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讲解《墨子》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2-09 20:44: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墨子》选读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从不同的选文中,认识不同的孔子及其弟子们,初步了解孔子的哲学思想。

知识积累

文学常识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宋国大夫。初学儒,后自成学派,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其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认识论也有探究。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述的结集,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本人的主要思想。

背景简介

墨子生活在先秦,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

字词汇总

通假字

(1)既以非之(

(2)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3)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

(4)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5)教驯其臣(  

(6)破碎乱行(

(7)贵必敖贱(

(8)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兹”通“滋”)

(9)今上举义不辟贫贱(“辟”通“避”)

(10)四鄙之萌人闻之,皆竟为义(“萌”通“氓”)

(11)宫墙既立,谨上为凿一门(“谨”通“仅”)

(12)莫不敬惧而施(“施”通“惕”)

(13)美章而恶不生(“章”通“彰”)

(14)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尚”通“倘”)

一词多义

(1)恶 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厌恶)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坏的,不好的)

(2)以 以不相爱生(因为) 

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用) 

人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连词,表并列)

(3)之 是以仁者非之(代词,它)

此何难之有焉(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助词,的)

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助词,取独)

(4)非 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第一个“非”字,名词,错事;第二个“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古今异义词

(1)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所以 古义:用来……的,拿来……

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2)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破碎 古义:破,人群分散,行列混乱;碎,通,聚集

今义:破成碎块

(3)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从而 古义: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

今义:一个词,连接分句,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相当于“因此就”

词类活用

(1)必兴天下之利兴,形容词使动使……兴) 

(2)是故诸侯不享则必野战(野,名词作状语,在郊外)

(3)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辱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强、弱、众、寡、富、贫、贵、贱、诈、愚,形容词名用)

(4) 是以仁者非之/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认为……不对)

(5)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6)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鼓,名词为动用法,为……击鼓;进,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使……前进)

(7)士闻鼓音,破碎乱行(破、乱,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破、是……乱)

(8)以亏人自利也(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吃亏

(9)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第一个“非”字,形容词名用,错事;第二个“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非)

(10)然则众贤之术(众,名词使动用法,使……众多

(11)必将富之贵之(富、贵,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有尊贵

(1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富、贵、亲、近,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贵、尊贵、亲、近

(13)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下,名词使动用法,使……

重点语句

判断句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省略句

夫爱人者,人必从(之)而爱之;利(于)人者,人必从(之)而利之

宾语前置句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

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此何难之有

定语后置句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课文精要

理解主旨

《兼爱》

“兼爱”是墨子学说的核心,是墨子的代表性观点。“兼爱”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每个人都应该爱人如己;二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

墨子生活的时期正是诸侯纷争,天下大乱的时候:大国进攻小国,大的家族祸乱小的家族,强大的力量劫持弱小的力量,多数人对少数人实施暴力,奸猾的人欺诈愚笨的人,地位高贵的人看不起地位低贱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孔子认为是礼崩乐坏带来的恶果,而墨子却认为,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不能够相爱,即不能“兼爱”造成的,人们不互相爱护,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察对方的感受,完全只顾及自身的利益,连哪怕一点点的好处也不能给别人,推而广之,国与国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墨子认为国与国之间之所以会发生战争,就是因为各诸侯国只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爱别的国家,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他国的利益,所以他们总是用进攻的方式来使自己的国家获得好处,如此下去,天下怎么会不大乱呢?针对这样的情况,墨子提出,人们应该转换思维,应该“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即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相亲相爱,并通过相互的爱护与关心,产生对各方都有益的好处,从而就能实现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共赢”。从墨子的主张里,我们可以看到,“兼爱”所要达到的结果是互利互惠,这就使得虚无的情感有了落实到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

非攻

墨子说,如果你把别的国家看作自己的国家,又怎么会去进攻呢?这不等于自己攻打自己了么?因此,墨子提出了他的另一个观点——“非攻”,而“非攻”却是“兼爱”的目的,也是“兼爱”的结果,换句话说,即,如果你是“兼爱”的,那么就会“非攻”。“非攻”是墨子一生奋斗的主要目标。当时诸侯国家的侵略兼并,固然是统一的前奏,但战争本身却是残杀与掠夺,是不义之战,它带给社会民生以无穷的灾难,墨子要求国与国之间相互爱护,国与国之间互利互惠,不要损害别国的利益,他认为,如果真正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也就太平了。

