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小故事

发布时间:2019-03-01 07:46: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弟子规》小故事

【篇一:《弟子规》小故事】

【篇二:《弟子规》小故事】

关于弟子规的小故事范文一:弟子规

小故事

名称由来

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到所有的人,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5]

董遇巧用三余

(有余力则学文)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断机

(父母教须敬听)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黄香温席

(冬则温夏则凊)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他九岁时,就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亲所好力为具)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古代的一位大孝子,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家让父母喝了。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护送郯子出山,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解:家里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满足,更应该考虑到长辈。水果或菜肴也都要和长辈一起分享,不能吃独食。(推而广之: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我们自身而不好的习惯,都要把它去除掉。

卧冰求鲤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晋朝人王祥,幼年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朱氏不喜欢王祥。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连父亲也不喜欢他了。虽然失去了父母的慈爱,但是王祥仍然很孝敬自己的父母。有一年冬天,继母病了,想吃新鲜的鲤鱼。当时天寒冰冻,河面都结冰了,一般渔民都已经不出去捕鱼了。王祥为了捉到活鱼,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体温化开河面的冰以后再捕鱼。(神话色彩的情节是)这时候冰忽然自行融解裂开一条缝,从里面跃出两只鲤鱼,于是拿回去供母。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就格外关心起来了。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融洽和谐起来。原文翻译: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子骞谏父

(亲有过谏使更,亲憎我孝方贤)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解: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建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他是薄太后所生。汉文帝以仁孝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生病躺在床上三年,他常常晚上不睡觉,在床前照看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为兄之道之友爱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南朝宋时宰相徐湛之小时候和弟弟徐淳之一起乘车外出,可是乘车时驾车的牛突然奔跑过来,车子坏在了路上,周围的人见后纷纷赶来搭救他们,徐湛之让搭救他们的人先把弟弟抱下车,然后才是他,众人纷纷赞叹他虽然小却很有见识。(《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一》徐湛之,年数岁,与弟淳之共车行,牛奔车坏,左右驰来赴之。湛之先令取弟,众咸叹其幼而有识。)原文地址:弟子规

小故事

名称由来

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到所有的人,弟子不是指小孩,圣贤人的学生都叫弟子。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也是会意字,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叫大丈夫的见解。当然大丈夫的见解一定是随顺圣贤教诲,也就是人生的真理,来做事、来处事待人。《弟子规》我们来学才能把孩子教好,教儿教女先教己,要把儿女教好,首先要提升自己,自己先学好,这样才能够当好身教的工作。[5]

董遇巧用三余

(有余力则学文)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断机

(父母教须敬听)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扔在地上。孟子很奇怪,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黄香温席

(冬则温夏则凊)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他九岁时,就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亲所好力为具)

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古代的一位大孝子,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入鹿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家让父母喝了。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护送郯子出山,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解:家里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满足,更应该考虑到长辈。水果或菜肴也都要和长辈一起分享,不能吃独食。(推而广之: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我们自身而不好的习惯,都要把它去除掉。

卧冰求鲤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晋朝人王祥,幼年时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继母,继母朱氏不喜欢王祥。经常在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连父亲也不喜欢他了。虽然失去了父母的慈爱,但是王祥仍然很孝敬自己的父母。有一年冬天,继母病了,想吃新鲜的鲤鱼。当时天寒冰冻,河面都结冰了,一般渔民都已经不出去捕鱼了。王祥为了捉到活鱼,竟然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希望能用体温化开河面的冰以后再捕鱼。(神话色彩的情节是)这时候冰忽然自行融解裂开一条缝,从里面跃出两只鲤鱼,于是拿回去供母。王祥的孝行感动了继母,以后继母对他也就格外关心起来了。一家人的生活慢慢融洽和谐起来。原文翻译: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子骞谏父

(亲有过谏使更,亲憎我孝方贤)

