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弟子规》中品德教育理念解读

发布时间:2021-01-23 13:33: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弟子规》品德教育理念解读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积累了五千年的治国良人的方法、经验和智慧,对于解决新时期青少年教育问题,仍然可以给出救治的良方。《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学校教育不仅授人以文化知识,更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就是不仅要养父母之身,而且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弟子规》是伦理道德教育的范本,是教人做人的根本。

1.弟子规与孝道。按照中国的传统,百事孝为先,《弟子规》核心内容是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第一规,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规》因此也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对亲人至孝,为国尽忠,也是“仁义礼”的表现。《弟子规》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开篇,奠定了人的情感基调——感恩、诚信、仁爱。在儒家那里,德行的根本在孝道。“首孝悌”,古人云“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人立于世的根本在于父母,我们必须感恩。

2.弟子规与亲情礼仪。作为社会中的人应该有怎样的骨肉情、兄弟情?如何做到长幼有序?应该如何看待钱财?在“出则悌”这一章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应该就是儒家遵循的“礼”了,有“礼”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3.弟子规与日常行为规范起居休息时应该怎么样?饮食时应该怎么样?穿衣戴帽时应该做到什么?走路时的步伐体态是如何的?碰到人时如何?独处时如何?借人东西时如何?《弟子规·谨》是分叙的第三部分这一章规定了言行举止的准则。主要是教育孩子学会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在日常点滴中培养细心、耐心,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律习惯,未来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教养的人。《利未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至圣者说,如果你点亮我的灯,我就点亮你的灯。”身为管理者,如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呢?《弟子规》给出答案,你光明,学校就不会黑暗;你温暖,学校就不会淡漠。是“礼”的又一个延伸,将它的内涵扩大,应该还有“慎独”的意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

4.弟子规与品德修养

“信”应该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弟子规中讲述比较深刻的一部分。承上部分的“出则悌”、“谨”,启下部分的“泛爱众”。“信”更应该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弟子规·信》是分叙的第四部分,讲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不要讲没有根据的话,不要轻易许诺,因为这很容易养成坏毛病;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飞短流长造口业(人我是非的不恰当评论)。教育孩子不要与人攀比,要重视自己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的学习和培养,君子忧道不忧贫,养成良好的节操;如果不小心犯了错误,就要勇敢去承认,并且努力改掉它。

5.弟子规与交际处事

《弟子规·泛爱众/亲仁》是分叙的第五第六部分,说教育孩子要培养物胞我与的宽容心胸,要学会爱人,懂得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善待他人。“泛爱众”这一章重点讲述了儒家“仁”的主题,那就是对待一切大众应该平等关爱,对待穷人不歧视,对待富人不巴结及怎样礼尚往来。我的理解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及孙中山先生倡导“博爱”,爱天下的芸芸众生。从小处说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把这个“仁”延伸出来那就是除了爱家人老师朋友,还要爱人民,爱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之要胸怀祖国,心忧天下。 “亲仁”则阐述如何向有仁德的人学习,事实上是儒家的交友观,即要交怎样的朋友,向真正的朋友学习什么。

最后一章“余力学文”在以上应该尽自己本分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给我们指出了直到今天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藏书的陈列等等。

古人说的教是什么?它是“上所施,下所效”,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就是说,教师的德行像风一样,学生的德行像草一样,风吹向哪边,草就向哪边倒,正如《弟子规》所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过去是老师逼着学生学习现代文化,现在是学生促着老师学习传统文化。

《弟子规》中说道,“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像我们熟知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示范效应。作为教育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对师生都有示范的效果。《弟子规》又说,“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好的管理者聚拢人心在于德行,学生自然信服。

《弟子规》是道德教育的楷模和浓缩,是我们做人必须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何做人,而且要做好人,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所追求的。

《弟子规》班级管理、学校德育教育

和文化育人过程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弟子规》中讲得非常周全,如果能以此为准绳,践行《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学生定能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铭记在心,更容易培养出高尚、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学习生活中就会有更好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人生就会有更大的成就。

首先谈谈《弟子规》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通过前面我们对《弟子规》内容的分组分篇解读,《弟子规》不单单是规范弟子的言行,对每一位“先生”的言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说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这一问题,《弟子规》给出的答案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也就是教师要以德服人。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榜样去规范学生。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人先正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给学生讲《弟子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学生就会效法好人,做出好事。

学校的各项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无论课上课下,班主任都同本班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随时随地都在用自己那两只敏感的眼睛观察着班主任,视为认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每日每时的现实关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就会在这方面或那方面趋向于班主任。这种影响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他任何手段代替不了的,因而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也是最有成效的教育手段。要求学生勤奋学习,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好学不倦的人;要求学生正直善良,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要求学生志向远大,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在平凡岗位上不甘于平凡、自强不息的人。 

