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详案

发布时间:2020-11-29 08:57: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5.伯牙绝弦

【教学目标】

(1)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文言文的韵味,背诵积累课文。

(2)利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理解题意

1.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学好古诗文有助于我们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提高语文素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千古传诵的故事。

2.出示课题:《伯牙绝弦》(“弦”字正音)

伯牙何许人也?有谁知道?(春秋时楚国人,后做了晋国的上大夫,著名的琴师,擅长弹古琴,距今2000多年了

3.你们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吗?这里为什么用“绝”而不用“断”呢?让我们走进这篇带着传奇色彩的文言文故事中,去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感受韵味

1.这是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二篇文言文。学习文言文,跟学习古诗词一样,首先要反复诵读注意停顿与节奏,读出韵味来。(出示:文言文之——注意节奏与停顿读出韵味)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注意停顿

2.请一生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解决难点一: “哉”“兮”是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啊!呀!”读的时候都要注意停顿。

解决难点二:“伯牙///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正确停顿。

3.请一位同学读或者老师范读后,再齐读全文。

三、细读课文,读懂内容。

(一)整体感知,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韵味了。宋代朱熹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我们学懂文言文,理解它的意思,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吗?出示:文言文之“解”——利用注释与工具书,理解文意

2.学生利用注释试着说说意思。

3. 哪些地方你读懂了,还有哪些不懂?组内进行交流,然后汇报(把学生不懂的写在黑板上)

(二)细学课文

1.出示: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

b.“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哉,峨峨兮若泰山!

着重理解:“善哉”的“善”和“善鼓、善听”的“善”意思一样吗?出示字典上的关于“善”的几种意思,让学生进行选择。说说句意。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又何以见得?师出示句子,生理解。

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说)哪个字表现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来体现这种雄伟的景象?齐读。

还有哪一句能说明子期善听?生理解此句。怎样读才能读出江河的宽广(浩浩荡荡)

4.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只是表现了高山流水吧,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里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学生说:明月,清风……)

5.假如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志在明月、志在白雪……你会怎么赞叹的?

(放音乐)学生拓展练习,交流: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志在 ,钟子期曰:“ 善哉, !”

6.高山也罢,流水也罢,悲伤也罢,开怀也罢,伯牙心中所想的一切,谁能懂这正是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他们心意相通,情趣相投。可见他们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知音。

7伯牙当时是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他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师补充资料

是呀,虽然听者无数,但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可以想象,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时,没有人能向子期那样赞曰——(学生接)当他鼓琴志在流水时,没人赞曰——

8.人生难得一知已。 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抓住“谓”和“乃”这两个关键词说说句意。

四、品味知音,深悟绝弦

1钟子期死后,琴师伯牙为什么“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出示:世再无知音)

2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决定“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对知音的悼念。在这里伯牙在这里“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断了他的前程、断了他的快乐、断了他的希望……)

3他把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前程都绝断了,他万念俱灰,恨不得追随子期于地下,又哪里在乎这琴这弦呢?现在你们明白了课题为什么用“绝”而非“断”了吗?当我们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应该怎样来读这句话呢?(再读最后句)

4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齐读。

5.“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名曲,伴随着这优美的乐曲,让我们再读课文。

五、背诵课文,课外积累

1.从同学们的眼神中,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可全文却只有短短的77个字,这就是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你们愿意背诵这篇感人的文章吗?

自由背,放音乐试背。一个学生背,齐背(会背的站起来背,还不太熟的,可以坐着小声地跟着背。)

2.同学们,刚才写在黑板上的难点,我们都弄懂了吗?课文学完了,我们来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我们在诵读、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及时代背景资料来感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者领会文章的主题,这才算把文言文学会学透了。出示:文言文之“悟”——结合内容与背景,领悟主题更为重要的是,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我们要多读多背,加强积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课外拓展:伴随着伯牙子期的故事的流传,后人写了许多诗文纪念他们。其实,在这些诗文里,人们更是在表达一种对知音的向往与感叹。请你课外搜集一些这样的诗文,读读背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29cedc754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3.html

《25《伯牙绝弦》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