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他是孔子的学生。生他的母亲,早已过世了,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妻,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后母很厌恶闵损,冬天的时候,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了棉絮做的衣裳,给闵损穿的衣裳却是只装着芦花的。有一天,他的父亲叫闵子骞推车子出外。可是因为衣裳单薄,身体寒冷,一个不小心,不觉失掉了车上驾马引轴的皮带子。他的父亲起初以为儿子太粗心很生气,就用鞭子打他。鞭子把衣服抽破了,露出全是不保暖的芦花,才知道大儿子是穿了芦花的缘故。回家后,再摸摸另外两个孩子的衣服,却是暖和的棉花。父亲的心里明白了,是后母虐待了闵子骞,一气之下,就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两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是用心尽孝的,安顿了一家人的心,让一家人世间各安其分,因而保全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所以孔子在教学时,还特别称赞闵子骞说:真是难能可贵的孝子啊!解:父慈子孝,不一定让我们的家富裕有钱,不一定有花园别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却可以建立天然和谐的秩序,让我们活在安和乐利的环境中!家如果是一个人的堡垒,孝就是堡垒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让我们用孝行,把家建成固若金汤的堡垒!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的第三个儿子,他是薄太后所生。汉文帝以仁孝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生病躺在床上三年,他常常晚上不睡觉,在床前照看母亲,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为兄之道之友爱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南朝宋时宰相徐湛之小时候和弟弟徐淳之一起乘车外出,可是乘车时驾车的牛突然奔跑过来,车子坏在了路上,周围的人见后纷纷赶来搭救他们,徐湛之让搭救他们的人先把弟弟抱下车,然后才是他,众人纷纷赞叹他虽然小却很有见识。(《宋书卷七十一列传第三十一》徐湛之,年数岁,与弟淳之共车行,牛奔车坏,左右驰来赴之。湛之先令取弟,众咸叹其幼而有识。)

范文二:董遇巧用三余(有余力则学文) 时间: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 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 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 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 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读 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孟母断机(父母教须敬听)

孟子是古代儒家代表之一,著有《孟子》七篇(孟子者七篇止——三字经)。孟 子小的时候,并不太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一天读书厌倦了,就跑出学堂去玩。后 来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就在织布的时候,突然很生气的样子把织布的梭子折断, 扔在地上。

孟子很奇怪, 就问母亲为什么生气。

母亲说: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 才能织成。但是如果把梭子折断了,不去织它,还能织成一匹布吗?你的学业也 一样啊,你还没有学成就厌倦了,怎么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呢!孟子听了,明白 了做学问的道理,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范文三:李密辞官

原文】:

李密,字令伯,晋时犍为武阳人。父母先后去世,密时年幼,赖祖母刘氏抚养成立。其祖母年高多病,密日夜侍奉左右,顷刻不离,衣不解带,目不交睫。仕蜀为郎。蜀亡后,武帝征为太子洗马。密上表陈情,中有句云: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密今年四十四,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氏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武帝嘉其诚,怜其孝,赐奴婢二人,命郡县供其祖母食用。及祖母殁,哀毁逾恒。服终后,迁为汉中太守,后因事去职,遂归里不复出,以耕读自娱。时人钦其节操。密尝语人云:吾独立于世,顾影无伴。然而不惧者,以无彼此于人故也。观其所言,即可知其人格。有独立之精神,始能做独立之高士。如李密者,在晋时人物中,可谓铁中铮铮、庸中佼佼者矣!

【译文】:

李密,字令伯,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乐山东南)人。父母先后去世,李密当时年幼,是祖母把他抚养成人。祖母年高多病,李密日夜侍奉在其身边,片刻不离,衣不解带,连打盹的工夫就不曾有。三国时为蜀郎官。蜀灭亡后,晋武帝聘他为太子洗马。李密上书说明情况,其中有这样的话:臣如果没有袒母,就不会有今天;祖母如果没有臣,就无法安度晚年。臣今年44岁,祖母刘氏今年96岁,这就是说臣为陛下效力的时间长,报答祖母的时间短。

臣这种心情就像是乌鸦反哺一样,希望能够侍奉祖母终身。晋武帝嘉奖其忠诚,怜爱其孝顺,赐给他两个奴婢,命令郡县供给其祖母的农食之需。祖母死后,李密悲伤得超过了礼数。守孝三年后,朝廷提升他为汉中太守,后来因事离职,于是就回到家乡,不再出来做官,而是靠耕种读书自我消遣。当时的人钦佩其节操。他曾经对人说:我独立于世,孤身一人,没有同伴。但是,我却不害怕,这是因为我对人从来没有彼此之分的缘故。听了他的话,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有独立的精神,才可以做独立于世的高士。像李密这样的人,在西晋人物中,可以说是铁骨铮铮、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曾参侍奉父母,尽心尽力。有一次,曾参的父亲曾点叫他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当曾参苏醒后,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此事后教训他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如果大杖不走,让父亲在盛怒之下将其打死,就会令父亲受不义之恶名,造成终身遗憾。曾参承认说:参罪大矣!

