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家河》有感10篇

发布时间:2018-08-04 14:13: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读《梁家河》有感10

【篇一】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翻开《梁家河》,封印的这句话,让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习总书记对梁家河,对梁家河乡亲的一片深情。习近平总书记与梁家河村民一起拉家常的画面,让人倍感亲切。《梁家河》是对一段历史的记录,是对总书记奋斗、成长史的学习、体悟。

本书详细记录了总书记与梁家河乡亲的深情厚谊,梁家河,陕北延安的一个普通小山村,这个沟壑纵横,生活贫瘠,但这里的人热情朴实,勤劳善良。总书记在这里的七年,与梁家河村民们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总书记扎根在这里,急村民之所急,想村民之所盼,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也从群众中找到了奋斗的方向和价值。

全书字里行间无不传递着感人的温暖,传递着在艰难困苦环境中,仍不忘进取奋斗的坚毅信心。种地、读书、拉煤、打坝、建沼气池,一件件往事让人近距离感受到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让人感受到习总书记无论在哪种境遇下,都能始终保持前行的姿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梁家河的七年是总书记磨砺与感悟的七年。

我们学习《梁家河》,就是要时刻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保持对广大群众的赤子热心。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升,努力克服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信仰。在基层的岗位上,立足本职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事。

【篇二】

最近,怀着崇敬与好奇的心理,我研读了《梁家河》这本书,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2015年,习总书记回陕西考察,第一站就是梁家河。《梁家河》一书正是以此为切入,讲述了总书记在梁家河近7年时间与当地群众同甘共苦、水乳交融的生活工作事迹,展现了习总书记青年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深切的为民情怀和强烈的进取精神。几天来,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生动的场景、蕴含的精神力量及梁家河的巨大变迁让我深受启迪和教育。下面我结合学习情况谈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始终牢记党员干部要一心为民。1969年,青年习近平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的号召,来到延安梁家河村插队,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历程。习总书记下乡插队时年仅十六岁,是当时"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习总书记在陕北延安梁家河那样一个艰苦的山沟沟里,和村民情同手足、同甘共苦,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战天斗地,一干就是七年,切身践行着做干部一定要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的宗旨。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而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群众的最大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农田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打坝大部分都在冬季农闲时节,乡亲们都怕冷不想下水,每次他都带头赤脚站在冰中凿冰清理坝基,在他的带领下梁家河村建成了14座淤地坝,这么多年一直是梁家河村旱涝保收的聚宝盆。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73年开始,村里开始有余粮了。1974年,习近平带领大家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同时,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照明、打铁、穿衣等生产生活问题,习近平同志还带领知青和村民在村里建立了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习总书记就是这样一个心向群众、为民着想,为民办事的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善于依靠群众,做到倾听民声、广聚民智、汇集民力,扎扎实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而不懈努力。我们在一个地方,不可能工作一辈子,在一个地方的服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人民做更多的实事好事。

二、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做人、当干部一定要善于贴近群众,懂得感恩。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待了7年,这7年他与当地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挑粪,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书中是这样描绘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那天的。“197510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前一天晚上,他和乡亲们拉话直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得较晚。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孩子、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他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当众流泪。”看到这里,我感受到了乡亲们对习总书记的依依惜别之情,感受到了他们的厚重情谊。习总书记无论是回到梁家河,还是见到梁家河的人,叫出来的一个个小名,说出来的一句句陕北方言,充分体现出他对大家的深厚感情。总书记关心的,也都是收入、医疗、养老等等最基本的生活情况,从中我们能看出总书记心里一直惦念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习总书记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习总书记曾经有过这样的自述:“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发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的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敦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习总书记牵挂着梁家河的每一位乡亲。1993年、2015年习总书记曾两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村的村民,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钱为其看病,他支持建设了梁家河小学和延川中学教学楼,还给经济困难的群众寄来了钱,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问题。2014年延安遭受了持续降雨灾害,习总书记写信给村干部,说“你们在灾害中积极抢险自救,我很欣慰,让村里的乡亲们过上小康生活一直是我的心愿,希望你们真抓实干,努力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习总书记的话句句体现出他的群众意识。从你我做起,自觉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幸福的源泉,不懂得感恩,就等于没有一颗善于感知幸福的心灵。我们每个人都曾遇到过很多好人,在困境中帮助我们,让我们心存感激,但是扪心自问又有几个做到了回报和答谢呢?说到这里也许我们都会感到很惭愧。所以,从今天做起,我们都要向习总书记学习,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充满爱心地与人相处,收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

