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0-07-14 00:44: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咸阳师范学院

2015年新设专业建设自查报告

专业名称: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专业代码:080712T

类:电子信息类

20191219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新专业自查报告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国防事业的发展。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在通信、雷达、激光和光纤、遥感、卫星、微电子、高能技术、生物和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它的应用领域蕴含在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为了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陕西省人才培养与经济建设的需求,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结合咸阳师范学院的实际情况和办学条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15年设置了四年制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本科专业。

一、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本专业定位明确,专业建设指导思路清晰,以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基础,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从事研发、制造、应用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重心,适应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符合学校发展的定位。新专业设置以来,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本专业的定位,全面修订了培养方案,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同时培养方案还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提高专业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培养方案持续有效改进的机制,除此之外,更加强调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机制,更深层次促进工程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使学生的毕业要求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使学生不仅掌握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新修订培养方案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更加完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定位。

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业教师21人,兼职教师3人,其中45岁以上8人,45岁以下13人,年龄分布合适。专职教师中,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兼职教师均为中级以上职称,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稳定、专兼结合,能够满足教学需要,90%以上专任教师专业背景与该专业相近,其中有3人教师就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出身。教授职称专任教师近三年来,一直承担“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天线理论与技术”、“天线测量技术”、“微波电子线路”等与该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教学,并主持过与本专业相关的各类教研和科研项目,同时积极参与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起到了带头模范作用。在师资培养方面,一直坚持“老带青”的模式,按专业引进博士2人,专业开设来有周永军、董群锋专任教师赴美国访学,吴迎春、陈博等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创新创业实践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年教师的实践和教学科研能力。

本专业拥有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室、微波技术实验室、射频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虚拟仿真(EDA)、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个完全可以满足专业教学的实验需要的专业实验室, 2017年学院获批了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本专业还开拓了西安神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深蓝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西安盛图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2018年我院与有着长久合作历史的陕西子竹有限责任公司一起申请了省级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基地,这些都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求。本着科学、合理、可行的原则,专业教学需要的各门课程大纲、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均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学校图书馆、学院及教研室专业图书文献资源丰富,门类齐全,能够满足教学的相关需要。近五年,本专业相继投入536多万元(含学院共享平台建设)进行专业建设,从硬件到软实力建设,各项建设经费落实到位,达到了专业建设的需求。

本专业严格执行学校、学院的教学质量要求,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了有力的质量监控,保障了本专业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本专业近五年来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质量较高,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和科研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学生曹成程、李柏猛、张菁、祖园园等共8人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其中两人获得陕西赛区三等奖,有10多人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人参加并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陕西赛区铜奖。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学生李柏猛等4人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陕西赛区铜奖1项,5人在国内正规期刊发表文章,27人次取得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合格证书1项、二级合格证书9项等专业证书。

依据新建专业建设要求进行自查,自评等级为合格。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方案

(一)办学定位

本专业响应国家提出“十三五”期间要深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等方针,结合陕西省提出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要快速发展,确定本专业办学定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无线电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为核心,培养具有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生产、科研等领域从事在通信、广播电视、航空航天、遥感、雷达、遥控遥测、电子对抗、微波电子元器件及微波应用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技术开发、教学及技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通信、广播电视、航空航天、遥感、雷达、遥控遥测、电子对抗、微波电子元器件及微波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所、高校及企业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应用技术开发、教学及技术管理工作。

2、培养规格

本专业研究微波信息的产生、辐射、传输、接收和处理的理论与技术,培养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理论技术、天线理论与工程技术、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以及电波传播等基础理论知识,在无线系统信息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研发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公共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具有自学和知识更新能力,能适应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等领域对人才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2)系统地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无线技术、微波理论与技术;天线原理与技术、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术、仿真技术;具有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所需要的制图、运算、实验、测试、基本工艺操作等技能;3)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工程质量和效益观念以及初步的科技研究、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专业课程设置

主要开设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天线理论与技术、天线测量技术、微波电子线路、微波EDA技术、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基础、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兼容原理与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学物理方程等课程。

4、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创新教育、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5、专业实验室

主要有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射频技术实验室,微波电子线路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等。

(三)中长期规划

按照学校的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坚持“强化优势、注重特色、支持学科、把握市场、优化资源”原则,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和特色。为此,本专业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