所以,我们不要死在文字里面,要通权达变,这样才能真正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

范文四:1、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请用人们悟出了什么道理?请用原文中的一句来回答。

答案:有余力,则学文。

2、汉文帝母亲薄太后曾经生病,足足生了三个年头,文帝服侍他的母后,总是殷殷勤勤,看护的很周到,夜间睡的时候,眼睛都没有闭好,衣带并没有解开过,所煎的汤药,必定先要自己亲自尝过了,才进到薄太后面前,让母亲吃。因为他有了这样的情形,所以仁孝的名声就传遍了天下。请用一句原文描述这段文字的意思。

答案: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3、周拔是明代浙江省平阳县人,从小就是个小神童,读书能过目不忘,七岁就会吟诗作文。到十六岁,他的诗文更是名噪一时,被称为平阳才子。他因为得到大家的称赞,父母的宠爱,越来越狂妄自大,目中无人。他的父母、兄弟和邻居经常忍受他暴躁的脾气。

有一年,周拔要进京赶考,父母为了他的旅费东借西凑,还请裁缝帮他裁制新衣。但不知足的周拔嫌旅费太少,嫌衣服太宽、裤子太长、帽子式样老旧、鞋子颜色太深。父母的苦心反而招来他满腹的抱怨,父亲忍不住教训他:儿啊!你不要嫌这嫌那了,要知道父母为

了你这次考试,帮你准备旅费,缝制新衣,已经伤透脑筋,弄得头发都白了,你还这样不知满足,我也想不出办法了。周拔没有被父亲的话感动,反而大声咆哮:我是天上的文昌星下凡,是一个大贵子,你这个草包一样的土老儿,有资格当我父亲吗?我才不是你生的,你没资格做我父亲。他父亲被气得当场晕倒。

当天夜里,周拔被抓到地府(阴间的官府),阎罗王对他说:你平时忤逆父母,虽有人的躯壳,却是畜生心肠,心田里的畜生种子结果了,你就将失去人身,堕落成畜生。

周拔辩解:我对父母只是据理直言,怎么算忤逆不孝?而且我是绝顶聪明的才子,怎么可能变成愚蠢的畜生?你的话不能使我信服。阎王和善的解释:你这辈子聪明,是因为前生有善行。但是你今生任性狂妄、骄慢无礼、暴躁、忤逆等恶行,养成畜生的种子,上辈子的善良种子已被摧毁殆尽。你狂妄到目空一切,你的报应就该堕落为驴,被人遮盖双目,推磨受鞭。

周拔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自知恶报难逃,惊惶而醒。那天就得了急病,开口困难,牙关紧闭,喉咙发出驴子叫声,名医也无法诊断是什么病,不到两天,周拔就在驴鸣声中死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启发?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案: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4、黄香,是东汉江夏安陆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9岁时便懂得要孝敬父母,侍奉老人。有一年冬天,外面下鹅毛大雪,天

气非常寒冷,可是黄香仍在微弱的油灯下刻苦读书。父母亲有点舍不得,便催他上床睡觉。不料,黄香却先睡父母的床。母亲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睡我们的床啊?黄香说:我这是为父母暖暖床铺啊!这样二老睡上去才不会太冷啊!仁爱之心,溢于言表。请用《弟子规》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形容黄香的行为。

答案: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5、陶侃,东晋名将,父亲早死,幼年家境贫寒,母亲湛氏靠织布供他读书,而且很重视陶侃的品德修养。陶侃年轻时在江西浔阳县当县吏,监管捕鱼之事。他派人送给母亲一罐腌鱼干,母亲将原罐退回,并写信责备他:你当县府官吏,拿官家物品送我,以为我会高兴吗?这是在增添我的忧虑呀!之后陶侃所到之处,都以清廉尽责而受人称赞。后来为征西大将军,封长沙郡公。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答案: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6周朝时候,有个孝子,叫做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生母早已过世,父亲娶了后妻,生了两个儿子。后母很厌恶闵子骞,冬天的时候,给两个亲生儿子做了棉絮衣裳,给闵子骞的衣裳却只装着芦花。这件事情为父亲发现,一气之下要赶走后母。这时,闵子骞跪下来哀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寒。意思是,母亲在家,只有孩儿一人受冻,如果母亲走了, 家里就有三个孩子要受寒。这句话感动了父亲,留下了后母,也使后母知道反省改过,而变成了慈母。闵子骞的孝行是发自天性的,不管父母对他是疼爱或是憎恶,他始终都用心