三、以知青习近平为榜样,就是要有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自述中讲到:“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逆境最能检验人的品格。在梁家河,习近平总书记忍受艰苦的环境、繁重的劳作、压抑的政治生活,面对重重压力,没有自怨自艾,更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如饥似渴地求知,更加积极地入团入党向党靠拢,为群众做成了许多实事、好事,成了各公社争抢的“好人才”。梁家河的艰难困苦没有压垮他,反而更好的磨砺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从中我们不难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会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讲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句话的逻辑起点就在梁家河。没有年轻的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带领大家实干苦干,就没有梁家河人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虽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我们应该立足自身条件,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充分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不断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

如今我们生逢新时代,身处大西安追赶超越的黄金发展期,我们比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条件不懈奋斗、干事创业。我们要学习总书记当年“六点上山,天黑才歇”的奋斗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不忘初心,扎根基层,撸起袖子加油干,做能吃苦、有担当、能干事的"五星级服务员",在这场追赶超越的竞赛中,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

【篇三】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丰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内容,营造崇尚知识、热爱阅读的浓厚氛围,我院开展了“书香法院”读书月活动。借着此次读书活动的平台,我又静下心来将《梁家河》一书通读了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触。

5月份从院里领到《梁家河》一书后,我就一口气读完了,当时就感到这本书和平时所学的党的一些著作有所不同,它用更加朴实、生动,更加接地气的文字,让人对习总书记的知青生活有了更亲近、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党员干部为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信念。下来,我选取本书中《农民变身上班族》一文,跟大家分享。

“新的发展理念让梁家河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这篇文章结尾的一句话。我们蓝田法院是基层法院,在审判业务部门工作多年以来,每天都和基层群众打交道,几乎每周都要去农村送达法律文书、调查案件,或者开展扶贫工作。对比刚上班时农村的情况,现在明显可以感觉到,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快、变化越来越大。梁家河村成立了乡村文化旅游公司、专业合作社,在我们蓝田其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乡村,比如白鹿原民俗村、簸箕掌村、青坪村……其中簸箕掌村就在我们民一庭辖区,就变化来说,这个村是我感觉最深、体会最直观的。我刚到民一庭工作时,提起簸箕掌村大家心里想到的肯定是偏远、贫穷两个词,如果有案件需要去村里,都是要提前准备的。因为要去这个村必须要翻过一条深沟,当时的通村道路狭窄、路况也不好。记得我第一次去簸箕掌村时,我们庭的车刚好在沟底出现了故障,前不着村儿、后不着店儿,我们被困在沟底好几个小时,待道路救援赶来将车修好,好不容易到了村里后,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村里毫无规划,村民的房子零零散散的。再看一下现在的簸箕掌村,又宽又平的通村道路已经新修了好几条,村民的房屋一排排一座座,村里文化广场、商业区、游乐区等应有尽有,村民们都成了股东,被安排了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年龄大点儿的老人坐在路边的休闲椅上闲谈、聊天儿,跟之前的村貌简直是大变样!

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其实也是新时代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饱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埋头苦干的作风,才使新时代的新农村有了新的面貌。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们要用习总书记青年时代在基层的成长经历时刻提醒、鞭策自己,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小事,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在为民干实事中努力成长,在青春奋斗中砥砺前行!

