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多管理学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02-07 07:32: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周三多管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周三多《管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 依存性 知识性 ——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

1 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 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 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

4 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 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

(一) 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二) 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

(三)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四) 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 决策

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 组织

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三) 领导

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共同努力。

(四) 控制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

(五) 创新

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

管理的出现时由人类活动的特点决定的。

管理也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也是生产力。

管理的性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

四.管理的社会属性

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

我国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管理的预期目的都是为了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

(一) 人际角色——联络者

(二) 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

(三) 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技能

(一)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二)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三) 概念技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化的精神能力。

三.21实际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化

(二)经济全球化

(三)知识资源化

(四)管理人本化

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使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 试验法

人为地为某一试验创造一定条件,观察其实际试验结果,再与未给予这些条件的对比试验的实际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外加条件与试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三) 演绎法

从简化了的事实前提推广得来的。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要点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治生学则是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

(一) ”——顺应客观规律

(二) 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归离。

(三) 人和——关键在于当权者,严于律己、严禁宗派、不任私人、公正无私才能团结大

多数。

(四) 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是国家兴亡和事业成功的

保证。

(五) 利器

(六) 求实——实事求是,办事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七) 对策——研究对策两个要点:预测、运筹。

(八) 节俭

(九) 法治

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 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

2 劳动分工可以减少由于变化工作而损失的时间。

3 劳动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的工具和改进设备。

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

1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变革。

(二) 对泰罗制的评价

(三)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行为科学学派

(一)行为科学的由来——20世纪,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资本主义管理学家试图通过行为科学的研究,掌握人们行为的规律,找出对待工人、职员的新手法和提高工效的新途径。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

霍桑试验

主要观点:

1 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2 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 企业中实际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是指企业组织体系中的环节,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总目标而担当着明确职能的机构

4 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三)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而动机又产生于人们本身存在的各种需要。

2.双因素理论。

1)保健因素:使人感到不满意的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关系方面,这类因素对职工行为的影响类似卫生保健对人们身体的影响。

2)激励因素:使人感到满意的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方面的,这类因素预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

3xy理论。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一)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

管理科学学派的主导思想是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为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二)数学模型与管理科学

1.描述性模型是说明一个系统怎样进行工作的模型,用它可以清楚表明问题的现状,并可指明应该怎样改变这种现状。

2.规范性模型中包含早已确定了的某些准则及事物的变化规律。

(三)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

系统管理理论把管理对象看作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三.决策理论学派

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为基础。

主要观点:

1 管理就是决策。

2 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程序性决策即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当问题的涉及面广,又是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或者问题极为重要而复杂,没有理性程序可以遵循,就要进行特殊处理。对于这类问题的决策称为非程序性决策。

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再思考

五.21世纪的管理

(一)管理指导思想创新

新时代的管理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收益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

(二)管理原则创新

1.对等的知识联网。

2.集成的过程。

3.对话式工作。

4.人类的时间与计时。

5.建立虚拟组织和动态团队。

(三)经营目标创新

1.以可持续发展代替利润最大化。

2.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

(四)经营战略创新

(五)生产系统创新

(六)企业组织创新

第四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 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 全面学习苏联的管理模式

(四) 探索中国现代管理模式

(五) 十年动乱造成了管理的大倒退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6年)

以扩大企业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改税为主要内容。

1 扩大企业自主权,简政放权。

2 推行经济责任者

3 两步利改税。

(二) 第二阶段(1987年至1991年)

以推行各种经营责任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主要内容。

1 承包经营责任制。坚持企业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关系,使企业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制度。

2 租赁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是指以国家为资产所有者的代表,按出租企业资产

价值收取一定租金,将企业出租给承租人,使其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产经营权与使用权的一种经营让渡行为的经济管理制度。

3 股份制。股份制是指将企业的资本划分为一定数量的股份,继而发行认购,吸收投资者

入股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三) 第三阶段(1992年至今)

以理顺产权关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

1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大战的新趋势

(一) 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 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三) 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变

(四) 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变

(五) 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变

【篇二:管理学 读书笔记 周三多】

管理学 读书笔记

旅游管理专升本 陈晗菲 学号12154032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决策 组织 领导 控制 创新

管理的二重性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学的代表性观点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管理者的技能有技术、人际、概念三个技能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顺道 重人 人和 守信 利器 求实 对策 节俭 法治; 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主要观点:目的、手段、核心1.目的是谋求高工效。手段是科学的管理方法、操作流程、制度。核心是大家来一次思想彻底转变,不能凭过去的经验 2制度 工作的操作方法,科学化;操作流程,书面推广;对工人的培训提高;工人的工资,差别计件;管理和劳动的分离。

2 法约尔的组织管理(每个人只应有一个上司)

不仅仅要改善生产,更重要的是六个方面的职能:

技术、经营、管理、安全、财务、会计;经营:采购,销售,交换;财务:钱怎么来,怎么用;会计:算钱,统计钱,财产家当,得心里有数

法约尔的进步之处在于重视企业的经营,组织结构的完善,而不是仅仅从生产流程考虑。 1 梅奥的人群关系论 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

霍桑实验:主要是研究环境、工资、对工人的关心和尊重、分组对生产的影响。 2 马洛斯的层次需求理论 观点:人缺什么才想要什么,已经有了的就不想要了。人想要的东西有几个层次,依次是生理、安全、感情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

3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观点:这是关于激励的理论。它把激励分成两种,一种叫保健因素,一种叫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主要指外部因素,工作条件,工资,环境,上下级关系,安全,地位等等。 激励因素主要指内在因素,工作性质,工作的成就感,重视,提升,责任等。

4 x y理论:麦格雷格。

x、人性本恶,贪图安逸,不想承担责任。y、人并不懒惰,如果工作对他是一种满足,就愿意承担责任。超y理论:人是复杂人。应该根据工作情况,人的素质来确定管理方案。 z理论。威廉大内。企业与员工的利益是一致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核心是信任和关心员工。

管理原理的特征:客观性 普适性 稳定性 系统性;

系统分类:系统特征 集合性 层次性 相关性 目的性;

原理要点:整体性 动态性 开放性 环境适应性 综合性信息化管理

信息的定义: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信息和数据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数据:记录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数量特征的抽象符号。信息由数据生成,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数据——加工处理——信息

信息系统 概述 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在组织内收集、处理、维持和分配信息的系统方法。

信息系统的要素 五个:输入 处理 输出 反馈 控制;

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系统调查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维护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 1:电子数据处理和业务控制 2:管理信息系统和功能控制 3:决策支持系统和战略计划

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功利道德观 道德权利观 公平原则的道德观 认为:管理者应该公平的实施规则

管理的基本方法

管理的法律方法 特征 强制性 规范性 概括性 严肃性和稳定性、可预测性;

功能 维护秩序,调解关系,使活动规范、制度化。有促进也有阻碍

行政方法: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和权力,运用行政命令、指示等强制方式,对组织及其成员施加直接影响的管理方法

特征:权威性 强制性 垂直性 随机性(灵活性)无偿性:

决策

定义: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并把握机会的过程。

原则:满意原则

类型:长短;战略战术业务;集体个人;初始追踪;程序化非程序化;确定不确定风险型

决策的特点:目标、可行、选择、动态、满意、过程

集体决策方法

1 头脑风暴法:原则 庭外判决、追求数量、自由奔放的气氛、自我改进

优缺点:优点就是能排除折衷方案,产生建设性的意见,能发现人才;缺点是成本时间人的素质要求高。

2 名义小组技术

是什么:类似民主选举,找一些人,告诉是什么事儿,提前不能通气,然后让他们一一上台陈述观点,再投票表决。

缺点是容易产生折衷倾向

3德尔菲技术(专家意见法)

a 组建小组 b 提供相关材料和要求 c 专家提出意见,注明原因 d 汇总,让专家比较与其它人的意见,并修改 e 再收集汇总 依此反复几轮,直到不再改 f 综合处理

计划与计划工作计划

概念及其性质

计划的概念 很多管理界的学者都对计划作了详细的解释。无论在名词意义上还是在动词意义上,计划内容都包括5w1h

计划与决策 决策:是关于组织活动方向、内容、形式的选择 ;计划:则是对组织内部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一定时期内行动任务的具体安排;

计划的类型:长短、业务财务从事、战略战术、具体性与指导性计划、程序与非程序 计划的实施

把战略性计划转成战术性计划 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滚动方式计划、网络计划技术、企业资源计划

目标的性质:层次性、网络、多样性、可考核、可接受、挑战性、信息反馈性

目标得分层 总目标、分目标、分分目标等 最上边是公司的使命、发展远景,下边是任务2、目标不是孤立的,目标之间有联系,实现目标的时候要相互协调、合作3、目标是多样的,不同的方面,如市场啊发展啊收益啊安全啊之类的

目标管理的过程 :制定目标、明确组织的作用、执行目标、评价成果、实行奖惩、新的循环

【篇三:周三多管理学笔记】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

目录

第一章 ................................................................................................................ 2

一、管理的涵义人类的共同劳动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 2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2

三、管理的性质.................................................................................................... 4

四、管理学............................................................................................................ 4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5

一、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1819世纪,工厂制度早期)............................. 5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5

三、行为科学阶段(30年代后)....................................................................... 7

四、现代管理理论的丛林(二战后 --- 60年代)............................................ 8

五、管理理论发展的新探索(6070年代)................................................... 9

六、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点............................................................................ 9

第三章 计划工作........................................................................................................ 11

一、计划工作概述.............................................................................................. 11

二、目标与战略.................................................................................................. 12

三、决 ............................................................................................................ 16

第四章 组织工作........................................................................................................ 18

一、组织工作概述.............................................................................................. 18

二、组织结构设计.............................................................................................. 19

三、组织结构的运行.......................................................................................... 24

三、考 ............................................................................................................ 30

四、人员培训...................................................................................................... 32

第六章 领导工作........................................................................................................ 33

一、概 ............................................................................................................ 33

二、沟通联络...................................................................................................... 34

二、激 ............................................................................................................ 36

三、领导理论...................................................................................................... 41

第七章 控制工作........................................................................................................ 44

一、控制的概念.............................................................................