(1)师资方面:为了注重应用人才的培养,大力引进和培养具有本专业相关背景高水平领军人才,加大本专业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积极促进教师和企业联系,培养双师型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2)实验室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创新实验室,同时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加强协同育人,以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本专业实习基地已达6个,但是与本专业十分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尚欠缺,将在“十三五”期间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争取建设1~2个和本专业对口的校外实习基地。

通过以上建设逐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和凝练专业特色,形成立足咸阳、服务陕西、辐射全国的从事研发制造应用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师资队伍

(一)师资简况

目前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21人,从实际情况分析,专业队伍结构合理,数量能够满足专业需要。其中:45岁以上8人,45岁以下13人,教师年龄层次合理;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人,讲师8人,教师职称结构合理;最高学历为博士者12人,最高学历为硕士者8人,教师学历为博士者比例高达57.1%;从本科学历来看专业背景,有6人为电磁场与无线技术背景,11人为物理学背景,4人为信号与信息背景。其中何东山、万凤两位博士为近几年新引进教师。本专业教师的学历背景结构能够满足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具体情况见数据表。

(二)师资培训与授课情况

在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所有教师都有每年至少一次以上的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经历,依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有董群峰、周永军、张萱妮、向前兰、向宁静等5位教师去国内外高校或研究院等机构进行进修、交流和访学,所有青年教师均有听课半年并接受老教师培训后方进行授课的经历。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职教师都为本科生授课。

(三)师资科研情况

本专业的教师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统计的10项科研项目中,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厅局级科研项目6项;在统计的10篇科研论文中,7篇为SCI收录论文,1篇为EI收录,2篇为CA收录,2篇为核心期刊。荣获实用新型发明2项。具体情况见统计表。

四、教学基本条件

本专业依托物理学省级重点学科,依托物理学省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两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省级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室、射频技术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同时重投入200余万元重建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实验室,EDA实验室和大学物理实验室(电磁学实验室、力热实验室、光学与近代实验室)。现有实验设备有矢量网络分析仪RF AV-TRX训练系统三厘米波导测试系统、微波信号源、天线发射极化转台、天线、微波分光仪、激光器CCD光谱仪系统红外光谱仪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536多万元。本专业教学基础实验由学院统一安排;图书资源丰富,除了专业的纸质图书,还有大量的电子图书资源,详细情况见统计表。

本专业在与已有校企合作企业--陕西子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基础上,又分别与大唐电信公司、西安神火集团、渭河发电厂、西安盛图软件科技公司以及西安深蓝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深入合作。与陕西子竹有限责任公司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又进行了校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联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合作在2018年联合申请了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基地项目--“咸阳师范学院物电院-西安子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电子类人才合作培育基地”分别与大唐电信和西安亚成两个公司合作申报了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现有条件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现有的教学条件能够满足本科的教学和实验。

五、教学质量保障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从事研发、制造、应用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在严格执行学校《咸阳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标准》、《咸阳师范学院考核环节质量标准》、《咸阳师范学院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咸阳师范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咸阳师范学院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咸阳师范学院实验教学质量标准》等有关教学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以学院质量控制的大平台为背景,结合本专业教学工作,开展了了一系列质量监控措施:

(1)学院设立了健全的院、系二级教学督导机构,会同专业教研室共同监督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由专家和资深专业教师组成学院“教学督导小组”,负责对全院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教学督导不定期随堂听课、随机抽查教学进度、教案、教学日志、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全面考察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态度、教学能力与水平,指导改进教学质量;

(2)学院建立了教师评教、学生评教制度。学院聘请教学督导定期听课,并向教师、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及时搜集、了解有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和完善教师教学工作;

(3)建立了每个教学班学习委员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巡查制度,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总结推广好的教学工作经验,反馈教师、学生和干部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反馈信息;

(4)制定了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出台了多个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文件,如《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学质量考评办法(试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教学质量奖惩办法》、《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标准(试行稿)》、《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生产实习质量标准(试行稿)》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等,有效保证了本专业了本专业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