【篇四】

在建党97周年之际,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的出版发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这是又一部展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成长足迹,也是全体党员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辅导读物。

水流千里必有源。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细读《梁家河》,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领袖的成长不是偶然的,领袖思想的形成是有源头的。

细读《梁家河》,坚定理想信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15岁来到黄土地,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正是这份大地情结、人民情怀,他在梁家河打出了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坊、淤地坝,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等等,为梁家河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西北山村到华北县城,从东南特区到执掌一省,从直辖市市委书记到掌舵“中国号”巨轮,总书记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个催人奋进的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功成不必在我,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细读《梁家河》,坚守党性宗旨,头顶上有国家,心里头有人民。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总书记是“有泥土味的基层干部”,心里老惦记着“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时光飞逝,初心不变。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位,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总书记心中时刻挂念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脉相承。从梁家河时“要为人民办实事”到当前“小康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种思想贯穿始终,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讲不忘初心,人民群众就是最大的初心。只要心里装着人民,干事创业才有方向、有激情、有底气。我们要向总书记看齐,头顶上要有国家,心里头要有人民,任何时候,党的传统不能丢、使命不能忘!

细读《梁家河》,坚持奋斗作风,不用扬鞭自奋蹄,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两个字,情有独钟,身体力行。在梁家河,总书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干活从不撒尖儿”,带领乡亲们打坝造田、战天斗地,干一件成一件,“奋斗”让乡亲们过上了好日子。同时,自己上山放羊揣着书,锄地休息抱着书,深夜挑灯啃着书,“奋斗”淬炼了他优秀的个人品质。梁家河的经历,是总书记提出“为幸福而奋斗”、“在奋斗中谋幸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成就价值”等一系列论述的实践基础和思想来源。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正如总书记所说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践行“干”的文化,同时还要倡导“争”的文化。我们要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有技术撑腰,用创新说话,才能站得直,有底气!

【篇五】

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者,都善于读书。共产主义理论实践者,更尤如此。

马克思读书,往往整日闭门不出,一见图书馆就钻进去,捧书入迷。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阅览室里,至今保留一个“专座”,那是马克思每天去看书的“专座”。专座的地毯上,留有两行明显的脚印,那是马克思日积月累看书时,鞋下摩擦所致。他曾对女儿说:“我自己最喜欢的是啃书本”;读书,是毛泽东的必修课,他曾对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说:“我有读不完的书,每天不读书就无法生活”。也正是如此,他把《共产党宣言》读了不下一百遍,《资治通鉴》读了十七遍,《红楼梦》至少五遍,还有其他的军事理论等。在他宽大的床铺里侧,码放的居然是各种书籍。他的读书,几乎到了“手不释卷”的痴迷地步;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看砖头一样厚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手中还不忘拿书阅读”。那“砖头一样厚的书”,涵盖古今中外,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因为就着煤油灯微弱的光亮看书,习近平的脸都被熏黑。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也是黑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爱好很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腹有诗书气自华,正是孜孜不倦读书,成就了他作为一代领袖的坚强博学与卓越。

要多读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积淀着众人的经验和教训,闪耀着真理和智慧的光芒。通过读书获得知识,才能充实自己。古人读书,为了提神,可以“头悬梁,锥刺股”。可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韩愈没钱买书,可以“书,非借不能读”。古有书生匡衡,勤学读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借邻舍之光读书,而成一代名相。而作为我们今人,书籍、报纸、杂志、刊物等林林总总,不缺书,也不缺钱买书,更不必“凿壁引光”读书。何况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书随手可及,更要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要读好书。并非“开卷有益”,低俗的书会使人消极沉沦误入歧途。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何谓好书?那些使人向善向真向美向上,充满着积极健康正能量的书,才是好书。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唐诗宋词,当代《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外国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地顿河》等,给人智慧给人唯美给人力量。

要读以致用。苏轼有云“书富如入海,百代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是呵,那么多浩如烟海的书,我们不可能全悉涉猎。因此,我们的读书要有所选择。作为公职人员、共产党员来说,我们读书,至少要集中“三读”,一读基础,也就是人人必须学习的自然科学等,法律法规等。二读党性,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各时期党的大政方针。现阶段更要突出党章党规的学习,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三读业务,要立足本职,围绕各自工作业务,读一些有利于掌握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业务本领的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趁我们现在尚有时间尚有精力尚有热情,沉静于一隅,手捧之一卷,遨游书海、修身养性,汲取营养、锤炼提升。