《尚贤》

“尚贤”,简单地说,就是任用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墨子说,做君王治理国家,如果不关注仁人志士,就会亡国;如果见到贤人而不急于任用,就会延误国君;怠慢了贤人,忘记了志士,还能保全一个国家是从来没有的事。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贤者呢?墨子认为,一个贤能的人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德行厚道,能够爱人利人,爱利百姓;二是能言善辩,具有良好的口才;三是精通治国的道理与方法,具有胜任其事的才能。墨子提出这样的“贤”的标准,目的是为了实现他改革政权机构,建立贤人政治的愿望,即把那些世袭的无才无德的贵族撤换下来,将符合“贤”的标准的人士选拔上去。墨子认为,国家的富或贫,人民的众或寡,行政的治或乱,都取决于是否贤者在位,因此他说,尚贤,是政治的根本。格外值得注意的是,墨于提出了让平民百姓中的贤能人士参与政治管理的主张。他认为,行政机构的官职,也应当平等地向着农夫、工人和商人开放,只要你是贤者就可中选而为高官,身负重任而有决断之权。

写作特色

《墨子》一书的写作特色,可以充分地表现在《非攻》一文中。

墨子的劝说艺术

1、根据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激怒公输盘,五个“不可谓”,义正词严;婉劝楚王,三次夸饰楚国,在取悦对方的同时置对方于理亏的境地。

2、逻辑性强。主要表现在劝阻楚王时,巧用类比、对比,环环相扣,无懈可击。

3、先发制人,保持主动。在劝阻楚国攻打宋国的三个步骤中,每一次都是巧妙出击,化被动为主动,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机智善辩。墨子善于陷人于自相矛盾的境地,公输盘的“义”、楚王的“窃疾”均成了墨子制敌的法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公输盘与楚王一“服”一“善”,是多么的无奈和苦涩呀。

语言富于表现。他一连用五个“不可谓”,重重否定,极有气势,使公输盘无从辩驳;他一连用三个对比,并采用夸饰的手法,极言楚国之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宋国之面积狭小,物产贫乏,感染力很强,既满足了楚王的虚荣心,又使他醒悟到攻打宋国是无意义乃至愚蠢的举动。而揭露公输盘的杀机并最后打消楚国的攻宋企图的一段活,长短句交错,语气时缓时急,既从容又有威慑力,充分显示了墨子勇敢无畏、镇定自若的特点。

比喻与排比手法的运用,使说理更加严谨

在说理的过程中,本文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用“文轩”比喻楚国的地域辽阔富饶,用“敝舆”比喻宋国土地的狭小贫瘠,用“粱肉”和“锦绣”比喻楚国的富足,用“糠糟”和“短褐”比喻宋国的贫穷。使人清楚地看到楚王攻宋的本质——扩张领土的野心,发人深省,很有说服力。本文还运用了排比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墨子与公输盘的第一轮辩论中,连续用了五个“……不可谓……”,在语势上如连发的炮弹一样有力,在内容上从不同角度对公输盘进行了斥责,令其难以招架,无可推脱。

知识迁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释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 对下列句子中加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以能通其意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

B.拱手问曰                      朝济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人不惧死              三人行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言此三者            此亡秦续耳

3.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省刑罚,薄赋敛         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 ②④⑤

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 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 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 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参考答案

1. B

解析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2. C

解析表条件,那么。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D、取独;的。

3. A

解析体现了。不是。是。为官吏立法令,不是。很直接,是。是。

4. C.

解析以退为进,错误。

5. (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阻止百姓。

(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意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3)国君你想要称霸诸侯成就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根本的事情做起。

【解析】翻译句子,关键是抓住每一句的核心,重点实词、虚词,重点句式。(1)注意省略句,“惧”、“止”的使动用法;(2)注意省略句,“则”和“正”的用法,“正”形容词动用;(3)注意“霸王”一词,名词动用。