尽孝,安顿了一家子的心。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表述你的感想。

答案: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7郯子,春秋时郯国国君。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也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披着鹿皮去深山想尽办法混如鹿群之中,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带回家让父母喝了。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感动,护送郯子出山,并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请用原文中的一句来表述本故事的中心思想。

答案:亲所好,力为具。

8、孔融让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用原文句子来回答。

答案: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范文五:《弟子规》小故事

---《董遇巧用三余》 保田学校 一年一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一年级的毛俊博,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 《董遇巧用三余》 的小故事,也就是弟子规中的(有余力则学文)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 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 以知识很渊博,人们很佩服他。名声也越来越大。附近的人纷纷 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 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 三种空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日 之余。人们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要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 间来读书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

范文六:原句:冬则温, 夏则凊。

译文:要懂得孝敬父母,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夏天要给父母清爽凉快。

故事:扇枕温衾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九岁丧母,从此便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的父亲身体不太好,孝顺的黄香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侍候父亲身上。冬天寒冷,他用身体先讲父亲的被子焐暖,然后再让父亲入睡;夏天天气炎热,父亲晚上睡不好觉,他就先给父亲扇凉枕席,然后再让父亲躺下。黄香的孝行至今还被人所传颂。

原句: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 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特别是公物。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故事:陶母封鲊(word有误,应为上声,三声)

陶侃是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青年时,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早死,由母亲抚养成人。他在浔阳县里当一名小吏,负责管理鱼池。有一次,他带回一些腌鱼给母亲。他母亲很生气,把腌鱼封存起来,并责备他说:你拿公家东西送我,不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使我替你难过!后人认为陶侃一生廉洁勤劳,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译文:要懂得孝敬父母,冬天要给父母温暖,夏天要给父母清爽凉快。

故事:扇枕温衾

黄香是东汉江夏人,他九岁丧母,从此便和父亲相依为命。黄香的父亲身体不太好,孝顺的黄香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侍候父亲身上。冬天寒冷,他用身体先讲父亲的被子焐暖,然后再让父亲入睡;夏天天气炎热,父亲晚上睡不好觉,他就先给父亲扇凉枕席,然后再让父亲躺下。黄香的孝行至今还被人所传颂。

原句: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文: 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特别是公物。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故事:陶母封鲊(word有误,应为上声,三声)

陶侃是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青年时,家境并不富裕,父亲早死,由母亲抚养成人。他在浔阳县里当一名小吏,负责管理鱼池。有一次,他带回一些腌鱼给母亲。他母亲很生气,把腌鱼封存起来,并责备他说:你拿公家东西送我,不但不能使我高兴,反而使我替你难过!后人认为陶侃一生廉洁勤劳,同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范文七:弟子规的故事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弟子规》所讲的都是孔子等圣人的训导。要先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其次要做事小心,说话诚实,讲究信用。

孔圣人教学:孔子被称为孔圣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广收门徒,且收学生不分贫富贵贱,孔子提倡”,对父母要孝,对待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等儒家思想教授学生。他培养出了许多人才,有3000子弟,优秀的有72人。(古称七十二贤)

舜流传下来很多美好的品德,宽容是舜留下的最美好的品德。宽容带给我们更多的友谊、更广阔的空间。孝悌为先是舜的另外一个美

德。孝悌为先的意思就是,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放在第一。

晏殊的老实:晏殊小时候便有神童之誉。一次,皇上让他参加御前考试,拿到考题后,他马上请求皇上另出新题,并老老实实地禀报:这个题目,我十天前正好练习过,草稿还存在家里,为考出真才实学,请为我出道新试题。他这种诚实的态度深得皇上赏识。考中进士后,晏殊仍然每天闭门读书,刻苦用功。他如此敦厚,如此好学,颇得世人好评。

范文八:我与弟子规的故事

0710 周艳静

我与弟子规的故事(读后感)

今年寒假,学校发了《弟子规》这本书。经过阅读,了解到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而它的内容则是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读完弟子规后,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使我更加懂得了为人子女对父母应有的孝敬与尊敬、为人朋友应有的信任、为人同学应有的帮助与关爱,《弟子规》带给我的是由内而外的改变。