【篇六】

最近,《梁家河》一书受到党员群众的追捧。对于我而言,关于“梁家河”的记忆,还要追溯到20167月,局党委组织广大党员赴陕北延川县梁家河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学习。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踏上黄土高原,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窑洞、带领贫苦乡亲们艰苦创业建设的淤地坝、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等,在村史馆参观和聆听了梁家河村的革命历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贫困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带领乡亲们干在实处、艰苦奋斗的先进事迹。而就是这次仅有两天的实地学习教育活动,却让我深刻感受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认真学习,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积极乐观,艰苦奋斗的坚强党性和党员意志情怀,感悟了共产党人信念坚定、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我最近阅读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家河》一书,这本书不仅具有浓厚的陕北乡土气息,更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和教育性。而印在《梁家河》封面上的“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句话,正是印证了习总书记在七年知青岁月里收获满满,正是因为有了梁家河七年的插队的艰苦磨练,承载着他初心不改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坚韧不拨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生动诠释,历练了他立志成长、初心不改、实干担当的为民情怀。通过在实地感受梁家河,在书本上感知梁家河,我觉得梁家河是有“温度”的,习总书记曾强调:“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可见,《梁家河》里的“大学问”值得每一名党员干部感悟。习总书记他那发生在窑洞里满满的故事、他那树高千尺忘不了根的情怀、他那句“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让我热血沸腾,深受鼓舞和感动。

读书修身是立志成长的“根基”。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经常是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上山放羊,他揣着书,锄地休息时,就拿出《新华字典》”……梁家河的乡亲几乎都用“爱看书”、“好学”来评价他。总书记把读书作为工作、生活的组成部分,日积月累,逐渐积淀成为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可以说,面对艰难困苦时不退缩不放弃、吃苦耐劳的人生态度;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决心;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练就了过硬本领。七年知青岁月,田间地头的一锄一犁、掏心窝子的一言一行,是青年一代人生观、励志成长的鲜活教材,成为青年干部成长的生动范本。

实践锤炼是初心不改的“航标”。七年知青岁月立下了“为群众做实事”的初心,把陕北高原作为自己的根,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儿子,“为老百姓谋幸福”悄然扎根,立志为了改变群众的生活,用双脚丈量着黄土高原的宽广和厚度,培养出不变的信念和初心,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难理解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只有经过实践锤炼才是初心不改的“航标”。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砥砺前行的原动力。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面对党旗的铮铮誓言,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距离中国梦实现的目标越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为之奋斗,用心走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赶考之路。

艰苦环境是实干担当的“动力”。插队的七年梁家河一片生机,带领父老乡亲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老百姓之中,融入到老百姓之中,以人民群众为师,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智慧。正是在艰苦环境中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创造出了难以实现的目标,靠的就是实干,环境越艰苦,越能培养干部吃苦精神,唯有实干才有力量,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总书记心里装着千百个“梁家河”,挂念着千百万人民群众,艰苦环境是实干担当的“动力”,正是以“实干”精神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吃苦耐劳是人生的风帆,埋头苦干是成功的秘诀,在艰苦环境的“大熔炉”里,不仅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雄心,而且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思想准备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梦想才不会成为空想,落实才不会落空。作为青年一代,要到艰苦环境墩苗砺炼,到条件艰苦、矛盾复杂的环境中锤炼党性、提升本领、增长才干。

我认为,阅读《梁家河》这本书,可以告诉广大党员干部,如何面对逆境,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如何读书,为什么要读书?如何走出封闭的书斋,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如何树立群众意识,如何下基层,进乡村,与老百姓打成一片;如何树立远大理想,如何坚定理想信念;如何磨砺思想,锤炼意志,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等等。

在当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举国上下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大人民群众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今天,我们有幸成长在一个物质充沛的和平年代,只有铭记过去,常回顾先辈们走过的路,才能感悟到一切是多么的难能可贵。我们要向总书记实干攻坚的使命担当对标看齐,坚定扛起责任。

“春江水暖鸭先知”,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解民之所忧,才会知群众的冷暖。习近平说:“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梁家河的“温度”要用手去触碰,要用心去体会。大家一定都有在新闻里面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每到老乡家里不是掀起锅盖,就是摸摸炕头,这些都是来自人民群众的“温度”。

作为基层一线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诲,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特别是在当下,我们面临的环境保护工作十分复杂也十分艰苦,也许,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还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全面开展科学研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同时能够坚定党性原则,能够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情怀,能够时时刻刻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那么,办法总比困难多。