(5)规范教学过程文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理论课程开学第一周制定教学进度表,严格按照进度表实施教学,考试结束,试卷、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试卷分析报告封装归档;生产实习之前有生产实习动员和生产实习指导,实习过程中检查实习笔记,实习结束进行考试,综合评定;毕业设计进行双向选择,严格按照毕业设计管理条例执行,实行毕业设计笔记签字制度,保证每周学生与指导教师至少见一次面,规范毕业设计指导过程。

根据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本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能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设计单位和相关行业在电磁场与无线技术领域从事研发、制造、应用和运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六、教学质量

在本专业设置以来,本专业的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和科研项目,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质量较高。其中,本专业学生曹成程、李柏猛、张菁、祖园园等共8人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其中两人获得陕西赛区三等奖,有10多人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人参加并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陕西赛区铜奖。本专业学生共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5项。本专业李柏猛等4人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互联网+”陕西赛区铜奖1项,5人在国内正规期刊发表文章,27人次取得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合格证书1项、二级合格证书9项等专业证书。通过以上成绩可以看出,本专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专业办学特色上需进一步凝练

专业特色为该专业在多年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中形成并表现出的独特、优质、稳定的特征。下一步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仔细研究专业发展规律与特色,通过开展特色学科群建设、特色专业建设与特色课程建设,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形成办学优势,提升办学水平,探索出一条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彰显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

(2)师资队伍的教学经验还需进一步培养

为了做好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的建设工作,学院将从国内211、985高校引进青年教师多名,这些教师的学术水平很高,但他们多为刚毕业的博士,基本未受到系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培训与学习,教学经验略显不足。因此在后续的工作中,还需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教学经验的培养。由于本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凸显出部分教师的专业工程技能不足,专业工程实践欠缺,需要加强工程实践技能培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专业所在学院做了详细的计划,在每个假期都会派相关的专业教师去企业或实践单位实习;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去多做校企联合的横向项目。要加速专业和学科的快速发展,还需要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学科领军人物。

(3)需加大实践教学基础条件建设

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专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建设。由于本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部分教师的专业工程和工程实践能力欠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技能培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学院做了详细的计划,在每个假期都会派相关的专业教师去企业或实践单位实习;另一方面,学院通过激励措施鼓励教师走出去多做校企联合的横向项目来提高其实践能力。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每年的本科招生计划约为40人左右,已建成的实验室有射频实验室,虚拟综合实验室、微波器件与电路实验室等还需继续建设。要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践基地需要进一步扩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将通过多渠道办学来拓宽实践基地建设,例如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的横向项目,建立联合实践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践活动的开展。

(4)招生生源稍显不足

从近年来的招生来看,本专业招生情况似乎处于下降趋势,实际上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招生为小班招生,学校给予本专业一个班的名额,实际上从学生第一报考志愿情况来看,目前本专业报考人数处于上升情况。另外,由于本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内容相对较难,有个别学生有畏难情绪,有转专业情况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院计划对于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和宣传,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化解困难,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5)进一步增强校企协同育人

目前本专业办学经费以学校拨款为主,经费总体充足,但受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成套设备价格昂贵、小批量购买困难等条件的影响,本专业在实践教学执行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本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要培养高质量的本科生,必须要有相应的仪器设备等硬件支持,实验耗材费用较高。目前实践条件基本满足培养的要求,但学生实验材料费标准沿用前些年的标准,未能够配套改革,稍显不足,有待加大支持力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业计划走出去,联合相关企业进行协同育人,如通过与企业共同研发的横向项目,建立联合实验室,多渠道引进企业资金,提高办学的硬件条件,补充专业实验损耗的不足等问题。同时,依托虚拟仿真实验室,计划建设虚拟仿真专业实验项目,建设虚拟化机电设备,虚拟机电系统设计、制造、控制及其工作过程,用于生产实习前的认知实习过程,改善学生实习困难的状况。



附表1

专业教师基本情况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资格

所属院系

第一学历

最高学位

主要行业经历

主讲专业课程

专职/兼职

专业

学位

学校

专业

学位

学校

2015

2016

2017

2018

1

张辉

54

正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咸阳师范学院

电路与系统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50余篇。

电动力学

微波技术与天线

天线理论

电动力学

专职

2

李永安

57

正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激光

学士

西北大学

激光

学士

西北大学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专职

3

王明军

39

正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汉中师范学院

无线电物理

博士

西电科大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教育厅项目2项,获咸阳市自然科学二等奖1次。

电磁场理论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专职

4

梁昌慧

46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汉中师范学院

电路与系统

硕士

西北工业大学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发表论文40余篇。

模拟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线路

模拟电子线路

数字电子线路

专职

5

董群锋

41

副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宝鸡文理学院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项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发表论文40余篇,

