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文章写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0-06-08 09:41:5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网评文章写作要点

一、网评概念

字面上理解:网评,就是“网络上的评论”。

评论:是一种政论性的新闻体裁,它是针对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的解决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章。

二、网评写作要求

1、确定鲜明独到的观点(观点辣)

2、搜集典型有力的论据(论据杂)

3、运用严密有趣的语言(语言趣)

三、怎么写网评

一是要注重积累。网络宣传评论工作的核心是原创网评文章的写作,要写好网评文章需要有大量的新闻素材作为支撑,因此首先要注重新闻素材的积累,通过素材挖掘评论话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和论坛来发掘新闻源,及时将其中的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话题汇总保存,作为今后网评文章写作和转帖的重要素材来源。此外,在做好素材积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好写作经验的积累,这就需要勤动手、动脑,多去创作,通过写作的实践来积累经验。

二是要注重方法。网评文章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时效性网评文章;一类是理论性网评文章。时效性网评文章就是要注重一个字,。每天早上打开电脑第一时间浏览各大网站,寻找新闻源,早下手,早收获,争取在一个半小时内完稿,因为大部份网站的编辑作息时间也是朝九晚五,目前只发现“川北在线”是下班时间发稿,所以此网站也可以下班后投稿;理论性网评文章就要注重文章的质量,内容一定是正面,要充实,观点独特,字数一般在1500—2000字,最好要有二级标题,大标题一定要新颖。时效性网评文章也一样,标题就像是人的眼睛,出现在编辑面前的首先是文章的标题,换位思考,一个网站的编辑每天邮箱里至少有上千篇网评文章,不可能都发出来,怎么选?肯定是先看标题,在看内容,标题新颖了,就算内容一般,上稿的几率也会很大。

三是要注重交流。网宣工作不是单一的,更不是闭门造车,做好网宣工作需要分工,但更看重的是协作,所以,要多进行交流,将各自在网宣工作中发现的好的经验做法拿出来分享,共同改进,从而提高网宣工作的整体效果。同时对于一些热点和焦点话题,可以共同探讨,及时交流看法,通过思想的碰撞发掘出好的论点和角度,为网评文章的写作拓展思路。

四、关于投稿

(一)较通用的投稿格式:

(文章标题)+(文章由头、引子)+(新闻来源地址链接)+(正文)+(投稿人信息)=一篇时评

(文章标题)打破“干部用时方恨少”怪圈

(文章由头、引子)1月22日,网民质疑,“非中共党员”的董海涛曾担任一高校部门的党支部书记。(人民网 1月25日)

(新闻来源地址链接)新闻来源:

http://edu.people.com.cn/GB/n/2013/0125/c1053-20320199.html

(正文)近日,针对丹东市80后女副市长董海涛的各种争议,再次将公众对年轻干部提拔的“逢提多疑”,放大在每个人面前。

………………………………

(投稿人信息) 作者:(笔名)

电话:……

邮箱:……

地址:四川绵阳**

邮编:……

(二)投稿渠道:

投稿邮箱,直接在线投稿即可,不过要是仔细浏览下某些网站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还有其它的投稿渠道,那就是要先注册再投稿,比如:人民网等。这种注册后再投稿“上榜”的几率就会大大的增加。还有就是某些网站开办了评论交流群,可以申请加入群里,这样就可以和网站编辑通过qq在线交流,“上榜”的几率又会增加几分。

示例文章(一)

领导干部执政艺术“七巧板”

(求是理论网刊载)

领导干部是执政力的主体,其执政艺术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而且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乃至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具备智慧、进取、正直、公平、宽容等等个性品质,用爱心和榜样的力量去感化人、用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去帮助人、用实干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人,以独特的风格把周围的人吸引到身边、凝聚在周围,才能发挥自身潜能、凝聚人民群众、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成为一个有着强烈吸引力和感召力、受群众拥戴的领导干部。

一要“巧学”以增学识艺术。领导干部主政一方,驾驭全局,必须要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学识,因此,应自觉成为“学习型”干部,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克服固步自封、浅尝辄止等思想障碍,以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全方位、广渠道地接受新知识、加强新实践;要把学习当作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努力克服工作忙、事务多的困难,做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深入调研、学用结合的表率,向理论学习巩固根本、向群众学习增长才干、向专家学习丰富知识,并把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用不断的学习提高去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领导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要“巧算”以强思维艺术。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分清孰重孰轻、孰急孰缓、孰主孰次,学会算“民生账”。提出任务、制定决策、落实行动,都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摸清实情,到困难多、矛盾多、问题多的地方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求真务实,真正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顺民意、谋民利、排民忧、解民难;要真抓实干,避免空谈,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落实在具体行动上,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要临危不惧、处险不惊、雷厉风行,面对突发事件要学会打“心算盘”,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快刀斩乱麻、出手亮奇招,确保工作得以顺利推行。