学习梁家河,就是要立足基层,从群众最看重的问题着手,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让老百姓乃至子孙真正得到实惠。我觉得牛背梁的“温度”也是需要用手去触碰,用脚去丈量的。在别人眼中,牛背梁就是大山、草木、丛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待久了自然就会烦腻,想念大城市的繁华。而在我们基层保护站人员眼中,大山是如此有趣,野生动物是那么可爱,一草一木都有故事,早晨披着天路的朝阳进山,渴了喝喝山泉水,饿了吃吃野果子,傍晚携着古道的落日返程。是什么,能让一群人如此有激情,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大山里?从老林站工作人员的身上,我想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因为热爱,因为责任,所以前行。想想习近平的七年梁家河知青岁月,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

【篇七】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对乡亲们说的话。

近日,全国上下掀起了学习梁家河精神的热潮,阅读《梁家河》和观看纪录片后,我感触颇深,对习总书记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书中真切地描写了习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的生动场景,四十年来对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及关心牵挂。习总书记一声声呼唤乡亲们的小名,亲切自然拉家常,村里的一山一水,一人一事都让他念念不忘。在回答:“有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延安人”的提问时,习总书记脱口而出:“我确实把自己当做一个延安人,因为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启程点”“我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的观念,很多基本的特点,也是在延安形成的,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做是延安人”“当年我走了,但是我把心留在了梁家河”……这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让我看到了一位大国领导的人民情怀,饮水思源,拳拳赤子,不论走的多高多远,不论做什么工作,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将步子迈的更稳,把路走的更长。

结合生活和实际工作,我们要学习习总书记不畏艰难,百折不饶的顽强意志,发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艰苦奋斗精神,不断磨练意志,不断加强自己专业技术学习,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新时代有新作为,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人一旦放松学习,就会迷失方向,缺乏对生活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努力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到工作中,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篇八】

梁家河不是一条河,梁家河是一个村,这个村极不平凡。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由《梁家河》编写组编写的《梁家河》,用纪实与叙事的手法,系统梳理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以及他和梁家河的乡亲们的深情厚谊。

梁家河记录着奋斗者的足迹。书中第一部分“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中,记录了这样一些细节:习近平回到梁家河,看到地处木瓜山的“知青淤地坝”,回忆起40年前打坝时的劳动场景,他感慨地说:“那时打坝,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到身体会留下什么后遗症,一挽起裤腿就跳到带有冰碴儿的水里。”有一段时间,天一变凉,习近平就腿疼,那是打坝留下的病根。木军塬是梁家河村较远的一块地,当年送一趟粪得一两个小时,那时一颗汗珠摔八瓣!而在知青的努力下,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苹果园。在“窑洞里长满了故事”这部分,对打坝造田有了更细致的描述:当时农村没有大型机械,“一人一天要推200车。”乡亲们说,八架子车才一方土。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没有手套,习近平直接用手抓木夯用力往下砸,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泡,不管多苦多累,习近平一直拼命干!

读着这些激动人心的故事,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梁家河铭刻着奉献者的初心。书中记载,201510月,习近平访问英国,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习近平又一次回忆起梁家河:“我不到16岁就从北京来到了中国陕北的一个小村子当农民,在那里度过了七年青春时光……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的信念。”201354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无疑,通过在梁家河的生活学习和不断实干,习近平“要为人民做实事”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了。

梁家河凝聚着创业者的智慧。书中写到,习近平总书记20岁出头就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干部群众打井抗旱、打坝淤地、修建公路,件件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以铁一般的担当推动梁家河实实在在的变化。

书中讲述了一个难忘的故事:当时,习近平带人去四川考察沼气应用时,坚持白天考察晚上总结交流一天中学到的新知识,梳理考察记录,标记还没有弄懂的地方,以便第二天考察时更有针对性。四川省沼气办的工作人员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说:“你们老区人真能吃苦,你们是真学。”而他们的学习记录,后来被编成一本小册子,分发给各个培训点,成为后来延川县大办沼气的培训教材。在40多天的考察时间里,收获最大的还是习近平,看到一种石板做的手摇脱粒机,习近平就想着把制作方法带回去,得知德阳县园艺场把柴油机改造后,用沼气做燃料带动发电机发电,习近平非常感兴趣。当时技术员外出不在,习近平便和同事留下来等,直到拿到柴油机的技术改造图,才返回。就是依靠持续投入的智慧和汗水,梁家河才逐步改变了面貌。

