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论文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摘要】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和文化的社会群体,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宝贵资源。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在当前国内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背景之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不断增加而就业率偏低的现实问题,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和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和新思路,高校应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推动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全新就业观,从而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成因分析对策
前言
在这科技横飞,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的年代,人才成了最主要的因素。正所谓无人才不科技,无科技不人才,因此培养人才成为我国的第一要务。至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各个种类的大学,专科等高等教育院校逐年增加,大学毕业生毕业率逐年增加,但我国的就业率却很不可观。中国现在的国策是以发展经济为主,且我国也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正是我国各个企业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大学毕业生应该很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才对,但为什么会出现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呢?此论文仅对于本团队的调查、讨论及撰写,如有不对,敬请指导。
其实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现状就好比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铲厂,生产了100把质量不一的铲,来了1个人要买50把铲,但是厂家质量好一点的铲价格太贵了,那些质量不好的又有一大堆,导致买家不愿意买铲,进而致使厂家有铲卖不出去的现象。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1、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9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2008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

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2、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年份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
大学生毕业人数
(万)
145212280340413495559611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这也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

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3、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3.1国家方面。
针对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问题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例如对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时,给于资金支持或是优惠政策。帮助其自主创业。同时引导毕业生到非公有制单位、农村及基层单位就业。
稳定的就业环境。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例如规定最低薪酬,并且针对金融风暴的影响,更要创造稳定的就业环境。而且要平衡中小城市与珠三角的人才竞争政府积极为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例如: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要切实关心这些毕业生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在基层大有作为。
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如大学生就业法、人才保护法、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条

例等,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人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的权益。
加快调整人才培养结构。要进一步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过低的院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
拓宽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大基层,到中小公司,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切实解决私营公司聘用高校毕业生的有关问题。到私营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公安机关正在积极放宽建立集体户口的审批条件,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商和税收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积极予以支持。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使他们是树立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强就业指导,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3.2教育机构方面。
学校应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加应用性、操作性、技能型的课程,切实培养具备各种综合技能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大学生要在工作中得到实现自身价值也离不开创新,学校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大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创业,才能在工作中有出色的表现,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
3.3社会方面。
公平对待大学生,降低大学生就业的门槛。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因为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对于业务都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要培训他们。当今时代,是一个瞬间万变的年代。培训这一个名词已然成为了一个必要,是企业充实员工能力的重要装备。大学生,是一个更加需要活的培训机会的一种群体,他们刚步入社会,很多东西来不及适应,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企业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给他们,他们有更大的学习空间。

3.4大学生自身方面。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成功,实现自身价值,在校学习只能说是前期工程,要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汲取书本以外的营养,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毕业后大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小社会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社会,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因素。为了让自己能够立足于社会,周旋于复杂的人事关系中,大学生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多种生活需要的,正所谓技多可防身。
要有创新能力。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很多大学生对会选择自主创业,自主创业能够降低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但是自主创业却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掌握好人脉,金脉,知脉这三脉,毕业生才能具备创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才能在自主创业中站稳阵脚。
培养责任意识。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
大学生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者通过对大学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思路、途径,使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尽可能地少走弯路的过程。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选择就业之前做好充分的分析,毕业生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职务,而不要乱投一通,以致浪费人才资源。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究(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挑战
1.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背景。劳动力多,经济不发达,社会提供的工作岗位少,

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20083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透露,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每年城乡新增劳动力超过2000万,并将持续很长一个时期。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每年约3200万,其中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年未能就业的2400万、农村流入约800万,但每年能提供的岗位只有1200多万个。这是中国GDP持续保持8%10%增长速度下的就业形势。
2.大学生就业现状。2001年开始,大学生就业率逐年下降。据教育部估算,2001-200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待业人数分别为34万、37万、52万、60余万、79万,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25/每年。“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2007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48万无法实现当期就业。”由于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严重冲击和影响,2008年待业人数会迅速增加,2009届毕业生就业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成因分析
1.国家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2002-2009年分别: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559万、611万。每年以60万~70万的幅度增加,在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愿望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2.高校所设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日益市场化的今天,高校没能紧随时代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或者片面追求“综合性”,一哄而上地设置了一些趋同的新专业;或者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不能真正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从而导致企业困扰于“技工荒”和“高等人才荒”、高校苦恼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局面。