三要“巧看”以显识人艺术。“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习总书记对领导干部选人用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再次强调了领导干部一项重要的职责就是发现和识别人才,当好伯乐。“得人之道,在于识人”,作为领导干部,要聚识才之智、拓识才之目,正确识人、公正选才;要主动到群众中去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在大是大非面前选拔人才、多方造才;要“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全方位了解一个人,才能真正“慧眼识珠”,彰显伯乐本色。

四要“巧用”以提用人艺术。古有“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之说,领导干部要善于把握人才的个性特征和长短所在,或巧用其长、或巧用其短,充分发挥其才智。要炼就“火眼金睛”,不能“以偏概全”,善于从人才的短处看到“闪光点”,“短”为“长”用,化腐朽为神奇;要坚持公道信任的用才原则,不拘一格用人才,因人而异、量才适用、用人之长、人尽其才;要坚持用人不疑,以使下属感到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充分激发其工作的热情和动力。此外,要坚持严明的法纪和制度规则,掌握好“疑”与“不疑”之度,也是用人艺术之所在。

五要“巧说”以塑沟通艺术。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说话能力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征求意见、部署工作、沟通协调、激励群众等等都离不开讲话的艺术。然而“能说会道”的本领并非与生俱来,要从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去获取,因此,要多读书学习、多调查研究、多虚心求教;要善于思考,说自己的话、说新鲜话、说解决实际问题的话;要深入浅出,上懂中央精神、下知社情民意,善于把高深的政治理论和严肃的法规、政策条文,用浅显通俗、群众容易理解的语言,予以解释和阐述清楚;要注意把握说话沟通的技巧,坦诚相见、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求同存异,真正使人心悦诚服。

六要“巧做”以彰协调艺术。协调艺术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内容,其中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是重点。对上级如何做到尊重、服从、配合,出力而不越位;对下级如何做到支持、关心、沟通,宽严有度;对同事如何做到通气、协作、配合,互相促进,不仅需要愿望和热情,更要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艺术。对内要有聚合力,合理整合资源,优化人员配置,既集中力量抓重点,又兼顾一般抓全面,让优秀人才获得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的机会;对外要有协调力,加强沟通联系,注意方式方法,既会“巧弹钢琴”,又能“反弹琵琶”,掌握分寸、把握平衡,不锋芒毕露却孜孜不倦,事业才会成功。

七要“巧解”以展处世艺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领导干部要有兼容并蓄的度量和光明磊落的胸怀,与人为善、宽以待人、善“解疙瘩”。要容人之长,认可别人的才干和优点,即使己所不如也能泰然处之;要容人之短,不以己格物、以己度人,只要他人的缺点、弱点无伤大雅,不妨碍其能力作用的发挥,就大可不必吹毛求疵、锱铢必较;要容人之正,对旁人的正义之言、正义之行,尤其是对触及自身利益的凛然正气,要给予理解和支持;要容之有度,对于那些态度恶劣、不思悔改、后果严重的失责性、故意性错误以及不负责任的庸俗性错误,特别对触犯群众利益的原则问题,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迁就。

领导干部执政艺术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源泉来自高尚的品格,这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持之以恒地学习和修养才能日益积淀。在新形势下,要实现执政艺术的追求,领导干部须以知识赢得信服、以实力取得信任、以思想影响大众、以智慧解决难题、以热情鼓舞士气、以大度聚集群朋、以包容团结众人,才能真正做到以法服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以策服人。

(二)

莫让“郭芙蓉”式“替天行道”大行其道

(中宣网,张家界在线,中廉网,中国企业党建网,中国宣传网,川北在线等5家以上网站刊载 )

张家界在线10月16日讯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赶到事发的三七市镇,找到了当时背王某某的魏家桥村支书许国庆,以及三七市镇副镇长沈建峰等人了解事发经过。许国庆说,他背王某某,完全是关系好,出于个人感情。(10月16日 凤凰网)