..................... 45

二、控制的基本过程.......................................................................................... 45

第八章 计划的基础.................................................................................................. 47

2 计划的目的:指出方向。.......................................................................... 47

3 计划和债效.................................................................................................. 47

4 对计划存在着的误解 1.不准确的计划是在浪费管理当局的时间...... 48

5.计划的类型:................................................................................................ 48

6 计划的权变原因:...................................................................................... 48

7.计划的基础 目标........................................................................................ 49

第一章

一、管理的涵义人类的共同劳动资源(人、财、物、信息、时间)

共同目标

定义: 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孔茨) 或合理组织和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以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实质是一种手段、工具,不是目的。

管理的作用在于它的有效性,追求效率与效果的统一。效率是以较少的代价完成活动,涉及活动的方式。即正确地做事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即做正确的事 好的管理在于把对的事情做得更好。

低水平的管理表现在:1)无效率(某些政府部门的办事程序)

2)无效果(某些企业的库存积压产品)

3)牺牲效率的效果

[] 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某银行也制定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元的目标,只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自身陷入困境,连掉头的机会也微乎其微。 ------答:有效果,无效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有管理活动)

管理产生的二个条件: 1二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共同的目标管理是社会化劳动的产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2、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组织之中。什么是组织?

3 操作者: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上层

包括 中层共同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努力工作以基层 实现既定目标。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5、管理的职能

法约尔: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茨: 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6、管理工作的普遍性

管理工作具有普遍性,无论他在何处,所履行的职责有内在共同性。

?组织的类型(如企业、政府部门、学校)

?组织的规模(如小公司与大公司)

?组织中的层次

?跨区域的可转移性

计划 组织 领导 控制

基层管理者 15% 24% 51% 10%

中层管理者 18% 33% 36% 13%

高层管理者 28% 36% 22% 14%

7、管理与经营

管理 经营

条件: 社会化劳动的产物 商品经济的产物

背景: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末期

目的: 提高效率 提高效益

角度: 内向性(资源的组织利用) 外向性(环境)

适用: 一切组织 企业

三、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社会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体现所有者意志) (上层建筑、社会文化) 学习意义:(1)明确管理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2)大胆地引进吸收(3)批判地吸收(4)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反映管理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管理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有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艺术性:即实践性、创造性。是指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管理理论知识的技巧,必须将管理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到目前为止,管理是否是一门科学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回答。因为,管理面对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可以设定完全相同条件的实验环境,而是分分秒秒都在变化着的内外环境,因而不存在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复验证的规律。

四、管理学

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1.特点: 一般性、综合性、历史性、实践性

2.学习方法:1)唯物辨证法,克服形而上学。(集权与分权、奖励与惩罚、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等)(2)系统方法(3)理论联系实际

***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

当你开始职业生涯后: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

对管理者:理解管理过程是培养管理技能的基础,可以使自己获得成为有效的管理者的系统知识。

对被管理者:学习管理可以更好地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适应组织的需要。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管理和管理者这二个概念?2.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1 管理工作的特性

a是某建筑公司安装部经理,b是安装部下属的管道安装队队长。上个月,a吩咐b带领一

班人马去某工地安装一套管道系统。在工程验收时,发现这套管道存在严重的渗漏现象。公司经理认为a应该对此负责,哪怕管道安装时a正出差在外。同样,a会认为b必须对此负责,哪怕b已不拿扳头干活。

第二章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管理实践活动 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

古代中国:得民心者得天下 秦始皇:车同轨,字同文希伯莱人的领袖摩西:授权原则和例外原则

一、管理学理论的萌芽 1819世纪,工厂制度早期)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劳动分工理论。 200 48000

specialization:专业化 提高劳动熟练程度

simplification:简单化 3s’ 优点 减少工作转换时间

standardization:标准化 利于发明专用工具、设备

1800年,jr.watt boulton 苏霍铸造厂

实行: 分工、专业化、成本核算、医疗、福利制度

1810年,罗伯特?欧文: ---- “人事管理之父

缩短劳动时间、禁止雇佣童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

1832年,查尔斯?巴贝奇:分工可减少工资支付提倡利润分享制度

二、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一)科学管理:背景:美国的管理运动”,生产规模的扩大与传统管理之间的矛盾,劳资矛盾 ,效率低,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到 60%

?代表人物: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

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理》,1915年去世)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如何提高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73680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6.html

《周三多管理学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