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义词

发布时间:2019-10-31 14:23: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近义词辨析

一实词

1暴发 爆发

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的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暴发户”“山洪暴发”不能用后者。“火山爆发”“爆发革命”“爆发力”不能用前者。

2 变换 变幻

一个具体,一个抽象。如果变的内容或方式很不固定,就要用后者。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

3处世 处事

前者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处理事务。

4世故 事故

世故,指处事经验,或指待人圆滑,不能混同于当“出了意外”讲的“事故”。

5度过 渡过

前者用于指时间;后者指由此岸到彼岸。

6过度 过渡

前者指超过适当限度;后者指由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例:“劳累过度”“过渡句”。

7法治 法制

表示要根据法律来治理国家,用“法治”;指有关的法律制度,用“法制”。比如“实行法治”和“健全法制”。

8反映 反应

前者指反照,或把客观情况、别人的意见等告诉上级、有关部门;后者指由外来刺激引起的某种活动或回应。如“反映情况”“反应迅速”。

9抚养 扶养

两个词都有供养的意思。但晚辈对长辈,或平辈之间,或对残疾人,只能用“扶养”;“抚养”除“养活”的意思外还包括教养、爱护的意思。

10沟通 勾通

两个词都有相通连的意思。但后者是贬义词,指暗中勾结。

11国事 国是

国事,指国家大事;国是,指国家大计,国家的大政方针。用后者的地方一般也可用于前者,但用前者的地方不一定能用后者,比如较具体的事务,就不能用“国是”。

12功夫 工夫

功夫,一般说的是本领、造诣,比如:这幅字功夫很深。也指做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如:费工夫。工夫,一般用来指时间、时候。“没闲工夫”,“我上小学那工夫”,都有能写成“功夫”。

13功效 工效

功效,指作用、效果或功能。工效,指工作的效率。这是两个很不相同的意思。

14检查 检察

检查,指一般的查看查考;检察,专指对犯罪事实的审查检举。

15侦查 侦察

侦查,专指司法机关为了确认犯罪事实和犯罪人而进行的活动;侦察指为了弄清敌情而进行的军事活动。

16考查 考察

考查和检查差不多,但强调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考察着重指观察了解,调查研究。

17截止 截至

两个词的意思很接近,只是“截止”强调了“停止”“完了”。比如展览会的闭幕日期,也就是它的“截止”日期;后者指到某个时候。例如“报名到今天截止”“报名日期截至本月底”。

18灌注 贯注

前者指用液体浇灌;后者指精力集中,有贯穿下去的意思。

19界限 界线

都指不同事物的分界,但若是具体地区的分界,就只能用“界线”。例如,“是非界限(界线)”,“房基地界线”。界限还有尽头处、限度的意思,如:他的野心是没有界限的。

20刻画 刻划

除用雕刻手段进行的行为写成“刻划”可不算错,一般都应写“刻画”。

21权利 权力

权利,与权益同,是伴随某种义务而来的。如公民权,人选,选举权都是“权利”。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所具有的支配力量。如批准权,用人权等都是“权力”。

22溶化 熔化 融化

溶化,一是化学用语,指固体的溶解,二是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此意与“融化”相同。

熔化,是物理用语,指固体加热到一定适度变成液体,“熔化”不能写成“融化”。

融化,指冰雪等物质变成水。

23事务 事物

“事务”指比较具体的事情、事件;“事物”则泛指各种物体和现象(不排斥其中包括某些事情、事件)。例如“法律事务”“新生事物”。

24委屈 委曲

委屈,指受冤屈;委曲,指曲折。用“委曲求全”一词时,可能有点委屈的意思在内,但不能写成“委屈求全”。

25修养 休养

前者指提高学识、思想水平;后者指体力方面的休息调养。

26需要 须要

“需要”,指欲望、要求,强调“不可少”;“须要”不用于表示欲望、要求,但比“不可少”的意思更重,是“不可不”的意思。比如说“他的需要”就只能用前者;而说“他需要睡觉”,就二者都可用,但意思有区别。

27义气 意气

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重义气” “义气千秋”等。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风发”“意气用事”等。

28以至 以致

前者有两个意思,一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延伸,二是表示上面意思的必然结果;后者与前者的后一个意思差不多,但多表示不好的结果。