《梁家河》一书不仅展现了梁家河蕴含的精神,也让读者在阅读中体会到了不畏辛苦、务实奉献、勇于担当、知行合一、智慧做事、善于创新的强大内在力量。

【篇九】

“梁家河,一个有大学问的地方。”这是习总书记对梁家河的夸赞。以前我只知道习总书记曾在那里当过知青,但当我认真地读完《梁家河》一书后,才详细地了解了他当知青时所经历的故事,并体会到了他对梁家河那一片黄土大地所寄予的深厚情感。

40多年来,梁家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那里是一个穷困潦倒的村庄,现如今已是一片繁荣的沃土,这变化之间所蕴含的便是无数人辛勤劳作的汗水。在书本中,作者讲述了习近平在梁家河下乡期间的种种故事。15周岁的他是当时年龄最小的知青,但什么脏活、累活都抢着干,开荒、种地、挑粪、拉煤,带领村民挖深水井,建沼气池……不论做什么,他都毫无怨言,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些事情与一代国家领导人的身份不符,但那的的确确是习近平下乡时所做的事情,它们可以说是梁家河这片黄土大地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习近平永远都无法忘怀的一段经历。

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我似乎看到了久违的黄土地,看到了那大片的黄色,硬实而奢侈地铺展,撑起了窑洞,长起了庄稼。坡转梁回之间,青年习近平出现在他熟悉的每一条沟、每一架山和梁家河的每一户人家里。在这里,他一步一步迈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把峥嵘青春燃烧在了革命的黄土地上。

总书记的青春是一首同人民群众一起奋斗的青春之歌!为“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贡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做了最好的注脚。是的,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春光没有虚度,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在我们青年之中,谈的最多的,想的最多的也正是对自我的社会“定位”问题。我们从校园出发,怀揣对新生活的向往而远走四方,如果这个“四方”不是诗和远方,而是条件似乎“不尽如人意”的基层,又该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谋求未来和发展?的确,来到工作岗位的最初几年,我们就是在不断的对自己定位,寻找归属。这个时候,如若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自己的工作岗位、职责、性质,很容易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漩涡之中跌跌撞撞,迷失方向。 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习近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守在那片黄土大地上,并奉献自己的青春呢?是为人民服务的信仰!正如同他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是黄土地的儿子。” 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内心便会无比动容。今天的我虽然只是一名平凡的公路人,但是每次看着无数车辆和那宽阔的高速公路时,我内心都无比感谢党和国家的付出,感谢习总书记以及和他一样心怀百姓、艰苦奋斗的人。我虽然无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为乌尔禾匝道收费站献出我的一份绵薄之力。

回想投身到基层岗位的这几年,也遇到过挫折,受到过质疑,也曾苦闷彷徨。是对“无奋斗不青春”的矢志不渝的坚信,让我始终保持着内心深处的希望,让我拥有了直面人生困难和逼仄的勇气与力量。过程很辛苦,但理想有沃土。当看到自己的稿件变成一块块铅字,看到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荣誉,看到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感谢自己还好没有放弃,终也收获了比“诗和远方”更辽阔的奋斗的荣光。

有时候开玩笑跟同事说:“乌尔禾是个好地方,干的越久,你越是舍不得离开。”她问我是说工作很好、很安稳,所以会舍不得离开吗?当然不是,乌尔禾的好不仅仅在于她对我们的培养,还因为我们能够在这里为社会奉献一份力量。寒来暑往,岁月如梭,我一直坚守着,那小小的收费站可以说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来来往往的司乘可以说是我最牵挂的人们,问候、收费、找零等简单的动作被赋予了我深深的情感之后,我的内心便会十分充实,当听到司乘们的称赞时,那种满足感更是不言而喻。

