领会教材意图,尊重教材活用教材。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只是个例子,不能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材上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用教材教,就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学习化加工,让教材本身所承载着数学意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情感等功能释放出来,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广泛搜集资料,设计适合我们学生的活动。深入细致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是教师能够驾驭教学过程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基本前提。这是因为:只有全面熟悉教材,把握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教学重点;只有钻研教材,才能掌握和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实现知识、能力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目标;只有深入地分析教材,才能对教材的结构、教学程序、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做到清晰自如,实现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只有对教材的作者、编者、与读者的意图、了然于胸,才能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更好地实现教学的多元目标。因此,教师必须钻研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分析教材逻辑系统,把握教材知识结构,并侧重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教学的知识重点、能力点与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二、结合课标,明确教学的范围和程度。

  《语文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最高理想和终点站,而教学目标是实现最高理想过程中的共同理想和驿站。我们要充分解读课标,从而明确所讲内容要达到的范围和程度,否则,我们教学时要么信马由缰,要么钻进死胡同,要么浅尝辄止,要么深不符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要抓语言文字,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交流,即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比如,《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作家冯骥才借用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样一个题目,向我们展示了维也纳的森林这样的一个异域风情。课文选自冯骥才的游记散文《维也纳情感》。同是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约翰?施特劳斯用优美的乐曲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挚爱,冯骥才则以包含深情的文字抒写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全文共9个自然段,通过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表现了维也纳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第5条要求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根据课标要求确定为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初步知道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知道什么是描写,初步了解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三、深入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认知水平,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制定出详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同时,教师要经常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认真听取他们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使教学目标制定的更具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733e2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e.html

《四年级数学听课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