无线理论与设计

雷达原理

微波技术基础

微波技术基础

专职

7

郗艳华

45

副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应用电子技术应用

学士

陕西师范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硕士

西安科技大学

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发表论文20余篇。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专职

8

任惠娟

45

副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咸阳师范学院

声学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数值计算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

数值计算方法

电路分析基础

专职

9

张宣妮

45

副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学士

西北大学

物理电子学

博士

西安激光所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教育厅项2项,发表论文30余篇

光电子学

移动通信

光电子学

移动通信

专职

10

王益军

46

副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学士

西北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专职

11

周永军

42

副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路自动控制

学士

空军工程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博士

西电科大

主持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参与国际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论文30篇,申请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授权

微波电路

射频技术

微波EDA技术

微波网络

专职

12

郭秋芬

43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半导体器件与微电子学

学士

兰州大学

凝聚态物理

硕士

兰州大学

参与陕西省教育厅项目2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电磁场理论

电路分析基础

电磁场理论

大学物理

专职

13

郝海燕

44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

学士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

自动控制

硕士

长安大学

参与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陕西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微机原理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微机原理

专职

14

柳钰

39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计算机应用

学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计算机应用

硕士

长安大学

参与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通信原理

专职

15

何东山

30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陕西理工大学

理论物理

博士

中科院

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论文数篇,其中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

高频技术

大学物理

高频技术

大学物理

专职

16

梅策香

38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烟台师范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西北工业大学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重点实验室项目1项,发表论文近30篇。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专职

17

李耀宗

54

副高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理论物理

学士

西北大学

理论物理

西北大学

近年来先后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等多项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专职

18

曾利霞

35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雁北师范学院

凝聚态物理

博士

西北大学

主持国际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际自然科学基金多项,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数篇。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

专职

19

陈博

33

助教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光电信息工程

学士

西安工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在读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主持陕西省咸阳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