其次,用真诚和爱心去打动学生。

《弟子规》中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爱学生。一位好的班主任,应具备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什么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让老师的行为使《弟子规》经典变成学生自己的血肉灵动。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以严父、慈母、朋友三重角色出现。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爱要充分体现在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之中。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学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教育若缺乏情感就会成为无水之池,因此,情感应成为教育和受教育之间的纽带和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视同仁,爱中有严,正是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爱的情感的信念。

怡吾色 柔吾声学生感到班主任可亲可近,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班主任也才能了解学生,了解班集体;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班主任对学生要以诚相见,与人为善,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感情去理解学生,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弟子规》告诉我们 “过能改、归于无”,只要每一个同学“勿自暴、勿自弃”,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以一个全新的形象站在老师的面前。

上面主要说了《弟子规》对我们老师的大的方面的几个要求,但是对于我们的教育对象------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学生来说,如何让坐立行走的国学规范由朗朗上口的诵读变成彬彬有礼的践行活动乃至成为学生一辈子安身立命的生活准则,有距离,也需要时间,更需要老师以及教育环境的辐射和影响熏陶。因此我们认为《弟子规》最关键的还是要将这些“圣人训”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平时我们组织学生的诵读、写作只是学习《弟子规》的一种手段,最重要的是践行。只有身体力行的践行活动才能使我们的经典国学和礼仪规范发挥出应有的育人功能。

1.教会学生礼仪标准。现在的学生,大都张扬自己的个性行为,个性语言、个性穿着。过度的个性化却不是一个学生应有的礼仪规范。《弟子规》中有关礼仪方面有着很好的阐述,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平时,我们在一言一行中只要渗透弟子礼仪,从“置冠服,有定位”到“衣贵洁,不贵华”;从“长者先,幼者后”到“路遇长,疾趋揖”;从“步从容,立端正”到“务箕踞,务摇髀”。相信在三中德育流水线上绝不会生产出次品。

2.让学生懂得感恩。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弟子规》中就有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他人的良好教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下很多学生不体谅父母之艰辛,更不知道感恩他人。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帮学生定好践行计划表,每天做到的就在事件上打上钩,如:“入则孝”的践行表上的内容有:按摩、捶背洗脚 说服爸爸戒烟 洗菜炒菜 洗米煮饭 盛饭洗碗 摆收碗筷 扫地拖地、烧水 端茶倒水。还有如“出则悌”践行表上可以设计如下内容:回家与兄弟姐妹更友爱,不争食物、书本,不打架;上车主动让座;主动问候老师和客人等,让学生在践行过程中互相观摩、交流。

3.让学生明辨是非。学习《弟子规》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如“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可以帮助学生戒网瘾,不再流连于热闹场所;从“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中,可以让他们懂得人应该信守诺言,不能花言巧语,污言秽语……

4.让学生学会自省。“各自责,天清地宁;各相责,天翻地覆。”每一位班主任应该有这样的办案经历,班里经常会有一些同学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弟子规》中,会让他们从“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见人善、即思行;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中学会自省。当自己的才能成绩不如人时,他们应该从“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中自省要自我惕励,发愤图强。

最后,作为容纳3000余人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但是道德教育工作 “非知之难,行之惟难;非行之难,终之斯难” 的特点人尽皆知。十年树,百年树人,如果德育目标定的过高,或过于空泛,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而《弟子规》正是一本把先贤的道德教义具体化的书,它把孔子的一句德行教育的言论,编成上千字的修养德行的规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侧重于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具体而细致,实践性强,极力于实践。只要我们高度重视就会使之为今天的学校教育实践服务。同时,三中德育教育各类规范中,无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是《三中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等行为规范,无不与《弟子规》要求一脉相承,甚至更加具体化,这为学校德育教育,尤其为《弟子规》这一传统国学经典成为我们学校的德育校魂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加之《弟子规》重伦理亲情重人格完善德育优先躬行的当代价值,三中校园德育教育的各类软硬件设施设备,让国学走进三中校园,必然会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学校德育天地!

