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选公文范文--------------------------
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端午节由来
汉服端午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BoatFestivalDoubleFifth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端是开端的意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通,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精选公文范文----------------
1

---------------------------------精选公文范文--------------------------
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炒五,江苏中部以韭菜、茭(jiāo(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同炒,大约是以这几种菜象征蟾蜍、蝎子、壁虎、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备菜肴,现在少见。但是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辣椒、葱、姜、蒜、香菜五种有刺激的东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馆都可以点到此菜,因为食材比较常见。端午赛龙舟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xx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精选公文范文----------------
2

---------------------------------精选公文范文--------------------------
假。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5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9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重午节
----------------精选公文范文----------------
3

---------------------------------精选公文范文--------------------------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重午节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天中节,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中节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解棕节
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精选公文范文----------------
4

---------------------------------精选公文范文--------------------------
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屈原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粽子投入江中。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精选公文范文----------------
5

---------------------------------精选公文范文--------------------------
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三日后抱出父尸。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精选公文范文----------------
6

---------------------------------精选公文范文--------------------------
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龙的节日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仲夏记》----------------精选公文范文----------------
7

---------------------------------精选公文范文--------------------------
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夏至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精选公文范文----------------
8

---------------------------------精选公文范文--------------------------
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
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和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的称号。28岁时参加革----------------精选公文范文----------------
9

---------------------------------精选公文范文--------------------------
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节日习俗佩饰
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精选公文范文----------------
10

---------------------------------精选公文范文--------------------------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精选公文范文----------------
11

---------------------------------精选公文范文--------------------------
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精选公文范文----------------
12

---------------------------------精选公文范文--------------------------
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④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挂艾草、菖蒲、榕枝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季节形被,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精选公文范文----------------
13

---------------------------------精选公文范文--------------------------
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关于端午节的资料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精选公文范文----------------
14

---------------------------------精选公文范文--------------------------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精选公文范文----------------
15

---------------------------------精选公文范文--------------------------
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精选公文范文----------------
1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81d4c10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f.html

《关于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的所有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