发表论文

机械制图

模拟电子

机械制图

模拟电子

专职

20

樊战亭

45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设备结构

学士

西电科大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硕士

西北工业大学

主持陕西省教育厅项1项,参与省厅级项目多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

电力电子技术

电机与拖动

电力电子技术

电机与拖动

专职

21

万凤

34

讲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物理学

学士

渭南师范学院

材料物理与化学

博士

西北工业大学

发表论文8余篇,发表科研论文6

电磁学

专业英语

电磁学

专业英语

专职



五、课程体系结构表

课程模块类别

学分安排

课程设置责任单位

备注

学分

学时

学分比例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必修课程

54

42

30.3%

教务处

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设置

通识选修课程

12

专业教育

基础课

学科必修

52.5

29

29.4%

二级学院

相关学科与本学科基础课中的学分比例专业课中必修与选修学分比例,专业方向课中各方向学分课时占比等由根据专业实际情况在总学分范围内自主决定学分学时分配

专业必修

21.5+2

=2

核心课

专业必修

26

22+2

14.6%

专业选修

5

方向

方向一

10.5

11.5

5.8 %

方向二

11.5

实践课

实习、实训

30

16.8%

能力素质拓展与

创新创业教育

必修

5

2.8%

二级学院

通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获得学分

学分合计

178

100%

六、各学期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总周数

课堂

教学

考试

入学

教育

军事训练

公益劳动

教学实训

实习

见习

毕业

论文

毕业就业教育

机动

1

20

14

2

1

2

1

2

20

16

2

1

1

3

20

16

1

1

2

4

20

16

2

2

5

20

14

2

3

1

6

20

14

2

3

1

7

20

8

2

2

2

6

8

20

16

2

2

合计

160

90

11

1

2

1

11

8

18

4

12

七、周学时分配表

周学时总计

30

27

20

23

16

22

12

八、课程教学计划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讲授

实践

考核

方式

开设学期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7

8

通识教育类课

必修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5+0.5

56

40

16

考查

1

4

中国近代史纲要

2.5+0.5

56

40

16

考查

2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5+0.5

56

40

16

考试

3

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5+0.5

88

72

16

考试

4

5

形势与政策

2

32

16

16

考查

1-8

大学体育

1

32

0

32

考查

1

2

大学体育

1

32

0

32

考查

2

2

大学体育

1

32

0

32

考查

3

2

大学体育

1

32

0

32

考查

4

2

大学英语

3

48

48

0

考试

1

4

大学英语

3

48

48

0

考试

2

3

大学英语

3

48

48

0

考试

3

3

大学英语

3

48

48

0

考试

4

3

大学语文

2

32

32

考查

2

2

计算机应用基础

1

16

16

考查

1/2

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

32

16

16

考查

1

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

32

16

16

考查

2

2

军事理论

2

32

32

考查

1

2

文献检索

1

16

16

考查

5

2

小计

42

768

512

256

小计

12

192

课程见学校选修课目录

1、通识教育课程安排表

2、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实践

考核

方式

开设学期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7

8

高等数学Ⅰ

4

64

64

0

考试

1

5

高等数学Ⅰ

6

96

96

0

考试

2

6

线性代数

2

32

32

0

考试

1

3

大学物理Ⅰ

3.5

54

54

考试

1

5

大学物理Ⅰ实验

1

18

18

1

5

大学物理Ⅰ

3.5

54

54

考试

2

4

大学物理Ⅰ实验

1

18

18

2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

48

48

0

考试

4

3

复变函数

2

32

32

0

考试

3

2

C语言程序设计

3

48

16

32

考试

2

4

电路分析基础

5

80

64

16

考试

2

4

模拟电子技术

5

80

60

20

考试

3

4

数字电子技术

4.5

72

52

20

考试

4

4

信号与系统

3.5

56

48

8

考试

3

4

微机原理

3.5

56

44

12

考试

4

4

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

1

16

16

0

考查

3

2

大学生创业基础

1

16

16

0

考查

4

2

小计

52.5

816

680

136

13

18

12

13

3、专业课程安排表(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讲授

实践

考核

方式

各学期周学时分配

1

2

3

4

5

6

7

8

专业必修

电磁场理论

4.5

72

60

12

考试

4

MATLAB程序设计

1

16

0

16

考查

2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1

16

0

16

考查

2

射频电路与ADS设计

3.0

48

40

8

考试

4

通信原理

2.5

40

28

12

考试

4

微波技术基础

3.0

48

40

8

考试

4

数学物理方程

2

32

32

0

考查

4

数字信号处理

3.0

56

48

8

考试

4

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

1

16

16

0

考查

2

创新与创业案例

1

16

16

0

考查

2

专业选修

电子测量技术

2

36

24

12

考试

4

专业英语

2

32

32

0

考试

4

电波传播

2

32

32

0

考试

4

至少选两门课,共4学分

小计

26

396

2

0

12

14

8

微波与射频方向

微波EDA技术

2.5

40

16

24

考查

4

微波电子线路

3.5

56

32

24

考试

4

微波网络

2.5

40

40

8

考查

4

电磁兼容原理

2

32

32

考查

4

天线方向

天线理论与HFSS设计

3.0

48

36

12

考查

4

微波工程导论

2..5

40

40

考查

4

雷达原理

3.0

48

48

考试

4

电磁场数值方法

2.0

32

16

16

考查

4

小计

10.5

168

4

8

4

4、实践教学课安排表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学分

周数

开设学期

地点

军事训练

1

2

1

校内

公益劳动

1

1

3

校内

MATLAB程序设计实训

1

1

3

校内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实训

1

1

6

校内

金工实习

2

2

6

校内

天线CAD设计

1

1

6

校内

射频电路ADS设计

1

1

5

校内

PROTEL设计与应用

1

1

5

校内

电子设计自动化

1

1

6

校内

创新思维综合训练

1

2

5

校内/校外

创业能力综合实训

1

2

6

校内/校外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1

1

1

2

校内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2

1

1

3

校内

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3

1

1

4

校内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课程设计I

1

1

5

校内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课程设计II

1

1

6

校内

生产见习

2

2

7

校外

专业实习

6

6

7

校外

毕业论文(设计)

5

18

7-8

校内

30

4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9dc5788f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dd.html

《咸阳师范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