29作客 做客

作客,是“客居”的意思,如:他那两年在广州作客,作客他乡等。做客,指当客人,如:昨天我在亲戚家做客。

30振荡 震荡

振荡,主要是物理学用语,指物体运动的一种形式或电池的周期性变化。震荡,指外力引起的动荡,也指精神上受到重大影响,不能平静。如“山谷震荡”“人心震荡”都不能写成“振荡”。附:振动与震动的区别,与此大致相同。

31标志 标致

标志,指表明事物的特征或特性的记号;后者则指相貌、姿态美丽(多指女子)。

32正规 正轨

“正规”指符合正式规格的或一般公认的标准的;“正轨”指正常的发展道路。例如:“正规军”“走上正轨”。

33违犯 违反

“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规等);“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例如:“违犯宪法”“违反纪律”。

34贯穿 贯串

“贯穿”指连通,穿过;“贯串”指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例如:“公路贯穿本市”,“这部小说的各章都贯串着一个基本思想”。

35连接 联结

连接是指相互街接之意,如“连续不断的群山”。而联结是指结合在一起,如“画一条直线把两点联结起来”。

36滥用 乱用

滥用是指超过限度过多地使用或不必(该)使用而用;如“滥用职权”。而乱用是指该用这个,而用那个。如“不能乱用成语”。

37收集 搜集

收集是使分散的东西积聚在一起,如收集资料。搜集意在“搜寻”,是到处寻找事物并集中在一起,如“搜集珍贵邮票”。

38指责 指摘

指责只是责问的意思,指摘是指挑出错误并加以批评。如“横加指责”“严厉指摘”。

39制定 制订

制定一般指定出法则,计划等。如“制定方针”。制订是创制拟定方案等,如《制订汉语拼音方案》。

40渗入 渗透

渗入是比喻某种势力无孔不入地钻进来(多含贬义)。渗透则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它方面。如“高新技术广泛渗透到传统产业中”。

41择要 摘要

择要的“要”是指重要的,即选择重要的。摘要的“要”是要点,即摘录要点,如“新闻摘要”。

42蔓延 漫延

蔓延是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并不有断增长的势头,如“蚕食的现象在进一步蔓延”。而漫延则是指不受约束地发展。

43延用 沿用

延用是推迟使用之意,如“病人的药品不能延用”。沿用是继续使用之意,如“方法沿用至今”。

44精制 精致

精制是在粗制品上加工,精工制造。精致是指制造出的产品精巧细致,如“工艺品很精致”。

45鉴别 鉴定

鉴别是辨别真假好坏,如“鉴别古物”。鉴定是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等。如“鉴定碑帖”。

46借鉴 鉴戒

借鉴是跟别的人或事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如“可资借鉴”。而鉴戒是可以使警惕的事情。

47推托 推脱

推托是借故拒绝;而推脱只是推卸或推辞。如“推托有病不参加了”“推脱责任”。

48协调 谐调

作形容词用时,两者往往可通用。不同的是,“协调”还可作动词。如“协调产销关系”。

49交代 交待

交代意思有三:A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如“交代工作”;B嘱咐,如“他一再交代我们要注意工程质量”;C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也指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如“交代政策”“交代问题”。“交待”意思同“交代”的第三个意思,也就是说,两者在这个意思上可通用。另外,“交待”还作“完结(指结局不如意,含诙谐意)”解,如“要是飞机出了事,这条命也就交待了”,“交代”无此意。

50富裕 富余

“富裕”意为“(财物)充裕”,“富余”意为“足够而有剩余”,后者侧重于表示“剩余”,如“富余人员”“时间还很富余,不必着急”等。可见“富余”意思较宽泛,可以指时间,人员,事物等,而“富裕”一般只指财物。

51盈利 营利

“盈利”与“营利”意思相同,指获得利润,或获得的利润,“营利”是谋求利润,但能否“盈利”尚不可知。

52临近 邻近

两者都表示靠近,接近。表示时间接近时,只能用“临近”,不能用“邻近”。表示地点接近时,如果表示的是接近的动作,也只能用“临近”,如“经过三天的紧张跋涉,我们终于临近了目的地”;如果表示的是接近的状态,两者可通用,但“临近”侧重表示甲方以乙方为参照,甲方靠近乙方,如“他住在临近太湖的一所疗养院里”。“邻近”表示一般的两地接近,如“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邻近”,无参照意味。