如果说梁家河是习近平一直念念不忘的乡土,那乌尔禾匝道收费站便是我另一个温馨的港湾,我将在这个港湾之中继续努力,用心坚守,积极弘扬习总书记心系群众、勤劳进取的美好精神品质,认真学习实践厚德文化的精髓,争取为公路的发展贡献力量,为过往司乘,提供一份温馨的服务。

【篇十】

很难想象,也真叫人不可思议,一个曾经下乡插队当农民的知青,30多年后,竟然成了泱泱大国的领袖,用他的话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我们敬爱的主席——习近平,当年他被称为“黑帮子弟”,“流放”到梁家河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在那里一待就是七年,这七年里,他又是怎样寻求“突围”,克服重重困难,迈出坚实的步伐,实现人生梦想的呢?

坚定信念,扎根山区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陕北人称自己是“受苦人”,他们在这像巨人随手抓出来的千沟万壑里生存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上世纪60年代末,不满16岁的习近平登上了开往延安的“知青专列”。然而,当北京知青们踏上陕北这片贫瘠的黄土地的时候,在北京时对于延安的美好想象却被现实击得粉碎,几个人脸上都写着失望。

陕北农民醒得早,清晨6点起床上山劳动。爬到山上人已经气喘吁吁了,但还要干活,一直干到晌午吃饭时间,没有歇息的时候。当地农民的那种劳动强度让初到梁家河的习近平感到震惊。城市与乡村、平原与山区、繁华与贫困、开放与封闭、东部与西部,这些不同的概念在习近平脑海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他第一年的插队生活蒙上了阴影。“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习近平回想时说。那是一个被撕裂的年代,他的父亲遭到批判关押,母亲被下放,姐姐去了内蒙古……“生存还是毁灭?”习近平挣扎在这个哈姆雷特式的追问中,十分痛苦。

一件看似稀松平常、合乎常理的事情,却被人从中嗅到了不一般的味道——“习仲勋的儿子不跟红旗走了”。艰苦的生活环境里,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又岂是“苦闷”两个字能说得尽的。习近平坦言他当了一次“逃兵”。后来在姨夫和姨母的劝说下,习近平对自己在梁家河的生活做了反思,同时他也相信: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

“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习近平表明了心迹。

“不再有回北京一说了。”习近平斩断了归途。

由被动到主动,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习近平。

从此,习近平如同陕北山谷里生长的柳树,它拼命地往下扎根,那不同于垂柳的枝条直指天空,倔强生长。

追求进步,不弃不馁

对于习近平来说,入团之路如同劳动时走的山路一样,蜿蜒曲折。那个年代,这顶“黑帮子弟”的帽子足以压垮任何一个挺直的脊梁。对“黑帮子弟”来说,所有的门都是关闭的,招工、上学、当兵、入团、入党都与“黑帮子弟”无缘。尽管在梁家河这顶帽子被换作“可教育好的子女”。第一份入团申请书交给村大队书记,大队书记递交给公社时,被公社书记骂了回来。

“我是什么(人)?我干了什么事?是写了反动标语,还是喊了反动口号?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习近平不认输,第二份、第三份……不停地写着。他坚信自己的父亲是好人,自己也是好人。1972年冬,第八份入团申请书递上去后,终于获得了批准,他成了一名共青团员。此时,习近平的政治天空终于露出了一道光。

19738月,梁玉明当了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入党申请书写好后,梁玉明上报公社,同样挨了一顿训。“你胆子真大,敢介绍‘黑五类’!”公社一位副书记看到申请书,同样这样说。回到梁家河,梁玉明说:“不要怕人家不批,你应该要求进步。”习近平又一次拿起了笔,一份一份,直至写到十份,才获批准。其实,习近平能入党,不只是因为他不断地写申请才获得批准的。那时,习近平刚刚结束了在赵家河的社教工作,梁家河的社教工作也开始了。赵家河社教结束的时候,冯家坪公社党委书记赵廷璧想把习近平留下来,文安公社党委书记白光兴知道后说:“你们想得美,我们的好人才怎么能给你!”所以,有人说,赵家河是习近平初显才华的地方。