拓展阅读

鲁迅小说《非攻》描写了战国时代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小说突出了墨子的仗义性格和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主张加强实力、奋起自卫的思想,凸现了墨子勇敢、机智的性格和忘我的精神。《非攻》正是成功地刻画了墨子的形象。为了阻止强大的楚国攻打弱小贫困的宋国,他不远千里,穿着破草鞋,带着窝窝头,亲自去楚国,往见为楚国造了先进武器云梯的公输般和一心发兵攻打宋国的楚王。经过艰苦努力,说服了他们,将一场不义之战扼杀在摇篮中。

非 攻

鲁 迅

(一)

子夏的徒弟公孙高来找墨子,已经好几回了,总是不在家,见不着。大约是第四或者第五回罢,这才恰巧在门口遇见,因为公孙高刚一到,墨子也适值回家来。他们一同走进屋子里。

公孙高辞让了一通之后,眼睛看着席子的破洞,和气的问道:

“先生是主张非战的?”

“不错!”墨子说。

“那么,君子就不斗么?”

“是的!”墨子说。

“猪狗尚且要斗,何况人……”

“唉唉,你们儒者,说话称着尧舜,做事却要学猪狗,可怜,可怜!”墨子说着,站了起来,匆匆的跑到厨下去了,一面说:“你不懂我的意思……”

他穿过厨下,到得后门外的井边,绞着辘轳,汲起半瓶井水来,捧着吸了十多口,于是放下瓦瓶,抹一抹嘴,忽然望着园角上叫了起来道:

“阿廉!你怎么回来了?”

阿廉也已经看见,正在跑过来,一到面前,就规规矩矩的站定,垂着手,叫一声“先生”,于是略有些气愤似的接着说:

“我不干了。他们言行不一致。说定给我一千盆粟米的,却只给了我五百盆。我只得走了。”

“如果给你一千多盆,你走么?”

“不。”阿廉答。

“那么,就并非因为他们言行不一致,倒是因为少了呀!”

墨子一面说,一面又跑进厨房里,叫道:

“耕柱子!给我和起玉米粉来!”

耕柱子恰恰从堂屋里走到,是一个很精神的青年。

“先生,是做十多天的干粮罢?”他问。

“对咧。”墨子说。“公孙高走了罢?”

“走了,”耕柱子笑道。“他很生气,说我们兼爱无父,像禽兽一样。”

墨子也笑了一笑。

“先生到楚国去?”

“是的。你也知道了?”墨子让耕柱子用水和着玉米粉,自己却取火石和艾绒打了火,点起枯枝来沸水,眼睛看火焰,慢慢的说道:“我们的老乡公输般,他总是倚恃着自己的一点小聪明,兴风作浪的。造了钩拒,教楚王和越人打仗还不够,这回是又想出了什么云梯,要怂恿楚王攻宋去了。宋是小国,怎禁得这么一攻。我去按他一下罢。”

他看得耕柱子已经把窝窝头上了蒸笼,便回到自己的房里,在壁厨里摸出一把盐渍藜菜干,一柄破铜刀,另外找了一张破包袱,等耕柱子端进蒸熟的窝窝头来,就一起打成一个包裹。衣服却不打点,也不带洗脸的手巾,只把皮带紧了一紧,走到堂下,穿好草鞋,背上包裹,头也不回的走了。从包裹里,还一阵一阵的冒着热蒸气。

“先生什么时候回来呢?”耕柱子在后面叫喊道。

“总得二十来天罢,”墨子答着,只是走。

墨子走进宋国的国界的时候,草鞋带已经断了三四回,觉得脚底上很发热,停下来一看,鞋底也磨成了大窟窿,脚上有些地方起茧,有些地方起泡了。他毫不在意,仍然走;沿路看看情形,人口倒很不少,然而历来的水灾和兵灾的痕迹,却到处存留,没有人民的变换得飞快。走了三天,看不见一所大屋,看不见一颗大树,看不见一个活泼的人,看不见一片肥沃的田地,就这样的到了都城。

城墙也很破旧,但有几处添了新石头;护城沟边看见烂泥堆,像是有人淘掘过,但只见有几个闲人坐在沟沿上似乎钓着鱼。

“他们大约也听到消息了,”墨子想。细看那些钓鱼人,却没有自己的学生在里面。

他决计穿城而过,于是走近北关,顺着中央的一条街,一径向南走。城里面也很萧条,但也很平静;店铺都贴着减价的条子,然而并不见买主,可是店里也并无怎样的货色;街道上满积着又细又粘的黄尘。