3.企业的某些人力资源制度及其投入造成的就业障碍。据调查,不少企业往往愿意招聘有经验的员工,有些在招聘时打出“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等等限制条件,诚然这些条件对于面向社会招工也许是无可厚非的,虽然企业的这种用人制度是希望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招来就立即派上用场,既节省企业培训时间又节省企业成本,但对于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成了他们就业的拦路虎。因为大多高校是不提倡在校学生把大量时间用来做兼职或是休学在外做工作的;另外也有企业担忧名牌高校的学生稳定性差,喜欢隔三岔五地跳槽,还有些企业的性别歧视等诸多因素,造成企业对大学生就业的又一阻碍。其实上述观点未必正确,“有专家就表示,如果企业的流程没有问题,即使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只要进入这个流程,应该很快就能融入到角色中的,并不会使企业加大培训成本。而有些职业是男女平等的,不应该人为设置障碍,“企业的性别歧视行径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
4.大学生陈旧的就业观念。随着中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基本实现了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过渡。但到目前为止,仍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的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择业观念陈旧,就业期望过高,主要表现在:薪酬方面,期望高薪;地域方面,“重东部、沿海和大城市,轻西部、内陆、中小城市和农村”;行业方面,“重国有和外资企业,轻民营与内资企业”;单位方面,“重大机关、政府和事业单位,轻基层与企业”;凡此种种,造成就业面大大缩小。由于他们“就高不就低、就东不就西,就上不就下,就城不就乡”,过分关注“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就业困难势所难免。(三)、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研究
1、加速经济发展、搞好需求预测、实施政策调控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

键所在
1.加快发展经济,创造和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出路。民生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解决民生问题的核心在于就业,而解决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发展经济,创造出更多岗位。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又好又快为标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适时提供未来年度各方面人才需求的预测报告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应根据国家每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的目标要求,对未来年度各方面人才的需求进行科学精确的预测。各级教育部门也要根据各个高校的师资力量、专业设置及办学层次等拟订招生计划,这样,既能解决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又能使各高校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避免出现在办学方向上片面追求大而全,在办学规模上贪大求多。3.制定和出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和政策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正确选择。中国正在建设法治社会,为大学生就业立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以法律为保障,才能实现人才的公平竞争,鼓励人才的合理配置和流动。2、适时调整专业、抓好思想教育、进行就业指导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措施
1.根据国家人才需求计划,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国家要以市场需求调整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培养面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人才,严禁办学“大跃进”,片面追求高校数量和招生规模。为此,高校一要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量力而行的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二要在人才规格的设计上,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

展能力;三要在培养机制上,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力度。在与社会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合作中为学生开辟挂职锻炼、职业见习、岗位实习等途径,以加强对学生能力和技能的锻炼与培训,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创造条件,避免出现毕业之日就是待业之始。
2.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统招统分”的计划经济年代,一句“服从祖国需要,从党的召唤,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可以鼓励千千万万有志青年走向基层、走向边疆、走向茫茫戈壁。然而在自主择业的市场经济时期,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明显不足。“最大的失误在教育”,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评价。
(3.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主要职责是:其一,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用人指标、经营状况、发展前途以及工资福利待遇;其二,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取可靠就业信息辅导。在学生毕业前,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就业技巧:指导其做好求职简历,对学生进行如何应聘和面试辅导,及时发布各种用人信息,召开双向选择洽谈会,当毕业生遇到困难时,千方百计帮助解决。3、鼓励和指导企业办好职业教育、转变用人制度
首先,国家可以把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就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通过立法的形式对企业介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方式、税收减免、企业投入渠道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范。企业介入职业技术教育既可以是校企合作,也可以由国家从企业所得税中拿出一部分投入职业技术教育,对学校和企业都应该是一种双赢。

其次,一般情况下企业在招聘员工后要进行的职业培训,如果把这部分培训提前,把部分培训支出投入到相关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既能给职业技术教育“雪中送炭”,也能使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潜在人才,人才的选择也有了更大的余地。后,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而且是不限制性别的。现在不少高校把实习安排在大四,一般到这时候,学生的实习已经带有“功利”色彩。事实上实习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尤其是那些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更应如此。4、改变就业观念、增强综合素质、树立信心勇气是大学生解决就业难的必备条件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面对目前艰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正确和理性的做法是摆脱精英教育心理的束缚,公正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4],确立合理的期望值,从而在求职择业时量体裁衣,合理定位,早日择业就业。只要努力工作,不断追求进步,任何岗位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2.增强自身素质,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目前,中国的就业求职正处于“买方市场”,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综合素质包括方方面面,譬如身体素质是立事之本,政治素质是根本保证,而业务素质尤为重要,不但要求大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注意适应社会能力、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历练和提高。
3.树立就业的信心和勇气。虽然整个社会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但相对而言,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仍然优势明显。所以,大学生在就业时出现的怨天尤人的心理状态、求职心切的欲速不达和求职不成的悲观情绪等都是不应该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大学生要牢固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愈挫愈奋