在阅读的同时也不禁让我对作者产生敬畏之情,作者能仅仅根据《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几句话结合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引伸出这么多的内容,实在是令人佩服。

我想,看过的所有的同学都应向文中所说的那样,以身作则,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把美德代代传承下去。

范文九:弟子规故事(一)

故事一:

周朝的文王,开创周家八百年的基业,是中国有始以来最长久的朝代,所依靠的就是文王的圣德,我们从他的孝行可以看出一斑。文王尚未即位时,每天一早鸡初鸣,天还未亮时,一定穿好衣服到父亲那里,问候父亲早上是否安好?如果安好,就非常快乐;如果父亲有不适,就感到忧愁,一定想办法让父亲安适,才能放心。中午如此,傍晚也是如此。文王每天这样三次问安,没有一天感到疲倦或是不耐烦,是我们学习「晨昏定省」的最佳榜样。

故事二:

在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年纪才六岁的小孩,名字叫陆绩。有一次,在九江遇见当时的太守袁术,袁太守认为他的相貌不凡,就拿出橘子请陆绩吃。陆绩就多拿两粒藏在衣服里,等到要回家告辞的时候,橘子突然掉出来。袁太守以为是陆绩贪心,就问他原因。陆绩回答说:「橘子是我母亲所喜欢吃的,因为没钱买橘子,所以想留着拿回家给母亲吃,并非自己贪心,还请太守原谅!」袁太守觉得这孩子太难能可贵了,肯定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出息。

故事三:

周朝楚国人老莱子,已经七十岁了,常身穿五彩衣,学做婴儿戏,不怕跌倒的痛苦,也不管别人对他的看法,心中只希望博取年老父母亲的欢心,让父母笑口常开,忘记身体的不适,不会感到老境的凄凉。老莱子可贵的孝行,正是「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最好的模范。

故事四:

我国明朝南海地方,有位叫潘京的人,父亲很早就去世,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的母亲,本性很仁慈,喜欢做利益大众的事。有一年大饥荒,就要潘京集合大家,商讨赈灾的事。潘京深体亲心,尽力鼓吹倡导,任劳任怨,因此活命的人很多。平日他又多行善事,不怕劳苦,让母亲欢喜。乡里的人为了感谢他们母子的大恩,就立生祠来纪念。后来潘京的儿子潘浚,在万历年间中了进士,一直做到相当宰相的「尚书」职位。潘京自己立身行道,善体亲心,发扬母亲的美德,造福乡里,把孝推到最高点,这是真正利己利人的世间豪杰啊!

范文十:弟子规故事---郯子鹿乳奉亲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有幸参加弟子规讲故事比赛,我非常激动,谢谢你们!(行队礼) 我讲的故事是:弟子规孝亲篇,亲所好力为具——郯子鹿乳奉亲。

郯子是春秋时期郯国的国君。他的国家百姓富庶、国泰民安,你不禁会问,是什么原因呢?原来郯子还是一位鼎鼎有名的大孝子,难道这和治国有关吗?听我讲来:他的父母年纪大了,都患眼疾,很想吃鹿乳。郯子听说鹿乳可以治好双亲的眼疾,便想尽一切办法为双亲寻求鹿乳,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一次又一次的披着鹿皮,去到深山中,混入鹿群内,那种艰险,那种不易,是可想而知的。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得到鹿乳,欣喜万分地带回家让父母喝了。在取得鹿乳的过程中,有一次,一个猎人误认为披着鹿皮的郯子是鹿,正要射他,郯子赶紧大叫,并将实情相告,猎人被他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还护送郯子出山,并且将这件事告诉了大家。从此国君鹿乳奉亲的孝顺故事也成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百善孝为先正是因为郯子的孝心深的全国百姓的爱戴,也更加在百姓中树立了高大的形象,因此,这个国家也就越来越繁荣富强!

我们接受着父母的恩赐,衣食住行更应该考虑到长辈,父母亲喜欢的东西要努力为他们奉献,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或者自身不好的习惯,一定要把它去掉。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让我们在践行这一古训种快乐成长吧!