“这模样了,还要来攻它!”墨子想。

他在大街上前行,除看见了贫弱而外,也没有什么异样。楚国要来进攻的消息,是也许已经听到了的,然而大家被攻得习惯了,自认是活该受攻的了,竟并不觉得特别,况且谁都只剩了一条性命,无衣无食,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想搬家。待到望见南关的城楼了,这才看见街角上聚着十多个人,好像在听一个人讲故事。

当墨子走得临近时,只见那人的手在空中一挥,大叫道:

“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墨子知道,这是自己的学生曹公子的声音。

然而他并不挤进去招呼他,匆匆的出了南关,只赶自己的路。又走了一天和大半夜,歇下来,在一个农家的檐下睡到黎明,起来仍复走。草鞋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穿不住了,包袱里还有窝窝头,不能用,便只好撕下一块布裳来,包了脚。不过布片薄,不平的村路梗着他的脚底,走起来就更艰难。到得下午,他坐在一株小小的槐树下,打开包裹来吃午餐,也算是歇歇脚。远远的望见一个大汉,推着很重的小车,向这边走过来了。到得临近,那人就歇下车子,走到墨子面前,叫了一声“先生”,一面撩起衣角来揩脸上的汗,喘着气。

“这是沙么?”墨子认识他是自己的学生管黔敖,便问。

“是的,防云梯的。”

“别的准备怎么样?”

“也已经募集了一些麻,灰,铁。不过难得很:有的不肯,肯的没有。还是讲空话的多……”

“昨天在城里听见曹公子在讲演,又在玩一股什么‘气’,嚷什么‘死’了。你去告诉他:不要弄玄虚;死并不坏,也很难,但要死得于民有利!”

“和他很难说,”管黔敖怅怅的答道。“他在这里做了两年官,不大愿意和我们说话了……”

“禽滑厘呢?”

“他可是很忙。刚刚试验过连弩;现在恐怕在西关外看地势,所以遇不着先生。先生是到楚国去找公输般的罢?”

“不错,”墨子说,“不过他听不听我,还是料不定的。你们仍然准备着,不要只望着口舌的成功。”

管黔敖点点头,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楚国的郢城可是不比宋国:街道宽阔,房屋也整齐,大店铺里陈列着许多好东西,雪白的麻布,通红的辣椒,斑斓的鹿皮,肥大的莲子。走路的人,虽然身体比北方短小些,却都活泼精悍,衣服也很干净,墨子在这里一比,旧衣破裳,布包着两只脚,真好像一个老牌的乞丐了。

再向中央走是一大块广场,摆着许多摊子,拥挤着许多人,这是闹市,也是十字路交叉之处。墨子便找着一个好像士人的老头子,打听公输般的寓所,可惜言语不通,缠不明白,正在手真心上写字给他看,只听得轰的一声,大家都唱了起来,原来是有名的赛湘灵已经开始在唱她的《下里巴人》,所以引得全国中许多人,同声应和了。不一会,连那老士人也在嘴里发出哼哼声,墨子知道他决不会再来看他手心上的字,便只写了半个“公”字,拔步再往远处跑。然而到处都在唱,无隙可乘,许多工夫,大约是那边已经唱完了,这才逐渐显得安静。他找到一家木匠店,去探问公输般的住址。

“那位山东老,造钩拒的公输先生么?”店主是一个黄脸黑须的胖子,果然很知道。“并不远。你回转去,走过十字街,从右手第二条小道上朝东向南,再往北转角,第三家就是他。”

墨子在手心上写着字,请他看了有无听错之后,这才牢牢的记在心里,谢过主人,迈开大步,径奔他所指点的处所。果然也不错的:第三家的大门上,钉着一块雕镂极工的楠木牌,上刻六个大篆道:“鲁国公输般寓”。

墨子拍着红铜的兽环,当当的敲了几下,不料开门出来的却是一个横眉怒目的门丁。他一看见,便大声的喝道:

“先生不见客!你们同乡来告帮的太多了!”