53里程 历程

“里程”可指具体的路程,如“往返里程”,“历程”不能用于此意。“里程”还可指发展的过程,而“历程”指经历的过程,区别在于:在时间不明确时,或者是将来时,用前者,如:革命的里程/学生们激情满怀,展望新的生活里程;如果是表示过去的句子中,要用后者。如:回顾几十年的战斗历程,他感慨万千。

54学力 学历

学力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而学历指学习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

55伏法 服法

伏法,指犯人被执行死刑;服法,指有罪服刑。

56其间 期间

“其间”表示时间与“期间”相似,但用法不同,不表时间则与“其中”相仿,而与“期间”无关。“期间”只表时间。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期”与“其”。“其”是代词,相当于“那,那个”,故“其间”可单独做状语,前面无需再用代词或其他限制或修饰。“这其间”显然不妥。“期间”则不能单独做时间状语,其前边须添加修饰或限制语,如暑假期间,采访期间等。

57指使 支使

“指使”意为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一般不是公开的“指使”。“支使”是命令人做事,例如:这件事幕后有人指使。/把他支使走。

58结余 节余

“结余”指结算后余下或结算后余下的钱,“节余”指因节约而余下或者因节约而余下的钱或东西。

59窜改 篡改

前者指文字上的改动。后者不限于文字,且手段卑劣,也指曲解愿意。

60实行 施行

“实行”意为“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如“实行改革”。“实行”的内容较抽象。而“施行”的内容与之相比,显得较为具体,表示按照某种方式或办法去做,如“施行手术”。另外,“施行”还可指法令,规章等公布后从某时起发生的效力,如“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61颁布 公布

颁布,内容常是法令等。公布,内容常是方案,名单,账目,成绩,数字等。

62辨别 鉴别

辨别,指分辨,区别。如辨别方向,辨别是非。

区别,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如鉴别青铜。

63遏止 遏制

遏止,着重于“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

遏制,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常带宾语。

64妨碍 妨害

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妨害,着重有损害,程度较重。

65竟然 居然

竟然,常用于主谓语之间。如他没有料到尚炯竟然如此推崇李。

居然,也可用于主语之前,有时语气略重。如这么大声音,居然你没听见。

66启用 起用

启用,开始使用(机关印信等)。如,新公章今天开始启用。

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如,厂长决定起用精通业务的退休科技人员。

67向往 想往

向往,希望得到或达到,后常跟名词或名词短语。

想往,希望,后常跟动词短语。

68消失 消逝

消失,侧重于事物现象的不再存在,在变化中历时较短。如只是两颊上消失了血色。

消逝,侧重于过去了或不见了,常用于时间。如,青春的消逝是很容易的。

69熟悉 熟习

熟悉,指知道得清楚,详细,含义较广,对象是具体的人,事或抽象的道理。如,我和他很熟悉,我去劝他。

熟习,了解得深透而熟练,习用,对象常是技艺,语言,学问,知识等。如,他很熟习果树栽培技术。

70探望 看望

探望,多用于远道看望。

看望,使用范围较广。

71审定 审订

审定,审查决定。

审订,审阅修订。

72形迹 行迹

形迹,举止和神色。如,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形迹十分可疑。

行迹,行动的踪迹。如,这就是那个行迹不定而久未抓到的犯罪嫌疑人。

73预定 预订

预定,预先规定或约定。如,预定计划,预定时间。

预订,预先订购。如,预订机票。

74祛除 驱除

祛除,除去(疾病,疑惧或邪魔等)。

驱除,赶走,除掉。

75流传 留传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故事,消息等)。

留传,遗留下来给后代。

76简洁 简捷

简洁,干净,没有多余的话,简明扼要。

简捷,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

77中止 终止

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终止,结束。

二虚词

1必定 必然

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如,我们必定会胜利。

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如,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乏创造力。

2毕竟 到底

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如,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如,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3不只 不止

不只,不但,不仅。如,企业改革的任务,不只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不止,表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有“不限于”之意。如,他恐怕不止16岁。

4曾经 已经

曾经,表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如,我曾经去过北京。

已经,强调动作行为的完成或可能还在延续。如,他已经来了。/他已经在这里好几天了。

5从而 进而

从而,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如,由于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从而为城乡物质交流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进而,重在表递进关系。如,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实施措施。