我的故事讲完了,谢谢大家!(鞠躬)

解:家里有好吃的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满足,更应该考虑到长辈。水果或菜肴也都要和长辈一起分享,不能吃独食。(推而广之:亲所恶谨为去)父母亲不喜欢的东西,或者我们自身而不好的习惯,都要把它去除掉。

传承中华文明,发扬优良传是我们小学生的责任

【篇三:《弟子规》小故事】

《弟子规》入则孝小故事散文吧>>《弟子规》入则孝小故事提示点击锦芸盛世 免费订阅,右上角转一 弟子规入则孝

,从它的造字由来,是一个字,加一个儿子的,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人最基本的就是知恩感恩,要先懂得孝。

陆绩怀橘

古时候,有个六岁的小朋友,名叫陆绩,有一次跟他父亲去作客,主人招待他吃橘子,他看到主人还有剩余,把橘子藏了两个,放在他的口袋里,临别时,跪拜礼谢主人,橘子掉了下来。主人笑他说:你这么贪吃!陆绩就和主人讲:因为我母亲很喜欢吃这样的橘子,所以趁主人不在的时候,拿了两个,想要带回去给母亲吃,主人惊讶于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虽然这是个不好的行为,但他的出发点,就是想到母亲。由此可知,孝顺不分年龄,不分贵贱,只要你懂得让父母高兴,体贴父母,你就是孝顺。

王裒泣墓

在晋朝的时候,有个人叫王裒,他母亲生前很怕打雷。母亲过世后,他就在母亲墓旁筑一个小屋,就在那里居住,每次碰到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的时候,王裒都要跑到母亲墓前,大声呼叫:妈妈!你不要难过,你不要害怕,你的儿子就在这里。由此可见,我们应该效法他的精神,对父母那样的追思,那样的仰慕,即使母亲过世了,他还念念不忘母亲最怕的是什么。

黄香扇枕温席

黄香是汉代江夏人,在他九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母亲的去世,让黄香和他的父亲悲痛万分,父亲有时悲伤的不能自已,黄香看在眼里,发誓一定要好好的侍奉父亲,让父亲舒心地过好以后的日子。夏天的时候,父亲因为太想念母亲常常不能入睡,黄香就用扇子扇凉枕席好让父亲能安然入睡。冬天的时候,他就用身子暖热被子后,才让父亲**睡觉。由此可见,孝顺父母,要从点点滴滴入手,时刻关心他们的起居。

李世民帐外哭泣

李世民十六岁就跟随父亲李渊,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一次,父亲下令连夜拔营。李世民经过分析认为,这样做会遭到敌人围剿,他苦劝父亲不要这样做,但李渊不听,李世民就跪在帐外,放声大哭,几位大将听见后,就都劝李渊,李渊只好答应了,几天后,他们大胜而归。由此可知,当我们要劝解父母时,要用和颜悦色的声音,委婉的神情来对待长辈。

卧冰求鲤

从前,有一个叫王祥的山东人,家里很穷,父母都患了重病。他整日整夜不脱衣服在床前侍奉父母,非常孝顺。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我非常想吃新鲜的活鲤鱼。当时正是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是,王祥不顾这些,脱下衣服趴在冰面上要把河面上的冰化开,全身冻得通红。也许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他刚趴下,冰就裂了一道缝,然后就跳出了两条大鲤鱼。王祥非常高兴,赶忙拿着鱼跑回家给妈妈做了。妈妈吃过后,病果然好了。

(由锦芸家老师和锦芸家小朋友吴唯为大家公益诵读《弟子规》入则孝篇)

班期:

0507 周六班(5月份每周六下午15:00—17:30

0508 周日班(5月份每周日下午15:00—17:30

班制:

8-12人小班制 (名额有限)

年龄:

5—13

地点: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太白路立交凯旋城15号楼2001

**内容:

深刻体悟《弟子规》的孝道真谛

本期师资:

锦芸老师、天祥老师等

教学特色:

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式学**方法及模式

精心研发的引发儿童学**兴趣经典环节

情景教学结合右脑思维记忆法理解孝道

突破停留浅表背诵的传统国学教学方式

一堂课相当于三堂课的全方位教学格式

价格:

430/

报名电话:

029-8****697

赠品:

锦芸家经典公益诵读《正颂》cd一张

51日前报名学员赠送儿童精致汉服一套

关于我们

锦芸盛世文化——只做正品正能文化传递!

专业性的文化资源优化及运营平台,搭建与对接文化传播、文化交流及文化商品,用心呈现与传承中华文化、倡导与更新国民文化生活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文化策划服务与资源嫁接,为民众提供健康正能量、快乐高品质的文化生活!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文化|交流|商业|运营

微信号:xajyss

商业合作:029-8****697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09b885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c.html

《《弟子规》小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