墨子刚看了他一眼,他已经关了门,再敲时,就什么声息也没有。然而这目光的一射,却使那门丁安静不下来,他总觉得有些不舒服,只得进去禀他的主人。公输般正捏着曲尺,在量云梯的模型。

“先生,又有一个你的同乡来告帮了……这人可是有些古怪……”门丁轻轻的说。

“他姓什么?”

“那可还没有问……”门丁惶恐着。

“什么样子的?”

“像一个乞丐。三十来岁。高个子,乌黑的脸……”

“阿呀!那一定是墨翟了!”

公输般吃了一惊,大叫起来,放下云梯的模型和曲尺,跑到阶下去。门丁也吃了一惊,赶紧跑在他前面,开了门。墨子和公输般,便在院子里见了面。

“果然是你。”公输般高兴的说,一面让他进到堂屋去。

“你一向好么?还是忙?”

“是的。总是这样……”

“可是先生这么远来,有什么见教呢?”

“北方有人侮辱了我,”墨子很沉静的说。“想托你去杀掉他……”

公输般不高兴了。

“我送你十块钱!”墨子又接着说。

这一句话,主人可真是忍不住发怒了;他沉了脸,冷冷的回答道:

“我是义不杀人的!”

“那好极了!”墨子很感动的直起身来,拜了两拜,又很沉静的说道:“可是我有几句话。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要去攻宋。宋有什么罪过呢?楚国有余的是地,缺少的是民。杀缺少的来争有余的,不能说是智;宋没有罪,却要攻他,不能说是仁;知道着,却不争,不能说是忠;争了,而不得,不能说是强;义不杀少,然而杀多,不能说是知类。先生以为怎样?……”

“那是……”公输般想着,“先生说得很对的。”

“那么,不可以歇手了么?”

“这可不成,”公输般怅怅的说。“我已经对王说过了。”

“那么,带我见王去就是。”

“好的。不过时候不早了,还是吃了饭去罢。”

然而墨子不肯听,欠着身子,总想站起来,他是向来坐不住的。公输般知道拗不过,便答应立刻引他去见王;一面到自己的房里,拿出一套衣裳和鞋子来,诚恳的说道:

“不过这要请先生换一下。因为这里是和俺家乡不同,什么都讲阔绰的。还是换一换便当……”

“可以可以,”墨子也诚恳的说。“我其实也并非爱穿破衣服的……只因为实在没有工夫换……”

楚王早知道墨翟是北方的圣贤,一经公输般绍介,立刻接见了,用不着费力。

墨子穿着太短的衣裳,高脚鹭鸶似的,跟公输般走到便殿里,向楚王行过礼,从从容容的开口道:

“现在有一个人,不要轿车,却想偷邻家的破车子;不要锦绣,却想偷邻家的短毡袄;不要米肉,却想偷邻家的糠屑饭:这是怎样的人呢?”

“那一定是生了偷摸病了。”楚王率直的说。

“楚的地面,”墨子道,“方五千里,宋的却只方五百里,这就像轿车的和破车子;楚有云梦,满是犀兕麋鹿,江汉里的鱼鳖鼋鼍之多,那里都赛不过,宋却是所谓连雉兔鲫鱼也没有的,这就像米肉的和糠屑饭;楚有长松文梓榆木豫章,宋却没有大树,这就像锦绣的和短毡袄。所以据臣看来,王吏的攻宋,和这是同类的。”

“确也不错!”楚王点头说。“不过公输般已经给我在造云梯,总得去攻的了。”

“不过成败也还是说不定的。”墨子道。“只要有木片,现在就可以试一试。”

楚王是一位爱好新奇的王,非常高兴,便教侍臣赶快去拿木片来。墨子却解下自己的皮带,弯作弧形,向着公输子,算是城;把几十片木片分作两份,一份留下,一份交与公输子,便是攻和守的器具。

于是他们俩各各拿着木片,像下棋一般,开始斗起来了,攻的木片一进,守的就一架,这边一退,那边就一招。不过楚王和侍臣,却一点也看不懂。

只见这样的一进一退,一共有九回,大约是攻守各换了九种的花样。这之后,公输般歇手了。墨子就把皮带的弧形改向了自己,好像这回是由他来进攻。也还是一进一退的支架着,然而到第三回,墨子的木片就进了皮带的弧线里面了。

