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范文及点评(整理精校版)

发布时间:2014-12-16 00:55: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话题作文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范文及点评
作文辅导
0201 14:50

::

话题作文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范文及点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曹文轩认为,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以变为常识,但只有一样是不会衰老的,那就是美。东方有一轮红日,你的祖父看到的时候会感动,你的父亲一样会感动,而你,你的子子孙孙,每当看到这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的时候,都会被它感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一个最经典的场面,就是安德烈公爵躺在战场上,他受了重伤,万念俱灰,祖国、民族以及他的爱情都已破碎,他觉得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个时候,是什么东西拯救了他?什么东西使他又获得了生存的勇气?既不是什么伟大的思想,也不是什么崇高的精神,而是俄罗斯的天空,俄罗斯的森林、草原以及河流。这就是美的力量。因此,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

当然,你也可以不同意曹文轩的这种看法。

请以“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范文——

以思想串连美丽

 

汨罗是美的,不只因为它波光粼粼,更因它回响过屈子的悲歌;乌江是美的,不只因为它蜿蜒千里,更因它濯洗过霸王的银枪;赤壁是美的,也不只因为它的兀自峥嵘,草木繁密,更因它倾听过东坡的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开笔文思恣肆开阔,文词华丽典雅,主旨半含半露,很抢眼但是很模式——要是评卷老师看多了这种开头再看这篇,也许就会审美疲劳。)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山川秀美,不胜枚举。奇山异石,良木嘉草固有着自身(的)自然美,然而这种美是平面的、静止的,(:年纪太小,所以童言无忌,敢说大自然的美是平面的、静止的。大自然的美是立体的、变化的,或说是不变中有变化的——所谓沧海桑田是也。)任其斗转星移,自生自灭,到头什么也留不下。(以上语言很好地糅合了文言,但认识不到位。若真如所言,自然美到头什么也没留下,那如何理解《三国演义》开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惟有一文人骚客,倒骑毛驴,纵酒狂歌,漫步于此,觉得铺天盖地都是诗意的倩影,遂作诗一首或撰文一篇,镌之石崖,以和山间明月,空竹幽篁,乃至后人俱传诵之,(文白夹杂,不伦不类。)这美景才应着这诗文活了,活在史书里,活在时间里,活在人们代代相传的思想里。

(:本段的思维稍有偏差,他强调人文的力量是对的,但贬低自然之美值得商榷。自古江山亦要文人捧,但自古江山也捧文人——没有钟灵毓秀,哪来地灵人杰?自然之美,造化之神,艺术只有“师神奇师造化”的份,所以才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说法。实际上,古今中外,无论多么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创造的美,都源于大自然的启发——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如此。“江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正唱出文人与英雄人物在钟灵毓秀的大自然和历史面前的无限感伤与无奈。)

这便是思想的力量。它能让本来静止的图画流动起来,让本来单调的声音交响起来,让本来独立的美丽串连起来,为自然美设立起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立体成一种文化,一种思维,代代流传在人们共同的文化血脉里。(这一段写得好!)

就拿黄州赤壁来说。(这句很不好!文气变软!)有资料称,苏轼前去凭吊的赤壁并非当年吴魏激战的赤壁,而是一不知名的小土丘。也就是说,(这里宜用推测语气,而不能下断语。)苏大文豪的以赤壁为引线的一词两赋都抒错了情,言错了志,变成毫无根据的无因之言。而且,据说此赤壁比之货真价实的赤壁,在形象上猥琐了千百倍,(:“猥琐”用得好。)根本毫无气势可言,更别提什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了。可是,谁又在乎呢?赤壁在哪儿,美不美、配不配其实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苏轼的旷达,豪放犹在,苏轼的平和、随性犹在,一副伟大的思想放在小丘上,小丘亦成岱宗;一颗伟大的心脏融入一条小溪,小溪亦成长江。所以,赤壁的美,赤壁的壮,非只因着其貌,更重要的,它有了一条伟大的血脉。(:这个小片断写得真精彩!)

