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考点汇总

发布时间:2013-12-28 21:40: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现代教育技术2014考点

一、 名词解释

1. 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2. 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系统理论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3. 程序教学:是一种使用程序教材并以个人自学形式进行的教学。

4. 认知结构: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

5. 多功能教室: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场所。

6. 多媒体课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设计,反应某种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计算机软件。

7. 流媒体:是指采取流式传输的方式在因特网传播的媒体格式。

8. 教学媒体: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9. www:万维网 MPC:多媒体个人电脑 MSN:微软网络服务

E-mail:电子邮件 Blog:博客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

FTP:文件传输协议 TCP/IP:网络协议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

ASP:动态服务器页面

.选择题:

1. ppt的操作:(p122

2. 多媒体素材的处理:(p97~122

3.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p141

网络硬件:一般指网络的计算机、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等。 组成:主计算机、网络工作站、网络终端、通信处理机、通信线路、信息交换设备。 网络软件:一般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等。 组成: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网络管理软件、网络通信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网络分类: 按拓扑构型(网络结构)分类:总线型拓扑、环型拓扑、星型拓扑 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地理上)进行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4. 教育教学环境:(p22

现代教育教学环境是指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为优化教学效率、效果而建立的系统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与条件. 一般由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组成。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校园网、校园有线电视网。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软件环境:软件系统、多媒体教学资源、教室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学校教育技术管理水平 多功能教室:也称多媒体演示室,是根据现教育教学需要,将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录音、录像等现代教学媒体结合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教学系统。 基本构成: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视频展示设备、银幕电子白板、中央控制系统。 微格教学系统:又称微型教学,借助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利用现代录音、录像、监控设备,把每一位受培训者的讲课过程如实客观地记录下来,通过观看录象回放进行小组讨论和自我评价。 基本组成:主控室:技术人员操作摄像设备进行现场录制的场所。 微格教室:受训者进行角色扮演的模拟教室。 观摩研讨室:参与培训的师生进行观摩现场讲课录像,进行反馈、评价的教室。 微格教学的基本过程:确定训练目标、学习和研究教学技能、观摩技能示范、编写教案、角色扮演—微型课堂教学实践、声像记录、重播录像,自我分析、讨论评价,修改教案、再实践。 校园网:是指在校园范围内,将计算机以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连接起来,同时进行教学、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大学校园网工程的一般特点:规模较大,网络节点通常有几千个,校园主干网覆盖范围大,主干带宽要求高,子网分割较多,且各子网的独立性较强,采用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方式连入Internet 主要功能:信息交流、多媒体报告厅、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室备课室、电子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学实时监控室、信息化办公室、校园卡环境、教室学生、教育主管部门远程接入系统、网络远程教育。 远程网络实验教室:又称教室网,是指在一个物理教室范围内的计算机局域网,主要服务于课堂教学。 主要功能:多媒体课堂教学、电子备课、基于资源的自学、网络练习和测试。

三.填空题

1. 教育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视听教学阶段,程序教学阶段,系统化教学阶段。

2. 几个有代表性的教学理论:1、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2、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法3、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4、加涅针对学习条件的指导教学模式5、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6、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7、多元智能理论(MI理论)

3. 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理论(P14: 关于传播学理论(重点三图)传播要素:教师、内容、媒体、学生、效果;两个模式:拉斯韦尔“五W”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拉斯韦尔“五W”模式给出了一半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及其传播过程,阐 明了传播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其五大要素为:教师、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学生、教学评价;本模式忽略了人的因素,社会因素,信息的内容,传播效果等 香农-韦弗模式是通过对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呈现状态来进行分类的,其五大要素为: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 教育传播要产生良好效果应遵循的基本原理:共同经验原理、抽象层次原理、重复作用原理、信息来源原理 传播学理论:传播模式 戴尔经验分为三大类:具体经验、观察经验、抽象经验。

4. 教学媒体的分类(p204):听觉教学媒体。视觉类教学媒体。视听教学媒体。④交互式教学媒体等。

5. 多媒体优化组合的五原则:教学性、交互性、辅助性、操作性、科学性。

6. 视听优化教学媒体(第4章)

7. 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的分类:(1)知识与技能:知识是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技能指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和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8. 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

布鲁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的目标又是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层次。 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级水平: 1 知识。对先前学习过的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 原理的回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2 领会。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 应用。讲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景之中,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应用代表高水平的理解。 4 分析。讲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关系的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 5 综合。将所学的零碎知识整合为知识系统。 6 评价。对材料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内在的标准或外在的标准进行价值判断。这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

9.图像的常见格式:RAW, BMP, PCX, TIFF, GIF, JPEG, TGA,

EXIF, FPX, SVG, PSD, CDR等等。

10.多媒体素材的分类: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

11.多媒体课件的类型:助教型,助学型,训练与练习型,实验型,资料.积件型。

12.学习理论:(p1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四.简答题

1. 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包括:

具体经验——指学习者亲自去做的经验

观察经验——学习者通过观察获得的经验。

抽象经验——包括视觉符合和言语符合

2. 麦克卢汉的媒体观

麦克卢汉的媒体观包括三个方面:媒介即息;媒介即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

3. 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

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有四种:课堂传播 ;自学传播;远程传播;个别传播

4. 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 学习者分析

2. 学习需要分析

3. 学习内容分析

4. 学习目标阐明

5. 教学策略制定

6.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

5. 微格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步骤

微格教学是对在校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一种培训方法每次教学时间为5~10分钟,集中训练1~2项教学技能。

实施步骤:学习理论——确定培训技能——提供示范——编写教案——角色扮演——评价反馈——修改教案

6.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

流程:课题确定——教学设计——脚体编写——信息编辑加工——课件整合——完善课件

7. 计算机辅助教育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计算机管理教学(CMI

8. CAI

CAI是以计算机为主要教学媒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即使用计算机帮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

.论述题:

1) 结合本专业谈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

在课堂上, 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把原本枯燥的书本内容转化为生动的视听内容,不局限于呆板的概念,而将其扩张为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或是在学科前沿的动向,我想,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后的了解,记忆,更能让学生感到其乐无穷,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切也为培养未来的专业人才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除了传统的去图书馆翻阅那些陈旧的典籍外,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学生也就有了一条能够更有效的解决疑问的途径,而在这个方面,我们显的更主动一点,结果自然就更令人欣喜了。其次,当我们再交流时,我们会相互借鉴,谁的方法更简便,谁获得的收获更多,久而久之,我们会寻求最高的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符合这个信息时代的要求,面对每天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急切的期盼一种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它们,而信息技术不光在学术层面达到了这个要求,我想在生活中的其他地方,它也在散发着光芒。

2.结合本学科运用教学设计一般模式设计一堂课:

范例:(以中学数学学科《勾股定理》教学为例)

一、 教材分析 《勾股定理》是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内容,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中学数学几个重要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和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它在理论上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本节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实际水平、认知特点 我制定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与勾股定理有关的数学史,知道勾股定理的由来,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从中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我国古代在研究勾股定理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重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和应用。 难点:是用拼图方法、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四、教法和学法 教法指导: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采取自主探究发现式教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并利用教具与多媒体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对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1、读一读,引入勾股定理首先,出示两幅图片,第一幅图片配上文字说明(引出勾股定理这一课题)。简单介绍勾股定理的历史,图片不仅给学生带来美感,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渴望,振奋精神投入到课堂之中。第二幅图片为2002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大会的会徽,为著名的赵爽弦图。这样的导入富有科学特色和浓郁的数学气息,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在学生倾听历史,欣赏赵爽弦图的过程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我国古代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议一议,探索勾股定理 接着讲述毕达哥拉斯到朋友家做客的故事,通过讲述毕达哥拉斯的故事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探究学习的最佳状态。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用三角板分别量出它们三边的长度,并分别计算每个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同学可以很快得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让学生自主操作,引导学生发现新知。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具有这样的特殊关系,那么一般的直角三角形呢?最后探索出勾股定理。 3、拼一拼,验证勾股定理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拼图,观察并分析;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人人参与的效果,接着全班交流。先有某一组代表发言,说明本组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评价和补充。教师及时进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最终解决疑难,此时,老师发放勾股定理拼图模具,让同学试试看,能不能仿照上面的例子,利用手中的纸质模具拼一拼,拼出一个规则图形,使得它的面积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当学生利用纸质模具拼出之后,进行拼图,此时可以进行分组合作互相协助。相信同学在老师的指导和互相帮助之下,可以很快的拼出赵爽弦图和毕达哥拉斯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通过这些实际操作,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拼图也会产生感性认识,也为论证勾股定理做好准备,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分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4、练一练,应用勾股定理 在这一环节,我设置了分组打擂,闯关的游戏,采取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间公平竞争的方式,小组的成果在全班展示,有一人代表小组到台前展示、板演、说明。师生共同评价,以加深对例题的理解与运用。针对例题再次出现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练习中出现的情况可采取互评、互议的形式,在互评互议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全班讨论的形式予以解决,以此突出教学重点。 5、谈一谈,总结勾股定理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小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总结,梳理学习思路。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优化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合作,营造一种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6、静一静,分层作业,巩固创新. 针对学生认知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既能巩固知识,有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发展。 本课意在创设愉悦和谐的乐学气氛,我始终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 谈谈教育技术、教育教学评价的运用:

1、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调动学生感性认识,增强理性认识;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4、诊断作用 5、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可见教学评价如同身体检查,是对教学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 6、激励作用 7、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 8、调节作用 9、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所规定的目标,这就是评价所发挥的调节作用。 10、教学作用 11、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 12、教学评价的方法: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

2013/12/27

21公寓20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6e10ce576a20029bd642d92.html

《西华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考点汇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