的勇气,冷静面对现实,用自己的智慧和激情去奋进、去拼搏、去探索、去创业,最终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三、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分析
1、社会市场竞争激励,高端人才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入住中国,各种企业对人才正所谓是求贤若渴啊!因为一个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它就要不断的输入新鲜的血液,这是中国人才的机遇因为人才们会遇到他们的伯乐。但我国的大学生毕业就业率还是很低:一个是因为企业们找不到与他们对口的人才;二是因为没有多少个大学生是真正拥有技术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从而导致了企业就业岗位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正如一辆公车上有很多位置,但是没有人坐得起。
2、学校教育结构层面的偏差
现在普通高校都在逐年扩招,各院校虽然在校内招生上做到了应对人才市场的需要计划招生,但在培养大学生上总体专业结构上无计划性,教育财力投资少,在大学生毕业考试时为了提高毕业率采取放宽政策,降低了毕业证与学位证的要求,进而导致了大学生中的水分越来越多。能真正独挡一面的大学生很少,能达到企业要求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教育方面不能系统化,致使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其它专业冷门的现象,存在如此多的弊病试问大学毕业生又如何找工作呢?
3、社会陷阱与家庭的干预
现在的社会是虚实相生的,总有那么的一些人想着能轻松的干活又能领取高额的工资。一些虚假企业就利用了这些人的想法,设立各种就业陷阱,导致很多的毕业大学生们都不敢冒然的与企业进行签约。还有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家庭包办孩子一切在现在的社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小时候家长说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了,长大了家长又说现在的什么什么很吃香啊!你应该学什么专业啊!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活是在父母的理想下,父母认为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怎么可以和一些小公司随便签约呢,要早就找那些知名企业。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小公司不能签,大公司签不下的局面。

4、大学毕业生的自身因素
时代变的很快,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多的大学生们从小到大都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人的懒惰。使得很多大学生们出到社会不主动做事、不想去做事,这是大学生们的一大弊病。同时也有很多大学生存在自信心不足、胆小、不懂礼貌等。不能吃苦的员工,企业们是不会要的。5、毕业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与解决方案
1、学校改善教育制度,给学生一片天
就业难很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没有切实的水平和能力,具有的是可以侃侃而谈的理论和傲人的书生气,要摆脱这样的困境。首先,就必须改革教育制度,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放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在有很多的大学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是大部分还是依附于书本和学校,始终不能全面的接触真正的社会环境。所以学校必须要加入一些企业机制来管理学生,让学生们能在理论和实际中慢慢成长。其次,增加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不要盲目的追求“高材生”。学校可以增添一些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课程教育,使学生不仅有才而且还会做人。
2、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的生活摆脱了高中三点一线式的生活,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给自己分陪,在大量的课余时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机会,能让我们参加不同的活动来锻炼自己。但是在这锻炼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要切记盲目,不是什么社团都适合你,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一份职业规划,在这个大学里我们要看什么书,要那多少个证书,要和什么样的人交往,在毕业前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达到什么水平等。有了科学的规划,按照规划中的内容,一步步达到自己所需的要求,那么在以后的激烈工作竞争中将会为你提供一个潜移默化的优势。
3、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
对于就业,学生的自我定位是很重要的,其中有待遇定位、地区定位和职业定位。尤其是职业定位,不论你是哪个院校、哪个专业,就业前不做好自己的定位,不认清自己是很盲目的。首先是待遇定位,我们不能用钱来衡量自己,而是

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结合,切勿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认清当前的形势,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合适的待遇定位,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大学一毕业就能领高工资的。其次是地区定位,在中国比较发达的地区有北京、上海、广东等,在这些地区就业机会多待遇高,但是同样也会吸引很多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正是三千流水难取一瓢啊!我们不妨放宽一些自己的眼界,把目光放到一些发展中等一些的城市,那样不仅工作好找而且国家对这些城市的工作岗位也有很大的扶持,对个人的发展也同样有很大的前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职业定位,大学生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职方向和求职目标。在投放简历前,我们应摆脱哪种见到有招聘单位过来就投简历的盲目状态,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自己适合哪类工作,哪些岗位,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因为是有明确方向的,去应聘的是自己最期望得到,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面试前做好全方面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机会是留给做好充分准备的人的。正确定位,自己该在什么位置就在什么位置,你将会是哪个位置最闪亮的。

四、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准备和应对就业难的问题
1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
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

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其次,加强社会实践。
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正确就业定位。
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
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五、总结
大学毕业生应该多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分析就业的形式。就业问题已慢慢的受到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很大程度上都会影响我国人才的分布,企业科技含量的高低等。处理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将会拥有其它国不可比的人才数量,这是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的,同样作为大学生一员的我们也要为我们将来初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的现状不是我们能够改变的,我们只有先改变自己,然后再去影响其他。因为社会是要我们去适应它而不是要它来为我们改变的。最后还需要靠自己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我,使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杨晏清,陈健《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A].(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重庆4041002010-02-04
[2]马鸿荣,丁晓源,吴蓉.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249.
[3]郝士儒.大学生就业难的高等学校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17:123-124.[4]王薇.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5:10-111.[5]吴铎思.大学生就业难需从源头解[J].就业与保障,2010,(6:22.[6]王宝义.论大学生就业发展趋势与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5:3940.
[7]李一晨.王东海.朱晓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及对策[J].教育论坛,2004,12:116117.[8]李建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6.
[9]陈永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路和对策[J].北方经贸,2008,(9):43.[10]陈彤。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9):86.[11]张菡。浅析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研教改,2008,(7):29.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061bacdd88d0d232d46a20.html

《形势政策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