梁家河姓氏复杂,宗族矛盾尖锐,如何调整大队领导班子成为梁家河社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农村,大队一级的带头人既要有能力,又要一碗水端平,因此,在考虑谁当梁家河的带头人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习近平。梁家河社教工作组很快形成了统一方案,提议由习近平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并上报上级党委。听了社教工作组的汇报后,县委书记申昜说,习近平有能力,社员拥护,又多次写申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我们应该支持他。

1974110日,公社党委批准了习近平的入党申请,接收他为党员,随后,梁家河大队推选他为党支部书记。习近平终于迎来了政治生活中的曙光。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当年的延安一直没有摆脱贫困。延安地区当时辖14个县,有130万人,人均粮食不足250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锅里没粮,口袋没钱,是大多数农民贫苦生活的真实境况。当选为大队支书的习近平,急人所急想人所想,为实现梁家河的粮食增产的计划,他做出了一个让村里人吃惊的决定——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打水坠坝是一项新技术。按照习近平的设想,这个坝打成后,梁家河沟口这一带将变成一片良田,梁家河人可能就再也不会挨饿了。这个决定做出以后,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还有几户人家不愿迁祖坟,但习近平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好事的诚心打动了村里人,终于,那几位不愿迁祖坟的老人被说动了,他们说:“近平这个娃确实可靠,他也确实是为村里好。你们娃娃有文化,懂得比我们多,咱就不好反对了。”就这样,梁家河的第一座水坠坝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习近平为此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他一边指挥,一边劳动,不分白天和黑夜。铲土、打夯、搬石头,这些苦活重活他都抢着干。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拿出了冲天干劲,终于把这个坝打成了。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然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

19747月,他在梁家河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接着,他又成立了铁业社,办起了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菜园和扫盲班,为乡亲们打了一口甜水井。1975715日,中共延安地委召开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学大寨先进代表会,习近平等14名北京知识青年作为先进个人受到了通报表扬。

在习近平看来,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他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种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融入群众,团结群众

戴明说,习近平从来不诉苦,也不抱怨,很坚强。在村里人看来,习近平见多识广,性格随和,说话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实在。习近平身上没有那种让人产生隔膜的“城市味”,身上没有“城市味”的习近平跟村里的年轻人也很快熟悉起来。他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家境贫困的伙伴,有时还会当理发师,给村里的年轻人理发,有一阵儿他还当起了游泳教练,教那些只会“狗刨式”的青年学习蛙泳。梁家河返乡知青王宪平、社员石春阳、武晖、张卫庞等,都成了他的朋友、伙伴。在梁家河一队插队的北京知青王翠玉这样评价习近平:“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这是很不容易的。”

在梁家河,习近平也找到了一个法宝——他的“团结观”。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

1975107日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的日子。当他早晨推开门走出窑洞时,看到院子里、道路旁站满了人——大人、小孩、老人,全村人都来了。大家手里拿着红枣、小米,默默地站着。这天,村子里的人都没有上山干活,他们排着长队为习近平送行,一直送到十里外。是什么让他赢得当地群众对他的爱戴和拥护呢?——是他的“团结观”。正是这个“团结观”,使他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能团结人”成为他鲜明的领导风格之一。

在他看来,梁家河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因此他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读书修身,成就梦想

习近平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这代人自小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在习近平看来,好的文艺作品不仅能给人启迪,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沟通的方式。对习近平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自己精神世界的过程。

1973年,习近平试图叩开返城的大门,他希望上大学深造,毕竟读书是他最大的愿望。可当时录取的方式是考试加推荐,家庭成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习近平遭到了清华大学的拒绝——他是“黑帮子弟”。1975年,习近平再次有了报考的机会,他的三个志愿全填写了清华大学。“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这时,父亲习仲勋下放的洛阳耐火材料厂出具了一份证明,冲开了那道看起来似乎难以跨越的“政审关”——“习仲勋同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再没有争议了,习近平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习近平说:“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能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奉献,抱有远大的理想,那么你无论将来成为工人、农民、学者、医生、教师或是国家干部,都能为人民服务,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直至成为栋梁之材。”

他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当人生处于低谷,生活处于困境的时候,如何寻求“突围”,抵达成功的彼岸,习近平在梁家河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解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294ef1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16.html

《读《梁家河》有感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