总之,《弟子规》中的德育内容、思想无论对学生,对老师的行为规范和约束,还是对我们当前的班级管理学校德育教育,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在生活和学习中引领学生去学习、践行《弟子规》,在《弟子规》的指引下,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视同仁,爱中有严,相信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会做的更好,会培养和熏陶出一个个窈窕淑女和谦谦君子。

传承国学经典 构建儒雅三中

金塔三中《弟子规》特色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为了传承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学校特色教育,用经典沐浴学生心灵,净化学生内心世界,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我校决定从今年 2012年九月开始,在全校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以“育中华魂”办学视野为指引,以学习落实《弟子规》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弟子规》系列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开展学礼、知礼、懂礼的教育,使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提高师生内涵素养和外在修养,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大力促进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总体目标:

1.第一阶段:全体师生能背诵《弟子规》、理解弟子规。

2.第二阶段:形成校园浓厚《弟子规》文化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3.第三阶段:通过系列学习,让学生懂得并学会:一学会去感恩。让每位学生深刻体会父母、师长的养育、培养之恩,学会感恩,学会做人。二养成好习惯。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从身边小事做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三提高礼仪修养。制订学生、教师在校日常礼仪规范,通过多形式的礼仪教育活动,提升师生的礼仪素养和文明水平。四懂得诚信为人。教育学生从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4.第四阶段:将《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正常授课教学恰当结合,形成以课本教学为主体,传统文化教育为辅助的特色教学模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活动内容

1、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弟子规》教育活动。

①自活动开始,学校把《弟子规》教育纳入地方德育课程,利用早读、班会或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综合实践课等教学中,宣传讲读《弟子规》;通过教师讲座、观看光盘、开主题班会、朗诵比赛、演讲、文艺表演、组织学生办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做到能背诵《弟子规》。

②通过悬挂标语和在橱窗、宣传栏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具体内容和学习贯彻的现实意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③利用校园广播播放感恩与亲情方面的主旋律歌曲,用好音乐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弟子规》的学习内容。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构建和谐育人的德育工作的整体格局。

①利用每天早读课前的二十分钟,由班主任带领学生诵读《弟子规》并检查背诵情况;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前10分钟由该堂代课老师领读学生诵读《弟子规》。其他课程如语文、思想品德课等都要深入挖掘其传统道德观念资源,结合《弟子规》内容进行讲解。

②音乐课上,全体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跪羊图》、《感恩一切》《生命之河》、《推动摇篮的手》等“弟子规”系列歌曲,让感恩歌曲在校园广泛传唱。

③班会上,播放有关《弟子规》的视频或故事片,拓展对《弟子规》的学习和了解。

④在思想品德课或主题班会上安排专门的课时学习《弟子规》,要求学生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重实践、重行动,并写好学习和实践《弟子规》的心得体会。

3.充分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和班会课,加强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念,增强责任意识、诚信意识、法制意识及为社会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参加过《弟子规》培训的教师的作用,采取校内培训、集体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思想教育和文明礼仪的教育,从师生互相敬礼、鞠躬开始,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礼仪习惯。通过这些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4.全体教职工也要深入学习、实践《弟子规》教育活动。深刻理解和认识《弟子规》活动的目的、意义,增强推动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①利用专门时间观看《弟子规》光盘,从思想深处领会《弟子规》精髓;全体教师人人都能讲解《弟子规》的文字含义和思想内涵,践行《弟子规》。②开展幸福人生讲座和主题班会。由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做以“幸福人生”为主题的讲座。学校制定出教工文明用语和文明教态。将《弟子规》学习成果体现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和言行举止之中。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

5.培养学生养成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方面抓起,教育他们养成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爱护公物、珍惜粮食,见到老师和客人养成鞠躬问好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6.运用《弟子规》的知识,感化后进生。通过学习、诵读 《弟子规》,讲《德育小故事》、唱感恩歌曲等对后进生进行感化和转化教育,对他们施以爱心,鼓励他们改正错误,树立自信,健康成长。

7.各班主任在学校统筹安排下,要负责本班学习《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切实抓好该项工作,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实施方案、作好具体安排、检查、督促。各科任教师要紧密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内容,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弟子规》教育。

8.发挥家长学校积极作用。为了提高《弟子规》教育的质量,学校要重视家庭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育人联系网,加强与家长沟通。①利用短信、家长会,宣传《弟子规》教育知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的结合,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良好基础;②在合适时间,通过召开家长会进行专题讲座,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让更多的家长加入到《弟子规》学习教育活动中来,与家长共同探讨学习《弟子规》教育实践活动的效果,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合力。

9.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①举行以“孝亲尊师”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如唱《感恩的心》《父亲》《妈妈的吻》的歌曲。②开展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作文竞赛;③班级之间的诵读竞赛,举行以“孝亲尊师”为主题的校园小歌手比赛、书画展示、评选“诚实守信好少年”、《弟子规》学习实践征文比赛等活动,营造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创建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

五、活动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 月 日—— 月 日)