楚王和侍臣虽然莫明其妙,但看见公输般首先放下木片,脸上露出扫兴的神色,就知道他攻守两面,全都失败了。

楚王也觉得有些扫兴。

“我知道怎么赢你的,”停了一会,公输般讪讪的说。“但是我不说。”

“我也知道你怎么赢我的,”墨子却镇静的说。“但是我不说。”

“你们说的是些什么呀?”楚王惊讶着问道。

“公输子的意思,”墨子旋转身去,回答道,“不过想杀掉我,以为杀掉我,宋就没有人守,可以攻了。然而我的学生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拿了我的守御的器械,在宋城上,等候着楚国来的敌人。就是杀掉我,也还是攻不下的!”

“真好法子!”楚王感动的说。“那么,我也就不去攻宋罢。”

墨子说停了攻宋之后,原想即刻回往鲁国的,但因为应该换还公输般借他的衣裳,就只好再到他的寓里去。时候已是下午,主客都很觉得肚子饿,主人自然坚留他吃午饭——或者已经是夜饭,还劝他宿一宵。

“走是总得今天就走的,”墨子说。“明年再来,拿我的书来请楚王看一看。”

“你还不是讲些行义么?”公输般道。“劳形苦心,扶危济急,是贱人的东西,大人们不取的。他可是君王呀,老乡!”

“那倒也不。丝麻米谷,都是贱人做出来的东西,大人们就都要。何况行义呢。”

“那可也是的,”公输般高兴的说。“我没有见你的时候,想取宋;一见你,即使白送我宋国,如果不义,我也不要了……”

“那可是我真送了你宋国了。”墨子也高兴的说。“你如果一味行义,我还要送你天下哩!”

当主客谈笑之间,午餐也摆好了,有鱼,有肉,有酒。墨子不喝酒,也不吃鱼,只吃了一点肉。公输般独自喝着酒,看见客人不大动刀匕,过意不去,只好劝他吃辣椒:

“请呀请呀!”他指着辣椒酱和大饼,恳切的说,“你尝尝,这还不坏。大葱可不及我们那里的肥……”

公输般喝过几杯酒,更加高兴了起来。

“我舟战有钩拒,你的义也有钩拒么?”他问道。

“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墨子坚决的回答说。“我用爱来钩,用恭来拒。不用爱钩,是不相亲的,不用恭拒,是要油滑的,不相亲而又油滑,马上就离散。所以互相爱,互相恭,就等于互相利。现在你用钩去钩人,人也用钩来钩你,你用拒去拒人,人也用拒来拒你,互相钩,互相拒,也就等于互相害了。所以我这义的钩拒,比你那舟战的钩拒好。”

“但是,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公输般碰了一个钉子之后,改口说,但也大约很有了一些酒意:他其实是不会喝酒的。

“但也比敲碎宋国的所有饭碗好。”“可是我以后只好做玩具了。老乡,你等一等,我请你看一点玩意儿。”

他说着就跳起来,跑进后房去,好像是在翻箱子。不一会,又出来了,手里拿着一只木头和竹片做成的喜鹊,交给墨子,口里说道:

“只要一开,可以飞三天。这倒还可以说是极巧的。”

“可是还不及木匠的做车轮,”墨子看了一看,就放在席子上,说。“他削三寸的木头,就可以载重五十石。有利于人的,就是巧,就是好,不利于人的,就是拙,也就是坏的。”

“哦,我忘记了,”公输般又碰了一个钉子,这才醒过来。“早该知道这正是你的话。”

“所以你还是一味的行义,”墨子看着他的眼睛,诚恳的说,“不但巧,连天下也是你的了。真是打扰了你大半天。我们明年再见罢。”

墨子说着,便取了小包裹,向主人告辞;公输般知道他是留不住的,只得放他走。送他出了大门之后,回进屋里来,想了一想,便将云梯的模型和木鹊都塞在后房的箱子里。

墨子在归途上,是走得较慢了,一则力乏,二则脚痛,三则干粮已经吃完,难免觉得肚子饿,四则事情已经办妥,不像来时的匆忙。然而比来时更晦气:一进宋国界,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又遇到募捐救国队,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

                           一九三四年八月作。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28aa92301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75.html

《知识讲解《墨子》高中语文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