记得还在一本书中读到其抨击余秋雨“情感过剩”,说“看到一块牌坊便洋洋几万言,不是好文章”。我为他而悲哀。牌坊固不美,可秋雨先生却写出了中国女性绵延的苦痛,这牌坊也美了;道士塔固不美,可他却写出了中国文化流失的惋恨,这残塔也美了;古城堡不美,可他却写出了中世纪骑士文化的雄壮,这古堡也美了。走在中华文化朝圣路上的秋雨先生,无疑有着一副伟大而深刻的思想,他以思想为脚,以杆笔为路,走过中东沸腾的战火,走过埃及古老的眺望,走过西欧冰冷的石柱,走进所有读者心里。他所观之景也都大多残破不堪,毫无美感可言,(瞎说。没有“废墟之美”吗?有一首诗就叫《废墟》:人哪/当你终于懂得欣赏废墟之美/时间开始倒流/向着饱满而葱郁的往昔)但他却串连起一副以良知责任为红线的美丽道路。

景美不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思想、责任与良知。它美得深沉、震撼,因为它闪耀着智慧的串连美丽的光芒。(豹尾。)

点评: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思想的力量大于美的力量”。深厚的语言功底,思维的深度,使这篇文章不同凡响,诗意的语言让文章很耐读,这是考试作文很难做到的,得益于平时,“功夫在诗外”。终评59分,理所当然。

文章紧扣“思想的力量”这个核心,进行诗意的挥洒。“作诗一首或撰文一篇,镌之石崖,以和山间明月,空竹幽篁”,“这美景才应着这诗文活了,活在史书里,活在时间里,活在人们代代相传的思想里”。这些都是极美而又极具内涵的句子。

最具张力的应该还是文章的第三节,“这便是思想的力量”既及时对上两节内容进行了总结,又提领下文,思想“为自然美设立起时间和空间的坐标,立体成一种文化,一种思维,代代流传在人们共同的文化血脉里”。这里没有石破天惊,只有水到渠成。在前两节论述“美”与“思想”的关系的基础上,再一次让“思想的力量大于美的力量”这个中心观点明确地呈现在阅卷者面前。

四、五节是例证,第一个论据,与课文有关,第二个论据,是读余秋雨的结果,应该说这些都是习见的,但在的笔下,这些都有了浓郁的个人色彩,读来别具意味。当然,这里也有瑕疵,第一个论据中的“一副”“思想”,“心脏”“融入小溪”,属表述不当,第二个例子的表述也有点绝对化。再就是,结尾比较仓促,匆忙收场(也可能是作文纸没有格子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

 

大漠黄沙,一阵驼铃响出的是苍莽的美;壶口惊天,巨龙黄沙涌起的是雄壮的美;红墙绿瓦,金銮殿庄严中露出的是高贵的美。(“响出”、“涌起”用得好。“露出”用得不好,俗。排比句有气势。)

这样的美在悠悠华夏长河中流淌、沉淀、升华。岁月淘去了一代代人杰英雄,帝王贼寇,磨平了建筑的棱角花纹,散佚了无数仁人志士的诗词歌文。(这些句子的用词还可再推敲。)唯独这美不曾变味。这样的美,超越了思想达到了久远。

当苏轼面对赤壁的惊涛,写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时,他想必被赤壁绝伦的气势所感染;当乐天看着江南的小桥流水时,不禁吟出“日出江花红似火”时,他想必被江南的温柔所沉醉。这绝妙的千古名句,正是在美景的熏染下得来的啊!这样的美,何止于超越了思想,它甚至于产生了孕育了思想!(这个同学概括能力强,几行文字就写了两个例子。而且最后一句很有见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72610827d3240c8447ef70.html

《话题作文“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范文及点评(整理精校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