(1)全面动员,广泛宣传。开学初,利用教师例会、班主任会、晨会等载体,对师生进行宣传动员;利用板报、橱窗、广播、宣传标语、校园网络平台等阵地,大力宣传《弟子规》的内容和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

(2)各班组织学生学习《弟子规》,并向学生明确诵读《弟子规》的意义,提出开展诵读《弟子规》的活动要求。召开一次以学习诵读《弟子规》为主题的班会,向学生宣传学习《弟子规》的意义。

(3)选定合适时间,召开《弟子规》诵读活动开幕式。邀请家长参加。

(4)充分利用家长会和手机短息的联系平台,对家长做好《弟子规》学习意义介绍等工作,争取家长的支持,并配合好学校活动的开展。

2.学习理解阶段( 月 日—— 月 日)

(1)、认真做好对《弟子规》的学习理解,扎实做好“三个一”。

①每日一读。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诵读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明确学生每日的诵读量,教师做好解读和检查工作。在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读;在家中,学生和父母共同读。用各种形式,确保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背诵。

②每周一查。在诵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照诵读内容,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师生之间的互查,纠正自身和周围不恰当的言行举止,班级、学校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以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推动活动开展。

③每月一评。制定详细的《弟子规》学习考核细则,每月对各年级、班级进行一次考核,班级也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班级和个人进行全校表彰,以考核评比促进你追我赶局面的形成,并将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

(2)开展“三个融入”渗透,将《弟子规》学习融入家庭,融入社区,融入活动。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巩固学习成果,将《弟子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

①融入家庭。学生在家与父母共同学习《弟子规》,并积极践行,促进家庭和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做一个好孩子。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的劳累;向父母长辈说一句问候语,表达一份感恩之心;与父母做一次交流,共同分享每天的进步和快乐。

②融入社区。积极加强与所在街道、社区和村镇的联系,利用社区板报和橱窗等阵地宣传解读《弟子规》,让学生充当义务讲解员,并积极参与社区其他公益活动,抵制各种陋习,促进社区文明建设。

③融入活动。借助各类活动创设情境,在活动中育人。各班可以围绕《弟子规》开展相应的感恩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各类主题活动,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赋予《弟子规》新的内涵,健全学生人格。

3.总结表彰阶段( 月 日—— 年 月 日)

(1)开展专题研究。将《弟子规》学习教育纳入学校课题研究范围,围绕如何积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高育人水平;积极开发学习《弟子规》教学素材、教参,形成学校育人特色。

(2)汇总活动资料。认真总结《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向总校报送有关总结资料。

(3)进行各类表彰。学校对表现突出的班集体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和奖励,评选“诚实守信好少年”。召开现场会进行表彰,以典型示范引领全体师生。

六、预期成果

通过在全校大力开展《弟子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基础道德,弘扬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规范,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1-2学期的教学经验积累,将此模式发展成学校的教育特色并在全区范围内达到一定的影响力。

七、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依照此方案,抓好落实。

2.按照方案,完成各项工作。

3.整理好相关过程性资料,迎接上级领导的检查。

八、保障措施

1.成立特色建设领导小组,落实责任部门,加强领导。

特色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西沿小学的发展规划,基础建设不断发展,各部门在实施过程中,要统一思想,着眼于整体,既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又要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确保整个特色建设顺利开展、高效进行。

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责任部门

2.特色建设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任务到人。

(2)加强制度建设,监督执行,强化管理。

(3)健全机制,强化考核。

(4)定期检查,及时纠正。

3.《弟子规》教辅资料。

传统《弟子规》部分内容成腐过时,不适合进行现代教学推广,因此以和谐中国网李耀军教授修订的《弟子规现代修订版》为教辅材料,整合相关资料,融入特色教育。

《弟子规》诵读资料

诵读《弟子规》 做文明三中人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注解: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注解: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注解: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注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失不生。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注解:为人子应早起,把握光阴及时努力,若经常晚睡、甚至熬夜,不但对身体健康不好,也影响白天正常的作息。岁月不待人,青春要珍惜。 早晨起床后,务必洗脸、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个好的开始。大小便后,一定要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确保健康。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份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注解: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不可以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饱,避免过量,以免增加身体的负担,危害健康。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注解: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要勇于拒绝,不要接近,以免受到不良的影响。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也要谢绝,不听、不看,不要好奇的去追问,以免污染了善良的心性。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注解: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注解:看见他人的优点或善行义举,要立刻想到学习看齐,纵然目前能力相差很多,也要下定决心,逐渐赶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的行为,要反躬自省,检讨自己是否也有这些缺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注解: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不要贪恋新朋友或新事物。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注解: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6ec85aea6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de.html

《1《弟子规》中品德教育理念解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