10月13日晚,有网友微博爆料“余姚镇干部视察时怕弄湿高档鞋要六旬村支书背”,同时还配发了一张照片。此事被披露后,三七市镇政府两次发布处理通报,免去王某某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职务,并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此事在网上也引发热议,央视名嘴白岩松评论说,“这属于鞋没进水,脑子进水”。人民日报发表署名评论,称如果不对形式主义时刻保持警惕,察访民情变身走过场,就可能不断演绎新“剧情”。各大网站评论员也发表诸如《只因一双鞋不接地气为哪般》、《余姚王某脑子为什么会进水》等评论文章,对王某某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批评。

而今天,一切事实调查清楚,事情其实还没有严重到那个份上,没必要小题大做。这只是一件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做的一件不合适宜的蠢事。错就错在被拍照放到了网上,而网民也不管事件被后的原因,就如《武林外传》中郭芙蓉一样“替天行道”,对相关部门和王某某进行舆论“施暴”。但从现在看来,这个事件,起到的唯一的作用就是栽了王某某,火了白某某,为网络舆论“施暴”提供良好素材罢了。

君不见近年来的舆论“施暴”呈愈演愈烈之势,在类似的网络事件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网民声音往往充斥着质疑、批评、谩骂。一些网民随意使用定性词汇,以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语言描述事件、现象、个案或当事人,从而给相关人员施加了某种看得见看不见的压力,使本不应成为舆论常态的批评、谩骂成为了常态。

但是批评不是网络舆论的唯一功能,不该将批评神化,为批评而批评,更不能发展成为舆论“施暴”,而究其原因就在于今天的人们权利意识大大增强,已经不再“知足常乐”,而是有着日益多样、层次更高的需求和诉求。当这些“怕湿鞋”案例一再发生时,由于网民自身的非理性因素所致,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情绪,从而引发了议论攻击政府、官员的发生,对相关部门、人员造成巨大压力,而事件本身是否属实似乎已不再重要了。

我们的网络时代需要行侠仗义、替天行道的精神,但也需要全面、理性、冷静地看待问题,引领舆论监督正确导向,莫让这“郭芙蓉”式的“替天行道”再大行其道。

(三)

身体“悬空”谈何接“地气”

  (人民网、光明网、陕西传媒网、芜湖新闻网、和讯网等5家以上网站刊载。)

  29日,安徽宁国民政局网站一张疑似该市副市长汪军看望百岁老人的PS照片,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记者打开该网站,发现第二张照片有明显的PS痕迹。(10月29日中国新闻网)

  宁国民政局网站上的这张PS照片,技术之粗糙,内容之浮夸,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让人汗颜。姑且不论这是领导授意为之,还是工作人员“自我创意”,但这种明目张胆的欺骗行为让人觉得可笑、可气、可恨、可悲。如网友所说,此类功夫文章可耻,以小见大就是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如此的身体“悬空”又谈何接地气!

  冷静下来,笔者斗胆臆测一下这张图片出现的原因。一是该市领导确实看望了百岁老人,但事后缺乏相关的图片素材,工作人员做了后期处理。如是这样,对于领导看望老人的行为我们给予鼓掌,对于“照片事件”表示遗憾。二是根本没有看望老人,而是为了突显该市领导亲民爱民的“良好作风”,歪曲事实,恶意嫁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愚弄群众的行为只会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一些领导干部中,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乱象,值得我们警惕。一是事未做,声先行。一些领导干部为了自身仕途发展,迎合上级领导“口味”,挖空心思想“路子”,谋“发展”。事情还未实施,便通过信息、简报、总结等形式向上级汇报。上级领导感兴趣的事,便下大力气,花狠功夫,当成重点工作、中心工作来抓。上级领导不感兴趣的事,便置之不理,另谋“出路”。群众所急,群众所需倒成了次要。二是事不做,声声行。有的领导干部做事“雷声大,雨点小”,喜欢借鉴孙子兵法中“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的策略,将并未实施的事情描绘得真假难辨,时间、地点、人物齐全,数据具体。并通过各种渠道大肆宣传,丝毫不觉羞愧。这些“悬空”不务实的做派,就像一个毒瘤,损害了党和国家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让人觉得“浮而不实”。

  要破除这种乱象,让领导干部“接地气”,不再“悬空”,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断加强学习,培养过硬的业务素质,提高带领一方致富的能力。要明白成绩大小是由事实说话,为群众服务多少,群众心里自有一杆明称。二是领导干部要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对于工作成绩我们不但要宣传,还要加大力度,对于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涌现出的典型,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交流。但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无中生有、瞎编乱造,“为博他人一笑”而损害了广大群众的利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4b1437d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0.html

《网评文章写作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