6 对于

两者在很多场合下可以通用。但由于“对”比“对于”动作性强,当“对”引进动作行为的方向,目标或者含有“对待”的意思时,它不能换成“对于”。

如,他对孩子很严格。/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改“对于”)。

7赶快 赶紧 赶忙

赶快,抓住时机,加快速度。如,时间太晚,我们赶快走吧。

赶紧,抓住时机,毫不拖延。如,天要下雨了,赶紧走吧。

赶忙,强调动作行为迅速或急促。如,趁下课前赶忙把作业做完。

8关于 对于

关于,表关涉的范围。如,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只能用“关于”)

对于,主要指出动作,行为的对象。如,大家对于这个问题意见是一致的。

9何曾 何尝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如,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如,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10按照 依照 遵照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如,依照法律条文。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原则指示。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11基于 鉴于

基于,主要表依据,根据。如,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

鉴于,含有觉察到,考虑到的意思,多指可以引以为鉴或经验教训的事。如,鉴于上次比赛场上各自为战的教训,我不赞成他当队长。

12即使 虽然

即使,既表让步,也表假设。如,即使你磨破嘴唇,也别想让他回心转意。

虽然,只表让步,不表假设。如,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13继而 既而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如,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如,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14径直 径自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如,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如,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15何必 何苦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如,我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如,我何苦跟他过不去。

16临时 暂时

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如,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如,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下。

17另外 此外

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如,我还要给你谈另外一个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如,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18屡次 一再

屡次,多次,强调动作的次数。如,他屡次违反校规。

一再,一次又一次,强调动作的重复。如,我一再说不是他的过错。

19恰好 恰巧

恰好,正好。如,你来得恰好,我正要找你。

恰巧,凑巧。如,我来找你,你恰巧不在家。

20索性 干脆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如,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如,他办事很干脆。

21通过 经过

通过,以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如,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他情况发生变化。如,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22往往 常常

往往,表通常情况下一般怎样或可能怎样,常带有规律性或推论性质。如,那种以松散闲适为乐的人,往往是事业心不强的人。

常常,指动作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不一定有规律性或推论的性质。如,他学习努力,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23一定 必定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如,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如,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24一齐 一起

一齐,强调时间,表同时。如,全场一齐鼓掌。

一起,同一处所;一同;一共。强调空间,表合在一处。如,他俩坐一起。

25一向 一直

一向,表时间时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如,他一向俭朴。

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如,一直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26于是 因此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如,大家一鼓励,我于是就有了信心。

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如,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27暂且 姑且 权且

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如,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如,你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不得已。如,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28不单 不但

不单,A多用于口头语体。B不止。如,不单是我的意见。

不但,通用于书面和口头语体。如,不但……,而且……。

29不管 尽管

不管,表示强调排队条件,有较强感情色彩。如,他不管家,一心想治水除害。

尽管,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与转折连词相搭配。如,尽管下大雨,但是他还是去了。

30无论 不论

无论,表示条件或情况不同而结果不变,后有“都,总”呼应。如,无论困难多大,他都不气馁。

不论,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格式“不论如何”。如,不论任务怎么艰巨,一定要完成。

“何况”和“况且”的区别是这样的:

  “况且”有“而且”“再说”的意思,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经常和“也”“还”“又”配合使用。“何况”也有补充说明理由的意思,这一点和“况且”大体相似,略有不同。还有一点,是表示进一层,带前后对比意味,有反问语气。

 1)用反问语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的句子,一定要用“何况”,不能用“况且”。

如:干旱即使在汛期也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是世界难题,何况现在是风干物燥降雨少的枯水季节呢?

2)前后带衬托、对比关系的,一定用“何况”;后文是对前文进一层说明理由的,用“况且”最佳。

如:A为革命流血尚且不怕,何况淌点儿汗。

    B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

  这两个句子中,“何况”的前后都呈现明显的对比或者衬托关系,一定要用“何况”。并且,这两个句子都可以把句号改成问号,变成反问句。

C这块地本来就好,      又上足了肥,明年你家小麦的收成肯定是差不了的。

这个句子中,“况且”的后文是对前文陈述的理由的进一层说明,陈述对象一致,都是“这块地”,用“况且”是最佳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ac69fd60975f46527d3e18b.html

《近义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